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人民培养了你,你要回来做些事。”30年前,老父亲的一句话让这位青海大学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几次放弃留在北京或南下挣钱的机会,回到高原上,留在青海大学讲台上。30多年来,陈刚从讲师成长为专家,担任青海大学副校长,见证这所青海省唯一一所211大学中教职队伍博士从1名到110多名的飞跃。此间,身边人才次第成长,独木已成林。
细雨绵绵,润物无声。8月初的西宁已有凉意,青海大学副校长陈刚准备当天下午的中科院院士三江源项目咨询会,一边对第二天带团队到基层科研调研进行最后布置。忙碌之余,陈刚接受记者的采访,谈及自己,他谦虚的不愿多说;讲起学校发展变化,他却滔滔不绝。
情系母校 不改初衷
陈刚出生在东北,童年跟父母西迁到青海,从此扎下根来,成为一名“青二代”。牧草摇曳的如画风景和苍莽奔放的大漠豪情,在他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至今回想充满感怀:“记得我小时候,国家号召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我父母都在地质单位工作,两人响应号召来到大西北,我也随着落户这里。”上学时,陈刚学习成绩很好,却无奈与同龄人一样,在时代大潮中上山下乡,失去宝贵的读书机会。光阴一晃许多年,终于盼来恢复高考的喜讯,陈刚考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攻读兽医学。“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家里人也非常支持。动物不会说话,我却能给它们把病看好,这是我的本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本科期间学习很好,毕业时各科平均达到93分,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留校。我们那一届畜牧班一共留校三名,都是各专业前三名的学生。”
带班上课、钻研业务,年轻的陈刚在三尺讲台上继续自己心爱的事业。然而,不久他就感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匮乏。“从专业发展来讲,个人知识积累不深对未来发展有很大限制,正好1985年学校组织考试,通过的人以委培形式到北京农业大学,也就是现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我经过努力,顺利考取到北京读了四年硕士研究生。”
看似平常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给陈刚日后带来的影响非同一般,他讲起导师,家畜寄生虫学家孔繁瑶先生饱含深情:“孔先生知识面非常广,对中国古书籍很有研究,上课时随手在黑板上画的家畜例图生动清晰,写的寄生虫拉丁文名称准确无误。他的学识和教学效果,在农大和兽医学界有口皆碑。不仅校内学生爱听他的课,校外也有许多相关专业的学生选修他的课。他过去的学生有的已是教授了,孔先生的课也已听过几遍,但有时间仍去听,一方面重温他的教诲,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教学的启发。我常常一边听他讲课一边琢磨,这些知识如果换成自己该怎么讲。每每有想法就在教材上做眉批。孔先生今年年届九旬,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我很感谢他。”
1988年,陈刚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农业大学想把我留下,但我还是回来了。”1994年,陈刚再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时,他又一次面临多种选择,“当时南方省份比内地开放,又缺博士,好几家企业邀请我过去,待遇优厚,我既可以南下,也能留京,但父亲是老革命,又叮嘱我说‘青海人民培养了你,你应该回来为青海做点贡献。’于是我最终选择回到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回到青海,一直到现在。”
1997年,刚博士毕业不久的陈刚正赶上全国高校结构调整,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于是陈刚随学校进入青海大学,成为当时青海大学唯一一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那时整个青海省一共有三名博士,在外人看来我们挺吃香,我们三人心里清楚肩上责任有多重。”再登讲台的陈刚发现自己的变化:“我首先努力让自己讲的内容知识点突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消化重点,第二要把逻辑性告诉学生,让他们懂得怎样学习。大学老师的任务不光是传授知识,还有培养人才,精心培养的人才一批批走向社会,15年、20年之后,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更大。”此后17年间,陈刚跟青海大学一起经过三次大的院校调整,经历风风雨雨,中间几次出去进修,最终都还回到这里。
培养人才 服务一方
