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产结合 企业学校双受益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正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动手操作能力的青年人。因此,在职业教育阶段,学校既应当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传授给学生系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接触生产实际、参与技术改革科研专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结合实际,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北邯郸市职教中心冶金机电部(原邯邢矿山局技校)近年进行了探索尝试,教学和企业生产都取得了良好效益。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一、校企联手解决生产难题
  
  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是国内最大的独立黑色金属矿山企业。其下属单位玉石洼铁矿是一座年产铁矿石70 万吨、铁精粉60 万吨的采选联合型企业。该矿于1969 年开始建设,1977 年12 月正式投产。矿体为缓倾斜中厚矿体,地质条件恶劣,开采难度大。主斜井提升采用钢丝绳皮带运输方式。
  玉石洼铁矿主斜井皮带运输用钢丝绳,建矿以来一直沿用6×19W-40.5 型钢丝绳。该型号钢丝绳使用中接头困难、绳头易抽出多次发生故障。最长使用寿命15 个月,最短4 个月,平均使用寿命约12 个月。并且用遍了所有国内大型生产厂家的产品均不见好转。较短的使用周期不仅增加了材料和更换成本,更重要的是对正常生产安全也构成了一定威胁。
  为了克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这一难题,我们与玉石洼铁矿现场的同志将其作为专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通过现场仔细观察更换下来的旧钢丝绳损坏状况,收集以前所用钢丝绳使用记录、调查了解钢丝绳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出导致使用寿命短的原因是:接头困难、绳头易抽出、接头处磨损快、短丝多。进一步分析其根本原因又在于钢绳硬度太高、柔软性不足、耐疲劳差。最后确定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钢丝绳结构重新选型。
  
  针对原钢丝绳寿命短的原因,我们初选其替代型号6×26SW-40.5。将拟选的6×26SW-40.5 钢丝绳与原来所用的6×19W-40.5 型钢丝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比较(见附表)。
  从数据分析可见,6×26SW-40.5 型钢丝绳直径、抗拉强度、最小破断力都不低于原用结构的钢丝绳,能够满足工作要求。而且,新结构的钢丝绳内层丝直径变小、根数增多,柔性增大、耐疲劳性增强,同时因外层丝直径变粗耐磨强度增大。 试用不会给生产安全带来隐患,且价格接近,成本基本不需增加。
  在制订了安装初期适当增加检查次数等安全措施后,2004年9 月28 日安装了 6×26SW-40.5 新型结构的钢丝绳。该钢丝绳一直使用到2007 年8 月28 日,运行效果良好。
  
