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分层;课堂教
学;作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0(B)—0049—01
1.课堂教学分层
首先,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学生分层之后,还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C层的学生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B层的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还要能运用知识进行较复杂的运算;A层的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还要求能通过自学、探索、分析、推理等活动拓展课本知识,提高创造能力。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应有目的地选编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例如,教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C层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B层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综合性不是很强的三角函数问题;A层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作业分层
教师应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A组题)、拓展性练习(B组题)、综合性练习。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大部分练习和A组题;B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全部练习和A组题,选做B组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习题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低层学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他们集中精力解决基础题,达到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中、高层学生则能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拓展知识,提高分析与应用能力。这样可有效解决A层学生“吃不饱”、B层学生“吃不好”、C层学生“吃不了”的问题。
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各层次学生选择:
C层:解下列不等式:
(1) 4x2-4x>15
(2)14-4x2≥x
(3)x(x+2)<x(3-x)+1
(4)-x2-2x+8≥0
B层: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y=■
(2)y=■
(3)y=■
A层:已知不等式 kx2-2x+6k<0 (k≠0),
(1)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x|x<-3或x>-2},求k的值;
(2)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实数集R,求k的值。
3.评价分层
评价不应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而应起到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练习应及时作出有效、鼓励性的评价。(2)以学生每次分层测试的成绩作纵向比较,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上升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3)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解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问题。分层进行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总之,分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对学生发展有利,实施分层教学是必要而又可行的。
学;作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0(B)—0049—01
1.课堂教学分层
首先,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学生分层之后,还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C层的学生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B层的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还要能运用知识进行较复杂的运算;A层的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还要求能通过自学、探索、分析、推理等活动拓展课本知识,提高创造能力。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应有目的地选编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例如,教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C层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B层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综合性不是很强的三角函数问题;A层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作业分层
教师应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A组题)、拓展性练习(B组题)、综合性练习。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大部分练习和A组题;B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的全部练习和A组题,选做B组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习题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低层学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他们集中精力解决基础题,达到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中、高层学生则能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拓展知识,提高分析与应用能力。这样可有效解决A层学生“吃不饱”、B层学生“吃不好”、C层学生“吃不了”的问题。
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各层次学生选择:
C层:解下列不等式:
(1) 4x2-4x>15
(2)14-4x2≥x
(3)x(x+2)<x(3-x)+1
(4)-x2-2x+8≥0
B层: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y=■
(2)y=■
(3)y=■
A层:已知不等式 kx2-2x+6k<0 (k≠0),
(1)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x|x<-3或x>-2},求k的值;
(2)如果不等式的解集是实数集R,求k的值。
3.评价分层
评价不应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而应起到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练习应及时作出有效、鼓励性的评价。(2)以学生每次分层测试的成绩作纵向比较,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上升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3)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解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问题。分层进行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总之,分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对学生发展有利,实施分层教学是必要而又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