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后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社会。我国传统工艺同样处于后现代主义发展浪潮中,传统工艺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内容。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分析,探讨传统工艺在当代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工艺美术
当今,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农村和乡镇经济建设中,拥有大量的中国传统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之一。当下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城乡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传统工艺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传统工艺的新特点:
(1)大众化
传统的工艺美学追求的是一种距离感,寻求的是阶层区分,身份识别。传统工艺由于非批量生产,产出小,做工复杂,人工成本较高,很难产生普及。本杰明认为,“技术复制在大工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众多模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技术复制最终于使‘真品’和‘摹本’的区别丧失意义,本真性的判断标准开始坍塌”。[1]人们在“机械复制”时代不在追求传统工艺产品的细节表现(材料,手法等),而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下追求的是“一样”、“像”同时价格的低廉,这些新诉求通过传统工艺的批量化生产,将其变为可消费的商品,而不是精英的象征。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意识崛起,大众化的商品成为传统工艺存活的重要条件。消费社会带来的巨大购买欲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工艺由少数派向大众化的转型。大量的传统工艺作品涌入市场,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促进了传统工艺的普及。所以,在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大众化成为传统工艺“生存”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
(2)多元化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理论之一,对于艺术来说它不仅是一种思潮表现,更是一种创作思路的方法。现代设计通过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的设计观念进行全新的肢解、组合,形成了全新的表现形式。解构主义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组合是突破传统固有工艺创作思路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作方法的突破,创造“全新”的适应当下消费者需要的不同产品,突破传统工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局限,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如最近流行的时装上大量出现传统刺绣工艺,这种刺绣工艺在棒球衫、运动鞋等不同的时装类型上出现,给年轻人以新鲜感,刺激感、时尚感。激发了年轻人的购买欲,促进了刺绣行业的普及和发展。对刺绣工艺语义载体的解构,促进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促进了其多元化的发展。
(3)国际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英国1987年的“设计师——造物人运动”的一大贡献就是重新激发了设计师对自然材料与造物过程的热情,强调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的水乳交融,突出对材料与工艺的实验性探索与创新性运用,探索将地区性传统技术转化为当代全球化语言的途径与可能。”[2]现代传统工艺的定位不仅在于发扬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国家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一种载体。后现代主义割裂历史文脉,消除传统的连续性,强调当下,需求断裂感。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设计的“中国式”椅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椅子的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明式家具的工艺,将中国传统的椅子造型设计与现代椅子相结合,促成一种新的欧式家具的表现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消除了中国传统座椅的历史含义,强调当下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感,形成北欧椅子的一种造型形式,至今对设计界还有广泛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工艺的影响:
(1)传统工艺“文脉”的削弱
传统工艺作为经过历史传承遗留下来,并持续具有生命力的文明形式,它不仅代表了一种技艺手法的延续,还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历史见证,是一种持续传承的历史文脉表现。其中有些传统工艺的传承至今,是因为其技术复杂,工艺精湛,服务贵族及上层阶级。需要满足身份识别,满足精致的表现工艺,体现使用阶层的价值,成为身份象征。后现代主义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3]在这种强调界限的消解,文化分野消失过程中,历史的文脉变得不重要,有时成为一种符号被进行消费。如补子,古代是官服品级的象征,在现代社会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普通消费者购买补子,不再具有具体的意义象征,而是一种工艺品审美欣赏的消费。在这个消费过程中,云锦制作的补子的历史文脉意义被隐藏,而表面的精美纹样成为消费的意义,削弱了这种传统工艺的传统象征意义,成为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消费品。
