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具具有直观形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数不清的优势。正因如此,学具以其不可替代的手段经常在课堂中高调亮相。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具的使用真的能如此完美地发挥“灵丹妙药”的功效,达到我们美好的初衷吗?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运用不当,学具反而会成为课堂学习中的“绊脚石”,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我让学生在上课时带一盒牛奶或一瓶饮料、一支双黄连口服液等液体物品。学生很听话,等到上课时,全班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带齐了所需的物品,只不过大家所带的液体物品不是牛奶就是各种各样的饮料。等我一进教室,陈扬就迫不及待地跑上来大声问:“唐老师,上完课后带来的牛奶可不可以喝?”随着他的大声询问,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用期待的眼光望着我。可我一听这话,无名之火“腾”的一下窜上来了,“五年级的学生了,整天净想着吃!,,因为生气,所以我故意不明确表态。陈扬怔怔地等了一会,怏怏不乐地下去了,其他学生看到此景,满怀期待的眼神也渐渐变淡了。为此,我还暗暗得意——幸亏及时呵斥住了陈扬,要不教室里可就乱套了!可一上课,等我想引领学生体验、建立容积单位时,学生就不买账了,他们的眼里只有带来的饮料,因为待会儿不能喝,戴江峰等平时就不安分的学生不时地把玩着饮料,还小心地打开瓶盖,用鼻子使劲地嗅,馋猫陈扬更是变本加厉——偷偷地喝了~小口……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节课就是在这种不情不愿、三心二意中别扭地度过了。本想为建立毫升、升的概念而准备的学具,不仅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元凶”。
这种学具使用不当成为学习绊脚石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又如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他准备了一些小圆珠与小棒,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分别搭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以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可结果事与愿违,等到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想组织全班开展交流时,学生还沉浸在摆弄小棒、小圆珠的活动中不能自拔,他们不仅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反而把学具当作玩具专心致志地玩开了,完全置课堂学习于不顾。一次次学具使用失败的案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教师精心设计的学具不仅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反而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催化剂”?痛定思痛,静下心仔细分析学具使用失败的案例,我吃惊地发现,之所以造成这种“好心办坏事”的局面,其原因竟然是教师对学具的选择与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
1、学具的选择不够单纯。
“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中,我之所以选择用牛奶、饮料作为学具带入课堂,是考虑到这些物品的包装盒上都标明了相应的容积,学生可以通过看、摸、掂等手段初步感知升、毫升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大小,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容积单位的表象。但忽视了这些“学具”强大的附加值——可以喝,而“吃喝”恰恰是小学生最难抵制的强大诱惑。所以课堂中出现这种“强按牛头不喝水”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导致这次学具操作失败的原因是教师选择的学具的内在引力太大,不够单纯。我们教师永远不要妄想拿自己的权威与“巨大的诱惑力”去对抗,其结果只有一种——权威惨败。
2、学具的使用不够细腻。
在使用学具前,教师应对学具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较为详尽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事先对操作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作出细致详尽的安排,使操作活动顺利展开。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在安排整个操作活动中较为粗糙、马虎。他没有考虑到学具对好动、爱玩的孩子的巨大的吸引力,没能在课堂环节的转换之际及时提醒学生整理学具,转移注意力,以至于孩子们的注意力不能及时转移而使操作、交流流于形式,与教师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学具,真正发挥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有效教学,让学具成为学生、教师学习研究的助推器呢?我认为在选择、使用学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具的选择要单一、普通
1、学具选择要典型、单一。
教学实践证明,学具的选择并非越全面、越真实、越复杂效果就越好。选择学具应该注意典型、单一的特征。学具的简洁程度要与学生心理简化水平相适应,要做到典型恰当。在“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中,假如在选择学具时。提供给学生量筒、量杯,而把牛奶、其他饮料作为教具由教师带入课堂加以利用,我想效果肯定会好得多。教师在选择学具时应突出其典型性,选择单一的,尽量避免那些“色、香、味”等附加值过多的学具,真正发挥学具直观形象的作用。
2、学具选择要常见、普通。
选择学具时应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的物品。如,我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吸取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学具选择不合理的教训,用圆片代替饼进行操作,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分别把一个圆、二个圆、三个圆……六个圆平均分成4份,得出每一份各有几个圆。学生通过剪圆、拼圆的一系列操作,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节课,学生专注、投入、主动,思维活跃,效果非常好。
二、学具的使用要细心、周全
1、使用前教师要先“下水”——了解学具。
