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引用鲁迅与毛泽东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补充、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让他们徜徉于文学作品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一、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加深感性认识。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历史人物、事件不能再现和重演,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文学作品恰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例如,讲1926年的北伐时,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迫于日帝提出的抗议及种种无理条件,段祺瑞执政府竟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此时,可以联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再现段祺瑞政府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革命青年的情形,加深感性认识。又如,讲“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可以引用鲁迅的《狂人日记》,完成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还可以让学生感悟作品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理解“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再如,讲抗战胜利初期国共两党的不同表现,可以引用毛泽东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的七律《有田有地吾为主》,将蒋介石想夺取抗战胜利果实、假团结真内战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形象地再现中共解放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理想。
  总之,恰当地引用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变得具体,还能使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让学生如临其境,既激发学习兴趣,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使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更清晰,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借助文学作品,不但有助于增加历史教学的形象性,还有助于加深理解历史知识。比如,讲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用鲁迅的《阿Q正传》。鲁迅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革命的描写,高度概括地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国民性弱点,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革命不关心民众,民众不理解革命。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场思想革命和在思想革命的启蒙之下觉醒了的人民。经过这样的引用,对历史教材中的“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理解就非常深刻了,用此文还可以加深20世纪20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动群众的必要性的理解。又如,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土地革命时,可以引用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理解。蒋桂战争使得江西境内敌人兵力空虚,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回师赣南开展游击战争,闽西苏区得到了巩固和扩大。这首词就是在红军占领上杭之后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时写的。用该词就可以形象地分析毛泽东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利用白色政权自相残杀的分裂和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巩固扩大红色政权,用工农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辉思想。
  三、为历史课堂添加人文色彩,进行人格教育。
  言为心声,文艺创作是作者思想情怀的展现,言语中自然表露的情感更为真切。比如,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又发动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秘密地逮捕并枪杀了五位左翼作家。鲁迅得知柔石被杀的消息后,悲愤已极,当即吟成一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表达了对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无比悲愤和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1933年2月7日,五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又写了篇纪念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在此文中,作者深情地缅怀了烈士的光辉业绩,愤怒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无比愤慨、英勇斗争的精神。又如,讲第一次大革命前夕毛泽东领导湖南的农民运动时,可以引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下片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对学生就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讲红军两万五千里战略转移时可以引用《七律·长征》。通过引用,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可深刻地记住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爬雪山等知识点,还能领略到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实现了革命理想的喜悦,以及对于艰难困苦的蔑视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感。讲“一五”计划成果时,可以引用《水调歌头·游泳》展现长江武汉大桥和三峡改造工程的设想。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下阕展示了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图景,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讴歌了人们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据此让学生体味英雄主义情感。
  总之,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恰当引用作用是多方面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网络。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学科间知识的转化、迁移,有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应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历史,两者并不能全等,只能将其作为历史教学内容的补充,不可喧宾夺主。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适时、适度、适量,要做到恰如其分。否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容易忽略对历史本身的传授。唯有平时厚积才能薄发,才能恰当取舍,才能适当联系引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1.创设富有趣味性、探
期刊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不同于一般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它是一个缓慢过程,而且推理能力往往不是教师“教会”的,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发生,像其他所有习惯一样,必须在多种情况下经常运用才能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材料,努力给学生提供探究与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探究、猜想、交流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发展,
期刊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一、在活动中的生趣
期刊
大多数小学生害怕作文,他们有的逃避不交作业,有的干脆抄袭他人的作文,有的草草收场、应付了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致力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能够面对作文乐于表达、勤于动笔,这样,写作文就不再难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一、情境激趣法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
期刊
摘 要:教师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实质就是在读中学写,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存储知识的累积,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越来越高,语文素养也会相应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习作 能力 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期刊
农村小学生写字状况令人堪忧,主要是写字课若有若无、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学生课业负担偏重等原因。所以要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认真上好写字课程,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开展成果展示活动。  写字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应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就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农村小学生写字水平却不尽人意,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一、现状  1.点画不到位。表现在两个方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孩子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初入社会,认识事物少,头脑中积累的词汇还不够丰富,因此,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规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持久的训练,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
期刊
摘 要: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要看他们是在多大程度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本文希望通过对高考电化学知识的复习设计的探究,提高二轮复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实效性 改编 反思 质疑能力  二轮复习是指在一轮全面复习后针对学生高考应考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复习。二轮复习是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  一、目前大多数学校高三化学复习的现状及从教中的困惑  大多数学校常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和实践家,其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成为今天世界各国教育者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当今中国教育界存在的诸多问题,半个多世纪前的苏霍姆林斯基其实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今天的教育者刻意求“新”,不如努力“回归”。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认真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禁汗颜。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犯了太多错误,走了太多弯路。智慧经典,大师指路,我们的历史教学理应正本清源。  一、“运用”: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让孩子们有亲身科学探究的经历,从中获取更多科学知识,增长才干,这便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乐趣?以下是我的几点见解:  一、在课堂上运用演示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1.首先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