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中故宫文物安然无恙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空先生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其间主编《清代帝后生活》画册,策划组织《故宫博物院》(英文版)和《紫禁城宫殿》、《国宝》、《清代宫廷生活》三部大型画册;后受聘于香港商务印书馆,以十余年时间参与编辑完成《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大型画册六十卷。离休前曾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世纪》杂志执行编委。应本刊邀请,吴先生撰写一组“故宫杂忆”系列文章,将陆续发表,敬请广大读者关注。——编者
  前一段报刊和网络上风传关于故宫被盗及损坏文物的事件甚嚣尘上,一时故宫对文物的保护给人们留下了负面形象。笔者认为极其重视文物保护本来就是故宫的优秀传统,而现在对故宫的优秀传统继承不力,或许是发生这些问题的因素之一。在我的印象里,故宫的文物保护工作确有不少事迹是值得赞扬的。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许多民房倒塌,家中什物严重受损,而有着悠久历史的故宫,古建筑巍然屹立,文物秋毫无损。除了古建筑结构好,抗震能力强之外,故宫对文物保护的未雨绸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76年春,我在故宫业务部工作,一次与国务院老友相聚时,得知京津冀地区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中期预报信息,回来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后经核实确认,院领导决定专门研究文物的防震问题,并请地震研究所派人来院指导。
  随后地震研究所的几位专家来到了故宫,我全程陪同他们到处查看, 故宫中建筑体量最大,屋顶最重的当属太和殿。但当时太和殿属开放区,游人可以自由进入、停留,不可能查看屋顶结构,便选在稍次于太和殿的太和门。太和门从台基到天花板距离相当高,门内矗立一个20米左右的高梯,一位专家竟然想缘梯而上,进入屋顶检查。我当时劝阻他,登高梯太危险。同来的研究人员说:让他上去吧!他不看不放心。这位专家进入屋顶后很久才出来说,樑榫整体连接很好,不会出现大问题。他们对故宫古建筑抗震能力赞不绝口。我因为曾参与过邢台地震的抗震工作,对地震多少有些了解,所以我提出的问题比较多,记得在储秀宫我指着用一根长长的铁钩垂吊着的宫灯问一位专家,如果发生地震,宫灯摇动幅度会很大,有无危险?专家笑着说:没关系,这铁勾上接屋顶上的铁环,下勾着宫灯铁环。屋顶摇晃,铁钩由于反作用力会向相反方向摇晃,宫灯又会向铁钩反方向摇晃,左晃右晃,力量相互抵消,不会有大的摇摆。可见我们的祖先为了防风而设置的方法,在抗震中也会有巨大作用。
  当时故宫的文物库房大都是未开放的宫殿和清宫旧有的库房,均是古建筑,后来只是稍加改善,如将纸顶棚改为灰顶,窗纸改为玻璃等,建筑结构整体未动。我陪同他们查看了陶瓷库房,库房中以木架码放瓷噐,木架很宽大厚重,可以防震,不致倾倒。但满架瓷器则令人担忧。专家们认为应重点采取保护措施。后来我们研究,确定了将珍贵文物装箱,架上瓷器能下架的下架,不能下架的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棉垫、囊匣等遮挡围垫等等。他们还提出要防止顶灰脱落砸坏文物。我们便采取在库房内四周搭设脚手架,架上满铺木板,用以遮挡顶棚,保护瓷器不被砸伤。对其它易碎文物库房也采取了同样措施。
  最令人担心的是各陈列馆中公开展出的文物。这些文物全部在玻璃展柜中陈列。如何保护这些文物在地震中不受损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后经与地震研究所商定,在地震模拟台上先作一次试验。我记得那天由陶瓷组准备了一个玻璃陈列柜和一些不属于文物的瓷器,运到了地震研究所。陈列柜有上下两层,由木榫嵌入连接,柜体高大厚重。各种瓷器大小、形状各异。我们把陈列柜放在模拟台上,把瓷器依次摆入柜内,开始了地震模拟试验。试验震级由小到大,到了六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时,陈列柜前后晃动,并未倾倒,上下两截未脱离,但柜内瓷器有些已倾倒破碎。通过这次模拟实验,使我们心中有数,证明陈列柜抗震性能较好,而瓷器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当时我们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应当把陶瓷器黏合在陈列柜内,使之与柜形成整体,如遇地震,只要陈列柜不倒,陶瓷器也不会倒。当时最适合的黏合剂只有乳胶,于是相关工作人员动员起来,小心翼翼地用乳胶把陶瓷器粘在陈列柜的玻璃隔板上。对其他陈列室中易碎文物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在这个防震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职工无不尽心尽力,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古建工人在库房搭脚手架时多加人手,小心翼翼。陶瓷库的保管人员更是兢兢业业,除了有囊匣的瓷器外,装箱更是细活,箱内瓷器用棉垫棉条塞满空隙。一位老保管告诉我,他当初学习装箱时,要求把瓷噐装满填实,然后将瓷器箱从房顶推下,箱内瓷器完整无损才算合格。就是靠他们这种精神,才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我马上赶赴故宫,一路上看到不少倒塌的民居和围墙。住在故宫附近的工作人员不顾家庭安危早已赶到故宫。当下分别对陈列室和库房进行了检查,古建部工作人员也对各处宫殿等建筑进行了检查,发现只有个别地方墙皮、屋瓦脱落,文物库房也有个别墙皮、灰顶脱落,但均未砸坏文物。各陈列馆中文物安然无恙,丝毫未受到损伤。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72万平米古建筑,百万件文物的故宫博物院,在大地震中安然无恙,在那个大混乱的年代中创造了少有的奇迹。
  责任编辑 沈飞德
其他文献
新西兰诗人、作家路易·艾黎(1897-1987)是数十年如一日献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位最著名的国际友人之一。他由澳大利亚乘船于1927年4月21日抵达中国上海。1934年加入上海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协助掩护中共的地下工作者。后与埃德加·斯诺、海伦·福斯特·斯诺一起,共同为战时的中国“工合”(即“工业合作社”简称)运动蓬勃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四十年代中期在甘肃省山丹县创办培黎工
