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小学生害怕作文,他们有的逃避不交作业,有的干脆抄袭他人的作文,有的草草收场、应付了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致力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能够面对作文乐于表达、勤于动笔,这样,写作文就不再难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一、情境激趣法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启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一次,在指导作文的时候,我把《鸡蛋浮上来了》这个实验搬上了课堂。我边做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并把实验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序地口述出来。适当的时候,我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制造出特定的欢愉场景与气氛融入作文指导中。就这样,学生情绪高涨,都急于把自己特有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很快就有几个同学完成了作文,而且很有水平。这样,他们感到作文是一件乐事。
二、模仿激趣法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初学写作的儿童离不开模仿。当然,模仿含着创造,它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阶梯。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优秀范文引导模仿,使他们在模仿活动中消化吸收,在作文构思时受到启发。值得一提的是,在模仿中反对机械照搬,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变通上。可提供多篇范文,启发学生同中求异,找到与自己经历切合的感受点,学立意,学结构。如写状物的文章,要写物体的特点,描摹物体的状态,说明物体的用途,这就是总体思路。这不是“死”的东西,应灵活掌握和应用;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然后与范文对比,再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越写兴趣越浓,越写质量越高。慢慢地,学生不仅喜欢作文、会写作文,还会使学生写作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想象激趣法
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想第二天狐狸发现乌鸦口里又含着一块肉,还是站在昨天的那棵树上,此时学生明白:狐狸再用昨天的方法,乌鸦不会上当。同学们,你们想象,今天的狐狸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乌鸦口中的那块肉呢?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我于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其中一位学生写道:今天,只见狐狸装着愤怒的样子,走到那棵树下,对着树上的乌鸦大声喊到:“乌鸦啊乌鸦,你的良心太坏了,昨天你找的那块腐烂变质的肉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害得我好苦,一夜的呕吐,觉也没睡好。”说着装出心里非常难受、呕吐的样子。这时乌鸦高兴了,心里对狐狸的愤恨得到了发泄,高兴地说:“狡猾的狐狸,你也有今天。”谁知一张口,肉又掉下来了,狐狸慢吞吞地走到那块肉边,闻了闻,然后慢吞吞地含着肉走进了洞里。
四、活动激趣法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也是一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好方法。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作文前我组织学生开展“夸××”、“我佩服他(她)”或“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选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在记事方面我会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谈地”、“畅想未来”、“世界之最报道”、“中国伟人介绍”……在这些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代表做好记录,进行课上讲评分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谋广,集思广益。这些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了培养,才华得到了展示,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故事激趣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写作兴趣。将《农夫救子》的故事讲完后,问:“假如你是农夫,面对滔天洪水中的妻子和儿子,你先救谁?为什么?”讨论2分钟后,让观点相同的聚在一起,讲故事来支持印证本方的观点。一节课内,学生讲述了三十多个关于亲情和理智的故事。有了这些故事垫底,再写“选择”的话题作文,会存在无米之难么?
六、评改激趣法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作文欠佳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句话,都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但作文仅评不改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只有评改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断进步。
为鼓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加星制”的作文评分方法。即学生作文第一次成稿打上几颗星,以后每次修改,根据进步程度,酌情予以加星。这样,让学生修改、重写作文,他们不再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而是获取一个更高星级的一次挑战。采用这种评改结合的方法,从学生的心理上消除了对作文的排斥,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认真探讨。学生有了作文兴趣,创设情境,触景生情,善于创新,立意新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喜怒哀乐的事就会涌向笔端,从而自觉地写出获得持久生命力的好文章。
一、情境激趣法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启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一次,在指导作文的时候,我把《鸡蛋浮上来了》这个实验搬上了课堂。我边做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并把实验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序地口述出来。适当的时候,我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制造出特定的欢愉场景与气氛融入作文指导中。就这样,学生情绪高涨,都急于把自己特有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很快就有几个同学完成了作文,而且很有水平。这样,他们感到作文是一件乐事。
二、模仿激趣法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初学写作的儿童离不开模仿。当然,模仿含着创造,它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阶梯。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优秀范文引导模仿,使他们在模仿活动中消化吸收,在作文构思时受到启发。值得一提的是,在模仿中反对机械照搬,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变通上。可提供多篇范文,启发学生同中求异,找到与自己经历切合的感受点,学立意,学结构。如写状物的文章,要写物体的特点,描摹物体的状态,说明物体的用途,这就是总体思路。这不是“死”的东西,应灵活掌握和应用;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然后与范文对比,再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越写兴趣越浓,越写质量越高。慢慢地,学生不仅喜欢作文、会写作文,还会使学生写作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想象激趣法
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想第二天狐狸发现乌鸦口里又含着一块肉,还是站在昨天的那棵树上,此时学生明白:狐狸再用昨天的方法,乌鸦不会上当。同学们,你们想象,今天的狐狸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乌鸦口中的那块肉呢?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我于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其中一位学生写道:今天,只见狐狸装着愤怒的样子,走到那棵树下,对着树上的乌鸦大声喊到:“乌鸦啊乌鸦,你的良心太坏了,昨天你找的那块腐烂变质的肉差点夺去了我的生命,害得我好苦,一夜的呕吐,觉也没睡好。”说着装出心里非常难受、呕吐的样子。这时乌鸦高兴了,心里对狐狸的愤恨得到了发泄,高兴地说:“狡猾的狐狸,你也有今天。”谁知一张口,肉又掉下来了,狐狸慢吞吞地走到那块肉边,闻了闻,然后慢吞吞地含着肉走进了洞里。
四、活动激趣法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也是一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好方法。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作文前我组织学生开展“夸××”、“我佩服他(她)”或“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选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在记事方面我会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谈地”、“畅想未来”、“世界之最报道”、“中国伟人介绍”……在这些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代表做好记录,进行课上讲评分析。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谋广,集思广益。这些活动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了培养,才华得到了展示,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故事激趣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写作兴趣。将《农夫救子》的故事讲完后,问:“假如你是农夫,面对滔天洪水中的妻子和儿子,你先救谁?为什么?”讨论2分钟后,让观点相同的聚在一起,讲故事来支持印证本方的观点。一节课内,学生讲述了三十多个关于亲情和理智的故事。有了这些故事垫底,再写“选择”的话题作文,会存在无米之难么?
六、评改激趣法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质量。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作文欠佳学生的作文中的闪光点,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句话,都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但作文仅评不改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只有评改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断进步。
为鼓励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加星制”的作文评分方法。即学生作文第一次成稿打上几颗星,以后每次修改,根据进步程度,酌情予以加星。这样,让学生修改、重写作文,他们不再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而是获取一个更高星级的一次挑战。采用这种评改结合的方法,从学生的心理上消除了对作文的排斥,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不是单一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认真探讨。学生有了作文兴趣,创设情境,触景生情,善于创新,立意新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喜怒哀乐的事就会涌向笔端,从而自觉地写出获得持久生命力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