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老别墅

来源 :游遍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十一次到广州,为何最喜欢住东山
  开国大典时,蒋介石躲在广州什么地方
  南天王陈济棠在广州的别墅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
  宋庆龄在广州最后避难所在哪里
  这里为何被称为民国新贵地盘
  显赫一时的东山少爷有着怎样的飘逸风流……
  答案,隐于广州有点神秘又有点风情的最古老的城区,和它的西式洋楼——
  
  红墙下的党史之谜
  
  绿树成荫的宁静小街,不过300米长,5、6米宽的寻常巷陌,两旁是一幢幢建于民国时期的红砖别墅,看似平常的红色墙基,背后却埋藏着一段扑朔迷离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共党史之谜。
  1923年6月初,毛泽东悄悄从上海乘船来到广州参加中共三大会议,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广州,时年未满30岁。李大钊、张国焘、谭平山、蔡和森、向警予等也陆续抵达。
  其时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刚刚失败,工人运动走向低潮。在这些代表身后寄望的是全国420名党员,其中110名正在狱中。
  当时东山还属郊区,较为荒僻。会议临时租用一幢独立的普通二层民居,作为秘密会址,楼上十多位开会代表住宿,楼下南间则开会用,稍大一点的北间作饭厅。会址西边,是一大片的荒草地和鱼塘。
  会议的议题之一是讨论国共合作。从6月12日至20日,通过了12份正式文件,选举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员会,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央执行委员会,并进入中央局,成为中央领导核心成员。
  中共三大结束后,代表们陆续撤离广州,由于当时党的活动是秘密进行,史料中对三大会议地址的记录,也多是以“广州东山”概括,但具体位置不得而知。
  经过考证,三大会址就在恤孤院路一栋三层仿西式的花园别墅逵园对面。但抗战结束后仅存墙基,2006年7月1日,“中共三大”会址是以博物馆的形式将那一段对中国命运影响深远的峥嵘岁月,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玻璃罩保护起那数十块红阶砖。
  


  新合浦路碧透小河湾边上有一连三栋外形一模一样的西式小洋楼,即为春园。春园24号,是当年中共中央在广州办公的地点,毛泽东,陈独秀,张太雷、瞿秋白、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都曾在二楼住过。恤孤路24号简园是一幢极具欧洲建筑风格的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前花园有喷泉花圃,围墙上部以绿釉陶竹筒装饰,园子外形出众。原来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建成之后,曾是德国领事馆。逵园则是美国华侨马灼文1922年所建的仿西洋式洋楼,由于与曾被日军炸毁的中共三大会址相距较近,成为确定中共三大旧址的重要坐标。
  逵园、简园、春园(与明园、隅园称为东山“五大侨园”)三座与中共三大紧密相关的见证者,再串上一条不长的恤孤院路,85年前发生的故事,在这幸存的历史背景中逐渐清晰。
  
  主席爱住山东
  
  毛泽东一生11次来广州,大多住在东山。
  1925年9月,毛泽东第3次来到广州,住了约一年,他接替汪精卫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不久杨开慧也携子和母亲一道南来,一家住进了东山庙前西街38号楼上,杨开慧操持家务,协助毛泽东整理抄校稿件,编辑刊物。期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年5月到9月期间,他在番禺学宮主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他请来彭湃、周恩来等来农讲所当教员或作报告,自己兼任《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和《地理》3门课的讲授。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来广州多住在东山小岛1号楼(现在珠岛宾馆附近),这里曾经是孙科的别墅。
  毛泽东有时也居住在3号楼,房间装修庄重,实用,并不豪华,但周围环境非常好,面对珠江,很安静。
  1956年5月,毛泽东、彭真等在广州先后召开了20次会议。一次谈到香港情况,有人说香港各银行充斥着游资,存款利息急剧下跌,毛泽东指出,“海外的游资这么多,可以利用嘛……”他又叮嘱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敞开大门,引进外资,这个想法很好。”作为国家领导人提出利用外资,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
  
