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蓄势谱新篇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xt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具体说,延安是红军长征“落脚点”和抗日战争“出发点”——毛泽东这样评价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党中央在延安的13个春秋,是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革命遗迹。今天,延安市委组织部继往开来,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按照“远程教育+专家教学+红色基地+红色课件”的思路,将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活跃“红色课堂”、丰富“红色课件”、打造“红色平台”,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有效增强了远程教育学用实效。
  活跃“红色课堂”,
  构建党员干部教育新模式
  延安市委组织部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圣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组织专家在红色教育基地经常性开展现场教学,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形式。
  依托高校专家,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活动。整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市委党校等院校的师资力量,组织专家围绕“延安十三年革命史”和“延安精神”主题,编订“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等课题,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班次,精选培训专题。十八大以来,全市共举办县级和科级干部培训班166期,培训县级干部3300多人次,培训科级干部近2万人次,培训优秀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务工作者1203人次; 举办村两委负责人培训班6期,培训1065人,切实提高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水平。2015年4月3日,延安市委组织部全体组工干部在枣园矗立着的张思德巨型雕像下,集体诵读毛泽东的文章《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高亢嘹亮的诵读声久久回荡在纪念碑上空。随后,延安大学教授杨延虎详细讲述了张思德同志的生平事迹,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重新解读《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活动结束后,组工干部们普遍表示:“张思德同志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检查了自己的思想行为。”
  依托革命旧址,打造传统教育基地。从延安市内的445处革命旧址中选定凤凰山麓、枣园、王家坪、南泥湾等16处革命旧址为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并相应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学主题,经常性开展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活动。在凤凰山麓旧址,重点学习《矛盾论》《实践论》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抗日持久战战略思想和白求恩精神;在杨家岭旧址,重点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党的七大历史功绩、延安整风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枣园旧址,重点学习延安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为人民服务与党的根本宗旨;在王家坪旧址,重点学习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在南泥湾旧址,重点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同时,在红军长征会师地吴起县、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地子长县以及洛川会议的召开地洛川县等地,建立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点。“在红色革命旧址开展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培训活动,在历史发生地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达到了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子长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广裕参加完枣园旧址培训后深有感触地说。
  丰富“红色课件”,
  增强教学资源吸引力
  教学资源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源头活水”。延安市围绕党员干部学习需求,以挖掘红色资源、记录红色故事、传承延安精神为目标,不断加大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力度,落实市县有关部门责任,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教学资源开发体系,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提供充足管用的学习教材。
  立足自身开发重点课件。延安市委组织部通过派员参加培训班进修、内部组织经验交流等手段,不断提升远教拍制片人员的业务水平,集中骨干力量和优势资源拍摄制作了一批主题立意宏大、表现手法创新、社会反响良好的优质课件。从2014年开始,市远程中心历时14个月,独立摄制完成了三集文献纪录片《到群众中去——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备教材。随后,又拍摄了系列片《红色经典——延安时期的难忘歌谣》,通过讲述红色歌曲诞生背后的故事,激励人们回首革命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奋勇前进。
  市县联动制作优质课件。众人拾柴火焰高,延安市充分注重发动各县区的制片力量,面向基层挖掘故事,深入群众搜集素材,由市里与各县区共同策划选题、拟定方案、组织拍摄,联合制作专题片。近年来,市远程中心参与和指导了子长县的《中共中央在瓦窑堡》《血脉》,志丹县的《陕北出了个刘志丹》,洛川县的《永远的记忆——洛川会议》等一系列优秀专题片的制作工作。这些市县联合摄制的专题片充分利用延安时期的红色故事来教育延安党员干部群众,让革命道理通俗化、大众化,让先模人物生活化、人性化,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递了正能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放眼全国引进精品课件。在深入进行自身挖潜,制作出多部影响广泛、口碑极佳的红色专题片的同时,延安市还积极寻求外部给养,通过引进经典课件节目为本市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有益补充。向上引进了近年来在中央和省级观摩评比中获奖和党员群众反响较好的《信仰》《红色故事会》《践行群众路线好榜样》等八十多部精品课件;从延安电视台横向引进《共和国不会忘记》《追寻转战陕北之路》《红色摇篮》等文献纪录片和人物访谈节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收看生动鲜活的红色课件,重温红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汲取了智慧和力量,锤炼了党性和作风。
  打造“红色平台”,
  拓展远程教育覆盖面
  深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必须要打通文化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优质红色文化教学资源。为此,延安市委组织部按照中组部“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的要求,积极拓展党员教育传播载体,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创新实施远程教育“红色平台”上电视、上互联网、上手机项目。延安市实现了面向全市46万有线电视用户免费转播“全国远程教育直播频道”,在全面开放远程教育高清互动点播栏目的同时,还在高清互动点播平台和延安市远程教育门户网站“圣地先锋网”开辟了“红色经典”视频专栏。目前,该专栏已上传了一百余部红色精品课件,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满足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个性化自学需求,成为加强全市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延安市还在微信公众平台开办了红色栏目,上传红色微课件,广大党员关注微信号后可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手機客户端登录共产党员网、陕西远程教育网和延安圣地先锋网等辅助教学网站,开展自主选学。
