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摹佳作,妙笔生辉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58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朱熹。诗人王勃仿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传诵的佳句,我想写作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作家叶文玲的散文《我的“长生果”》中有这样的话,“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通过仿写这种训练形式,让学生从名家的优秀作品中吸取写作经验,受到启发,也会笔下生辉。
  认真学好范文,熟练掌握范文的内容和写法,这是仿写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熟能生巧。那么学生如何意临课本中的佳作,让自己的妙笔熠熠生辉,写出好文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异彩纷呈仿语言
  典范文章的語言值得教师详细分析和学生仔细揣摩,新颖的语言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印象就十分深刻,会自觉地被学生化为遣词造句的能力,准确的表情达意。因此,依托名篇培养语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是写作的第一步。模仿名篇中用准确的词语描写事物特点或用生动的词语表现人物的动作、情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的描写和关于捕鸟的动作描写。用“碧绿”写“菜畦”,用“光滑”写“石井栏”,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鸣蝉长吟、斑蝥的烟雾是“喷”何首乌的根是“拥肿” 这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事物物的特点,也渗透着鲁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还可以运用一些幽默生动或者赋以新意的词句使语言鲜活起来。朱自清《春》中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闹”字的妙不可言,诸如此类。在课堂讲授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精彩纷呈的词句加深理解,并要求学生仿写句子片段或在作文中模仿应用,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纵横跌宕仿结构
  一篇好的文章,有了“一览众山小”立意,更要有巧妙的布局和清晰的组合。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文质优美,结构严谨,蕴含的仿写训练资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做开发教学资源的有心人,深入挖掘教材中特别是课文中蕴含的仿写训练点,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写训练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优美句段的结构形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在引导学生品读第二段描写迷人的百草园之后,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单是……”这段结构形式进行仿写,内容不限,可写景、写人,记事,也可抒情说理,但整段话的话题要一致,意思要连贯完整。学生模仿写出了这样的鲜活语段:不必说高大的教学楼、洁净的甬道、广阔的操场、浓密的绿荫;也不必说从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同学们生龙活虎的姿势,老师们亲切和蔼的笑脸。单是楼前小小的花坛里,就有无限趣味。应该说这样行神兼备的句子,让学生的文章风光无限。学生还可以模仿整篇文章的结构。从《邓稼先》一文中我们学习小标题式的艺术,从而让学生写出以时间为序、以关键词为序、以精神品质为序的文章,让学生模仿出以不同内容的诗句为序的小标题来进行写作。
  总之,课文的结构多种多样,有的是总分结构,有的是总分总结构,都可以抓住典型课文加以模仿。结构形式的模仿可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段的仿写进行,要灵活掌握,从而使课文中的语流、语势、语形、结构等进入作文。
  三、曲径通幽仿写法
  “凡为言语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学生写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理清思路,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此时,如果给他一把拐杖扶持一下,他就会顺利渡过难关,范文就是帮助学生作文的拐杖。此时,应对范文进行解剖,认真研读。不仅要弄明白课文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还要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特点来行文的。然后,撷取其中的精华之处加以把握、模仿。在学习《社戏》一文时,看戏一段写得曲折动人:我要看戏,可是没有船,母亲又不让我和别人同去。此时引导学生写作要适当的设置合情合理的障碍。这样,学生在练笔时,一堂看似平常的体育课因模仿社戏中的情节,就写得曲折有致,就像跨栏一样一波三折:想上体育课因天下雨不能上,体育老师因临时有事而调课,最终顺利上课。这是学生仿《社戏》中“去看戏”一段后写的片断:今天下午就有一节体育课,一大早就巴望着体育课的到来,可是好景不长,天逐渐阴沉下来,“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又小到中雨,”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下午的篮球训练要泡汤了。”男生们一个个垂下了头,脸上笼上了一层乌云。做完广播操,我们班被体育老师留下了,大家很奇怪,我们班的广播操做的很认真啊,看着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体育老师笑了:“今天下午我临时外出学习,下午的体育课和第三节课对调。”男生们一下子都昂起了头,“耶!”体育课上,男生挥汗如雨,十分卖力,女生摇旗呐喊,加油声此起彼伏。学生将阅读与模仿统一起来,有序组织材料,处处展示精彩。
  仿写是写作的必由之路,不妨让写作从模仿开始,以模仿促写作,“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方为仿之真髓,它是通向独立写作的桥梁,也是创造的基础,只要教师选准仿点,引导得法,学生就能逐渐提升写作水平。“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东西”这才是仿写的最高境界。让仿写成为学生个性写作的起点,把生活中的画面变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搭起一座梁,循序渐进,学生的写和水平定会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2017年的高考虽已经过去,但关于高考的话题远未结束。因为高考年年都要考,高考复习研究工作就还得继续进行。其实每年考前的高三复习都做了精心备考计划,整个三轮复习当中还进行了周考、月考、模拟联考等大题量的训练,但面临高考学生还是会问题百出,在试卷中暴露出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联系实际生活的试题建模能力较弱。由此可见,新课标所强调的能力培养不是仅仅靠高三短时间突击可以达到的。如何搞好高中阶段物理
期刊
近幾年来,我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我们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界的热词,即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
期刊
一、重视积累知识  (1)基础知识方面:重视字音、字形、词语含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中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以便更充分地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印在脑子里,今后再学习有关鲁迅的文章时,只要再进行简单的回忆复习浏览就可以了。  (2)文体知识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有最
期刊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是指我们用数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和品质等等。《课标》中提出了小学数学的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期刊
虽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它却最令老师们头疼。老师批阅作文费时费力,学生面对作文抓耳挠腮。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也在不断思考着、改进着自己的作文教学。我主要是从以下四方面来做:  一、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数学生下笔无物,多数是因为缺少写作素材。每一次新接一个班级,我先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是这样做的:①摘抄、背诵名言警句。每周为学生规定摘抄的名言警句的内容,学生自己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结合初中化学学科性质特点,我认为在初中化学课中实施环保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呼唤、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初中化学教师的神圣使命。具体到实践操作中,我们应当对学生开展必要的环境保护教育。  一、对中学生实施环境保护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期刊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1)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方法论,就是对怎样学好数学,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主观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方法论的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思维方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利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这样,就满足了教学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灵活运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的这种知识通过不断运
期刊
鸡兔同笼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对这类问题的解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只能运用试数的方法来解决。到了中高年级,就可以运用猜想的方法列表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如何引导孩子在列表格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  一、列表之有序比较  教材所给的列表的方法是从鸡的数量的“1”开始进行列表,这样的列表孩子们在操作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结果是表格太多了
期刊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让科任老师非常头痛的事情,怎样转化?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不能千篇一律,教无定法。而我的经验是:转变,源于及时的鼓励。  我们班李珈诚,是开学之初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不是因为表现好,成绩优,恰恰相反,课间教室内外跑跳、打闹、大聲喧哗,课堂上不停做小动作,不是玩笔,就是东张西望,这与我们“轻声慢步,右行礼让,入室即坐,入座即学”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当然,入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新课标》指出: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对数学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