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玄 心有禅意笔墨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知玄先生的作品集,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人画气息。他的书法古拙老辣,功力深厚;国画作品立意高古、禅意深幽,颇有八大遗风。正如评论家所言,“寥寥几笔融天地玄机、道学佛理、传统哲学、人生际遇于一体”。常言说“画如其人”,心下以为他也如同朱耷一样,是一位性格孤傲、行事狂狷的山野隐士。
  但与知玄先生一见面,便一扫之前脑海中的印象。他待人热情诚恳,且十分谦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便加入了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之后并担任一至四届全国书展评委,六至八届全国美展评委。多年来,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谦称自己“还不够格”。但他也有犀利直率的一面,毫不讳言地指出当今书画评论界“一片赞美之声”,缺乏说真话的气氛。大多数时候,他隐居山林,焚香抚琴,潜心创作和治学;但与朋友相聚时,他也健谈善饮。与知玄先生一番攀谈,原来片面的印象愈加丰富立体,也更加了解了这位真性情的艺术家。
  书画启蒙
  知玄先生原名沈散思,字知玄,号子肇、玄禅草堂主人。他祖籍山东,杭州成长。或许是由于这样的经历,他身上兼具山东人的豪爽坦荡与江南才子的文雅细腻。
  知玄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与江南诸大家过往甚密。他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3岁多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认字、练字,从唐楷、汉隶到魏碑。父亲的教育非常严厉,“写得不好就会被撕掉重新写,还会被戒尺打手掌和肩膀,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次”。
  十多岁时,在前辈的引见下,知玄行旧规大礼,拜书坛大家林散之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画风启蒙则师从海派大师朱屺瞻。他自小勤奋,在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打下坚实的传统基础。
  如今欣赏知玄先生的画作,可以看出他笔下作品的深厚功底。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他的作品,会以为作者是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画家。他的山水画中,山林古松、高人逸士、寒石峻岩、柴扉茅舍,寥寥几笔勾勒却让人忘却尘俗,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笔下的一朵花、一尾鱼或一只孤鸟,画面简约却意境空灵,笔法自如而回味无穷。
  在国画之外,知玄的书法也为人所称道。他的书法得名师指点又博采众长,师承有法,自成一格,“既有沙老的熊强奇肆,又有散翁老的细腻柔和,且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评论家称他的书风,“忽而劲挺厚重迟涩顿挫;忽而浑朴苍茫,老辣纷披;忽而柔润流美,如林中飞鸟草中青蛇”。启蒙恩师沙孟海先生亦称赞他:“知玄悟性很强,行草脱俗,用笔大胆。”
  知玄先生有一幅散翁老的书法作品:“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来年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似乎正是他的书意写照。
  评论应该“见血封喉”
  读小学时,知玄便显现出对文学的偏爱。让其他孩子头疼的文言文,他却读起来如痴如醉,很多拗口的古文读两遍就能成诵,让老师也大为惊讶,“这个孩子记忆竟然如此了得”。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后,知玄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央美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画的传统理论。
  八十年代初期,知玄参与筹建中国书协。之后他作为最年轻的评委,连续四年担任全国大展评委。在清一色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中,这个稚嫩的面孔颇为引人关注。但是作为后生晚辈的知玄没有因为资历浅而不敢说话,相反,他因为讲话直率而“一评成名”。
  在知玄先生看来,艺术评论需要大胆、直接、犀利,甚至应该“见血封喉”。他认为,有责任感、基于独立思考、客观、真实的评论才能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而对于当下美术评论界一些不敢说真话,只知一味恭维、赞美的现象,知玄先生感到很痛心。“我们现在缺乏真正敢说话的人,缺乏站在民族艺术的立场上、传统艺术的根基上来客观评论的人,一个清醒的、有良心的评论把关队伍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公正的专家评审制度,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掺杂任何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把作品落款全部盖上,实实在在地评,真正做到以作品说话,作品代表一切!”