在使用学具前,教师应该对学具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学具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应对?了解学具的最好途径是教师的“下水”——蹲下身在学生的平行视角内先操作一遍学具,在操作中了解,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甚至会有意外的惊喜。 为了帮助冯木兰老师准备去优质课“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我也参与了该课的设计。在引入面积单位这一环节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套学具:(1)被测物体: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2)测量工具: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圆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各8个,边长2厘米的大正方形6个。当所有的学具准备好后,因担心操作出错,我随手拿出一袋学具检查,忽然心血来潮,很想知道“如果我是学生会怎么摆”。于是我认真地摆了起来,经过自己亲自的摆放,我突然发现如果混合使用边长1厘米和2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就能发现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恰好是4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这样在测量中就會很自然地把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转化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测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又能使学生水到渠成的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于是,我们随即调整了教学预设,重点追问:“为什么要把大正方形转化为小正方形,不转化可以吗?”以此体验统一测量标准——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后来这一环节居然成了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想不到,教师的事先“下水”能带来如此大的收获。
2、上课前学生要先接触——认识学具。
课前要先让孩子接触学具,有时间让他们玩一玩,如果实在不允许孩子玩,也得先向孩子作个简单的介绍,大胆地掀起学具神秘的面纱,让学生认识学具,以消除神秘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千万别把学具藏着、掖着,你藏得越好,学生越好奇,学生的好奇心一旦不能及时调整就会沉浸在“好奇”中而忘乎所以,造成课堂教学时学生一头钻进学具中,千呼万唤出不来的尴尬境地。
3、操作时要先明确——明确要求、明确方法。
在学具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方法,要把教学内容“物化”成有结构的材料。
(2)要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积累材料,分析概括,逐步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3)要精心设计指导语,这是指导成功与否的关键。
(4)在操作中要巡回指导,确保学生的操作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推进。
4、操作后要及时整理——整理学具、整理思绪。
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那位教师只需在交流之前提醒学生“现在请小朋友整理好小圆珠、小棒,把它们放进信封。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们的收获”。就这样教师能事先提醒学生整理好学具,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诱人的学具中拉出来,那教学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具的使用真的能如此完美地发挥“灵丹妙药”的功效,达到我们美好的初衷吗?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运用不当,学具反而会成为课堂学习中的“绊脚石”,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我让学生在上课时带一盒牛奶或一瓶饮料、一支双黄连口服液等液体物品。学生很听话,等到上课时,全班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带齐了所需的物品,只不过大家所带的液体物品不是牛奶就是各种各样的饮料。等我一进教室,陈扬就迫不及待地跑上来大声问:“唐老师,上完课后带来的牛奶可不可以喝?”随着他的大声询问,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用期待的眼光望着我。可我一听这话,无名之火“腾”的一下窜上来了,“五年级的学生了,整天净想着吃!,,因为生气,所以我故意不明确表态。陈扬怔怔地等了一会,怏怏不乐地下去了,其他学生看到此景,满怀期待的眼神也渐渐变淡了。为此,我还暗暗得意——幸亏及时呵斥住了陈扬,要不教室里可就乱套了!可一上课,等我想引领学生体验、建立容积单位时,学生就不买账了,他们的眼里只有带来的饮料,因为待会儿不能喝,戴江峰等平时就不安分的学生不时地把玩着饮料,还小心地打开瓶盖,用鼻子使劲地嗅,馋猫陈扬更是变本加厉——偷偷地喝了~小口……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节课就是在这种不情不愿、三心二意中别扭地度过了。本想为建立毫升、升的概念而准备的学具,不仅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元凶”。
这种学具使用不当成为学习绊脚石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又如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他准备了一些小圆珠与小棒,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分别搭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以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可结果事与愿违,等到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想组织全班开展交流时,学生还沉浸在摆弄小棒、小圆珠的活动中不能自拔,他们不仅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反而把学具当作玩具专心致志地玩开了,完全置课堂学习于不顾。一次次学具使用失败的案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教师精心设计的学具不仅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反而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催化剂”?痛定思痛,静下心仔细分析学具使用失败的案例,我吃惊地发现,之所以造成这种“好心办坏事”的局面,其原因竟然是教师对学具的选择与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
1、学具的选择不够单纯。
