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分析有“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在编排时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独设置为一个模块,引入了很多的解题策略,而画图就是最常用的解题策略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有序推理并抽象思维,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构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策略;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86-02
  众所周知,“数”与“形”是数学的基本元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人微。”这一精辟的论述充分说明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且思维能力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知识的内涵,也无法在大脑中建构起数学模型,影响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让画图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由模糊走向清晰,使画图策略真正成为学生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一、以图促辨,明晰概念内涵
  数学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无法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画图策略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简单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教学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集合图,增强对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等式和方程内容时,教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的砝码,在天平的右边放了一个1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了。学生想到了“50 50=100”。教师顺势揭示出等式的概念:“含有等号的式子叫作等式,如60 100=160,70 80=150,200-100=100等都是等式。”然后,教师将50克的砝码换成了x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又平衡了。学生想到了“x 50=100”。教师趁势揭示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教学如果就此结束,学生对等式和方程势必难以正确地进行区分,所以教师可以画出集合图。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就能理解“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的含义。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时适时地引入画图策略,不仅让学生辨析出等式和方程的异同,还培养了学生的集合思想,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图介入。找出内在规律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现行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课本对“探索规律”的内容都进行了合理的选择和精心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设計探索规律的题目,在学生难以找到突破口时将图形引入其中,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全过程。
  在教学奇数内容时,教师出示题目:1 3,1 3 5,1 3 5 7,…,1 3 5 7 9 11 13 15,让学生在1分钟之内完成。学生面面相觑,认为这怎么可能?教师没有急于点破,而是让学生画圆,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画圆发现了规律:连续。个奇数相加的和等于。的平方。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举了一些例子进行验证,发现这个规律准确无误,说明其具有广泛性。
  上述案例中,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帮助学生发现了规律,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积累了探索规律的经验,从而赋予数学课堂更加深刻的意义。
  三、以图架桥,培养良好数感
  数轴是学生研究数学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数轴上的点与数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借助数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数的排列是有规律、有方向的,还可以帮助他们比较数的大小,区分正数和负数,揭示数的本质,培养良好的数感。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数轴,使抽象的数变得有形可依。
  在教学“负数的认识”时,学生在比较-5和-3时,认为-5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情调研是“至理数学”教学主张下理学案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理学案中理学目标设定、主题研究任务设计的重要依据。适度的学情调研可以有效克服教学起点把握不准、研究任务缺乏挑战、学习素养考虑欠缺等弊端。学情调研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学习前测,把握起点;课中捕捉,适时调整;后测反馈,跟进延伸。  [关键词]学情调研;儿童立场;理学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发力,既要重视操作引领,又要关注知识迁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还应适度引入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多维组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稳步发展、稳健提升。  [关键词]圆的认识;迁移;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56-02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要有自主探索的过程,又要有合作学习
[摘 要]为了设计数学大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教师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设计了两节课:第一节素材少,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第二节为学生设计了数学大问题,让他们在独立思考问题。通过比较两节课的教学方式发现,精选学习素材可以丰富学生认知,设计数学大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考。  [关键词]教学;大问题;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数学作业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数学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有趣味性的、有实效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那么,教师如何设计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开放且层次多元化的作业活动,在能动创造性的
[摘 要]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求表面积和体积内容时,在复习题与测试题中间往往存在着知识点的断层,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通过借助实物、动态演示、有效补充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点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融会贯通,弥补知识断层,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面积计算 补充练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课为例,展示如何在练习课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达到形断意连、逻辑相通、环环相扣的境界,使练习课不但能够加固旧知、训练技能,还能发展思维,锻炼应用能力。  [关键词]练习课;两位数乘两位数;重点;新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45-01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延伸学习,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认知基础 延伸学习 应用能力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31  “认识负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负数的基础知识。作为负数引入的初始阶段,“认识
[摘 要]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绘本图文并茂的形式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为例,探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绘本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绘本;人民币的计算;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8-0066-02  近年来,数学绘本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
[摘 要]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常常会产生一些困惑:“商中间或末尾的0”得来的两种方法能不能在同一课时教学?如果在同一课时出现两种方法应如何处理?是否需要设计两种方法的对比练习?为了解决这些教学困惑,教师在备课时应多思考教材的编写意图,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例题到习题再到拓展练习,分步活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内涵,从而有效实施计算教学,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摘 要]“乘法分配律”这一课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也感到头疼。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经历推理过程、运用多元表征,可从数学建模的角度帮助学生明晰乘法分配律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建模;乘法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5-0006-02  【错误列举】  关于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