俞洁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上个展”作为追踪年轻艺术家个案的特别专栏,自2012年10月号起至2013年9月将连续刊出包括郝量、黄静远、黄一山、孙大量、王亚强、吴俊勇、袁欣、俞洁、祝铮鸣、臧坤坤在内的10位艺术家的平面个展,力图以更加接近实际展览的方式,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每位艺术家的个人面貌、创作轨迹和艺术思考。
  本年度的纸上个展来源于2012年8月14日举办于今日美术馆的《暗能量—有关神秘诗意的隐喻》群展,这也是《东方艺术·大家》杂志的年度展。
  “暗能量”是宇宙学的概念,它意味着我们所在的时空里尚有70%的能量是人类所不了解的,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能量在推动着宇宙的运转。以这个概念来对应此次展览的命题,或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会选择这十位艺术家作为考察对象,正如该展览的策展人王静所言,汇聚于本栏目的艺术家“往往不依赖于现实中已经存在的视觉来源和图像原形进行简单的平挪和复原”,而是“用他们擅长的语言和媒介描述出他们想象出来的故事,或者说他们的叙述方式具有超现实主义的表象”,并“惯常用隐喻的修辞和荒诞甚或异质的符号,揭露更深层次的有关时代的、社会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真相”。另一方面,这些年轻艺术家本身所具备的潜质以及上升空间,或许也是另一种有待于我们发现的“暗”能量。
  罗玛
  前言
  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女性艺术家们似乎仍然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是摆脱自己作为“女性”的“他者”身份,以一个“中性”的“人”的姿态来平分“观看”的权利?还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女性特质加以强调,以凸显某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独特表达?俞洁在两难的夹缝中选择了隐匿,这或许正是她的人物为什么总是蒙面的原因,因为蒙面意味着对“被看”的回避以及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自觉姿态。
其他文献
7月20日,“尹秀珍:无处着陆”个展在佩斯北京展出,这是继2010年个展“第二张皮”之后在佩斯北京的又一大型展览。对旧物的拼贴、重组是艺术家惯用的手法传达了对于现代社会全球化与同化问题的探索,她利用回收的材料形成一种雕塑性的记忆文献,在高度城市化、现代化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激素变化中,试图将那些通常会被忽略的事物个性化,以暗示生命的个性体。艺术家解释说:在高度变化的中国,“记忆”似乎比任何事物都消失得
期刊
这是一个充满着浓浓生活气息而又颇有些怀旧意味的展览,这就是艺术家董媛“万物生:姥姥家与博斯的乐园”带给观众的最大感受。在董媛的作品里没有任何故弄玄虚,老老实实画的都是生活周遭的原相,就像是一本亲切的生活笔记。董媛用了三年的时间,大大小的画了855张油画。呈现在她笔下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姥姥家”:昏暗而温馨的灶台旁供奉着福禄寿三仙,卧室和客厅塞满了家具与电器,年画和年夜饭则散发出浓浓的民俗味
期刊
“影—李玉端作品展” 是艺·凯旋艺术空间与艺术家李玉端合作后为李玉端举办的第一次个展。此次个展“影”集结了李玉端上世纪80、90年代的绘画作品,与其雕塑作品“梦”“小床”等系列经典之作,两个时代的作品形成有趣的呼应,也部分体现了艺术家这些年创作的风格及心情的变化。  从展览看来,李玉端上世纪末的绘画作品大多风格沉郁,人物造型抽象,较多运用超现实元素。在他的绘画作品里有各种各样的围墙、铁门,还有那种
期刊
7月20日,我是郭凤仪—郭凤仪个展在长征空间开幕,这个主题是由早年卢杰策划的“长征计划”发展而来,与早年举办的“谁是郭凤仪”和“郭凤仪”两个展览形成一个宏大的叙事方式,阐释了艺术家一生的创作的脉络。艺术家作品中的主题大都是关于被忽视的民间传统,包括针灸穴位图、传说预言、三皇五帝、河图洛书、占卜、古老的宇宙观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鬼画符。早年郭凤仪只是为了减轻病魔的痛苦而开始练习气功,之后伴随着生命的
期刊
这是一个被称之为“女性艺术大展”的展览,却出乎意料的是由三位男性艺术家参与。他们就是Ketchup小组的李震,刘斌,熊时涛。  三个男人做的女性艺术大展,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肯定是清新、感性,柔美如花的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展览中的6件作品没有抹去他们的男性身份。三个大男人为作品亲身上镜,在《看我就有莫名的冲动》中,他们将自己画妆为金发女性,但还保留着胸毛等男性特征。脸上还有女性艺术家常在作品中呈现
期刊
初读赵明飞的作品会让人感觉有点简单,甚至有点稚嫩,但细细品读却会被他画面中的人物吸引。“空白剧场—赵明飞的非典型青春绘画”这是一个有关孤独青春的展览。赵明飞一个出生在乡村的80艺术家,带着对于艺术的梦想一路坎坷,但愈挫愈勇。走入都市,他渐渐发现,他离开了一个经济贫瘠的乡村,却来到了一个更加贫瘠的都市(精神贫瘠)。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难近距离的感受到现代人对事物的戏虐诙谐,以及他那遮不住的青春快乐和
期刊
自2011年个展“取悦谁”,到2013年的“花火花火”,金浩钒的作品经过两年的沉淀已经从当年的不羁与洒脱,变得更为缓和。画面少了些冲突激烈、冲击视觉的色彩搭配,多了些小幽默与大从容。艺术家说,最初的激烈色彩与现在的平静缓和都是自我状态的表达,两年沉淀,让他可以走出对画面效果与层次冲突的迷恋,而是用一种更为自信的状态,通过表达自我,回避在“取悦谁”中泄露的属于青春的急切躁动。  在新作中,花火、钻石
期刊
平面图像的挪用观念始于波普艺术,南溪之不同,在于观念性和绘画性兼顾,他始终不放弃对笔墨气韵的深度迷恋。  这似乎是挪用观念的后移,但在这里,后移即创造。波普艺术的创造性就在杜尚挪用观念向画面的后移之中。  对笔墨气韵的深度迷恋使南溪与一切波普艺术拉开了距离。  关于当代性  南溪水墨艺术于2006年以后迈入了当代。  当代艺术无法界定,我只能就南溪说南溪,从他转变前后的差异中谈他的当代性或当代意义
期刊
在名为“浮世·游观”的庞茂琨个展中,往日白净单调的中国美术馆展厅的墙壁被涂上别样的色彩,呼应着庞茂琨最新创作的油画作品中那些强烈的主观色彩空间,也改变了过去人们对于庞茂琨绘画注重形体塑造、而弱化色彩对比的一贯印象。除了油画之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与“浮世·游观”相关的手稿、照片等多种媒材的绘画作品。  “浮世·游观”强调了艺术家在这一阶段切入现实的崭新视角—不同于之前戏剧化的舞台感,而是直接进入日常
期刊
之前在泰康空间开幕的“基础部”展览,集合了7位艺术家的作品。整体简洁的视觉效果贯穿了展览中的多数作品,而策展人苏文祥也有意突出这些作品一齐反映出来的极简主义倾向和对基本造型元素的应用,以此来强化展览名称中所强调的“基础”一词。  另外在简洁的作品形式背后,手工性痕迹也成为体验作品的重要线索。如在赵赵的《星空》,玻璃上的裂纹与破洞暗示着制作作品时必然的破坏性力量,却与最终呈现出的平静表象间拉开了对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