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依托特色学科群优势,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着力推进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重点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搭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实现优势学科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是面向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实践。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吸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重要论述顺应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自主创新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认真审视当前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和模式,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且更有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快速推进。
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空前活跃。随着技术创新复杂性的增强、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科技与经济之间、国家之间的创新互动日趋紧密,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高新技术的前沿科技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高点。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加速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前沿,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不仅需要大型科学仪器和科研团队的配备,而且更需要依赖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科技创新模式日益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三是科技管理的重心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转移。科技创新由研究开发延伸到整个创新链,进一步延展到产业化的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成为创新体系中的重点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协同创新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对实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一次战略性部署。在新形势下,开展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而且有利于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创新要素之间的综合整体效应,克服通常所见到的“自我探索式创新”“单打独斗式独立创新”的局限性,为提高创新的绩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协同创新理论的应运而生,对新时期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更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和要求。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思考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办学历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基本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专业设置,逐渐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较为集中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在深入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拥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特色学科建设起点高。行业特色高校拥有显著的行业背景、相对集中的学科分布、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等先天的内在基础条件,其特色学科普遍具备了承担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如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冶金等特色学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其中,材料学科已进入世界顶尖1%的领域。二是学科群集聚步伐稳健。在服务行业创新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自发或自觉地围绕科研项目,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学科资源,改变以往学科单兵作战的方式,率先开启优势学科群的聚集进程。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先后组建了冶金工程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研究院,深度交叉整合了冶金、材料、机械、矿业、信息等优势学科,初步实现了优势学科群的聚集发展。三是资源共享平台构筑相对成熟。通过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实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相对丰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科技大学积极参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通过加强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国家基础条件平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等平台建设,向国家和社会开放科技创新资源,为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保障条件。
深厚的行业背景、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决定了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群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综合实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维度的协同创新,以此带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一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合在行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相关科研单位,发挥协同创新倍增效应。例如,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与中科院金属所、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纽带,联合共建“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研究试验能力。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领域世界一流试验研究装置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研究者提供一流的科技服务。二要加快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校际联盟,推进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创新。推进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一体的高校组织模式改革是开展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之一。2011年9月,由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1所行业特色型高校共同组建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聚集了涵盖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新型材料、化学化工、电力、地质、矿业、石油、林业、核工业等优势学科群,将着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大力推进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力争在国家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创新、集成解决交叉领域和新兴领域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成果。三要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现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以学科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在相互合作中结成联盟,使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合理流动,形成交叉协同和互补优势。
应该说,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以项目需求为驱动推进协同创新的模式相对成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依然没有形成,这就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在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上有突破性进展。为此,探索行业特色学科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同创新,成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的一种战略视野。
基于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模式探索—北京科技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思路分析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指出:“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其战略导向性、全局带动性和内源驱动性作用,强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首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定位,北京科技大学立足新材料、高端制造、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主动推进学校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信息技术优势学科群与产业集群的对接,为北京先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和创新引擎。其协同创新的建设模式如下:
(一)内生要素协同创新机制
