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l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爷爷爱树,粗糙的手掌抚着庭前同样粗糙的木瓜树干,仰头看着交叉的树枝,缓缓地说:“这树,还是你爸爸十岁那年种下的……”满目爱怜。
  农闲时节,勤劳的爷爷在庭前、屋后、山头种上各种树:门前小园里的五六株橘树,三两棵樱桃树,一两株琵琶、李子树;屋后若干棵毛桃和山头一排排整齐的甘栗,各色果子随时序的更迭接连成熟,春有樱桃,夏有桃,秋甘栗,冬有木瓜……只要果子熟透,爷爷便会及时把枝头新鲜的瓜果从树上采摘下来,再由奶奶送到县城的子女家。于是乎,不同的口味刺激着味蕾。鲜嫩美味的樱桃、酸甜爽口的蜜橘、甜而滑腻的琵琶、清香脆嫩的木瓜片……缠绕在舌尖的味觉长长久久地捆绑着我们最深的记忆里。门前的树一圈又一圈地扩展着体内的年轮,最高的枝干也悄无声息地越过了屋顶。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在一个奇寒的隆冬时节,凄凄的寒风带走了老屋门前树上最后一片枯叶,也永远带走了奶奶,仅仅只过了一年,爷爷也随之而去。没了爷爷、奶奶的打理,如今,屋前屋后只留下了一些矮小的树桩和满目的荒草迷离。
  闲时,喜欢独自走进树林,倚在一棵树旁,凝视眼前形态各异的树,笔挺、峭拔的枝干,碧绿、鲜嫩的叶片纷纷映入眼瞳再刻入心底。久之,仿佛在与一个个相交多年的故友把酒言谈,似乎便可进入一种與树相交的秘境。每每手抚一棵树,都有一种生命流动的息息之感,都能够体会到它的根须深扎于土壤之中不断汲取养分再输送到每一片叶的执着努力。日月把它从地平面不断拉高,它再静默地把岁月的故事和风尘都逐一化成体内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年轮。这些圈展现的是它的宿命,勾画的是所经历的苦难,正如人手心中交错的掌纹。
  看到不同的树,总会想起爷爷的那些树,怀念艳阳高照的春日,踩着爷爷搭好的楼梯,背着小篓,坐在樱桃树上采摘一颗颗红玛瑙般樱桃的喜悦。怀念和邻居伙伴贪吃的秋橘,直到牙齿都酸得没了知觉才肯罢休的快乐时光。怀念奶奶用长长的竹竿敲打高高的树枝,落下“杏子雨”的美妙。怀念冬日之时,屋外飘着雪花,家人围坐炉火旁吃着腌渍的酸甜可口木瓜片时的温馨。门前的树在温柔春风的抚摸下总会如期抽出嫩小的叶子,可爷爷、奶奶走后,就再也回不来了。童年时期的经历最难忘,常隐匿于记忆的最深处,偶尔跳出来勾起人的无限怀念。想起“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并肩坐在桃树下,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诗句,三毛童年时期在桃树下编织的那个飘洒着无数落花的梦一如童年之时爷爷的果树带给我的不尽怀念。
  梁实秋说:“树虽不能言,不解语,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枯荣,它也晓得传宗接代,它也应该算是‘有情’。”常常觉得树不仅仅有生命还有情感,只是不能言也不能语。那是否会有“蚂蚁在树干上爬,可能会觉得痒痒出溜,蝉在枝叶间高歌,也可能会觉得聒噪不堪”的感觉呢?