  蒋介石听开国大典
  
  说起梅花村陈济棠公馆,很多老广州对此并不陌生。但他们并不知道蒋介石和陈济棠公馆有一段渊源: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蒋介石正住在陈济棠公馆里,度过了几乎是他人生最痛苦的 天。
  《梅花村街志》有一段文丰:“1949年9月29日,蒋介石在梅花村主持国民党中常会及中政、中监会议,呼吁国民党员支持李宗仁、阎锡山领导‘为国服务’。10月1日上午,李宗仁在东山梅花村会见蒋介石。10月14日,广州解放。”
  可见10月1日蒋介石还在梅花村。《往事1949写真》这样写道:“1949年10月1日,是蒋介石最为难过的一天……当时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就在广州,住在广州东山梅花村陈济棠公馆。这是蒋介石在广州常住的居所。……这一天,下野八个多月的蒋介石在园子里踱着方步,听着留声机,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目前,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尽快复职就任总统,依靠广州或台湾,与共产党、解放军一决高下。可是代总统李宗仁就是不交权,把蒋介石气得肺都要炸了……蒋介石守在留声机旁一直收听着新闻,每当听到他的许多老部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的消息时,蒋介石破口大骂:‘娘希匹,一群混蛋,老蒋待你们不薄。一群卖身求荣的王八蛋!’”
  10月2日,蒋经国向蒋介石报告苏联宣布正式承认北京的中共政权,并宣布从广州召回原驻中华民国大使罗申。蒋经国催促父亲;“近日广州形势很紧,我看还是及早回台湾吧!”月3日,蒋氏父子乘飞机黯然离开广州。
  


  南天王陈济棠公馆
  
  陈济棠公馆是一座红砖清水墙的两层西式别墅,共分为主楼、后楼、东楼和西楼,中间用天桥连接。历经岁月洗礼,房子墙壁已略显陈旧,高大的窗户,漆色斑驳,露出褐色的木质;楼顶的栏杆边,不知从何时开始,生长着碧绿的蔓草,有的枝头还摇曳着紫色的小花。那些龙眼、鸡蛋花、凤凰树郁郁葱葱,给小院平添了几分清凉。
  主楼正门旁边的墙壁上,有一块不起眼的方形石碑,上面刻着“陈济棠公馆”。
  陈济棠出身贫寒,早年弃文从武,跟随孙中山革命。不到40岁,已成为雄霸一方的“南天王”。
  他的军旅生涯,颇为传奇。程思远(早年曾任李宗仁秘书)曾说:“在广东人的心目中,陈济棠有‘福将’之称。所谓‘福将’,其特征第一是逢凶化吉,第二是坐享其成,第三是无端发达。”
  1911年,陈济棠加入同盟会。直到1918年他仍只是地方军系中一名鲜为人知的连长,但在接下来的11年间,虽然军事才能不算出色,曾被嘲为“败军之将”,但无碍他官阶节节上升,
  1929年,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加剧,蒋介石 诱禁李济深。陈济棠还只是个师长,然而,他却最后主政广州。当时蒋介石的幕僚马超俊这样评价陈济棠:“土头土脑,望之愚不可及,惟赋性纯厚,向善有心,对本党主义素具信仰……操守扎实可靠,外骛心少,安分听命。”在德、才不可兼备的情况下,蒋介石选择了看起来秉性忠厚、野心不大的陈济棠。1929年,陈济棠被任命为广东编遣区特派员,负责广东军队的整编。陈济棠自此成为称霸一方的“南天王”。
  1930年,陈济棠在其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在梅花村大兴土木,建起了这座公馆。因为陈酷爱梅花,在公馆门前栽梅成列,故有“梅花村”的之称。
  陈济棠对公馆十分重视,多次召见设计者,说明住宅的要求。
  陈济棠公馆有4000多平方米,遍种青竹花草,主楼前建有石山鱼池,传统中国园林的假山流水、六角凉亭,与建筑的西式廊柱相映成趣。当时,陈公馆附近东有林直勉公馆,南有徐景堂公馆,西有警卫军军长陈济湘公馆,西南有李扬敬公馆。
  陈济棠笃信风水,陈公馆及其前后左右公馆的布局,是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堪舆“四灵兽”模式设计。主楼前原有的石山鱼池是“朱雀”,后楼是“玄武”,东面林直勉公馆为“青龙”,西面陈济湘公馆是“白虎”。
  “上世纪30年代初,把东山称为广州政治权力的后院,可谓至当不移。那时陈济棠住在梅花村,独揽党政军大权,他经常在家里开会,听取大小官员们的汇报,因此大家便走马灯似的往梅花村跑。许多关于广州建设的方针大计,最后都是在梅花村一锤定音的。”中央红军在长征出发前夕,曾与陈济棠部达成秘密协议,“借道长征”,为突国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济棠编制《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他主政的广州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和陈济棠同时期在这里兴建别墅的,还有十多位国民党高官要员。因而,这里又被称为“广东政治权力的后院”。只是好景不长,6年后,时势变迁,陈济棠黯然下野,这座公馆,也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
  
