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 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59-02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通俗讲就是一种可以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疾病。现在是春夏之交,正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我就和大家谈谈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为了让大家加深对传染病的印象,首先讲一下传染病与战争。在战争时期,非战斗减员的疾病减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的军事医学问题,而对于军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传染病又是疾病减员的关键。经查资料,过去100多年里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战争中疾病减员总数多于战伤减员。如拿破仑于1812年6月率50万军队进攻莫斯科,战争尚未开始已发生5000多名斑疹伤寒病人,一个月病人已达8万,最终败退时其作战主力仅剩一万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名将牟田口所指挥的日本陆军十万部队,在印度北部的一次战役中,藐视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凭借“武士道精神”猛打猛冲,却因疟疾、霍乱、痢疾、伤寒大量发生,加上当时雨季来临,士兵饥寒交迫,病魔缠身,最后不战自败、溃不成军,仅仅逃回万名病弱之躯。1991年春天的海湾战争,美国和多国部队的战斗伤亡寥寥,但沙漠地区特有的疾病如白蛉热、刚果出血热、利什曼病,加上腹泻、中暑,给多国部队带来极大困扰,驻海湾的53万美军中,一周就有5%的人患病,给战斗力造成严重影响。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传染病由原来占主要地位降到第七位,但近年来,传染病又开始回升,许多被认为即将被控制的疾病又重新抬头,如结核病、血吸虫病;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被发现,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等。大家都是生活、工作在一个集体的环境里就,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为了你自己和大家的健康,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理论。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职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一个连续传播的过程: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到新的易感者体内形成传染病新的感染,新感染者又排出病原体,再入侵到其他易感染者而形成新的感染。简单说,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终止的过程。传染病病原体在不断更换宿主,所以有人又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理解为“传染病病原体不断转移和更换宿主的过程”。
接下来,我讲一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传播,是指身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分为三类:一类是传染病病人,比如肝炎、肺结核、痢疾患者;另一类是病原体携带者,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有一类是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比如传染性非典是由一种叫果子狸的动物传播的。二是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在外界环境中停留与接近其他人所经历的途径,比如患肺结核的病人吐的痰,经过日晒风吹,结核杆菌在空气中漂浮,很有可能被正常人吸入肺中,又如肝炎、痢疾病人所接触使用过的餐具、物品等。能把病原体传播给正常人的传播媒介有水、食品、空气、手、用具、苍蝇、蚊子等;三是易感冒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容易感染的某个人群,比如当吸入空气中结核杆菌后,有的人身体免疫力较强而并不发病,对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差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易感染人群,就有可能被传染上肺结核。刚入伍的新兵,尤其是来自边远山区的新兵免疫力较差,入伍后要常规接种疫苗;另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缺少锻炼等都能使免疫力下降,增加人群的易感性。其实,在传染病的发生中,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无论切断哪一环,传染病都不会发生。比如发现传染病人要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不吃野生动物;讲究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改善社会心理状态等等,以增加人体免疫力。
临近夏季,细菌性痢疾等肠道转染病发病率增加。胃肠疾病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胃肠道疾病增多的原因有:1、是苍蝇增多,苍蝇的习性是喜香逐臭,容易污染食品。人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品和饮用了被苍蝇污染过的水,且数量多时,容易发生胃肠炎。所以,不要吃隔夜的被污染的剩饭剩菜,不要喝生水,做到生活水和饮用水分开。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2、是暴饮暴食,胃肠负担加重,造成功能紊乱。3、是腹部着凉,夏季夜晚睡觉时腹部着凉可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针对病因,加强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就能減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另外,我简单讲一下大家经常能听说的两种传染病,一种是病毒性肝炎这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其中以甲型、乙型为多见。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食、恶心、腹胀、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甲型、戊型肝炎以粪——口传播、家人之间和患者之间的日常生活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吸血昆虫叮咬及粪——口途径也有可能传播。人群对肝炎具有高度的易感性。慢性乙肝迁延不愈最后可以并发肝硬化和肝癌。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发展中国家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超过50%,国际卫生组织肝癌预防会议指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相关性高达80%,乙型肝炎病毒式人类第二种(仅次于烟草)已知的致癌因素,因此,乙肝疫苗被看成是第一个抗癌疫苗。肝炎发病率的高低与经济、文化、卫生水平有一定关系。发达国家的肝炎流行情况有所好转,而亚洲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研究认为,如果非洲、东南亚和中国的婴儿均能接种乙肝疫苗则全世界每年可减少20万肝癌病人(80%)。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人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占全国的1/10,大约1.2亿多。所以在生活中要多加注意防护,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的重点是抓好“三管一灭”(即管好饮水、食物、粪便,消灭苍蝇),把住“病从口入”关,加强饮食卫生、严格实行分餐制,加强饮水卫生,不饮生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打肥皂洗手;减少易感人群方面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或者药物预防。