“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中,我之所以选择用牛奶、饮料作为学具带入课堂,是考虑到这些物品的包装盒上都标明了相应的容积,学生可以通过看、摸、掂等手段初步感知升、毫升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大小,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容积单位的表象。但忽视了这些“学具”强大的附加值——可以喝,而“吃喝”恰恰是小学生最难抵制的强大诱惑。所以课堂中出现这种“强按牛头不喝水”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导致这次学具操作失败的原因是教师选择的学具的内在引力太大,不够单纯。我们教师永远不要妄想拿自己的权威与“巨大的诱惑力”去对抗,其结果只有一种——权威惨败。
2、学具的使用不够细腻。
在使用学具前,教师应对学具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较为详尽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事先对操作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作出细致详尽的安排,使操作活动顺利展开。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在安排整个操作活动中较为粗糙、马虎。他没有考虑到学具对好动、爱玩的孩子的巨大的吸引力,没能在课堂环节的转换之际及时提醒学生整理学具,转移注意力,以至于孩子们的注意力不能及时转移而使操作、交流流于形式,与教师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学具,真正发挥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有效教学,让学具成为学生、教师学习研究的助推器呢?我认为在选择、使用学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具的选择要单一、普通
1、学具选择要典型、单一。
教学实践证明,学具的选择并非越全面、越真实、越复杂效果就越好。选择学具应该注意典型、单一的特征。学具的简洁程度要与学生心理简化水平相适应,要做到典型恰当。在“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教学中,假如在选择学具时。提供给学生量筒、量杯,而把牛奶、其他饮料作为教具由教师带入课堂加以利用,我想效果肯定会好得多。教师在选择学具时应突出其典型性,选择单一的,尽量避免那些“色、香、味”等附加值过多的学具,真正发挥学具直观形象的作用。
2、学具选择要常见、普通。
选择学具时应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的物品。如,我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吸取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学具选择不合理的教训,用圆片代替饼进行操作,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分别把一个圆、二个圆、三个圆……六个圆平均分成4份,得出每一份各有几个圆。学生通过剪圆、拼圆的一系列操作,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节课,学生专注、投入、主动,思维活跃,效果非常好。
二、学具的使用要细心、周全
1、使用前教师要先“下水”——了解学具。
在使用学具前,教师应该对学具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学具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应对?了解学具的最好途径是教师的“下水”——蹲下身在学生的平行视角内先操作一遍学具,在操作中了解,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甚至会有意外的惊喜。 为了帮助冯木兰老师准备去优质课“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我也参与了该课的设计。在引入面积单位这一环节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套学具:(1)被测物体: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2)测量工具: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圆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各8个,边长2厘米的大正方形6个。当所有的学具准备好后,因担心操作出错,我随手拿出一袋学具检查,忽然心血来潮,很想知道“如果我是学生会怎么摆”。于是我认真地摆了起来,经过自己亲自的摆放,我突然发现如果混合使用边长1厘米和2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就能发现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恰好是4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这样在测量中就會很自然地把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转化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测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又能使学生水到渠成的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于是,我们随即调整了教学预设,重点追问:“为什么要把大正方形转化为小正方形,不转化可以吗?”以此体验统一测量标准——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后来这一环节居然成了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想不到,教师的事先“下水”能带来如此大的收获。
2、上课前学生要先接触——认识学具。
课前要先让孩子接触学具,有时间让他们玩一玩,如果实在不允许孩子玩,也得先向孩子作个简单的介绍,大胆地掀起学具神秘的面纱,让学生认识学具,以消除神秘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千万别把学具藏着、掖着,你藏得越好,学生越好奇,学生的好奇心一旦不能及时调整就会沉浸在“好奇”中而忘乎所以,造成课堂教学时学生一头钻进学具中,千呼万唤出不来的尴尬境地。
3、操作时要先明确——明确要求、明确方法。
在学具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方法,要把教学内容“物化”成有结构的材料。
(2)要指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积累材料,分析概括,逐步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3)要精心设计指导语,这是指导成功与否的关键。
(4)在操作中要巡回指导,确保学生的操作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推进。
4、操作后要及时整理——整理学具、整理思绪。
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那位教师只需在交流之前提醒学生“现在请小朋友整理好小圆珠、小棒,把它们放进信封。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们的收获”。就这样教师能事先提醒学生整理好学具,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诱人的学具中拉出来,那教学效果就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