  重新定义禅画
  知玄先生的画作归于“禅画”一派,这是没有争议的。他的画里有一种别样的清净与澄明。他自称“半是道家半释家,不将袍子换袈裟,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宅吃苦茶”,何其淡然而洒脱。
  书画艺术常讲笔墨见心性,知玄先生的诗文书画处处透出道禅古法,这与他多年的修行是分不开的。他自小吃素,早年皈依,潜心研佛,广涉道、儒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寻找之间的相通点,并就此对“禅画”提出了全新的学术观点。
  知玄认为,相对以佛教为题材的“狭义禅画”而言,广义的禅画与宗教并没有多大关联,而是以意象来造境。
  他认为,广义的中国禅画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和特征在于: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对于中国禅画的精神境界,知玄先生曾这样评价:“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我以为这是本土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禅画境界之一。”
  在知玄先生看来,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南宋梁楷已达禅画之大境,而真正用简远笔墨将道、儒、释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的,当属明末清初的艺术巨匠八大山人。
  神交八大
  知玄先生回忆说,幼时习画时,从一本花鸟画册页中看到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当时便感到这个画很独特,跟很多“画得很满”的作品不一样,笔墨简练,却很有趣,当然小时候也只是觉得有趣。后来,随着对中国画的了解与学习,愈发领会到八大作品中强烈的个性与艺术魅力,体悟到他“繁中置简,静里生奇”的笔墨功底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凡境地。八大山人不仅成为知玄一生敬仰的艺术家,更成为他跨域时空的灵魂知己。
  知玄先生至今记得,癸未荷月,他应邀到江西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去参加艺术交流,当时的馆长在十年前就看过知玄的作品,了解他与八大山人深深的渊源,便带领他去看馆中珍藏的三幅从未公开展示过的八大真迹。带着难以平复的激动,借着微弱的灯光,目光久久凝注在泛黄的画纸上……知玄眼含热泪看完了那三幅作品。“我一生敬仰八大”,知玄说,“那就是一场朝拜,朝拜我敬佩的八大山人,朝拜他精妙绝伦的艺术和他的禅境风骨。”   知玄先生定居北京有年,在远离市区一处清幽的山林中,他为自己的画室取名“玄禅草堂”。他习惯在深夜铺纸研墨,焚香抚琴,之后心无旁骛,挥洒笔墨直到凌晨。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之外,生活简朴,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一概从简。
  对知玄先生来说,一个“禅”字,并不仅仅是修行打坐,静默参悟,更融入他的生活,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知行合一”是对他最好的注解。他对艺术的虔诚,对名利的淡泊,高洁的品格,让人不由得对这位艺术家心生敬意与赞叹。
  对话知玄:
  《中华儿女》:有评论家说从您的画里面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的影子,您如何看这样的评价?八大如何影响您的艺术?
  知玄:评论界一般都是按八大的遗风和八大的风骨来评我的禅学画作。
  我们先从笔墨语言来谈八大山人。八大是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朱权的后裔,最初抱着反清复明的思想,当他觉得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了,大势一去不复返了,之后便出家,先由道再归于禅,从禅又归于道,在这个基础上他的笔墨语言达到了顶峰。看他的画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他的早期,在明王朝没有灭亡的时候,那时他对中国画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同时代的画家;第二个层次,明王朝灭亡后,他出家第九年到第十五年,应该是他创作的一个巅峰;第三个层次,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他的每幅作品,特别是他的花鸟构图和奇绝的艺术构图里边,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那时他用艺术家的理解来关注历史、关注艺术。九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在简远笔墨中闳显禅境傲骨》,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我对八大艺术的评价。
  《中华儿女》: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八大对中国画的贡献?
  知玄:从艺术价值和笔墨语言的把握上,之所以八大画风影响了几百年,是因为他的笔墨语言涵盖和融合了道、儒、释文化,也就是我提出来的、建立在本民族书画基础上的、可以弘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广义禅学,它可以把中国的东西带入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大山人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初期对八大山人的了解主要是从政治这个角度,后来就纯粹的从中国画的笔墨境界来理解他。清末及近代一些著名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受到了八大山人的影响。我认为,清初的“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按照当时及对后世的影响,八大应排在第一位。
  《中华儿女》:那您有没有想过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摆脱他们的影子,形成自己的风格?
  知玄:我很敬畏八大,不能说在八大的基础上创新。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摆脱不了他的禅境笔墨,八大山人的境界是永远摆脱不了的,也是我们毕生追求的,能摆脱的或许是他的题材,在禅境笔墨构图题材上争取有点自己的东西。中国画的题材不外乎山水、花鸟、人物,这三个题材都可以用八大的手法去体现。能不能跟上八大的笔墨语言,这是一个大学问。
  《中华儿女》:在创作之外,您也专注于学术研究,为什么?