身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畜生态学会理事、中国兽医协会理事,陈刚和同行们是以农牧业为主的青藏高原上不可或缺的人。在世人眼中湖水碧波潋滟、羊群吃草悠然的大美青海,在强调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今天,有很多工作需要陈刚他们脚踏实地去做。
“我读大学时,牧区牲畜、人口数量都不是太高,因此生态问题尚未突显。改革开放后,农牧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草场、牲畜包产到户,牲畜数量发展非常快。有的牧民会注意保护自己的草场,有的缺乏这些理念,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制定管理规划。”
陈刚是青海省海北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联点单位负责人,几年来他带领课题组参与各级政府、生产企业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政策制定和技术咨询等工作。2006年,陈刚和课题组成员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因为牧民发展养殖,草原超载问题突出,超载对于草原而言是坏事,但是牲畜少了百姓就有意见,因此我们提出减畜不减收,在提高质量上做文章。我们在2006年提出有机畜牧业,牲畜数量下来了,但是产品质量提升,价值提升,农牧民不会减收,相当于草畜平衡,我们先后在海北、海南做了三次现场展示汇报会。课题组的教授把不同牧场和种类的动物都赶来,现场称重给牧民看,展示试点成果。下去开会有时两三天,有的只有一天。第一次在门源县开现场展示会时,时任青海省省长骆惠宁亲临现场。”在海北州召开的三次现场观摩会,让牧民们切实感受到减畜增收、科学放牧的神奇。
野外考察的艰苦,非亲历者难以想象。陈刚讲起刚刚结束的玛多调研:“下面非常艰苦,玛多是黄河源头,平均海拔4200米,高的地方4700米,每次到那里都感到头疼,走路时好像脚踩棉花一样,非常辛苦。我们从样地到住地大概七八十公里,一般早上七点半左右出发,基本天黑才能完成工作回住地。中午每人分几个馒头和一袋榨菜,外加一瓶矿泉水,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午饭。晚上回来才能吃一顿热饭,不过大家工作起来非常敬业,白天采样后晚上回来还要记录数据和录入分析。我们搞生态移民、草地保护工程时,要到县里进行调研,每次都要十天多,所有县都要走到,我是总负责。我们计划明天去河南县,那里现在有我们的有机畜牧业点和鼠害防治基地,有二十多名学生和十多位老师已经在那里调研十多天了。”
艰苦中也不乏温暖,陈刚记得,有一次他们在黄河源头村庄边取样调研,县长得知后找人为他们买来冰冻的羊肉送去,有的牧民好奇地前来围观,看到他们条件艰苦就把他们叫到家里喝一杯热奶茶,“这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后来我们再上去调研时专门带水果糖、茶砖分给他们,大家就交成朋友。”
2012年5月,在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青海省委提出“三区”战略,其中一项便是在未来五年中,青海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根据2014年5月发布的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青海90%国土被列为限制及禁止开发区域。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上大学时研究寄生虫病防治,从当时和现在放牧牛羊的寄生虫病情况对比来看,总体感染比例有所降低,但虫体有所变化,而且肝吸虫病在青海这几年感染率有所上升,程度有所加深,这些年我和我们的团队也在加强对此的研究。目前我们团队中有李英博士专门研究草原蜱虫,青海要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旅游业和服务业比重,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草原旅游,草原上蜱虫非常多,因此我们申报一个蜱虫分子生物学项目,解决蜱虫传染病的问题。康宁教授负责肝吸虫病研究。一名由奥克兰大学留学归来的李希来博士主要组织草原生态方面的研究。”
相比于陈刚博士毕业时,现在青海大学已经有110多名博士,人才数量今非昔比,但他还是觉得不够,“青海大学这几年发展与青海经济发展相结合,定位于‘做强工科、做精医科、做优农科,提升经济管理学科,积极发展新兴管理学科’,人才不只止于书斋讲堂,还要服务社会民生。”不过令陈刚欣慰的是,“现在发展加快速度了。”
“青海大学注重人才建设,这么多年来引进和自身培养人才,聘请‘昆仑学者’。2013年7月,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第四任校长王光谦院士到任,他的务实作风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我们有目共睹。新的班子承前启后,2013年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申报成功,2014年学校在积极申报大学科技园,现在部分西部高校还没有建立科技园,国家对这些院校也给予充分支持,9月24日已正式获得批准。”陈刚满怀欣喜之情。
