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写,张扬个性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ei223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堂课是以教学内容“春天”为主题的话题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将思想导图灵活引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诵读猜主题,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以猜主题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本期所学古诗《游园不值》以及春景图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方式——联想与想象,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多角度、多层次感悟春天—看、听、说、画、写结合
  “《游园不值》写了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之时发现了美丽的春景,那你所见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春天,启发学生说出对春天总的感受并板书,再由师生一起探讨决定:用绿颜色粉笔写“春”字揭示作文的中心主题,表达春天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接着,欣赏图片,欣赏摄影师捕捉到的春天。以摄影师的视角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春天,比如:破土而出的嫩芽、含苞待放的花朵、淋雨后的枝丫、金黄的油菜花、姹紫嫣红的映山红、爬上栅栏的藤蔓;采蜜的蜂、吃草的马群;趴在草地上沐浴阳光的小男孩、散学归来放风筝的孩子们……在观赏图片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接下来,在教学设计中,是学生“再说春天”的环节。首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见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再每组派一位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春天感悟的过程,尤其是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的形式可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发现创新点。然后,听听自然界音乐家的声音:有布谷鸟、黄鹂鸟婉转动听的声音,有滴滴答答、淅淅沥沥的春雨声,还有儿童们欢快的歌曲声。最后,学生边听音乐边“画春天”,教师巡视指导,画完后生生、师生互评,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写春天”。
  三、以思维导图的板书方式,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与一般作文课不同,这节课的教师板书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形式——思维导图。课前,教师自学了关于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尝试熟练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且预设了学生可能想到的相关词,绘制了一份以春天为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并配上相对应的符号、图形、色彩。课上,教师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把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到的词汇、图形、色彩等添入整个图中并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为学生的绘图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了避免限制学生思维,教师提供了多个分类,如:看、听、闻、感,植物、动物这两种分类,并在巡视指导环节,肯定了学生们的其他分类方式。
  学生作品1:该生作品以“春”为画面中心,画了太阳、云朵、小河、草地、花朵、大树等景物,还有蝴蝶、蜜蜂、鱼这些小动物,画面清新,很有春天的特色。本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画面左下角的小河,“吐着泡泡”的鱼儿被小作者生动形象地画了出来,描述到了她后来的作文中。特色之二则在于小作者画的太阳。她在后来的文中写道:“天空上,太阳顽皮地向我们笑了笑,晒得我们心里暖暖的。”这其中,太阳是小作者实实在在看到的,而“顽皮地向我们笑了笑”则是小作者的想象,“暖暖”一词则是其由此而感受到的。
  学生作品2:该生作品以绿为主色调,色彩明丽,充满生机。小作者把“春”写在图纸正中,并在“春”字上添上自己在春天看到的花儿、小草、蜜蜂这些景物来衬托“春”这一主题,表达了她对春天的整体感知。此外,小作者还画了两棵大树,树上有啄食的小鸟、盛开的花;花的形状、大小各异,这些都在其作文中有所描述。
  四、学生根据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自由写作
  在前面的说、听、看、画等环节进行之后,学生在图画上记下了自己的关键词及灵感,对于自己的写作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框架和思路,因而,此时只需让他们以自己的图画为蓝本,进行写作即可。教师还可以在此环节给学生听春天的乐曲,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
  (作者单位:喻文龙 胡加福 湖南省桃源县木塘垸乡中心小学;陈朝晖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性格怪异、状态欠佳。如:有的属于暴躁型,有的属于忧郁型,有的属于狂躁型,有的属于乐观型;所以有人遇事就会冲动鲁莽,有人在生活中会活泼开朗,有人机灵懂事,有人顽劣而怪异等。  一、性格怪异学生的心理缺陷表现  1.缺乏自信  许多学生缺乏自信,因而学习中找不到乐趣,听课吃力,作业困难,课堂中总会无精打采,课间不愿与他人交流,自顾自地玩耍。长此以往,孩子对自我形象就
在现代社会中每当我们从各种报道中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时,都会惊叹、痛心、惋惜,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们是怎么了?我们这些自以为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停忙碌着的教育者和家长们要真正地反思自己,来重新观察孩子们的需要,重新爱他们!  孩子们不是单一地用他的耳朵在学习这个世界。不是只听你说什么,更多的是看这个世界的人在做什么,他身边最近的人在做什么。他们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感觉来学习这个世界的。他们用眼睛去
摘 要: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本文主要论述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下,如何让英语课堂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英语成为孩子成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关键词:英语;生活;真实;天性  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语言  现
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暨北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师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教师比例迅速攀升,大批富有朝气的幼教毕业生步入教坛,给幼儿园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年轻而富有朝气,敢干而乐于创新。但他们也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不懂如何教育教学。针对新手幼儿教师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普遍欠缺的现状,其专业化培养显得尤为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该校”)创建于1927年,原是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职工子弟学校。张謇先生曾说:“没有体育就不谈教育,没有体育就不成学校。”历经八十多年岁月变迁,承载八十多年风雨洗礼,始终不变的是学校对体育的理解,对运动的情怀。2008年,在“新教育实验”秘书长许新海博士的建议下,该校开启了“新生命教育”的崭新篇章,体育也得以在“新生命教育”的宏大背景下,继
学生在校时通过阅读,可以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从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尝试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图式激活他们与阅读文本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构成一个从生活到文本,再从文本回到生活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引路人必须找到隐藏
摘 要:绘本是一种以图画和凝练的文字紧密结合的书籍形式,两者共同叙述故事的发展,表达特定的情感。绘本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美术课中融入绘本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接受审美素质教育,深受学生的欢迎。在美术课中用绘本的形式展现厦门特色小吃对学生来说是为其打开了一扇认识厦门小吃、熟悉厦门民风民俗的窗户,同时也是对厦门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美术教学
摘 要: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搭建 “脚手架”,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笔者认为要指导好学生的写作,首先要开启写作智慧之门——有效指导Pre-????????writing环节,这既是一个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环节,更是一个写作铺垫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Pre-writing环节的策略指导。 
摘 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有着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文明行为,不仅要遍布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还得让我们的校园也开遍文明之花。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却发现如今的校园里存在各种不文明现象。文章就针对此现象并结合笔者的班级管理,谈谈如何培养卫生文明小达人。  关键词:班级管理;文明行为;卫生文明小达人  当我们走进一个学校,看到的是校园干净、整齐、有序,学生仪容整齐、精神饱满、仪态大方、彬彬有礼,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历史叙述法应当始终用丰富的、鲜明生动的事实来提示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诚然,历史教科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或显或隐,但它终究不像政治课、伦理道德教育课那样,直接系统地展示哲学观点、政治理论、伦理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问题,而是把这些因素渗透到具体的历史叙述中。这就给历史教学德育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