  知玄:一幅作品的好与坏体现在画外和书外的修养,比如说通过一部作品我们就大致能看出画家书家他的生活、他的年纪、他的学养甚至他的阅历,他有多深,他的眼光有多高,胸怀有多大,全部体现在作品里面。所以对画家书家来说,应该增加多方面的积累和修养,这和创作是相互促进的。
  《中华儿女》:您如何看待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知玄:不管是传统也好,创新也好,我们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它存在的价值始终还是把传统放第一位,创新放第二位,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传统规律的艺术创新,这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
  所以对中国画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在坚持本土传统根基的基础上,进行本土认可的艺术创新,从而为真正的艺术发展服务,必须要遵循这个规律。现在的艺术界有很多盲目的创新,包括一些缺乏功底的,抛开这个根基来谈一些不伦不类、不痛不痒的东西,西方不认可,国人更不认可。创新需要在理论上有专家支持,且书画评论界均认可才行。
  《中华儿女》:您认为当今优秀的中国画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
  知玄:就我个人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标准认为,江浙沪三个地方认可的才能为本土真正的大家。几百年以来,最高水平的国画笔墨语言和中国书法笔墨语言,都毫不客气地高度凝练集中在这三个地方。中国画最高品为“逸品”,我认为这三地的诸多大师都严格地继承和保留了中国画中“逸品”的笔墨精神,所以最能代表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 梁伟
其他文献
午后的阳光透过中国文联的大楼,照射在地面,灿烂中的“炫美”,走在文联的大院内,仿佛已嗅到了文化、艺术的气息,来到办公大楼的大厅内,墙壁上悬挂着进行中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海报。办公室反射着阳光中的“靓点”,一面书柜占据了整个墙面,办公桌上堆放着各类稿件和歌曲的谱目,办公屋内,充满了音乐的动感、散发出歌曲旋律的花香美感。  她,是中直机关青联委员、也是截至2009年《中国音乐家名录》(新版)所统计
期刊
在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办公室见到赵振华时,他正在办公桌前凝神工作。  面前堆叠着小山一样的稿件需要审阅,旁边的茶几和身后的书柜中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他仿佛置身书海之中。当得知记者到来时,才蓦地抬起头,热情地起身打招呼,他方正的脸庞,眼镜后的目光透露出学者的儒雅与博学。  从昔日农村走出的有志青年到著名经济学家,赵振华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迈出稳健而坚定的步伐。他是改革的守望者,在自己的学术
期刊
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各个大厅内,随处可见精彩拼呈的书法绘画作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首推巨幅山水画卷《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名字的巨作,作者之一正是国画大师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新山水画”代表人物,他创建了新中国山水画史中的“新金陵画派”,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也作出了重
期刊
金黄的花海、耀眼的雪山、似海的碧水……大美青海,宛如梦境。青海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资源丰富,东部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柴达木盆地西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地。  然而,与上天赐予的丰腴相对应的,是这片热土对人才的渴求。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大潮中,大多数人都选择把惊羡目光投注到北上广的CBD、经贸区,而对艰苦的高原地区视而不
期刊
“青海人民培养了你,你要回来做些事。”30年前,老父亲的一句话让这位青海大学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几次放弃留在北京或南下挣钱的机会,回到高原上,留在青海大学讲台上。30多年来,陈刚从讲师成长为专家,担任青海大学副校长,见证这所青海省唯一一所211大学中教职队伍博士从1名到110多名的飞跃。此间,身边人才次第成长,独木已成林。  细雨绵绵,润物无声。8月初的西宁已有凉意,青海大学副校长陈刚准备当天
期刊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画家数以百万计,但是担当起大师之称谓者,则仅有十几位,被称为“北李南陆”的陆俨少当属其中之一。陆俨少被美国纳尔逊博物馆誉为“中国最后一个文人画大家”,他以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巅峰。  陆俨少(1909-1993),画家、学者、教育家。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原名砥,字宛若,读书后改名骥,字俨少,后以俨少
期刊
9月21日傍晚,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次日,曾悬挂有秦玉海摄影作品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公司均公开向外界表示将撤下其作品。  看起来,这似乎又是一个成王败寇的典型例子:在秦落马前,他的公开身份不仅是一个副部级领导干部,还是全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其摄影作品不仅在京、沪、穗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广为悬挂,
期刊
前些年,黑龙江省伊春市桃山林业局的文化工作曾一度沉寂。2010年以来,局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的理念,高度注重文化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整理、挖掘桃山文化的工作。  五年来,桃山林业局始终坚持“文化铸魂促发展”的思路,始终坚持打造“文化桃山”的战略构想,大力培育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支撑的特色文化体系。始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始终坚持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始终坚持构
期刊
今年8月22日,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在全国各地隆重纪念邓小平诞辰,深切缅怀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神圣时刻,我们回望小平同志饱含热情为本刊题写“中华儿女”四个金光闪闪大字的难忘瞬间,追忆小平同志作为中华儿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学习小平同志对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的谆谆教诲,倍感在滚滚时代大潮中,做一个中华民族好儿女的荣耀和责任。  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
期刊
三十年前,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几个少年正在电脑前为观众进行演示,13岁的李劲也是其中之一。一位老人走到他身后停住脚步,微笑看着李劲熟练地操作——这位老人就是正在上海视察的邓小平同志。其间,邓小平同志和蔼而坚定地说道:“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光阴荏苒,倏忽而过。当年为邓小平做计算机表演的娃娃们早就长大成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之一的李劲在初三时,参加了清华大学举行的中国青少年计算机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