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成果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活动的焦点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即研究教和学的互动方面。作文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其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和动力、外因的刺激与反应、学习兴趣、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焦急感等)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习动机、动力、学习兴趣决定着学习效果。
  从作文的本质看,学生作文其实就是一种用笔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客观事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情绪体验活动。“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烽与人交流”(《语文课程标准》)。由此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全面参与。作文教学只有遵循学生作文的心理发展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作文教学中的心理因素,才会使作文教学充满生气,充满吸引力,学生才会突破心理障碍,主动地、充分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直至创造生活,变苦恼的“奉命而写”为愉快的“我要写,我想写”。
  一、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作文时的双重转化特性提醒我们,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见闻,教会学生观察与积累,为他们营造美好的认识空间,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才能根本解决习作时言之无物的问题。
  (一)丰富阅历与情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丰富写作折内涵,就得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外界事物,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班队活动,以情激发,引导学生去充分体验生活的滋味,满足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眼界大开了,阅历增多了,情感丰富了,学生心中想表达、想交流的东西就多了。
  (二)学会观察与积累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现象:同样经历一件事,有的学生积累的材料多,对事物的认识也较深刻;而有的学生却缺乏认识,脑子一片空白,积累的材料甚少,这是什么原因呢?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观察与积累的能力有差异,也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鼓励学生平时多读多看多思考,及时记录下每一次的观察、感受和体会,日积月累,逐渐提高观察与积累的技能技巧。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与兴趣
  很难想象,一个对写作抱有偏见的学生会积极地学习写作。教师虽无法阻止学生产生消极心理,但却能够帮助他们改变态度,重新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有目的行为的心理内在动力。人本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谈到教师与学生时说:“我知道只有一个人想学,他才会去学。老师能做的大概只是让学生学起来方便点: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告诉他们这有多么鲜美,之后让他们自己去吃。”桑代克也进一步指出,学习者对任何事物的反映取决于他对于此行为的乐意程度。动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习得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内驱动力若被激发起来,学习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会变得轻松和快乐。
  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并感到值得学习,那么,教师的授课内容需融知识、趣味、信息于一体,授课形式要多样化,灵活化的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大胆尝试网上教学等等。经常及时地引导学生作小结和对比。总结对比的过程就是树立目标,激发内驱动力的过程。正如心理学研究所告诉我们的,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二者是相对存在,不可分割。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学生,当他经过努力并获得进步时,他不仅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而且恢复了自信心,随之就会带着乐趣、兴趣及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并再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积累的东西多了,怎样引导他们去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分享呢?这就需要找准学生写作的心理,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与兴趣。
  (一)精心设计写作内容
  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也,个人感受增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出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没有自由、开放的作文题目和要求,就会使他们缺乏倾吐的热情。像《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个人》这类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传统作文题目,早已引发不出学生写作的激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减少限制太死的命题作文,多些灵活、開放的话题作文、体验作文。因为题目新颖、有趣,学生就会乐意写;题目开放了,学生就会自由写;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就能够写。
  (二)精心设计写作形式
  学生尚未喜欢作文课时,老师应尽量淡化作文课,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消除厌烦、紧张、恐惧的心理。如游戏活动,辩论赛,生活感受交流会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容易拉近学生与作文的心理距离。
  三、让学生参与写作的全过程
