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由于这个学科特点,文本解读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弱项和是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环节。
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教学设计是教师将解读文本时的所思所得、所感所悟传送给学生的必走途径。用一位特级教师的话来说:“如果要作一个比喻来说明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的关系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是一棵大树,文本解读是这棵大树的根,教学设计是这棵大树的枝干,只有文本解读这根吸足养料,才能渗透到大树的枝干上去,教学设计这些枝干才能枝繁叶茂,长出丰硕的果实,让课堂教学这棵大树硕果累累。”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需优化教学设计,要想优化教学设计,必需要从文本解读着手。
如何能做到充分解读文本,从而优化教学设计呢?
一、了解文本解读在课程实施当中的位置。
文本解读在课程实施流程中是分析、理解的环节。教师拿到教材后,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这个流程中的分析、理解,再接着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最后进行检验,如果结果满意,就可以结束这一课,假如结果是否定的,那么就说明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得重新进行解读(图1)。
二、文本解读的流程
下面以四年级《各种各样的标志》为例,解释文本解读的流程。
(一)、粗读教材
了解核心知识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基本学习要求。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的内容,可借助教参、目录等,但是不可以完全依赖辅助资料。
《各种各样的标志》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1、标志的含义。
2、上网搜索标志
3、收集标志并进行整理与分类。
(二)、对照课标
研究教材各部分编写意图,教材的编者用这一材料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需要我们达到什么目标(如表1《各种各样的标志》的教学目标),领悟这一意图,我们才能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部分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完成。
知识目标: 1.了解标志的知识,知道常用的几种标志的含义。
2.了解标志的作用,特别是消防标志和交通标志的作用。
技能目标: 搜索网上的标志,对收集到的标志进行整理与分类。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标志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标志的兴趣。
(三)、理解教材
文本解读一定要拓展,拓展到整本书去,拓展到生活中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查找标志并对标志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而在日常生活中中,我们标志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交通标志、消防标志、食物标志等。教材中就是以交通标志为例,介绍标志的收集和归纳整理。我们可以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标志去,比如学生熟悉的汽车标志,衣服标志,食物标志。
(四)、生成教材
参考分析学情,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表1),挖掘教材蕴含的价值(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意义),生成新教材。
标志的引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标志,比如 、 、 ,从而概括出标志的含义及特点。上网搜索标志,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现实任务。上网搜索标志含义,给标志和名称连线,比如衣服品牌。最后的收集和归纳整理标志,给出大批生活生活用品,然后要求分类,并分小组完成搜索。
通过这样的任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识各种各样的标志,深刻体会标志带给我们的好处,从而能偶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文本解读的原则
文本解读应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
1、以《课程标准》关于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比如在文本解读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是遵循以前的“为教而教”,那么,学生仅仅停留在学会了怎么操作,违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
2、以教材为抓手。
教材的功能:一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是提示了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三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我们怎么才能更为准确地领悟教材意图呢?我们必须把教学系统中的知识点放到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前后是有密切联系的。要想能准确领悟教材意图,就要从整套教材入手,把知识看成一个体系来研究。
3、以学生的 “临近发展区”为选择标准,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可以使用计算机,学起来亲切。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会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4、努力寻找课堂教学所必须的素材,生成新教材。
选择素材应该是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如果老师上课老是讲那些消极的东西,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尚缺,可能会产生错觉,思想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选择的素材不应该是那些陈年旧事,应该紧跟时事,这样学生才感兴趣。比如三年级《宣传海报》,还是选择世博会或很久之前的中国奥运会为主题,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我们选择素材时,要紧跟时代潮流,选择热点话题。
总之,我们只有合理、深入的进行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合于每个学生,才能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昕,教师必须为教材文本解读做好准备,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28页.
[2]董丽雅,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思考,教海拾贝,2009年第10期,第76页.
[3]黄永军,课改环境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11年第2期,第171页.