  推进远程教育“红色平台”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按照“广电模式为主、互联网模式为辅”的思路,延安市制定了《延安市远程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实施方案》,并按照“五有五防”标准开展站点建设。通过实施“三进”工程,全市新增4800多个城市远教站点,新增受教育党员干部人数达15.2万人,实现了远程教育对全市党的组织和党员群众的全覆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红色平台”对机关干部进行党性、廉政、党史等方面宣讲教育,锤党性、提素质、转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学习体验红色文化的需求,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养,促进学习型和文明型城市社区建设;以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激发企业党组织活力,引导企业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面实施“红色系列工程”后,课堂“红”了,课件“红”了,平台“红”了,延安市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更加红红火火,为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陕西省延安市委组织部远程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小村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2015年元旦前后,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乡农场村在银装素裹中迎来了热闹的新春,秧歌队舞出农家人心中的欢乐,腰鼓队敲打出新生活的和美。现代远程教育为农场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村民休闲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提起远程教育给村里带来的影响,刘启东就不由回想起三年前开始的虽不惊险但又不乏波折的“小村三步走”。  第一步:远程问计  时间:2012年3月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
期刊
湖南省衡阳市党员教育工作在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中不断自我剖析、总结经验,做到“六个到位、六个确保”,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调研到位,确保底子清情况明。2013年年底,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对全市村级远教站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清查,重点掌握站点的设备运行、学用管理和经费保障情况,为整体推进提质扩面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到位,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下发《关于做好全市远教站点
期刊
一、采访的叙事功能  通常我们把采访视为新闻报道前期对新闻事件的调查研究过程。实际上,新闻的叙事在采访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是由采访的性质所决定的。  新闻记者一般很少能拍摄到突发事件的全过程,更通常的情形是新闻记者在事后才能赶到现场。这时,记者除了采访,没有其他办法告诉观众事件发生的过程。  还原手法在新闻报道中不但不可能,而且不允许使用。因此,采访对新闻叙事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
期刊
在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双溪村,大学生村官王诚洁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远教“五大员”。他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多样化服务,为双溪村村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学用组织员有妙招  刚到双溪村时,王诚洁发现村里的远程教育设备利用率很低,村民对远教知之甚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他结合本村实际,搜集整理了一批有助于农民致富的课件。原以为这样就能引起村民的学习兴趣,可没想到随后组织的几次播放活动到场的人还是寥寥无几。怎么才
期刊
近年来,广西东兰县努力破解管理维护难、组织收看难、学用转化难等远教工作难题,实行“三员”服务新模式,初见成效。  组织部门做好“管理员”。县委组织部作为远程教育的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扎实做好建章立制和督促检查工作。建立了县领导包乡镇协调抓、各部门包村配合抓、乡镇包片全力抓的“三包三抓”工作机制。远程办负责抓好制度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四个坚持”:每周坚持在远教信息管理系统跟踪
期刊
电视节目的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镜前采访,如现场报道、人物专访等,它们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电视采访过程。第二类与文字记者采访工作颇为相似,一般无需电子摄录设备的介入,所以也不直接用作节目素材,而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节目拍摄制作所进行的前期准备。这部分采访工作内容涵盖面很广,但大抵可以分为静态采访准备(包括资料、理论、知识、心理及事务方面的准备工作)和直接进入预定拍摄现场所做的动态采访过程。人们
期刊
专题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叙事。要保证专题片的叙事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有一条叙事主线索,所有的素材都围绕这一线索服务,这样才能保证专题片能把故事讲得既头头是道又妙趣横生,犹如颗颗珍珠镶嵌在一条玉带之上。一般而言,在当前专题片创作领域里,安排叙事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人为线  以人为线,是指以专题片中主要人物个人经历为叙事主线,所有镜头、场景都围绕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来设置,通过对他
期刊
生活日新月异,今天的观众已不满足于单一的画面加解说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更希望能从屏幕上欣赏到有声有色的真实世界。这就要求创作人员不仅要记录下客观世界的真实图像,还要同时引入现场真实的音响——同期声。采访是一种人物画面拍摄和同期声录入的拍摄录入方式。采访同期声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调动观众的参与感,使片子更富有现场感和感染力,增加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何拍摄好采访画面,获取富有感染力的同期
期刊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主题表达、内容叙述和节目构造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能低估。因此,解说词的写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优秀的解说词,也和小说、散文、诗歌一样,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和崇高的审美价值。但是,解说词毕竟不是诗歌散文,它是一种特殊的屏幕文体,要与画面语言相融合,形成一种反映社会、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语言形态。因此,解说词的写作,有着独特的规律和美学要求,值得认真研究
期刊
她是城市里长大的女孩,毕业后却毅然选择到农村的天地扎根,怀着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赤子之情,在默默奉献中追求事业的价值。她是意志坚定的青年,当同批入村的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纷纷选择回城工作时,她却执着地坚守在远程教育管理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唱响着青春之歌。她——就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乡武川新村社区站点管理员王东梅。  选择了就不放弃  2009年,王东梅从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来到武川新村社区从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