  风雅文德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席卷神州大地的是一场场猛烈的风暴,见证了千年沧桑的文德路上,至今仍然流传着曾经到访的革命者的故事。
  1925年,周恩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委书记期间。住在文德东路的文德楼,并在此和邓颖超结婚。曾在这里居住过的还有李富春、蔡畅夫妇、李之龙等。李之龙当时任海军局长、代理中山舰长,1926年3月20日凌晨在文德楼的寓所被蒋介石逮捕,由此揭开中山舰事件的序幕。宋庆龄与孙中山到永丰舰避难的前一晚,也曾住在今一德路旧部后四号。
  1926年春,毛泽东同志在文德路附近的番禺学宫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常到文德路旧书摊看线装书,查找历史资料,看完书后,还顺路到文德路口的妙奇香楼饮茶。据说名句“饮茶粤海未能忘”便是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一起在妙奇香品茗聊天时留下的。
  1927年,鲁迅先生受聘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时,据说也曾偕同夫人许广平到文德路买书,并一起到妙奇香饮茶吃饭。
  当时文德路上往来的文化人也很多,有作家秦牧、吴有恒、欧阳山、周钢呜、诗人韦丘、戏剧家李门等等,这条路现依旧文化气息浓厚。
  
  民国新贵地盘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山,除了华侨富商巨贾会聚,不少军政要员也纷纷在此大兴土木。现在的合群路、美华路、达道路、梅花村等,是兴建别墅公馆的主要地点。
  当时,在此建宅的军政界知名人士还有林翼中、孙科,林逸民、陈庆云等20多位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国民党高级将领余汉谋在保安后街建了楼房三座,在百子路建两层楼房一座。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李汉魂在新河浦路建了一座三层楼房。国民党高官胡汉民在达道路、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烟墩路均有住宅,宋子文的寓所在农林上路,白崇禧的寓所在东山六横路,连一向在外省的军阀阎锡山、于右任也曾经在东山居住。
  
