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知玄先生的作品集,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人画气息。他的书法古拙老辣,功力深厚;国画作品立意高古、禅意深幽,颇有八大遗风。正如评论家所言,“寥寥几笔融天地玄机、道学佛理、传统哲学、人生际遇于一体”。常言说“画如其人”,心下以为他也如同朱耷一样,是一位性格孤傲、行事狂狷的山野隐士。
但与知玄先生一见面,便一扫之前脑海中的印象。他待人热情诚恳,且十分谦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便加入了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之后并担任一至四届全国书展评委,六至八届全国美展评委。多年来,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谦称自己“还不够格”。但他也有犀利直率的一面,毫不讳言地指出当今书画评论界“一片赞美之声”,缺乏说真话的气氛。大多数时候,他隐居山林,焚香抚琴,潜心创作和治学;但与朋友相聚时,他也健谈善饮。与知玄先生一番攀谈,原来片面的印象愈加丰富立体,也更加了解了这位真性情的艺术家。
书画启蒙
知玄先生原名沈散思,字知玄,号子肇、玄禅草堂主人。他祖籍山东,杭州成长。或许是由于这样的经历,他身上兼具山东人的豪爽坦荡与江南才子的文雅细腻。
知玄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与江南诸大家过往甚密。他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3岁多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认字、练字,从唐楷、汉隶到魏碑。父亲的教育非常严厉,“写得不好就会被撕掉重新写,还会被戒尺打手掌和肩膀,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次”。
十多岁时,在前辈的引见下,知玄行旧规大礼,拜书坛大家林散之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画风启蒙则师从海派大师朱屺瞻。他自小勤奋,在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打下坚实的传统基础。
如今欣赏知玄先生的画作,可以看出他笔下作品的深厚功底。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他的作品,会以为作者是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画家。他的山水画中,山林古松、高人逸士、寒石峻岩、柴扉茅舍,寥寥几笔勾勒却让人忘却尘俗,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笔下的一朵花、一尾鱼或一只孤鸟,画面简约却意境空灵,笔法自如而回味无穷。
在国画之外,知玄的书法也为人所称道。他的书法得名师指点又博采众长,师承有法,自成一格,“既有沙老的熊强奇肆,又有散翁老的细腻柔和,且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评论家称他的书风,“忽而劲挺厚重迟涩顿挫;忽而浑朴苍茫,老辣纷披;忽而柔润流美,如林中飞鸟草中青蛇”。启蒙恩师沙孟海先生亦称赞他:“知玄悟性很强,行草脱俗,用笔大胆。”
知玄先生有一幅散翁老的书法作品:“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来年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似乎正是他的书意写照。
评论应该“见血封喉”
读小学时,知玄便显现出对文学的偏爱。让其他孩子头疼的文言文,他却读起来如痴如醉,很多拗口的古文读两遍就能成诵,让老师也大为惊讶,“这个孩子记忆竟然如此了得”。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后,知玄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央美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画的传统理论。
八十年代初期,知玄参与筹建中国书协。之后他作为最年轻的评委,连续四年担任全国大展评委。在清一色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中,这个稚嫩的面孔颇为引人关注。但是作为后生晚辈的知玄没有因为资历浅而不敢说话,相反,他因为讲话直率而“一评成名”。
在知玄先生看来,艺术评论需要大胆、直接、犀利,甚至应该“见血封喉”。他认为,有责任感、基于独立思考、客观、真实的评论才能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而对于当下美术评论界一些不敢说真话,只知一味恭维、赞美的现象,知玄先生感到很痛心。“我们现在缺乏真正敢说话的人,缺乏站在民族艺术的立场上、传统艺术的根基上来客观评论的人,一个清醒的、有良心的评论把关队伍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公正的专家评审制度,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掺杂任何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把作品落款全部盖上,实实在在地评,真正做到以作品说话,作品代表一切!”