北京科技大学高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按照企业模式和市场规律运行管理,通过技术集成、人才积聚和制度创新,推进组织结构创新和管理运行制度创新,确保科技资源按照科研创新内在规律的要求在协同创新群体内部无障碍流动,从而弥补现有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之间创新链衔接之不足。
1.建设学科汇聚平台,引领学科群聚集
一是根据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打破内部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整合各种资源,在学校层面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大型功能平台,实现科研平台共享,为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提供基础。二是以学校现有技术基础为生长点,通过制度保证与案例示范吸引,在技术来源上使国外前沿技术与国内其他大学、研究院(所)的技术在产业研究院形成集聚,形成跨领域解决行业技术问题的平台创新优势。
2.富集技术和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技术积聚上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核心业务集中体现在技术集成上,技术集成的关键在于富集技术,极力建构技术富集机制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此外,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投资人员有效集聚在同一个平台上,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以“开放式、多元化、流动性”为特点,将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高水平人才使用特区。
3.坚持制度创新,加注创新活力
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要关注技术问题,而且还要面对资本、市场和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统合在制度创新领域,来自于这些要素和领域的制度创新问题制约着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败。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制度创新的运行平台,要通过激励制度、投融资制度、产权管理制度、人才选用制度等制度探索,在实践中提炼、形成一套推动产业研究院有效运转,且有可迁移性、可推广的制度架构体系。
(二)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建设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充分整合积聚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种力量,实行高校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联合共建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和战略技术联盟的重要连结点的角色。
1.政府引导,提供政策支持
所谓政府推动,就是指高校、制造企业和用户企业这3个集群间的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并且给予必要启动资金支持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北京市政府从战略需求和整体利益出发,支持学校盘整物理空间,打造沿北四环的科技产业创新走廊,形成学校南线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企业聚集带和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集群带,同时在前期建设资金、重大项目配套资金、风险投资资金和运营费用等方面提供支持。
2.市场驱动,完善资本、技术对接机制
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本追逐技术和技术追逐资本的双重机制建设,推进学科群与产业集群的对接。一方面,通过建立产业化基金,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吸引厂商针对某项委托产业研究院或与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发的特定技术预先投资,使可利用的资本不断在产业研究院的平台上富集。另一方面,以组织的形式将技术成果打包,通过技术成果与信息发布平台、面向企业的技术定向供应等手段,探索技术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机制,推动技术成功追逐资本。
3.搭建载体,打造新兴产业三大基地
北京科技大学发挥在新材料、高端制造、云计算等领域的学科群优势,与钛产业、高性能镁合金制造产业、零件轧制和钢管制造等相关的企业群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是打造成国际级钛产业技术集聚地。学校立足在钛、铝等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基础与优势,在攻克了钛工业化提取技术的基础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带动钛合金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形成钛合金材料制造企业集群,在短期内实现600亿元的钛产业市场规模。二是依托学校在精密加工、成套生产工艺、机械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努力实现镁合金薄带、高效零件轧制、特种钢管等技术的成功产业化,使高品质汽车用钢形成约50亿元产值。三是建设北京云计算的核心产业基地。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整体战略规划,打造完善的云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汇聚10家以上世界级云计算技术研发机构,孵化100家以上的云计算服务新兴企业,云计算产业基地形成约100亿元产值,争取成为国家级云计算产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J],科技日报,2011年9月
[2]汪馥郁等,北京现代制造业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参见网址http://www.bjkw.gov.cn/n1143/n1240/n1465/n2216/n3710709/7704284.html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吸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重要论述顺应了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自主创新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认真审视当前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和模式,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且更有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快速推进。
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空前活跃。随着技术创新复杂性的增强、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科技与经济之间、国家之间的创新互动日趋紧密,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高新技术的前沿科技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高点。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加速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前沿,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不仅需要大型科学仪器和科研团队的配备,而且更需要依赖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科技创新模式日益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三是科技管理的重心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转移。科技创新由研究开发延伸到整个创新链,进一步延展到产业化的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成为创新体系中的重点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协同创新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对实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一次战略性部署。在新形势下,开展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而且有利于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创新要素之间的综合整体效应,克服通常所见到的“自我探索式创新”“单打独斗式独立创新”的局限性,为提高创新的绩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协同创新理论的应运而生,对新时期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更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和要求。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思考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办学历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基本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专业设置,逐渐形成了与行业密切相关的、较为集中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在深入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拥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特色学科建设起点高。行业特色高校拥有显著的行业背景、相对集中的学科分布、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等先天的内在基础条件,其特色学科普遍具备了承担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如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冶金等特色学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其中,材料学科已进入世界顶尖1%的领域。二是学科群集聚步伐稳健。在服务行业创新的过程中,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自发或自觉地围绕科研项目,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学科资源,改变以往学科单兵作战的方式,率先开启优势学科群的聚集进程。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先后组建了冶金工程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研究院,深度交叉整合了冶金、材料、机械、矿业、信息等优势学科,初步实现了优势学科群的聚集发展。三是资源共享平台构筑相对成熟。通过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实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相对丰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科技大学积极参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通过加强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国家基础条件平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等平台建设,向国家和社会开放科技创新资源,为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保障条件。
