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1.选题背景
小学体育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顺利程度。小学低龄段的学生,刚开始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并发展为人处世的能力,如若在与老师的沟通、交往中受阻,则极易产生自卑感和失败感,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阶段体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需要体育教师的积极引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交流中建立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1]。这与“快乐体育”理念中所提倡的在尊重的前提下,寓教于乐,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乐趣的观点不谋而合。
2.选题意义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人际关系,其就像无形的纽带将教师与学生联系在一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的共鸣、无声的默契,使得师生双方紧紧围绕着共同目标而努力,它的存在可以推动教与学的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学相长。
(2)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绝非建立在传统意义的“教师主体”观念上的,而是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很高的兴趣,并期待在体育课中能够“玩”的开心,所以我们合理的设计好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玩”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掌握预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进而再次巩固与教师、同伴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
1.尊重为先,正视学生主体地位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主体性和平等性。也就是说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而不是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师尊生卑”。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关系[2]。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提到: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发展的需要。
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认知里教师的形象是非常神圣的,是必须要尊重的。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对学生能够做到充分的尊重,着实不易,往往会将自己的人格提升至学生之上。
小學体育课堂中,当遇到学生犯错的情况,教师可谓是“直言不讳”,不能正确的认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的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态度确是不可取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心理上产生恐惧,害怕犯错,与教师渐渐疏远,也变成了建立较好的师生关系的障碍。以尊重、平等的师生观念,建立最基础的师生关系。
2.游戏为引,激发学生直接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游戏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等[4]。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也提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可以依靠他们熟悉的物体或事物相联系获得表象,再进行逻辑思维。体育游戏的本质就是带有情景性、规则性的身体练习,相比直接的教学内容,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的小学阶段的体育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入手,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无安全隐患的游戏。
例如:小学体育球类教学中,在分发球环节,采用“蚂蚁搬家”的游戏,由教师将球传给大排头,然后通过一只脚的移动接、传球依次向左传递,传递过程中每人手中只能有一个球,直至每人手中有一球,用时短的一组为获胜组。这样小组协作竞赛的小游戏,既能达到了分发球的目的,也能引导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
3.教育为本,兼顾知识、技能与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明确教师安排游戏的目的,是建立教师与学生间良好默契的开端,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应建立于教育教学的本质之上。将体育游戏贯穿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教育为根本,以培养兴趣、引导参与为目的,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而开展,达到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绝不是以游戏为名,脱离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是缺少中心的,使学生在游戏中缺乏目的性。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游戏的加入应起到辅助教材教学的作用。另外,体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让学生在安全中“玩”。有目的的教、学关系,有针对的“玩”,才能使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根而立、有源可寻。
4.互动为纽,加强情感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为纽带。在课堂中,教师每一次的提问、指导、评价都是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机会,此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角度上看待他们,多关注每一个学生进步,以积极地评价反馈学生的努力与付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关爱。例如:课堂的结束环节,做到集体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师:“在本节课的练习中,同学们很非常认真,……同学做得依旧很棒,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同学在这节课中,练习更加认真了,进步非常大,希望这些同学继续加油,老师看好你们!”
另外,多关注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教师应主动创建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赢得师生双方的好感。这部分同学,大多较为诚恳,也很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可是找不到适当的方式,于是教师可以主动安排他们协助自己收、放器材,多创造与他们“单独”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工作”他们可以完成的非常出色。教师通过关注全体学生的表现,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将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升华。
三、结论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新时代的教师树立尊重、平等的新师生观;不忘教育之根本,紧紧围绕着教材,发挥体育游戏的最大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生理、心理需要;注重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流,让双方走进彼此内心。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北第一小学 王正坤
1.选题背景
小学体育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顺利程度。小学低龄段的学生,刚开始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并发展为人处世的能力,如若在与老师的沟通、交往中受阻,则极易产生自卑感和失败感,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阶段体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需要体育教师的积极引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交流中建立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1]。这与“快乐体育”理念中所提倡的在尊重的前提下,寓教于乐,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乐趣的观点不谋而合。
2.选题意义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人际关系,其就像无形的纽带将教师与学生联系在一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的共鸣、无声的默契,使得师生双方紧紧围绕着共同目标而努力,它的存在可以推动教与学的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学相长。
(2)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绝非建立在传统意义的“教师主体”观念上的,而是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很高的兴趣,并期待在体育课中能够“玩”的开心,所以我们合理的设计好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玩”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掌握预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进而再次巩固与教师、同伴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
1.尊重为先,正视学生主体地位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主体性和平等性。也就是说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而不是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师尊生卑”。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关系[2]。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提到: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发展的需要。
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认知里教师的形象是非常神圣的,是必须要尊重的。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对学生能够做到充分的尊重,着实不易,往往会将自己的人格提升至学生之上。
小學体育课堂中,当遇到学生犯错的情况,教师可谓是“直言不讳”,不能正确的认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的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态度确是不可取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心理上产生恐惧,害怕犯错,与教师渐渐疏远,也变成了建立较好的师生关系的障碍。以尊重、平等的师生观念,建立最基础的师生关系。
2.游戏为引,激发学生直接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游戏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等[4]。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也提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可以依靠他们熟悉的物体或事物相联系获得表象,再进行逻辑思维。体育游戏的本质就是带有情景性、规则性的身体练习,相比直接的教学内容,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的小学阶段的体育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入手,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无安全隐患的游戏。
例如:小学体育球类教学中,在分发球环节,采用“蚂蚁搬家”的游戏,由教师将球传给大排头,然后通过一只脚的移动接、传球依次向左传递,传递过程中每人手中只能有一个球,直至每人手中有一球,用时短的一组为获胜组。这样小组协作竞赛的小游戏,既能达到了分发球的目的,也能引导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
3.教育为本,兼顾知识、技能与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明确教师安排游戏的目的,是建立教师与学生间良好默契的开端,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应建立于教育教学的本质之上。将体育游戏贯穿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教育为根本,以培养兴趣、引导参与为目的,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而开展,达到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绝不是以游戏为名,脱离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是缺少中心的,使学生在游戏中缺乏目的性。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游戏的加入应起到辅助教材教学的作用。另外,体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让学生在安全中“玩”。有目的的教、学关系,有针对的“玩”,才能使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根而立、有源可寻。
4.互动为纽,加强情感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为纽带。在课堂中,教师每一次的提问、指导、评价都是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机会,此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角度上看待他们,多关注每一个学生进步,以积极地评价反馈学生的努力与付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关爱。例如:课堂的结束环节,做到集体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师:“在本节课的练习中,同学们很非常认真,……同学做得依旧很棒,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同学在这节课中,练习更加认真了,进步非常大,希望这些同学继续加油,老师看好你们!”
另外,多关注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教师应主动创建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赢得师生双方的好感。这部分同学,大多较为诚恳,也很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可是找不到适当的方式,于是教师可以主动安排他们协助自己收、放器材,多创造与他们“单独”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的“工作”他们可以完成的非常出色。教师通过关注全体学生的表现,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将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升华。
三、结论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新时代的教师树立尊重、平等的新师生观;不忘教育之根本,紧紧围绕着教材,发挥体育游戏的最大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生理、心理需要;注重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流,让双方走进彼此内心。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北第一小学 王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