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理念积极倡导认知、能力和情感的“三维目标教学”,这是对素质教育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规划。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和教学情况,努力创设各类有效条件和时空平台,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增智益趣的专题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自觉参加其中,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下勤学好思、学有所成。
一、让学生在有效资料的搜集中,积聚知识、增进感悟。
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新课,往往在备课环节习惯于搜集大量的背景资料,以便补充介绍和翔实说明,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这种行为固然是责任意识的表现,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教师由此劳精费神显得比较疲惫,且从“包办一切”中折射出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心态,久而久之,变相地培养和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
随着社会科技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学习途径日益多元化,教材之外的“杂学知识”越来越丰富起来,“杂学能力”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有效目标指导下,完全可以把关于教材补充资料的搜集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能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对信息资料的积聚能力、梳理能力和感悟能力。
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之前,我让学生在预习时注重搜集三个方面的历史信息:一是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二是卢沟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三是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借助书籍、网络等手段,搜集了较多关于“卢沟桥烽火”发生前后的历史资料。正因为“言之有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和合作交流中讨论得非常热烈,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把握能力确实令人振奋。
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辩论中,深化认识、促进理解。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对学生,尤其是其学习思维的培养过程,应当本着经典古文《两小儿辩日》中孔子的态度,要始终承认和正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正统思想来“统一”学生的思维,也不要以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和体会。特别对于一些存在理解差异的学习内容,教学中不需要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或是立时评判,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辩论和探究交流中“走向统一”,以培养发散性思维,活跃有效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的“小小辩论会”中,对于“小学生上网”这一辩题,学生们展开了互不让步的唇枪舌剑之争,在势均力敌而又不可开交的情形下,他们都把关注目光热切地投向了我,希望能得到权威性的支持。我从部分眼神中捕捉到一丝不安的心绪,那就是“小学生可以上网”的辩方害怕受到老师的否定甚至批评。针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未置可否,始终面带微笑,并用赞许的眼光激励双方继续辩论。直至下课前的最后几分钟,我才告诉学生:科学技术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可“因噎废食”,也不可“玩物废学”,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和自我控制。对于这种评判,学生们皆大欢喜,也心服口服。
三、让学生在阅读习作的指导中,厚积薄发、渐进发展。
关于小学生阅读和习作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学生们心中的一个“死结”。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在教学中常常采取“激励和激将教学法”,而且屡试不爽。就是与学生以及家长立下口头承诺,如果按照要求去努力,确保学生在一到两个学期内的阅读和习作能力有明显进步:一是坚持在老师指导和家长督促下,学生每两个月完成一本老师建议书本的阅读量,并形成任意内容的妙词佳句摘录;二是除规定习作任务外,学生每两周完成一篇自由择题的“另行习作”,老师做三次以上的批改。在这种“诱导”之下,学生及其家长都很有热情和信心,积极支持我的想法并全力配合。学生们在历经最初的“折磨和阵痛”之后,逐步养成了坚持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也从中逐步感受到了多读勤练的好处,对阅读习作的信心和兴趣越来越强。在这一过程中,我还结合如“读书比赛”、“习作展览”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激励和推促学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都有提升。
四、让学生在学科竞赛的开展中,创优争先、激发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赛激趣促学”不仅能有效激活学教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一是结合教学进度,适时组织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竞赛活动,如语文朗诵质量赛、语段背诵速度赛、古诗词积累数量赛和口语交际辩论赛等,将原本缺失趣味的语文基础学习转化为学生乐于参加、比争赶超的竞赛活动。二是围绕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积极开展与习作教学相关的竞赛活动,如优质习作展览赛、“小文豪”称号流动赛、“寓言、童话、故事”创作赛、“吹牛大王”擂台赛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习作、语言和表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织开展此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因素,按照语文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全班学生实行科学合理化的分组搭配。比赛和表彰要坚持“驱动先进、推促一般、拉动后进、整体发展”的激励性评判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来。这样的分层竞赛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进步。
一、让学生在有效资料的搜集中,积聚知识、增进感悟。
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新课,往往在备课环节习惯于搜集大量的背景资料,以便补充介绍和翔实说明,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这种行为固然是责任意识的表现,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教师由此劳精费神显得比较疲惫,且从“包办一切”中折射出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心态,久而久之,变相地培养和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
随着社会科技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学习途径日益多元化,教材之外的“杂学知识”越来越丰富起来,“杂学能力”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有效目标指导下,完全可以把关于教材补充资料的搜集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能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对信息资料的积聚能力、梳理能力和感悟能力。
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之前,我让学生在预习时注重搜集三个方面的历史信息:一是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二是卢沟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三是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借助书籍、网络等手段,搜集了较多关于“卢沟桥烽火”发生前后的历史资料。正因为“言之有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和合作交流中讨论得非常热烈,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把握能力确实令人振奋。
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辩论中,深化认识、促进理解。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对学生,尤其是其学习思维的培养过程,应当本着经典古文《两小儿辩日》中孔子的态度,要始终承认和正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正统思想来“统一”学生的思维,也不要以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和体会。特别对于一些存在理解差异的学习内容,教学中不需要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或是立时评判,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辩论和探究交流中“走向统一”,以培养发散性思维,活跃有效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的“小小辩论会”中,对于“小学生上网”这一辩题,学生们展开了互不让步的唇枪舌剑之争,在势均力敌而又不可开交的情形下,他们都把关注目光热切地投向了我,希望能得到权威性的支持。我从部分眼神中捕捉到一丝不安的心绪,那就是“小学生可以上网”的辩方害怕受到老师的否定甚至批评。针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未置可否,始终面带微笑,并用赞许的眼光激励双方继续辩论。直至下课前的最后几分钟,我才告诉学生:科学技术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可“因噎废食”,也不可“玩物废学”,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和自我控制。对于这种评判,学生们皆大欢喜,也心服口服。
三、让学生在阅读习作的指导中,厚积薄发、渐进发展。
关于小学生阅读和习作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学生们心中的一个“死结”。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在教学中常常采取“激励和激将教学法”,而且屡试不爽。就是与学生以及家长立下口头承诺,如果按照要求去努力,确保学生在一到两个学期内的阅读和习作能力有明显进步:一是坚持在老师指导和家长督促下,学生每两个月完成一本老师建议书本的阅读量,并形成任意内容的妙词佳句摘录;二是除规定习作任务外,学生每两周完成一篇自由择题的“另行习作”,老师做三次以上的批改。在这种“诱导”之下,学生及其家长都很有热情和信心,积极支持我的想法并全力配合。学生们在历经最初的“折磨和阵痛”之后,逐步养成了坚持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也从中逐步感受到了多读勤练的好处,对阅读习作的信心和兴趣越来越强。在这一过程中,我还结合如“读书比赛”、“习作展览”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激励和推促学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都有提升。
四、让学生在学科竞赛的开展中,创优争先、激发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赛激趣促学”不仅能有效激活学教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一是结合教学进度,适时组织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竞赛活动,如语文朗诵质量赛、语段背诵速度赛、古诗词积累数量赛和口语交际辩论赛等,将原本缺失趣味的语文基础学习转化为学生乐于参加、比争赶超的竞赛活动。二是围绕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积极开展与习作教学相关的竞赛活动,如优质习作展览赛、“小文豪”称号流动赛、“寓言、童话、故事”创作赛、“吹牛大王”擂台赛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习作、语言和表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织开展此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全面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生因素,按照语文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全班学生实行科学合理化的分组搭配。比赛和表彰要坚持“驱动先进、推促一般、拉动后进、整体发展”的激励性评判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来。这样的分层竞赛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