深厚的行业背景、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出色的行业影响力,决定了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群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综合实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维度的协同创新,以此带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一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合在行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相关科研单位,发挥协同创新倍增效应。例如,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与中科院金属所、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纽带,联合共建“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研究试验能力。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工程材料服役安全领域世界一流试验研究装置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研究者提供一流的科技服务。二要加快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校际联盟,推进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创新。推进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一体的高校组织模式改革是开展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之一。2011年9月,由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1所行业特色型高校共同组建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聚集了涵盖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新型材料、化学化工、电力、地质、矿业、石油、林业、核工业等优势学科群,将着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大力推进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力争在国家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创新、集成解决交叉领域和新兴领域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成果。三要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实现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以学科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在相互合作中结成联盟,使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组织之间合理流动,形成交叉协同和互补优势。
应该说,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以项目需求为驱动推进协同创新的模式相对成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尚未成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依然没有形成,这就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在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上有突破性进展。为此,探索行业特色学科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同创新,成为了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高层次科技创新的一种战略视野。
基于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模式探索—北京科技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思路分析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指出:“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其战略导向性、全局带动性和内源驱动性作用,强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首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定位,北京科技大学立足新材料、高端制造、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主动推进学校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信息技术优势学科群与产业集群的对接,为北京先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和创新引擎。其协同创新的建设模式如下:
(一)内生要素协同创新机制
北京科技大学高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按照企业模式和市场规律运行管理,通过技术集成、人才积聚和制度创新,推进组织结构创新和管理运行制度创新,确保科技资源按照科研创新内在规律的要求在协同创新群体内部无障碍流动,从而弥补现有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之间创新链衔接之不足。
1.建设学科汇聚平台,引领学科群聚集
一是根据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打破内部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整合各种资源,在学校层面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大型功能平台,实现科研平台共享,为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提供基础。二是以学校现有技术基础为生长点,通过制度保证与案例示范吸引,在技术来源上使国外前沿技术与国内其他大学、研究院(所)的技术在产业研究院形成集聚,形成跨领域解决行业技术问题的平台创新优势。
2.富集技术和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技术积聚上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核心业务集中体现在技术集成上,技术集成的关键在于富集技术,极力建构技术富集机制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此外,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投资人员有效集聚在同一个平台上,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以“开放式、多元化、流动性”为特点,将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高水平人才使用特区。
3.坚持制度创新,加注创新活力
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要关注技术问题,而且还要面对资本、市场和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统合在制度创新领域,来自于这些要素和领域的制度创新问题制约着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败。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制度创新的运行平台,要通过激励制度、投融资制度、产权管理制度、人才选用制度等制度探索,在实践中提炼、形成一套推动产业研究院有效运转,且有可迁移性、可推广的制度架构体系。
(二)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建设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充分整合积聚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种力量,实行高校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联合共建的发展模式,承担起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和战略技术联盟的重要连结点的角色。
1.政府引导,提供政策支持
所谓政府推动,就是指高校、制造企业和用户企业这3个集群间的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并且给予必要启动资金支持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北京市政府从战略需求和整体利益出发,支持学校盘整物理空间,打造沿北四环的科技产业创新走廊,形成学校南线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企业聚集带和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集群带,同时在前期建设资金、重大项目配套资金、风险投资资金和运营费用等方面提供支持。
2.市场驱动,完善资本、技术对接机制
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本追逐技术和技术追逐资本的双重机制建设,推进学科群与产业集群的对接。一方面,通过建立产业化基金,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吸引厂商针对某项委托产业研究院或与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发的特定技术预先投资,使可利用的资本不断在产业研究院的平台上富集。另一方面,以组织的形式将技术成果打包,通过技术成果与信息发布平台、面向企业的技术定向供应等手段,探索技术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机制,推动技术成功追逐资本。
3.搭建载体,打造新兴产业三大基地
北京科技大学发挥在新材料、高端制造、云计算等领域的学科群优势,与钛产业、高性能镁合金制造产业、零件轧制和钢管制造等相关的企业群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是打造成国际级钛产业技术集聚地。学校立足在钛、铝等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基础与优势,在攻克了钛工业化提取技术的基础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带动钛合金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形成钛合金材料制造企业集群,在短期内实现600亿元的钛产业市场规模。二是依托学校在精密加工、成套生产工艺、机械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努力实现镁合金薄带、高效零件轧制、特种钢管等技术的成功产业化,使高品质汽车用钢形成约50亿元产值。三是建设北京云计算的核心产业基地。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整体战略规划,打造完善的云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汇聚10家以上世界级云计算技术研发机构,孵化100家以上的云计算服务新兴企业,云计算产业基地形成约100亿元产值,争取成为国家级云计算产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J],科技日报,2011年9月
[2]汪馥郁等,北京现代制造业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参见网址http://www.bjkw.gov.cn/n1143/n1240/n1465/n2216/n3710709/7704284.html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