采访中,他几次提及青海大学的校训“学竞江河,志比昆仑”,三江发源地与冰雪昆仑的气魄风采,不仅是陈刚科研路上相伴的风景,更是心中不懈追求的动力。
责任编辑 李娜
细雨绵绵,润物无声。8月初的西宁已有凉意,青海大学副校长陈刚准备当天下午的中科院院士三江源项目咨询会,一边对第二天带团队到基层科研调研进行最后布置。忙碌之余,陈刚接受记者的采访,谈及自己,他谦虚的不愿多说;讲起学校发展变化,他却滔滔不绝。
情系母校 不改初衷
陈刚出生在东北,童年跟父母西迁到青海,从此扎下根来,成为一名“青二代”。牧草摇曳的如画风景和苍莽奔放的大漠豪情,在他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至今回想充满感怀:“记得我小时候,国家号召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我父母都在地质单位工作,两人响应号召来到大西北,我也随着落户这里。”上学时,陈刚学习成绩很好,却无奈与同龄人一样,在时代大潮中上山下乡,失去宝贵的读书机会。光阴一晃许多年,终于盼来恢复高考的喜讯,陈刚考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攻读兽医学。“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家里人也非常支持。动物不会说话,我却能给它们把病看好,这是我的本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本科期间学习很好,毕业时各科平均达到93分,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留校。我们那一届畜牧班一共留校三名,都是各专业前三名的学生。”
带班上课、钻研业务,年轻的陈刚在三尺讲台上继续自己心爱的事业。然而,不久他就感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匮乏。“从专业发展来讲,个人知识积累不深对未来发展有很大限制,正好1985年学校组织考试,通过的人以委培形式到北京农业大学,也就是现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我经过努力,顺利考取到北京读了四年硕士研究生。”
看似平常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给陈刚日后带来的影响非同一般,他讲起导师,家畜寄生虫学家孔繁瑶先生饱含深情:“孔先生知识面非常广,对中国古书籍很有研究,上课时随手在黑板上画的家畜例图生动清晰,写的寄生虫拉丁文名称准确无误。他的学识和教学效果,在农大和兽医学界有口皆碑。不仅校内学生爱听他的课,校外也有许多相关专业的学生选修他的课。他过去的学生有的已是教授了,孔先生的课也已听过几遍,但有时间仍去听,一方面重温他的教诲,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教学的启发。我常常一边听他讲课一边琢磨,这些知识如果换成自己该怎么讲。每每有想法就在教材上做眉批。孔先生今年年届九旬,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我很感谢他。”
1988年,陈刚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农业大学想把我留下,但我还是回来了。”1994年,陈刚再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时,他又一次面临多种选择,“当时南方省份比内地开放,又缺博士,好几家企业邀请我过去,待遇优厚,我既可以南下,也能留京,但父亲是老革命,又叮嘱我说‘青海人民培养了你,你应该回来为青海做点贡献。’于是我最终选择回到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回到青海,一直到现在。”
1997年,刚博士毕业不久的陈刚正赶上全国高校结构调整,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于是陈刚随学校进入青海大学,成为当时青海大学唯一一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那时整个青海省一共有三名博士,在外人看来我们挺吃香,我们三人心里清楚肩上责任有多重。”再登讲台的陈刚发现自己的变化:“我首先努力让自己讲的内容知识点突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消化重点,第二要把逻辑性告诉学生,让他们懂得怎样学习。大学老师的任务不光是传授知识,还有培养人才,精心培养的人才一批批走向社会,15年、20年之后,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更大。”此后17年间,陈刚跟青海大学一起经过三次大的院校调整,经历风风雨雨,中间几次出去进修,最终都还回到这里。
培养人才 服务一方
身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畜生态学会理事、中国兽医协会理事,陈刚和同行们是以农牧业为主的青藏高原上不可或缺的人。在世人眼中湖水碧波潋滟、羊群吃草悠然的大美青海,在强调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今天,有很多工作需要陈刚他们脚踏实地去做。