重新定义禅画
知玄先生的画作归于“禅画”一派,这是没有争议的。他的画里有一种别样的清净与澄明。他自称“半是道家半释家,不将袍子换袈裟,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宅吃苦茶”,何其淡然而洒脱。
书画艺术常讲笔墨见心性,知玄先生的诗文书画处处透出道禅古法,这与他多年的修行是分不开的。他自小吃素,早年皈依,潜心研佛,广涉道、儒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寻找之间的相通点,并就此对“禅画”提出了全新的学术观点。
知玄认为,相对以佛教为题材的“狭义禅画”而言,广义的禅画与宗教并没有多大关联,而是以意象来造境。
他认为,广义的中国禅画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和特征在于: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对于中国禅画的精神境界,知玄先生曾这样评价:“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我以为这是本土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禅画境界之一。”
在知玄先生看来,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南宋梁楷已达禅画之大境,而真正用简远笔墨将道、儒、释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的,当属明末清初的艺术巨匠八大山人。
神交八大
知玄先生回忆说,幼时习画时,从一本花鸟画册页中看到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当时便感到这个画很独特,跟很多“画得很满”的作品不一样,笔墨简练,却很有趣,当然小时候也只是觉得有趣。后来,随着对中国画的了解与学习,愈发领会到八大作品中强烈的个性与艺术魅力,体悟到他“繁中置简,静里生奇”的笔墨功底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凡境地。八大山人不仅成为知玄一生敬仰的艺术家,更成为他跨域时空的灵魂知己。
知玄先生至今记得,癸未荷月,他应邀到江西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去参加艺术交流,当时的馆长在十年前就看过知玄的作品,了解他与八大山人深深的渊源,便带领他去看馆中珍藏的三幅从未公开展示过的八大真迹。带着难以平复的激动,借着微弱的灯光,目光久久凝注在泛黄的画纸上……知玄眼含热泪看完了那三幅作品。“我一生敬仰八大”,知玄说,“那就是一场朝拜,朝拜我敬佩的八大山人,朝拜他精妙绝伦的艺术和他的禅境风骨。” 知玄先生定居北京有年,在远离市区一处清幽的山林中,他为自己的画室取名“玄禅草堂”。他习惯在深夜铺纸研墨,焚香抚琴,之后心无旁骛,挥洒笔墨直到凌晨。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之外,生活简朴,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一概从简。
对知玄先生来说,一个“禅”字,并不仅仅是修行打坐,静默参悟,更融入他的生活,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知行合一”是对他最好的注解。他对艺术的虔诚,对名利的淡泊,高洁的品格,让人不由得对这位艺术家心生敬意与赞叹。
对话知玄:
《中华儿女》:有评论家说从您的画里面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的影子,您如何看这样的评价?八大如何影响您的艺术?
知玄:评论界一般都是按八大的遗风和八大的风骨来评我的禅学画作。
我们先从笔墨语言来谈八大山人。八大是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朱权的后裔,最初抱着反清复明的思想,当他觉得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了,大势一去不复返了,之后便出家,先由道再归于禅,从禅又归于道,在这个基础上他的笔墨语言达到了顶峰。看他的画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他的早期,在明王朝没有灭亡的时候,那时他对中国画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同时代的画家;第二个层次,明王朝灭亡后,他出家第九年到第十五年,应该是他创作的一个巅峰;第三个层次,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他的每幅作品,特别是他的花鸟构图和奇绝的艺术构图里边,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那时他用艺术家的理解来关注历史、关注艺术。九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在简远笔墨中闳显禅境傲骨》,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我对八大艺术的评价。
《中华儿女》: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八大对中国画的贡献?
知玄:从艺术价值和笔墨语言的把握上,之所以八大画风影响了几百年,是因为他的笔墨语言涵盖和融合了道、儒、释文化,也就是我提出来的、建立在本民族书画基础上的、可以弘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广义禅学,它可以把中国的东西带入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大山人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初期对八大山人的了解主要是从政治这个角度,后来就纯粹的从中国画的笔墨境界来理解他。清末及近代一些著名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受到了八大山人的影响。我认为,清初的“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按照当时及对后世的影响,八大应排在第一位。
《中华儿女》:那您有没有想过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摆脱他们的影子,形成自己的风格?
