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统一的程度,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创新形式化教学模式,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实验教学;多维评价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物理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转变,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思维特征,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笔者以初中物理为切入点,从“创设生活情境、展开实验教学、多维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优化物理认知策略
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并在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物理现象,让学生处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中,感同身受,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情境的渗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的优化物理认知,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运动的快慢”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速度概念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基于速度这一概念与生活联系密切,因而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田径运动会短跑视频,这一场景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充满学习热情的情况下,进而提出问题:“裁判是如何判断运动员名次的呢?”随之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以优化学生对速度这一概念的认知,于是引导学生认识了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因此,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优化认知,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展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实验作为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学生克服模糊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实验教学的开展,而只是以教材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以课堂作为唯一的教学场所,不但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按照教材的具体内容,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使其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揭示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实践水平。
笔者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声音产生与传播所需的条件,并知道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教学,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进行猜想:“物体的振动”,随之引导学生感知说话与不说话喉咙部位的情况,再观察拉紧状态下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的情况,以加深学生理解振动这一概念。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已经知道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靠空气来传播”,最后组织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能够传声,并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设置探究方案,进而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因此,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不仅使学生验证了假设的正确度,还帮助学生体会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水平。
三、多维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是激励、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机制,目前仍然存在着教师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现象,造成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心态,并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同时,这一评价理念与因材施教原则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维评价机制,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逐渐完善自我,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章节,笔者课前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导学案主要内容为:“噪声是如何由来的?危害有哪些?”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并在课堂中,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其他学生,在学生分享的这一过程中,笔者從“预习程度、表达能力”等多角度进行鼓励,及时补充,并在每个学生进行表达结束后,由学生之间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学生对自身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多维评价机制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完善,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不仅使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转变形式化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不断转变学习态度,并根据具体内容,给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空间,同时,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建立多维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孙鹏霞.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08(34):149-150.
[2]沈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2011(4):10-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实验教学;多维评价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物理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转变,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思维特征,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笔者以初中物理为切入点,从“创设生活情境、展开实验教学、多维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优化物理认知策略
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并在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而,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学科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物理现象,让学生处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中,感同身受,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情境的渗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的优化物理认知,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运动的快慢”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速度概念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基于速度这一概念与生活联系密切,因而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田径运动会短跑视频,这一场景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充满学习热情的情况下,进而提出问题:“裁判是如何判断运动员名次的呢?”随之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以优化学生对速度这一概念的认知,于是引导学生认识了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因此,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优化认知,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展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实验作为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学生克服模糊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实验教学的开展,而只是以教材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以课堂作为唯一的教学场所,不但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按照教材的具体内容,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使其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揭示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实践水平。
笔者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声音产生与传播所需的条件,并知道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教学,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进行猜想:“物体的振动”,随之引导学生感知说话与不说话喉咙部位的情况,再观察拉紧状态下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的情况,以加深学生理解振动这一概念。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已经知道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靠空气来传播”,最后组织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能够传声,并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设置探究方案,进而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因此,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不仅使学生验证了假设的正确度,还帮助学生体会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水平。
三、多维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是激励、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机制,目前仍然存在着教师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现象,造成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心态,并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同时,这一评价理念与因材施教原则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维评价机制,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逐渐完善自我,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章节,笔者课前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导学案主要内容为:“噪声是如何由来的?危害有哪些?”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并在课堂中,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其他学生,在学生分享的这一过程中,笔者從“预习程度、表达能力”等多角度进行鼓励,及时补充,并在每个学生进行表达结束后,由学生之间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学生对自身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多维评价机制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完善,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不仅使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转变形式化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不断转变学习态度,并根据具体内容,给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空间,同时,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建立多维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孙鹏霞.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08(34):149-150.
[2]沈丽.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201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