“我读大学时,牧区牲畜、人口数量都不是太高,因此生态问题尚未突显。改革开放后,农牧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草场、牲畜包产到户,牲畜数量发展非常快。有的牧民会注意保护自己的草场,有的缺乏这些理念,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制定管理规划。”
陈刚是青海省海北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联点单位负责人,几年来他带领课题组参与各级政府、生产企业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政策制定和技术咨询等工作。2006年,陈刚和课题组成员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因为牧民发展养殖,草原超载问题突出,超载对于草原而言是坏事,但是牲畜少了百姓就有意见,因此我们提出减畜不减收,在提高质量上做文章。我们在2006年提出有机畜牧业,牲畜数量下来了,但是产品质量提升,价值提升,农牧民不会减收,相当于草畜平衡,我们先后在海北、海南做了三次现场展示汇报会。课题组的教授把不同牧场和种类的动物都赶来,现场称重给牧民看,展示试点成果。下去开会有时两三天,有的只有一天。第一次在门源县开现场展示会时,时任青海省省长骆惠宁亲临现场。”在海北州召开的三次现场观摩会,让牧民们切实感受到减畜增收、科学放牧的神奇。
野外考察的艰苦,非亲历者难以想象。陈刚讲起刚刚结束的玛多调研:“下面非常艰苦,玛多是黄河源头,平均海拔4200米,高的地方4700米,每次到那里都感到头疼,走路时好像脚踩棉花一样,非常辛苦。我们从样地到住地大概七八十公里,一般早上七点半左右出发,基本天黑才能完成工作回住地。中午每人分几个馒头和一袋榨菜,外加一瓶矿泉水,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午饭。晚上回来才能吃一顿热饭,不过大家工作起来非常敬业,白天采样后晚上回来还要记录数据和录入分析。我们搞生态移民、草地保护工程时,要到县里进行调研,每次都要十天多,所有县都要走到,我是总负责。我们计划明天去河南县,那里现在有我们的有机畜牧业点和鼠害防治基地,有二十多名学生和十多位老师已经在那里调研十多天了。”
艰苦中也不乏温暖,陈刚记得,有一次他们在黄河源头村庄边取样调研,县长得知后找人为他们买来冰冻的羊肉送去,有的牧民好奇地前来围观,看到他们条件艰苦就把他们叫到家里喝一杯热奶茶,“这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后来我们再上去调研时专门带水果糖、茶砖分给他们,大家就交成朋友。”
2012年5月,在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青海省委提出“三区”战略,其中一项便是在未来五年中,青海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根据2014年5月发布的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青海90%国土被列为限制及禁止开发区域。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上大学时研究寄生虫病防治,从当时和现在放牧牛羊的寄生虫病情况对比来看,总体感染比例有所降低,但虫体有所变化,而且肝吸虫病在青海这几年感染率有所上升,程度有所加深,这些年我和我们的团队也在加强对此的研究。目前我们团队中有李英博士专门研究草原蜱虫,青海要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旅游业和服务业比重,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草原旅游,草原上蜱虫非常多,因此我们申报一个蜱虫分子生物学项目,解决蜱虫传染病的问题。康宁教授负责肝吸虫病研究。一名由奥克兰大学留学归来的李希来博士主要组织草原生态方面的研究。”
相比于陈刚博士毕业时,现在青海大学已经有110多名博士,人才数量今非昔比,但他还是觉得不够,“青海大学这几年发展与青海经济发展相结合,定位于‘做强工科、做精医科、做优农科,提升经济管理学科,积极发展新兴管理学科’,人才不只止于书斋讲堂,还要服务社会民生。”不过令陈刚欣慰的是,“现在发展加快速度了。”
“青海大学注重人才建设,这么多年来引进和自身培养人才,聘请‘昆仑学者’。2013年7月,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第四任校长王光谦院士到任,他的务实作风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我们有目共睹。新的班子承前启后,2013年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申报成功,2014年学校在积极申报大学科技园,现在部分西部高校还没有建立科技园,国家对这些院校也给予充分支持,9月24日已正式获得批准。”陈刚满怀欣喜之情。
采访中,他几次提及青海大学的校训“学竞江河,志比昆仑”,三江发源地与冰雪昆仑的气魄风采,不仅是陈刚科研路上相伴的风景,更是心中不懈追求的动力。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