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凸显问题。本文以藏族农牧民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近些年学者对藏族农牧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藏族地区;农牧民;家庭养老;选择意愿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阶段,却也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77亿,占总人数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2.53%,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随着经济、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藏族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延长、适龄生育妇女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西藏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5.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46%,比2010年和2000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高出0.79%、1.13%。虽然西藏地区未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到2025年西藏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10%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藏族地区老龄化形势严峻,探索适宜的养老模式将有助于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藏族地区与东中部发达省份相比经济落后较大,且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力量难以介入导致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更大。在经济不发达的藏族农牧区,开展农牧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国家养老部门制定“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政策,建立相关养老服务机构、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介入体系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梳理
1、概念界定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养老进行了定义。穆光宗(2002)从养老经济来源角度对“家庭养老”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养老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或其他近亲属就属于典型的家庭养老。同时,他还划分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三种社会基本养老模式。而姚远(2001)在归纳家庭养老三学说基础上提出,家庭养老即家庭内部成员子代对亲代负有养老的责任。它包括两个层次,即家庭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模式是指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且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融于文化的思想倾向,包括对于“孝顺”内涵的理解等;而家庭养老方式是家庭成员履行养老责任时的一种具体操作方式,包括“由谁来承担养老责任”“在哪里进行养老”等。笔者倾向于后者对家庭养老的定义。
2、家庭养老模式研究
费孝通先生(1983)提出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特征——“反馈模式”,这种特征使得“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然而,随着农村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代际关系趋于弱化,以及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农村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孙涛(2015)从儒家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了当代中国家庭养老模式,并通过两代三期和三代两期模型从理论上说明家庭养老在养老模式中仍占据着主体地位;石金群(2013)从家庭养老功能和传统孝道文化两方面分析了家庭养老模式在我国养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对于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来说,尤其是藏族地区,受到民族文化和落后的经济制约,家庭养老仍是最可行、最可靠的养老方式。
3、西藏农牧民养老问题研究
藏民族长期生活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以及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民族色彩浓重的藏文化,对其生活习惯、生育观念、思维方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藏族农牧民对孝文化的推崇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都远高于其他民族。目前,学者们关于西藏农牧民养老问题的研究甚少,已有文献大体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藏族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藏族农牧民养老保险的研究,且都是宏观层面进行了探讨。由于藏族农牧民选择养老模式时受自身条件影响较大,所以在研究藏族农牧民养老问题时,从微观层面研究农牧民的养老意愿极具价值。
4、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学者们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進行研究时,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同选择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沈苏燕(2009)通过建立Logisfic模型分析结果得出,对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新农保”、男孩个数、个人年纯收入等。王学义、张冲(2013)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模式选择受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是否有养老保险等因素的影响显著。郝金磊(2012)运用Logistic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民的养老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宗教文化影响显著。
在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上,罗玉峰(2015)认为,农村落后的经济和年轻劳动力的外流是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弱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宋樊君(201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
5、文献评述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家庭养老模式研究基本是中东部地区,对于海拔高、民族性强的西藏农牧民家庭养老模式的研究较少。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区位、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农牧民有着不同于区外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中东部养老模式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西藏。
[关键词]藏族地区;农牧民;家庭养老;选择意愿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阶段,却也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77亿,占总人数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2.53%,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随着经济、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藏族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延长、适龄生育妇女的生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西藏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5.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46%,比2010年和2000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高出0.79%、1.13%。虽然西藏地区未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到2025年西藏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10%而进入老龄化社会。藏族地区老龄化形势严峻,探索适宜的养老模式将有助于藏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藏族地区与东中部发达省份相比经济落后较大,且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力量难以介入导致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更大。在经济不发达的藏族农牧区,开展农牧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国家养老部门制定“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政策,建立相关养老服务机构、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介入体系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梳理
1、概念界定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养老进行了定义。穆光宗(2002)从养老经济来源角度对“家庭养老”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养老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或其他近亲属就属于典型的家庭养老。同时,他还划分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三种社会基本养老模式。而姚远(2001)在归纳家庭养老三学说基础上提出,家庭养老即家庭内部成员子代对亲代负有养老的责任。它包括两个层次,即家庭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模式是指家庭成员承担养老责任且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融于文化的思想倾向,包括对于“孝顺”内涵的理解等;而家庭养老方式是家庭成员履行养老责任时的一种具体操作方式,包括“由谁来承担养老责任”“在哪里进行养老”等。笔者倾向于后者对家庭养老的定义。
2、家庭养老模式研究
费孝通先生(1983)提出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特征——“反馈模式”,这种特征使得“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然而,随着农村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代际关系趋于弱化,以及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农村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孙涛(2015)从儒家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了当代中国家庭养老模式,并通过两代三期和三代两期模型从理论上说明家庭养老在养老模式中仍占据着主体地位;石金群(2013)从家庭养老功能和传统孝道文化两方面分析了家庭养老模式在我国养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对于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来说,尤其是藏族地区,受到民族文化和落后的经济制约,家庭养老仍是最可行、最可靠的养老方式。
3、西藏农牧民养老问题研究
藏民族长期生活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以及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民族色彩浓重的藏文化,对其生活习惯、生育观念、思维方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藏族农牧民对孝文化的推崇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都远高于其他民族。目前,学者们关于西藏农牧民养老问题的研究甚少,已有文献大体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藏族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藏族农牧民养老保险的研究,且都是宏观层面进行了探讨。由于藏族农牧民选择养老模式时受自身条件影响较大,所以在研究藏族农牧民养老问题时,从微观层面研究农牧民的养老意愿极具价值。
4、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学者们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進行研究时,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同选择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沈苏燕(2009)通过建立Logisfic模型分析结果得出,对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新农保”、男孩个数、个人年纯收入等。王学义、张冲(2013)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模式选择受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是否有养老保险等因素的影响显著。郝金磊(2012)运用Logistic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民的养老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宗教文化影响显著。
在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上,罗玉峰(2015)认为,农村落后的经济和年轻劳动力的外流是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弱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宋樊君(2015)通过模型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
5、文献评述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家庭养老模式研究基本是中东部地区,对于海拔高、民族性强的西藏农牧民家庭养老模式的研究较少。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区位、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农牧民有着不同于区外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中东部养老模式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