(2)传统工艺“唯一性”的消失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巴特宣称“作者已死”,福科强调“‘作者——功能’取代主体自身”都是将主体零散化的表现。“主体零散化”代表了个性追求的瓦解,“机械复制”作为关注的重要内容,进入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视野。传统工艺由于是手工制作,它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的特点。“这就是艺术的原真性、不可替代性,這被视为艺术作品最敏感的核心,因此古典艺术被称为有韵味的艺术,因为“原真性”是不可复制的。”[4]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机械复制品中的唯一性被削弱,大量的传统工艺品可以机械化批量生产,独有的唯一价值消失,真品和赝品的价值取向变的模糊。如钧窑瓷器,古代钧窑瓷器是上乘的瓷器之一,被皇家贵族等上层阶级把玩,钧窑的窑变颜色变化、瓷器的造型就是传统工艺“唯一性”的代表,也是古代钧窑瓷器价值的标准之一。而后现代社会,可以通过温度、微量元素、烧制时间等科学的计算与控制,将钧窑瓷器的颜色烧制相近,而且烧制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瓷器的造型可以通过机械进行倒模复制,不在进行人工拉胚。。在机械复制的条件下,同一种颜色,同样造型的钧窑瓷器被大量克隆出来。传统钧窑的“唯一性”在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发展中,变得不难重要,价格也大大降低。传统工艺“唯一性”的消失也带来诸多问题,大量的机械复制,使得工艺品变得单调,枯燥、乏味,满足不了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需求。
三、小结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传统工艺的发展变得复杂多变。一方面,传统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扩大影响,发扬传统工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中,有些传统工艺还面临同质化严重,有些传统工艺面甚至临失传等问题。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工艺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以及传统工艺自己的特色和变化,以便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促进传统工艺更好的传承。
注释:
[1]王岳川. 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J]. 文艺研究, 1991(5):130-138.
[2]袁熙旸. 后工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当代西方手工艺的概念嬗变与定位调整[J]. 装饰, 2009(1):14-23.
[3]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译林出版社, 2000.
[4]刘乃歌.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J]. 艺术百家, 2016(3):174-177.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 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J]. 文艺研究, 1991(5):130-138.
[2] 袁熙旸. 后工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当代西方手工艺的概念嬗变与定位调整[J]. 装饰, 2009(1):14-23.
[3] 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译林出版社, 2000.
[4] 刘乃歌.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J]. 艺术百家, 2016(3):174-177.
作者简介:
张樵鹤(1989—),男,汉,安徽淮北,硕士,助教,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设计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工艺美术
当今,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农村和乡镇经济建设中,拥有大量的中国传统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之一。当下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城乡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传统工艺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传统工艺的新特点:
(1)大众化
传统的工艺美学追求的是一种距离感,寻求的是阶层区分,身份识别。传统工艺由于非批量生产,产出小,做工复杂,人工成本较高,很难产生普及。本杰明认为,“技术复制在大工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使众多模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技术复制最终于使‘真品’和‘摹本’的区别丧失意义,本真性的判断标准开始坍塌”。[1]人们在“机械复制”时代不在追求传统工艺产品的细节表现(材料,手法等),而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下追求的是“一样”、“像”同时价格的低廉,这些新诉求通过传统工艺的批量化生产,将其变为可消费的商品,而不是精英的象征。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意识崛起,大众化的商品成为传统工艺存活的重要条件。消费社会带来的巨大购买欲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工艺由少数派向大众化的转型。大量的传统工艺作品涌入市场,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促进了传统工艺的普及。所以,在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大众化成为传统工艺“生存”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
(2)多元化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理论之一,对于艺术来说它不仅是一种思潮表现,更是一种创作思路的方法。现代设计通过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的设计观念进行全新的肢解、组合,形成了全新的表现形式。解构主义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组合是突破传统固有工艺创作思路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作方法的突破,创造“全新”的适应当下消费者需要的不同产品,突破传统工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局限,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如最近流行的时装上大量出现传统刺绣工艺,这种刺绣工艺在棒球衫、运动鞋等不同的时装类型上出现,给年轻人以新鲜感,刺激感、时尚感。激发了年轻人的购买欲,促进了刺绣行业的普及和发展。对刺绣工艺语义载体的解构,促进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认识,促进了其多元化的发展。