  二、教产结合三大收获
  
  实践证明,这次钢丝绳改型十分成功,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寿命明显延长;新型结构的钢丝绳使用寿命达到了35 个月,材料直接节约20.5 万元。二是减轻了安装劳动强度。首先减少了两次换绳工作。并且钢丝绳接头变得容易,原来换一条绳需要36小时,新型绳更换只用20 小时,接头效果好,劳动强度小。三是运行状态好;至2007 年8 月底换下时虽已运行35 个月,但断丝与以往相比明显少,对运输带、驱动轮衬块、托绳轮的磨损明显减轻。同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校方也受益匪浅:一是证明了走教产结合之路的正确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二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三是培养了参与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对科研课题研究的浓厚兴趣。
  (作者单位:邯郸市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整理/王刚 孙雁    三十创业,属于我们的大时代    主持人(全球商业总经理、台湾《商业周刊》副总编张毅君)  改革开放的30 年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创业者。但是大家回头看看这些创业者,他们的起点都比较低。比如王石,他是到了深圳后发现个机会去做销售,而任志强则从卖包子起步,这些都是比较特殊的案例。从中我们发现,很多的创业特色跟人的个性有关。1980 年改革开放不久,他们认为一个大时代来了,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对各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不同。特别是对于农产品来讲,当供小于求时,表现为数量竞争,而供大于求时,则表现为质量竞争,因此想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应该将其商品品质、技术保障竞争等等全部涵盖进去,进而形成农产品品牌。在农产品品牌培育过程当中,需要使农产品拥有与农产品生产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品名称、标志和一套色彩体系,在此基础
原计划这个访谈是对话张学梦和郁葱两位诗人的,但正如郁葱所说,“张学梦太低调太内敛了”,也正如郁葱所料,“他有可能不会接受你的采访”。我给今年已八十岁高龄的张学梦打电话时,他用满满的唐山口音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我:“我啊,写诗是由于年轻的时候想证明自己不是傻瓜,到老了呢,又总想证明自个儿还没痴呆。有什么问题去问郁葱,郁葱可以代表我。”思路如此清晰,思维如此明朗,这很张学梦。  如约去拜访郁葱的那天,寒风
我居住在北方一个小镇里。小镇不大,但屋舍俨然,街巷交错,还有酒肆茶楼林立其间。在小鎮,能够看到文人墨客、贩夫走卒、耕夫耕妇;能够听到鸡鸣犬吠、骡马嘶鸣、语笑喧阗。可以说,走近小镇,就可以触摸到最真实的市井味道与最浓郁的人间烟火。  我喜爱这个小镇。我喜爱小镇上的朝暾和夕月,喜爱那些将小镇染旧的故事与传说,当然,我更喜爱小镇中许许多多如我一样的市井人物,他们默默地劳作,努力地生存,他们是在“独一处宫
郑茄2号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紫圆茄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圆形,果色紫黑色,平均单果质量0.56 kg,最大可达1.6 kg,果面光滑,商品性状优良,抗病性强。平均667 m2产量4 580 kg,高产在6 000 kg以上,适宜各地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属高产高效益品种,深受种植户喜爱。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地种植者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常常造成减产,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
阿郎、走走和简单,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双面人。平时,他们出入高档办公楼,名片上写着职场白领的身份,私下里,他们奋笔疾书,写着这样或那样的文字。与网络写手不同,他们还将文字结集成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作为职场的另一种收获。    阿郎:用管理术语上一堂“爱情课”    阿郎的职场身份是某跨国公司在上海的总经理,管理经验相当丰富。对于如何管理好一个公司,他的确积攒了不少心得,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个人出版的
张楚,1974年生,河北唐山人,文坛“河北四侠”之一。著有小说集《樱桃记》《七根孔雀羽毛》《夜是怎样黑下来的》《野象小姐》《在云落》《梵高的火柴》《夏朗的望远镜》等。曾获鲁迅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孙犁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  第一次见到张楚是今年3月初,在河北省图书馆举办的一次讲座上。印象深刻的是,现场的读者不仅有年轻人,还有不少老年读者。讲座结束后,老阿姨们热情地围住张楚索要签名。  正像
4 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大专毕业生和1 个中科大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毕业2 年后,从父母亲友那里借来100 万元,在北京建起了一个在当时国内尚属空白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但不到2 年时间,钱花完了,生意却没做成一笔。  这则新闻让笔者想起:在去年8 月召开的青年创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王义军教授提出,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几乎是空白,还没有符合国情的本土教材,学校应着力
四月  被芳菲的可不仅仅是人间  桃花面,梨花容  画眉用歌声划开春天的外套  紫燕朗读给春柳的情书,落地有声  故乡的油菜花,举着万里的黄  最是这惹眼的郁金香  一首小诗,拢紧了艳丽的衣裳  飞动的裙裾走进平仄的春韵  蝶迷醉在花影里,喃喃软语  若比美好,谁又比谁更胜一筹  不必讨好和奉迎  一切自然而然  偌大的秀场和舞臺  都是主角又都是配角  爱这世俗的美  心门只需开一条小缝  足以
6 月24 ~ 26 日,由本刊主办的2006 年度中外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突破高层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以“管理?突破”为主题,以“对话?互动”为特色,针对2006 年不断变化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实况,围绕人才战略、人力资本、人本管理、组织变革、领导力发展、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全面引导企事业单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参加此次论坛的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