知玄:我很敬畏八大,不能说在八大的基础上创新。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摆脱不了他的禅境笔墨,八大山人的境界是永远摆脱不了的,也是我们毕生追求的,能摆脱的或许是他的题材,在禅境笔墨构图题材上争取有点自己的东西。中国画的题材不外乎山水、花鸟、人物,这三个题材都可以用八大的手法去体现。能不能跟上八大的笔墨语言,这是一个大学问。
《中华儿女》:在创作之外,您也专注于学术研究,为什么?
知玄:一幅作品的好与坏体现在画外和书外的修养,比如说通过一部作品我们就大致能看出画家书家他的生活、他的年纪、他的学养甚至他的阅历,他有多深,他的眼光有多高,胸怀有多大,全部体现在作品里面。所以对画家书家来说,应该增加多方面的积累和修养,这和创作是相互促进的。
《中华儿女》:您如何看待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知玄:不管是传统也好,创新也好,我们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它存在的价值始终还是把传统放第一位,创新放第二位,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传统规律的艺术创新,这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
所以对中国画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在坚持本土传统根基的基础上,进行本土认可的艺术创新,从而为真正的艺术发展服务,必须要遵循这个规律。现在的艺术界有很多盲目的创新,包括一些缺乏功底的,抛开这个根基来谈一些不伦不类、不痛不痒的东西,西方不认可,国人更不认可。创新需要在理论上有专家支持,且书画评论界均认可才行。
《中华儿女》:您认为当今优秀的中国画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
知玄:就我个人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标准认为,江浙沪三个地方认可的才能为本土真正的大家。几百年以来,最高水平的国画笔墨语言和中国书法笔墨语言,都毫不客气地高度凝练集中在这三个地方。中国画最高品为“逸品”,我认为这三地的诸多大师都严格地继承和保留了中国画中“逸品”的笔墨精神,所以最能代表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 梁伟
但与知玄先生一见面,便一扫之前脑海中的印象。他待人热情诚恳,且十分谦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便加入了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之后并担任一至四届全国书展评委,六至八届全国美展评委。多年来,他极少接受媒体采访,谦称自己“还不够格”。但他也有犀利直率的一面,毫不讳言地指出当今书画评论界“一片赞美之声”,缺乏说真话的气氛。大多数时候,他隐居山林,焚香抚琴,潜心创作和治学;但与朋友相聚时,他也健谈善饮。与知玄先生一番攀谈,原来片面的印象愈加丰富立体,也更加了解了这位真性情的艺术家。
书画启蒙
知玄先生原名沈散思,字知玄,号子肇、玄禅草堂主人。他祖籍山东,杭州成长。或许是由于这样的经历,他身上兼具山东人的豪爽坦荡与江南才子的文雅细腻。
知玄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与江南诸大家过往甚密。他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3岁多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认字、练字,从唐楷、汉隶到魏碑。父亲的教育非常严厉,“写得不好就会被撕掉重新写,还会被戒尺打手掌和肩膀,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次”。
十多岁时,在前辈的引见下,知玄行旧规大礼,拜书坛大家林散之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画风启蒙则师从海派大师朱屺瞻。他自小勤奋,在两位大师的指导下打下坚实的传统基础。
如今欣赏知玄先生的画作,可以看出他笔下作品的深厚功底。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他的作品,会以为作者是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画家。他的山水画中,山林古松、高人逸士、寒石峻岩、柴扉茅舍,寥寥几笔勾勒却让人忘却尘俗,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笔下的一朵花、一尾鱼或一只孤鸟,画面简约却意境空灵,笔法自如而回味无穷。
在国画之外,知玄的书法也为人所称道。他的书法得名师指点又博采众长,师承有法,自成一格,“既有沙老的熊强奇肆,又有散翁老的细腻柔和,且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评论家称他的书风,“忽而劲挺厚重迟涩顿挫;忽而浑朴苍茫,老辣纷披;忽而柔润流美,如林中飞鸟草中青蛇”。启蒙恩师沙孟海先生亦称赞他:“知玄悟性很强,行草脱俗,用笔大胆。”
知玄先生有一幅散翁老的书法作品:“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来年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似乎正是他的书意写照。