另外讲一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播迅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和鼻咽部粘膜炎症等。严重者可引起肺炎。流感的传染源是病人,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而且患病之后,只能获得短期的免疫力。因此,人在一生中可得数次流感。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搞好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不公用毛巾和饮食用具等。发生疾病流行时,尽量不到公共场合,必要时戴口罩。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个人行为上的陋习却没有完全割除。“非典”带来的压力促使人们不能不检讨个人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每个公民都要把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等平凡小事,当做维护公共道德风尚的大事,努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改变陋习,把各种传染病拒之门外。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通俗讲就是一种可以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的疾病。现在是春夏之交,正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我就和大家谈谈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为了让大家加深对传染病的印象,首先讲一下传染病与战争。在战争时期,非战斗减员的疾病减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的军事医学问题,而对于军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传染病又是疾病减员的关键。经查资料,过去100多年里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战争中疾病减员总数多于战伤减员。如拿破仑于1812年6月率50万军队进攻莫斯科,战争尚未开始已发生5000多名斑疹伤寒病人,一个月病人已达8万,最终败退时其作战主力仅剩一万余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名将牟田口所指挥的日本陆军十万部队,在印度北部的一次战役中,藐视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凭借“武士道精神”猛打猛冲,却因疟疾、霍乱、痢疾、伤寒大量发生,加上当时雨季来临,士兵饥寒交迫,病魔缠身,最后不战自败、溃不成军,仅仅逃回万名病弱之躯。1991年春天的海湾战争,美国和多国部队的战斗伤亡寥寥,但沙漠地区特有的疾病如白蛉热、刚果出血热、利什曼病,加上腹泻、中暑,给多国部队带来极大困扰,驻海湾的53万美军中,一周就有5%的人患病,给战斗力造成严重影响。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传染病由原来占主要地位降到第七位,但近年来,传染病又开始回升,许多被认为即将被控制的疾病又重新抬头,如结核病、血吸虫病;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被发现,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等。大家都是生活、工作在一个集体的环境里就,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为了你自己和大家的健康,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理论。
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职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一个连续传播的过程: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到新的易感者体内形成传染病新的感染,新感染者又排出病原体,再入侵到其他易感染者而形成新的感染。简单说,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终止的过程。传染病病原体在不断更换宿主,所以有人又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理解为“传染病病原体不断转移和更换宿主的过程”。
接下来,我讲一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传播,是指身体内有病原体寄生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分为三类:一类是传染病病人,比如肝炎、肺结核、痢疾患者;另一类是病原体携带者,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有一类是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比如传染性非典是由一种叫果子狸的动物传播的。二是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在外界环境中停留与接近其他人所经历的途径,比如患肺结核的病人吐的痰,经过日晒风吹,结核杆菌在空气中漂浮,很有可能被正常人吸入肺中,又如肝炎、痢疾病人所接触使用过的餐具、物品等。能把病原体传播给正常人的传播媒介有水、食品、空气、手、用具、苍蝇、蚊子等;三是易感冒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容易感染的某个人群,比如当吸入空气中结核杆菌后,有的人身体免疫力较强而并不发病,对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差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易感染人群,就有可能被传染上肺结核。刚入伍的新兵,尤其是来自边远山区的新兵免疫力较差,入伍后要常规接种疫苗;另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缺少锻炼等都能使免疫力下降,增加人群的易感性。其实,在传染病的发生中,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无论切断哪一环,传染病都不会发生。比如发现传染病人要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不吃野生动物;讲究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改善社会心理状态等等,以增加人体免疫力。
临近夏季,细菌性痢疾等肠道转染病发病率增加。胃肠疾病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胃肠道疾病增多的原因有:1、是苍蝇增多,苍蝇的习性是喜香逐臭,容易污染食品。人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品和饮用了被苍蝇污染过的水,且数量多时,容易发生胃肠炎。所以,不要吃隔夜的被污染的剩饭剩菜,不要喝生水,做到生活水和饮用水分开。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2、是暴饮暴食,胃肠负担加重,造成功能紊乱。3、是腹部着凉,夏季夜晚睡觉时腹部着凉可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针对病因,加强预防,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就能減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另外,我简单讲一下大家经常能听说的两种传染病,一种是病毒性肝炎这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其中以甲型、乙型为多见。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食、恶心、腹胀、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甲型、戊型肝炎以粪——口传播、家人之间和患者之间的日常生活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吸血昆虫叮咬及粪——口途径也有可能传播。人群对肝炎具有高度的易感性。慢性乙肝迁延不愈最后可以并发肝硬化和肝癌。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发展中国家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超过50%,国际卫生组织肝癌预防会议指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相关性高达80%,乙型肝炎病毒式人类第二种(仅次于烟草)已知的致癌因素,因此,乙肝疫苗被看成是第一个抗癌疫苗。肝炎发病率的高低与经济、文化、卫生水平有一定关系。发达国家的肝炎流行情况有所好转,而亚洲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研究认为,如果非洲、东南亚和中国的婴儿均能接种乙肝疫苗则全世界每年可减少20万肝癌病人(80%)。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人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占全国的1/10,大约1.2亿多。所以在生活中要多加注意防护,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的重点是抓好“三管一灭”(即管好饮水、食物、粪便,消灭苍蝇),把住“病从口入”关,加强饮食卫生、严格实行分餐制,加强饮水卫生,不饮生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打肥皂洗手;减少易感人群方面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抵抗力。或者药物预防。
另外讲一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播迅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和鼻咽部粘膜炎症等。严重者可引起肺炎。流感的传染源是病人,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而且患病之后,只能获得短期的免疫力。因此,人在一生中可得数次流感。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搞好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被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不公用毛巾和饮食用具等。发生疾病流行时,尽量不到公共场合,必要时戴口罩。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个人行为上的陋习却没有完全割除。“非典”带来的压力促使人们不能不检讨个人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每个公民都要把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等平凡小事,当做维护公共道德风尚的大事,努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改变陋习,把各种传染病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