期刊
田中角荣来华前曾对独生女儿、后来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的真纪子说:“我这次一个人去,你留下看家。万一我被刺杀丢了性命的话,你千万不要惊慌,要镇定地办理后事。我此行的目的极为重大的,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日本的普通国民能够自由来往。我为实现这样的时代而去!我为坚定自己的政见而去!”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两国关系成为中日之间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日本不仅对
期刊
编者按:本刊特邀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李玉贞研究员推出解读俄罗斯档案中的中国国民党(1927年前)系列文章,拟以中国社会为大背景,以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国家利益为支点,展示那个时期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各个层面,在更加广阔多彩的幕布上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如国共两党还在1921年底就组成庞大的代表团携手登上国际舞台,谱写了国共合作的序曲;孙中山在上海的宅邸莫里哀路29号发生了哪些故事;192
期刊
蒋介石与邓演达自1922年开始交往以来,经历了由陌生到紧密合作,继而分道扬镳的过程,并以1931年蒋介石下令杀害邓演达而告终。在这十年的交往中,1927年初成为两者关系转变的重要分水岭。从现有史料看,1927年以前蒋介石与邓演达之间尽管因中山舰事件影响而出现分歧,但总体上仍可称融洽,两人保持着较密切的合作关系。然而,1927年1月至4月间,双方关系急转直下。短短几个月间,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蒋邓两人从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莫斯科来华使者和共产国际刊物中,孙中山器重的陈炯明一度相当风光。这些带来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天火”的人,慷慨地把“革命”、“进步”的桂冠加在陈炯明的头上,陈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共产国际想以他为中心开展中国和东亚的共产主义运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败退出关,黎元洪复任总统职,陈炯明认为护法完成,法统恢复,故不支持孙中山北伐。广州“六·一六”事件发生后,孙陈矛
期刊
我的父亲武和轩,1902年生,曾用名肇煦,山西文水人。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政治学专业。回国后,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内政部、蒙藏委员会任职多年。上世纪30年代初,父亲在上海、北平、广州等地,参与反对蒋介石专制独裁和对日屈膝投降的活动,曾一度被开除国民党党籍。抗战后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和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与中共方面参政员多有往来,对中共的提案常签名联署,积极支持。抗战胜
期刊
“文革”前,稿费是不好随便拿的——虽然那时确有稿费制度,而且是官方定下的。谁要是发表点文章,有了点稿费,各种议论便会纷沓而至:  ——“不专心工作”。这是最轻的一种。逻辑是这样的:他要写文章,自然心思就不会放在工作上。你看,我们白天做工作,夜里想工作,就这样,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怕达不到领导的要求,哪里还会有心思去写文章!  ——“风头主义”。文章谁不会写!就他臭显摆。这种人就是要出风头,不愿做
期刊
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  大16开80页,逢单月出版定价:8.00元,全年6期48.00元  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4-557    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2011年《世纪》。如订阅不便或错过邮订时间,本刊发行部随时为您办理补订和邮购(平邮免收邮费)。为答谢新老读者的厚爱,本刊特推出以下优惠活动:凡订阅2011年《世纪》的读者,可8折邮购本刊历年合订本(免收邮费):1996年、199
期刊
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主席倡议、周总理亲自关怀指导下筹建的,是一个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聚才敬士之所。馆员大都是博学多才的文史耆宿。各馆首任馆长更是出类拔萃,名闻遐迩。本刊从2007年首期起,在“翰林风采”专栏中,特邀各地文史馆的同仁撰文介绍本省市首任馆长,让读者领略各馆“首任馆长”之风采,感悟一代名士之人生。    我们的爷爷邢赞亭原是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兼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第三
期刊
1949年7月24日,上海解放刚刚不过两个月,大街小巷依旧涌动着欢庆胜利的喜悦之情。然而一场空前的灾难却突然袭来。是日晚9时至翌日凌晨4时,4906号台风正面袭击申城,狂风大作,骤雨倾盆,全市因灾死亡1613人,208.3万亩农田受淹,63208间房屋倒塌,经济损失10亿元人民币(旧币)以上。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展开救援,军民合力,共同迎战上海解放后所遭遇的第一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