  树只是不会走路,它的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树的种子一旦落入土壤中,根须便深埋在土壤中一直向下、向下,再供给养分给树干一直向上、向上。树是大地的精魂,汲取大地的养分,由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应有的模样。独立、坚忍的树在一地扎根便在此地付于一世的光阴,直至化为石头。行至树林深处,遇到众人合抱的百年古木,抬头望着它盘结交错的树枝,便想起“古有大椿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语句。再看眼前的树,它似一位老者立于眼前,试想世间如若真有睥立苍生千年,岿然不动,静观沧海桑田的古椿,于遗世独立之时是何等的寂寞和孤独。
  窗外,春风拂面,暖阳盈怀,柳条摇荡成一首季节的诗章。春荣、夏繁、秋枯、冬藏,世间的每一种事物都逃脱不了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叶子在秋季摆脱了树的束缚,在时光的碾压中化为泥土,待到这春天又再度重生,想至如此,便萌生太多的感怀之情。
  喜欢树,大概本就因为生命之间的缘定。有时候总会觉得周遭的许多事物都似曾相识。之所以能够在尘世相逢,是因为我们都曾经站在生命的三生石上。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徜徉于宋词花海,我犹如花间一只蝶。  花中之王,国色天香,当数东坡词,雍容华丽,大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样一个全才,人生却是起起落落,总是被天南海北地贬。这一切皆因其才华太出众,总遭人妒忌。但东坡的豪放,总是会让这一切风轻云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西北望,射天狼。”东坡的豪放中总带着一股执着劲,“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还有那股非比寻
期刊
南方的植物,大部分都长青,一年四季,总是枝繁叶茂,接受人们目光的洗礼,木棉却不是,它春天一树嫣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则是秃枝寒树,愣是给岭南如春的四季加入北国的风情。  小时候,母亲说起木棉,总是一脸的崇敬,我不解,母亲总是笑笑:“你不曾见那一树花开的震撼!”我第一次听人用“震撼”而不是用“美丽、动人”之类的词来形容花,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但我真正见到木棉,却是在上高中之后。  198
期刊
对于家人,我始终认为,理性的分析似乎是一种伤害,而感受他们更是生活的质地,更有一家人生活的温度。  母亲识字不多,某天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本《红楼梦》,也看了起来,然后不好意思地说:“看不懂。”我后来知道母亲是想给我们兄弟姐妹做个读书的榜样,也许是有人教她这样。当时父亲淡淡地一笑,说:“其实我也看不懂。”父亲其实是读过三年私塾的人。母亲听了父亲的话,也笑了。父亲这么说,是为了不让母亲难堪。当然这是我
期刊
童年时,我常来姑姑家小住几日。  姑姑家住在一个村子里,姑父是村里有名的木工,不知是他不想干重活还是有别的原因,姑父很少外出做木工,每每收工回到家,姑姑开始烧火做饭,而姑夫一屁股坐在炕沿上,酒壶就端上来了,白酒就咸菜,常常是喝得醉烂如泥。家里常常是两样子饭,上好的给姑父,姑姑和表姐是粮菜参半。但即使是这样,姑父还是对姑姑不好,瞧不起她,嫌姑姑生了个女孩,常常和姑姑拌嘴,说姑姑是“绝种”。  姑姑和
期刊
县城南部的光茅山上,长着一棵奇特的红杜鹃,它在一个黑黝黝圆柱形的丑陋岩顶上。  近处看,如一个经过艺术造型的附石式树桩盆景。远处看,丑黑的岩石就成为树主干的一部分,加上十多个枝丫纵横交错,似十多条臂向四周挥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拙厚古朴,浑然和气,不亢不卑,庄重潇洒,酷似一位巨人武士在站岗。  就是这么一棵红杜鹃,名闻远近乡邻。传说是什么“风水村”,隐藏着的神灵保佑着这一方水土。常有人家在它
期刊
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这些年来,也曾有那么几个对我有那么点意思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是儿时父母所订的娃娃亲。当时我们什么也不懂,两小无猜地一块儿玩。我到了初中时,看得出来,她还是喜欢我的,毕竟当时能读上初中的不是很多。但我却不太喜欢她的,因为她的性格有点粗鲁。我上高中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我了,这在农村,毕竟算是有一定的文化了。但我却更不喜欢她,还是因为她的性格,在一个村里
期刊
那天放学回家,四年级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当时就我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矗立在田里的稻草人。确切地说,应该叫直立,而不是矗立。用三个“直”来形容它真是站得太直了,而且它也没有那么高大雄伟,它有点孤苦伶仃地立在那里,面部表情不知所云。  我似乎又重新发现了它,好像它死去了多少时候又活过来一样,好像隐藏了很长时间突然又冒出来了,其实,它一直在那儿,不声不响,不理不睬,一直存在着,又一直被我们所忽略
期刊
记忆中的父亲,是冷漠的。当母亲把我的作业本撕得粉碎,扔进灶台里烧掉时,他假装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从那时起,我给他贴上了“狠心”的标签。  哥哥把两个新作业本和一把酥心糖偷偷塞给我,才平息了我心里的愤恨。  哥哥总是时不时地给我惊喜,一支漂亮的铅笔,一个印着彩画的本子,一把香甜的酥心糖,他以此奖励我学习成绩的提高。他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到时候老师会奖励一堆本子,让母亲撕得手发软都撕不完,想到这个
期刊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的家乡下竹中村,史载已有1700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最佳幸福生活。我多么祈望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永恒体现。听
期刊
妹妹小我两岁。  我们童年时代,家住龙潭寺街头的龙井生产队,人多地少,田里的产出有限,工分不值钱。我家是个大家庭,十一口人,除了不能下地干活的小脚奶奶、尚未成年的几个姑姑以及我们兄妹三人外,只有两个半劳力,工分挣得没有人家多,分到手的粮食也就少了许多。出生在这样的农民家庭,谁都摆脱不了“穷”啊。  妹妹和我们一样饿得精瘦,命运的手却偏偏拉着她小小的羸弱之躯,去承受更多的苦难。  记得一个夏天,吃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