(3)国际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英国1987年的“设计师——造物人运动”的一大贡献就是重新激发了设计师对自然材料与造物过程的热情,强调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的水乳交融,突出对材料与工艺的实验性探索与创新性运用,探索将地区性传统技术转化为当代全球化语言的途径与可能。”[2]现代传统工艺的定位不仅在于发扬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国家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一种载体。后现代主义割裂历史文脉,消除传统的连续性,强调当下,需求断裂感。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设计的“中国式”椅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椅子的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明式家具的工艺,将中国传统的椅子造型设计与现代椅子相结合,促成一种新的欧式家具的表现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消除了中国传统座椅的历史含义,强调当下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感,形成北欧椅子的一种造型形式,至今对设计界还有广泛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工艺的影响:
(1)传统工艺“文脉”的削弱
传统工艺作为经过历史传承遗留下来,并持续具有生命力的文明形式,它不仅代表了一种技艺手法的延续,还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历史见证,是一种持续传承的历史文脉表现。其中有些传统工艺的传承至今,是因为其技术复杂,工艺精湛,服务贵族及上层阶级。需要满足身份识别,满足精致的表现工艺,体现使用阶层的价值,成为身份象征。后现代主义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3]在这种强调界限的消解,文化分野消失过程中,历史的文脉变得不重要,有时成为一种符号被进行消费。如补子,古代是官服品级的象征,在现代社会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普通消费者购买补子,不再具有具体的意义象征,而是一种工艺品审美欣赏的消费。在这个消费过程中,云锦制作的补子的历史文脉意义被隐藏,而表面的精美纹样成为消费的意义,削弱了这种传统工艺的传统象征意义,成为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消费品。
(2)传统工艺“唯一性”的消失
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巴特宣称“作者已死”,福科强调“‘作者——功能’取代主体自身”都是将主体零散化的表现。“主体零散化”代表了个性追求的瓦解,“机械复制”作为关注的重要内容,进入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视野。传统工艺由于是手工制作,它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的特点。“这就是艺术的原真性、不可替代性,這被视为艺术作品最敏感的核心,因此古典艺术被称为有韵味的艺术,因为“原真性”是不可复制的。”[4]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机械复制品中的唯一性被削弱,大量的传统工艺品可以机械化批量生产,独有的唯一价值消失,真品和赝品的价值取向变的模糊。如钧窑瓷器,古代钧窑瓷器是上乘的瓷器之一,被皇家贵族等上层阶级把玩,钧窑的窑变颜色变化、瓷器的造型就是传统工艺“唯一性”的代表,也是古代钧窑瓷器价值的标准之一。而后现代社会,可以通过温度、微量元素、烧制时间等科学的计算与控制,将钧窑瓷器的颜色烧制相近,而且烧制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瓷器的造型可以通过机械进行倒模复制,不在进行人工拉胚。。在机械复制的条件下,同一种颜色,同样造型的钧窑瓷器被大量克隆出来。传统钧窑的“唯一性”在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发展中,变得不难重要,价格也大大降低。传统工艺“唯一性”的消失也带来诸多问题,大量的机械复制,使得工艺品变得单调,枯燥、乏味,满足不了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需求。
三、小结
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传统工艺的发展变得复杂多变。一方面,传统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扩大影响,发扬传统工艺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中,有些传统工艺还面临同质化严重,有些传统工艺面甚至临失传等问题。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工艺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以及传统工艺自己的特色和变化,以便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促进传统工艺更好的传承。
注释:
[1]王岳川. 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J]. 文艺研究, 1991(5):130-138.
[2]袁熙旸. 后工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当代西方手工艺的概念嬗变与定位调整[J]. 装饰, 2009(1):14-23.
[3]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译林出版社, 2000.
[4]刘乃歌.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J]. 艺术百家, 2016(3):174-177.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 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J]. 文艺研究, 1991(5):130-138.
[2] 袁熙旸. 后工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当代西方手工艺的概念嬗变与定位调整[J]. 装饰, 2009(1):14-23.
[3] 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译林出版社, 2000.
[4] 刘乃歌.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J]. 艺术百家, 2016(3):174-177.
作者简介:
张樵鹤(1989—),男,汉,安徽淮北,硕士,助教,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