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金融约束理论认为,政府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金融部门进行选择性干预,不仅不会阻碍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反会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从而促进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发展。在当前资金供求总量大体平衡、而结构性矛盾极其突出的形势下,充分发挥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动作用、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持续转化的长效机制,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实现银企双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优势,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转化的导向机制。
财政干预经济,除了扩大财政支出刺激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发挥财政资金对商业金融和其他民间资金的导向作用。据了解,目前地方财政直接和间接掌握的货币资金是各家金融机构都竞相争取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完全可以立足自身的经济发展意图,结合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对象和效果等因素,对各家金融机构设置一整套考评体系,实行一年一考评,并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引导财政性资金转移到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大、效果好的金融机构存放,从而调动各家金融机构对地方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促进银行存差资金向地方实体经济转化。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转化的协调机制。
巨额存差资金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关键是在生产中发挥最佳效益。始终保持着货币形态,不符合政府和金融机构根本利益。由于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主体,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较为超脱地位,无论是在宏观政策、市场信息还是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金融机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发展计划局、扶贫开发办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通过召开行长联席会议、银企洽谈会等各种形式,与地方金融部门建立起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推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项目,降低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上的盲目性和信息搜寻成本,加快银行高额存差资金向地方投资转化的速度。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优势,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转化的利益保护机制。
营造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转轨为商业性的企业机构,信贷投放风险和收益成为其日常经营的首要因素,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金融机构维权成本高也是制约存差资金向地方投资转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力度,如大力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等。只有保护了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发挥,高额存差资金才可能持续向投资转化,地方经济发展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农信联社)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优势,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转化的导向机制。
财政干预经济,除了扩大财政支出刺激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发挥财政资金对商业金融和其他民间资金的导向作用。据了解,目前地方财政直接和间接掌握的货币资金是各家金融机构都竞相争取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完全可以立足自身的经济发展意图,结合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对象和效果等因素,对各家金融机构设置一整套考评体系,实行一年一考评,并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引导财政性资金转移到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大、效果好的金融机构存放,从而调动各家金融机构对地方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促进银行存差资金向地方实体经济转化。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转化的协调机制。
巨额存差资金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关键是在生产中发挥最佳效益。始终保持着货币形态,不符合政府和金融机构根本利益。由于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主体,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较为超脱地位,无论是在宏观政策、市场信息还是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金融机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发展计划局、扶贫开发办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通过召开行长联席会议、银企洽谈会等各种形式,与地方金融部门建立起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推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项目,降低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上的盲目性和信息搜寻成本,加快银行高额存差资金向地方投资转化的速度。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优势,构建高额存差资金向投资转化的利益保护机制。
营造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转轨为商业性的企业机构,信贷投放风险和收益成为其日常经营的首要因素,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金融机构维权成本高也是制约存差资金向地方投资转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力度,如大力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等。只有保护了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发挥,高额存差资金才可能持续向投资转化,地方经济发展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农信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