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要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贯彻,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注重语言训练,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质量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训练学生的语言也就是训练其思维。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语言文字训练”是学习母语的必经之路。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对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新的审视,合理扬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母语教育。为了让学生正确学习语言文字,笔者认为:第一,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本是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着力于培养技能,即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三,“训”与“练”辩证来看,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文字训练是获取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培养思维敏捷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敏捷性是指遇到问题能做出准确判断,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敏捷性的前提是正确,关键是迅速。
(一)训练思维的准确性。要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快而正确,首先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帮助学生认识思维的过程,知道并且学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在脑子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例如教《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雷纳克是怎样从玩跷跷板的男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听诊器的,教师在教学时,应从了解划跷跷板发出的声音与听诊器的联系入手,引导学生着重读懂有关试验的部分。要让学生了解试验的结果,而且要启发学生说出了解每次试验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由试验的结果自己得出判断,并进行推理。学生把空心木管和听诊器联系起来,归纳出认识。这样,学生不仅找到了木管与听诊器的内在联系,搞清了雷纳克是怎样从木板得到启示发明听诊器的,还从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思考。教师不断地进行思维的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会逐步增强,思考问题就会越来越迅速而准确。
(二)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例如,同样是教学《荷花》一课,教师可用课件播放荷花录像,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们在欣赏时交流议论,喜形于色。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会惊喜不已,争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教师。教师此时可以立即发问道:“这样美的荷花真让人陶醉,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才看到的荷花吗?”学生就会在这样的范围内回答: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洁白无暇的荷花;冰清玉洁的荷花等等。教师给学生设置情境,促使学生迅速地思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升华学生思想境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都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海洋却无限广大,因此,陶冶学生情操就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心目中一旦有了学习的榜样,就能自觉地以榜样为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小学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爱祖国、爱人民、诚实善良、具有坚强的意志……这些人物都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走进这些人物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好品质,净化心灵,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时,可让学生初识桑兰,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让桑兰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中去研读,了解桑兰敢于向命运挑战,不光表现在她能够坚强地活着,还表现在她用超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征服了世界,并告诉人们,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最后,让学生走进桑兰的内心世界与她对话,再次让学生受到感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桑兰的身上知道: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和不幸。面对挫折,面对困境,不要忧虑,不要退却,要以勇敢的姿态,积极的人生态度,理智面对。逆境造就人才,丰富人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受到教育和感染。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习惯,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个性、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
一、注重语言训练,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质量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水平。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训练学生的语言也就是训练其思维。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语言文字训练”是学习母语的必经之路。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对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新的审视,合理扬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母语教育。为了让学生正确学习语言文字,笔者认为:第一,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本是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着力于培养技能,即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三,“训”与“练”辩证来看,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文字训练是获取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培养思维敏捷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敏捷性是指遇到问题能做出准确判断,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敏捷性的前提是正确,关键是迅速。
(一)训练思维的准确性。要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快而正确,首先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帮助学生认识思维的过程,知道并且学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在脑子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例如教《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雷纳克是怎样从玩跷跷板的男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听诊器的,教师在教学时,应从了解划跷跷板发出的声音与听诊器的联系入手,引导学生着重读懂有关试验的部分。要让学生了解试验的结果,而且要启发学生说出了解每次试验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由试验的结果自己得出判断,并进行推理。学生把空心木管和听诊器联系起来,归纳出认识。这样,学生不仅找到了木管与听诊器的内在联系,搞清了雷纳克是怎样从木板得到启示发明听诊器的,还从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思考。教师不断地进行思维的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就会逐步增强,思考问题就会越来越迅速而准确。
(二)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还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例如,同样是教学《荷花》一课,教师可用课件播放荷花录像,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们在欣赏时交流议论,喜形于色。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会惊喜不已,争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教师。教师此时可以立即发问道:“这样美的荷花真让人陶醉,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才看到的荷花吗?”学生就会在这样的范围内回答: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洁白无暇的荷花;冰清玉洁的荷花等等。教师给学生设置情境,促使学生迅速地思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升华学生思想境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都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海洋却无限广大,因此,陶冶学生情操就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心目中一旦有了学习的榜样,就能自觉地以榜样为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小学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爱祖国、爱人民、诚实善良、具有坚强的意志……这些人物都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走进这些人物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好品质,净化心灵,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时,可让学生初识桑兰,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让桑兰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中去研读,了解桑兰敢于向命运挑战,不光表现在她能够坚强地活着,还表现在她用超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征服了世界,并告诉人们,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最后,让学生走进桑兰的内心世界与她对话,再次让学生受到感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桑兰的身上知道: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和不幸。面对挫折,面对困境,不要忧虑,不要退却,要以勇敢的姿态,积极的人生态度,理智面对。逆境造就人才,丰富人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受到教育和感染。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习惯,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个性、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