  学生完成习作只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对于作文的修改与评定,传统教学中完全由老师一个人包办,学生没有参与。从心理角度来看,学生对自己的写作缺乏自我评价,也没有他人的评价(老师除外),相当于学生通过习作只向一个对象进行了表达与交流,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交往要求,久而久之会丧失写作热情。其实,让学生参与作文的修改与评定,能使学生向别人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工夫,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老师在批改时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表扬和鼓励。不断受到激励,就会有良性的刺激与反应效果,学生的内驱动力也会不断提高。在鼓励中,不能“一视同仁”,“以一代全”,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地提出鼓励及改正意见。
  “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要多启发、诱导、点拨和鼓励;学生则要多实践、认识、多进步。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教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家约翰.卡洛尔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是一个函数,它依赖于五个变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教材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愿意并能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学习,实验总结双方共同努力求褥最佳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主动学习,轻松学习,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所以对文本解读必会产生“多元”的。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神州大地生本花开。一场场生本研讨会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不谈生本就追不上教育潮流的味道。面对“生本风”的到来,有的老师摩拳擦掌,立马分小组、搞活动,干得热火朝天。有的老师无所适从,深叹教书十多年后发现不知道该如何讲课。其实,光注意生本示范课热热闹闹的外表而不冷静地思考它的内涵,很容易走入生本教育的误区,结果适得其反。  误区一:生本教育和高考应试教育 ,“一山不容二虎”  
期刊
河南省语文高考试题采用的是全国新课标卷,所考查的文言文阅读常常选考一篇人物传记。这种阅读性文章,一般来说试题难度不大,不过,也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还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要充分调动所掌握的基本词汇、语法、句式等有关文言知识,做到初步掌握文本的大致内容,然后再仔细推敲,从而正确解答文言文阅读。  一、调动知识储备,仔细阅读,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  依据高中教材涉及到的文言词汇,初步对文本进行理解性
期刊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总是“抄、编、凑”,作文语言充斥着“假话、大话、空话”、“模式化、成人化、公式化”,作文语言缺乏创新、表达缺少个性,这里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者的原因。要改变以上现状,就必须张扬个性, 放飞想象,培育创新思维。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三条途径:  1.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与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
期刊
我们欣赏小说的语言,不仅要琢磨作者落笔行文中所散发出来的特殊味道,体会其语言风格,更主要的还是重点分析、细心品味小说中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那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在小说这极具现实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沃土之上,引导学生去感受小说语言的花香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细咀嚼,慢品味  小说有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初读小说,为情节所吸引,会自然读得很快
期刊
文言文语句翻译是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常考题。此类试题不仅是考查重点,而且是考查难点。试题一般难度较大,学生在此类题上经常失分,有时甚至一败涂地。如何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问题。故而,要想在翻译上得到高分,必须突破文言翻译的瓶颈,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高考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一般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
期刊
名著属于精神食粮的“大餐”,只有读名著,才能真正进入文艺的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中设置了“名著导读”这一模块,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名著、接触名著、学会欣赏名著。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落实教学目标呢?难道仅仅让学生自己看“名著导读”部分吗?笔者认为,“名著导读”不能放任自流,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下面笔者以《红楼梦》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
期刊
关于鲁迅作品的调整,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大撤退”,有人说是“被撤退”,有人说是“大换血”,笔者觉得还是说“调整”恰当些。  一、鲁迅作品选入课本有其时代原因  鲁迅,曾经被捧上天。其作品中政治色彩浓厚,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骨头是最硬的”“民族魂”,是左翼的一面旗幟。鲁迅锐眼发现历史是写满“吃人”的流水簿子,他骂军阀,骂帮闲文人,骂假洋鬼子,骂阿Q们,毫不留情地揭示中国人的劣根性。他的
期刊
翻开泛黄的扉页,循着熟悉的自己,触摸岁月的痕迹,静静聆听岁月的足音在心里回荡,一阵又一阵惊起沉睡已久的回忆。读着,读着,眼里烟雾腾起,潸然泪下。  感恩,一个谁都懂,却不知要怎么去做的词。在过去的日志里,并且忘记了这个简简单单的词“感恩”。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一首《感恩的心》唱出无数人的心声。感恩一滴水,感恩一朵花,感恩一只鸟儿,感恩万物,不需要任何理由。  常懷一颗感恩的心,
期刊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力量,如何管理好班级,保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团结友爱、身心愉悦、积极健康、勤奋向上的环境里发奋求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面对现在的生源现实,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要有一个使人向上、向善的班风。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