评论应该“见血封喉”
读小学时,知玄便显现出对文学的偏爱。让其他孩子头疼的文言文,他却读起来如痴如醉,很多拗口的古文读两遍就能成诵,让老师也大为惊讶,“这个孩子记忆竟然如此了得”。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后,知玄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央美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画的传统理论。
八十年代初期,知玄参与筹建中国书协。之后他作为最年轻的评委,连续四年担任全国大展评委。在清一色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中,这个稚嫩的面孔颇为引人关注。但是作为后生晚辈的知玄没有因为资历浅而不敢说话,相反,他因为讲话直率而“一评成名”。
在知玄先生看来,艺术评论需要大胆、直接、犀利,甚至应该“见血封喉”。他认为,有责任感、基于独立思考、客观、真实的评论才能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而对于当下美术评论界一些不敢说真话,只知一味恭维、赞美的现象,知玄先生感到很痛心。“我们现在缺乏真正敢说话的人,缺乏站在民族艺术的立场上、传统艺术的根基上来客观评论的人,一个清醒的、有良心的评论把关队伍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公正的专家评审制度,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掺杂任何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把作品落款全部盖上,实实在在地评,真正做到以作品说话,作品代表一切!”
重新定义禅画
知玄先生的画作归于“禅画”一派,这是没有争议的。他的画里有一种别样的清净与澄明。他自称“半是道家半释家,不将袍子换袈裟,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宅吃苦茶”,何其淡然而洒脱。
书画艺术常讲笔墨见心性,知玄先生的诗文书画处处透出道禅古法,这与他多年的修行是分不开的。他自小吃素,早年皈依,潜心研佛,广涉道、儒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寻找之间的相通点,并就此对“禅画”提出了全新的学术观点。
知玄认为,相对以佛教为题材的“狭义禅画”而言,广义的禅画与宗教并没有多大关联,而是以意象来造境。
他认为,广义的中国禅画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和特征在于: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对于中国禅画的精神境界,知玄先生曾这样评价:“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我以为这是本土中国画家毕生追求的最高禅画境界之一。”
在知玄先生看来,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南宋梁楷已达禅画之大境,而真正用简远笔墨将道、儒、释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的,当属明末清初的艺术巨匠八大山人。
神交八大
知玄先生回忆说,幼时习画时,从一本花鸟画册页中看到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当时便感到这个画很独特,跟很多“画得很满”的作品不一样,笔墨简练,却很有趣,当然小时候也只是觉得有趣。后来,随着对中国画的了解与学习,愈发领会到八大作品中强烈的个性与艺术魅力,体悟到他“繁中置简,静里生奇”的笔墨功底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凡境地。八大山人不仅成为知玄一生敬仰的艺术家,更成为他跨域时空的灵魂知己。
知玄先生至今记得,癸未荷月,他应邀到江西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去参加艺术交流,当时的馆长在十年前就看过知玄的作品,了解他与八大山人深深的渊源,便带领他去看馆中珍藏的三幅从未公开展示过的八大真迹。带着难以平复的激动,借着微弱的灯光,目光久久凝注在泛黄的画纸上……知玄眼含热泪看完了那三幅作品。“我一生敬仰八大”,知玄说,“那就是一场朝拜,朝拜我敬佩的八大山人,朝拜他精妙绝伦的艺术和他的禅境风骨。” 知玄先生定居北京有年,在远离市区一处清幽的山林中,他为自己的画室取名“玄禅草堂”。他习惯在深夜铺纸研墨,焚香抚琴,之后心无旁骛,挥洒笔墨直到凌晨。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之外,生活简朴,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一概从简。
对知玄先生来说,一个“禅”字,并不仅仅是修行打坐,静默参悟,更融入他的生活,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说“知行合一”是对他最好的注解。他对艺术的虔诚,对名利的淡泊,高洁的品格,让人不由得对这位艺术家心生敬意与赞叹。
对话知玄:
《中华儿女》:有评论家说从您的画里面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的影子,您如何看这样的评价?八大如何影响您的艺术?