[4]潜心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 http://www.xiexingcun.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13
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教学设计是教师将解读文本时的所思所得、所感所悟传送给学生的必走途径。用一位特级教师的话来说:“如果要作一个比喻来说明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的关系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是一棵大树,文本解读是这棵大树的根,教学设计是这棵大树的枝干,只有文本解读这根吸足养料,才能渗透到大树的枝干上去,教学设计这些枝干才能枝繁叶茂,长出丰硕的果实,让课堂教学这棵大树硕果累累。”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需优化教学设计,要想优化教学设计,必需要从文本解读着手。
如何能做到充分解读文本,从而优化教学设计呢?
一、了解文本解读在课程实施当中的位置。
文本解读在课程实施流程中是分析、理解的环节。教师拿到教材后,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这个流程中的分析、理解,再接着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最后进行检验,如果结果满意,就可以结束这一课,假如结果是否定的,那么就说明文本解读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得重新进行解读(图1)。
二、文本解读的流程
下面以四年级《各种各样的标志》为例,解释文本解读的流程。
(一)、粗读教材
了解核心知识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基本学习要求。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的内容,可借助教参、目录等,但是不可以完全依赖辅助资料。
《各种各样的标志》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1、标志的含义。
2、上网搜索标志
3、收集标志并进行整理与分类。
(二)、对照课标
研究教材各部分编写意图,教材的编者用这一材料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需要我们达到什么目标(如表1《各种各样的标志》的教学目标),领悟这一意图,我们才能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部分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完成。
知识目标: 1.了解标志的知识,知道常用的几种标志的含义。
2.了解标志的作用,特别是消防标志和交通标志的作用。
技能目标: 搜索网上的标志,对收集到的标志进行整理与分类。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标志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标志的兴趣。
(三)、理解教材
文本解读一定要拓展,拓展到整本书去,拓展到生活中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查找标志并对标志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而在日常生活中中,我们标志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交通标志、消防标志、食物标志等。教材中就是以交通标志为例,介绍标志的收集和归纳整理。我们可以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标志去,比如学生熟悉的汽车标志,衣服标志,食物标志。
(四)、生成教材
参考分析学情,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表1),挖掘教材蕴含的价值(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意义),生成新教材。
标志的引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标志,比如 、 、 ,从而概括出标志的含义及特点。上网搜索标志,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现实任务。上网搜索标志含义,给标志和名称连线,比如衣服品牌。最后的收集和归纳整理标志,给出大批生活生活用品,然后要求分类,并分小组完成搜索。
通过这样的任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识各种各样的标志,深刻体会标志带给我们的好处,从而能偶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文本解读的原则
文本解读应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
1、以《课程标准》关于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比如在文本解读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是遵循以前的“为教而教”,那么,学生仅仅停留在学会了怎么操作,违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
2、以教材为抓手。
教材的功能:一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是提示了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三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我们怎么才能更为准确地领悟教材意图呢?我们必须把教学系统中的知识点放到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前后是有密切联系的。要想能准确领悟教材意图,就要从整套教材入手,把知识看成一个体系来研究。
3、以学生的 “临近发展区”为选择标准,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可以使用计算机,学起来亲切。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会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4、努力寻找课堂教学所必须的素材,生成新教材。
选择素材应该是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如果老师上课老是讲那些消极的东西,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尚缺,可能会产生错觉,思想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选择的素材不应该是那些陈年旧事,应该紧跟时事,这样学生才感兴趣。比如三年级《宣传海报》,还是选择世博会或很久之前的中国奥运会为主题,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我们选择素材时,要紧跟时代潮流,选择热点话题。
总之,我们只有合理、深入的进行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合于每个学生,才能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昕,教师必须为教材文本解读做好准备,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28页.
[2]董丽雅,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思考,教海拾贝,2009年第10期,第76页.
[3]黄永军,课改环境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11年第2期,第171页.
[4]潜心文本解读,优化教学设计. http://www.xiexingcun.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