  东山少斧
  
  能够在东山区居住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曾经令人瞩目的风华一代。
  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多是官家子弟,势焰薰天,盛气凌人,他们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一杯红茶、一个壁炉、一栋洋房,这是他们生活写照,因此被称作“东山少爷”。
  俗语云:“有财有势住东山”,东山因明代“东山寺”而得名,寺右村、寺贝底、寺贝通津等村名、地名因寺成名。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
  龟岗马路一带已经修葺一新,红色的小洋楼,方格砖的大马路,焕发出一种新时代的辉煌色彩,丝毫感觉不到远去岁月的沧桑。相对于西关的北京路及上下九,这里少了一些熙熙攘攘,多的是都市一份难得的宁静。在这里漫步,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西式的穹顶散落于长街,令你那习惯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眼睛骤然为之一亮。那些藏在老街里的一幢幢小洋房,既有着东方的精致,又有着西洋的气派,总让人看得心驰神往。
  遥想当年,显赫一时的东山少爷,他们青春年少,英姿勃发,风流倜傥,一掷千金,由于思想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拘束,按照自己的意愿装扮家园,令今天的新河浦路、龟岗大马路一带建筑成为丁东山的标志。
  逵园是一栋整修中受保护的旧楼。从围墙外望过去,楼顶横批上刻写着“1922”几个字十分清晰。整个小楼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走近时候,可看到刻着“旧民居保护文物”的白色大理石镶嵌在外墙。红砖外墙,正门二楼阳台上两根欧式的装饰柱,以及铁花窗、铁花栏杆等装饰细节看来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风格。
  颓败的楼房阳台上,生机勃勃地长着些许不知名字的青草。极目远眺,东山一带尽收眼底。
  晚风徐来,昔日的东山少爷已随历史的烟尘消逝,再也不可追寻,而在这个傍晚,置身在这昔日的东山少爷居住的洋楼上,一种因为怀旧而雅致的心理,赫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曾经飘逸的东山少爷了。
其他文献
童话以悲剧收场,故事却让人一讲再讲。即使在她香消玉殒十年之后……    灰姑娘    她时常感到不安,时时都需要有人照顾。她希望以别人对她格外的赞许和特殊的亲昵来弥补自己童年遭受到的冷落。初识王子,她开始焕发光彩。    灰姑娘/孤独童年  “不是男孩”的负罪感以及“我是个令人讨厌的姑娘”的心理,加上父母轰动的离婚事件,始终让戴安娜感到自己不受重视。    不是男孩/戴安娜出生时,掌声和拒绝同时存
期刊
夏日就这么没有预约的到来,带着那刺眼的阳光搅得人心烦意乱,这样的季节找一个地方放松心情也就成了心中的期盼……  得知碧水湾是一处避暑与养生的胜地,夏日的碧水湾更是凉爽温馨,一向立场坚定的我,也开始有些心动了。只是现在已是夏季,去那里好像不是时候,温泉也能清凉?!不大理解,不过就当散个心好了。  带着一丝疑惑和几分期盼,迎着酷热的暑气,我们走进了碧水湾“清凉水世界”……  清幽·凉风·梦里桃花源  
期刊
如果不是因为电影《面纱》里那首好听的主题曲《A la claire fontqine》(译为《梦之浮桥》),我也许不会对尚雯婕保持着一种新鲜且持续的关注。当然,谁都不能否认,她的嗓音特别,法语歌唱起来也好听。06年的超级女声成就了在“梦想与现实”中选择前者的白领们的向往,也成就了这把歌坛上特别的好嗓子。  如尚雯婕为专辑亲手写的一段话“沉默的人,用音乐大声讲话”,在这张精装版的EP中,收录了四首歌
期刊
应该承认,清、日建交至甲午战争这二十余年间,在这中国社会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不论知己与知彼,国人皆让东邻著了先鞭。尤其知彼二字,更是瞠乎其后。日本要“有事”于中国,必作前期准备;准备工作须秘密进行,则派往中国之间谍必多,间谍来华,必以经商、旅行为借口;间谍回国须写报告,事后倘作公布,则其名必一变而称“游记”;现在所知明治之后在日本出版的中国游记数以千计。于是,《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总序》云:“如果把
期刊
一门六进士,百步两尚书;  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  茅屋底下出公卿,无才无德莫进门;  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  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  如此盛名,何地能副?  养育了陶渊明、汤显祖、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朱耷等代代英才;  自隋唐科举盛行直到明清,一地之内所出进士竟占中国半壁江山。  何方圣地,曾载如此人文厚土?  田间地埂金
期刊
剪辑后的《加勒比海盗3》内地公映版本仍然长达近3个小时,有消息传这是终结篇,不知真假,反正好莱坞大片在把玩第N部电影的游戏上屡试不爽。或许,明年今日,鼓捣出第四部也不一定。  不知被剪去20分钟以前的《加勒比海盗3》的完整版本究竟如何,我想,起码周润发扮演的“啸风船长”不会死得那么突兀。昔日的“发哥”摇身变成一脸恶相的光头刀疤男,一句“欢迎来到新加坡”,霸王气质长存,出场不久后莫名其妙地死去,临死
期刊
这个冬天欧洲异常地温暖,漫步街头,川流不息的街面不时有靓车闪过,其中不少敞篷车早已按捺不住地敞开了顶棚,任凭阳光和柔风撒进车内。此情此景不禁回想起秋末与朋友们一同驾驶奔驰CLK敞篷车,游走于奥地利山水之间的美好时光。  这次自驾之旅只用了周末两天,主题亦非常明确,即第一天观赏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最高峰Grossglockner(海拔3797米),第二天游览享有奥地利皇家领地美誉的SaIzkamm
期刊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的副标题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有几个人认识什么特吕弗、赫尔佐格或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大部分人看电影纯粹是为了娱乐,根本不晓得什么大师,也不懂得什么理论。即便自称影迷,但谁是导演、片子体现了什么艺术理论、体现了哪种思想也极有可能毫无兴趣。  不过现在的小资们要求越发“学院派”了,导致电影类的图书愈出愈烈——各种类别的电影剧本、影人传记层出不穷,连电影史,电影艺术概论这些电
期刊
庐山,古称匡庐,相传因匡氏兄弟结庐成仙于此而得名,因此庐山也被唤作“神仙之庐”。李白、苏东坡、白居易、朱熹等历代名人都曾在此结庐而居,书院文化一时兴起。  从古至今,庐山一直是一个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十九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在这里实现别墅梦,庐山成为在华的驻外大使、欧美商人、传教士的乐园;民国时期,这里以夏都闻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过的三次政治会议,曾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
期刊
上期所刊拙稿《辛苦忠诚皇赐姓一脉香烟百世承》,蒙读者惠顾,问及若干问题,现续貂略叙一二,聊供参考。    一、关于百家姓    这个问题长期困扰辜氏家族。一个通常的解释是,辜乃小姓,在筛选时未进入编者视线,何况未列入百家姓的姓氏还很多,不独辜姓。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武汉辜家贵、南昌辜理耕两位老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辜氏宗亲,在全国范围大兴考证之风,并得到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同宗的热烈响应,包括央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