知玄:评论界一般都是按八大的遗风和八大的风骨来评我的禅学画作。
我们先从笔墨语言来谈八大山人。八大是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朱权的后裔,最初抱着反清复明的思想,当他觉得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了,大势一去不复返了,之后便出家,先由道再归于禅,从禅又归于道,在这个基础上他的笔墨语言达到了顶峰。看他的画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他的早期,在明王朝没有灭亡的时候,那时他对中国画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同时代的画家;第二个层次,明王朝灭亡后,他出家第九年到第十五年,应该是他创作的一个巅峰;第三个层次,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他的每幅作品,特别是他的花鸟构图和奇绝的艺术构图里边,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那时他用艺术家的理解来关注历史、关注艺术。九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在简远笔墨中闳显禅境傲骨》,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我对八大艺术的评价。
《中华儿女》: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八大对中国画的贡献?
知玄:从艺术价值和笔墨语言的把握上,之所以八大画风影响了几百年,是因为他的笔墨语言涵盖和融合了道、儒、释文化,也就是我提出来的、建立在本民族书画基础上的、可以弘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广义禅学,它可以把中国的东西带入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大山人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初期对八大山人的了解主要是从政治这个角度,后来就纯粹的从中国画的笔墨境界来理解他。清末及近代一些著名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受到了八大山人的影响。我认为,清初的“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按照当时及对后世的影响,八大应排在第一位。
《中华儿女》:那您有没有想过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摆脱他们的影子,形成自己的风格?
知玄:我很敬畏八大,不能说在八大的基础上创新。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摆脱不了他的禅境笔墨,八大山人的境界是永远摆脱不了的,也是我们毕生追求的,能摆脱的或许是他的题材,在禅境笔墨构图题材上争取有点自己的东西。中国画的题材不外乎山水、花鸟、人物,这三个题材都可以用八大的手法去体现。能不能跟上八大的笔墨语言,这是一个大学问。
《中华儿女》:在创作之外,您也专注于学术研究,为什么?
知玄:一幅作品的好与坏体现在画外和书外的修养,比如说通过一部作品我们就大致能看出画家书家他的生活、他的年纪、他的学养甚至他的阅历,他有多深,他的眼光有多高,胸怀有多大,全部体现在作品里面。所以对画家书家来说,应该增加多方面的积累和修养,这和创作是相互促进的。
《中华儿女》:您如何看待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知玄:不管是传统也好,创新也好,我们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它存在的价值始终还是把传统放第一位,创新放第二位,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传统规律的艺术创新,这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
所以对中国画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在坚持本土传统根基的基础上,进行本土认可的艺术创新,从而为真正的艺术发展服务,必须要遵循这个规律。现在的艺术界有很多盲目的创新,包括一些缺乏功底的,抛开这个根基来谈一些不伦不类、不痛不痒的东西,西方不认可,国人更不认可。创新需要在理论上有专家支持,且书画评论界均认可才行。
《中华儿女》:您认为当今优秀的中国画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
知玄:就我个人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标准认为,江浙沪三个地方认可的才能为本土真正的大家。几百年以来,最高水平的国画笔墨语言和中国书法笔墨语言,都毫不客气地高度凝练集中在这三个地方。中国画最高品为“逸品”,我认为这三地的诸多大师都严格地继承和保留了中国画中“逸品”的笔墨精神,所以最能代表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 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