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七十寿辰祝寿礼单(下)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湖帆喜欢雪茄,据说有时抽雪茄不慎将烟灰落入作画的颜料之中,他还说笑话,说别人要仿的话,颜色无法配准了。1963年8月2日在吴湖帆七十寿辰的这一天,亲友弟子们所送的礼物中当然少不了吴的心头好:外孙女徐弱(徐伟士之女)送来雪茄烟50支,弟子俞子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送来雪茄二匣及印章等,女弟子李秋君送的是三炮台烟一听。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宽裕的年代,亲友的寿礼以食品、营养品为多,如女婿徐伟士送的是吴湖帆家乡苏州特产虾子酱,董汉臣送的是沙丁鱼、蜂蜜,廖吉祥送火腿一只、鸡一只,秦清曾(秦祖永之孙)送的是乐口福牌麦乳精两瓶,名医庞京周送来海蜇十斤,等等。此外,吕贞白等八位友人合款请上海著名淮扬菜馆——莫有才厨房专门做了一席佳肴。当然,做寿似以送蛋糕为最多,如大收藏家钱镜塘送的就是蛋糕和香烟,书画家陆抑非送的也是蛋糕。
  关于吴湖帆晚年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这两份礼单对了解和研究吴湖帆晚年的交友和生活状况颇有参考价值。当年当事人随手记下的一份礼单,成为今天复原吴湖帆晚年交友和生活场景的重要依据。
  
  吴湖帆先生的两份祝寿礼单均为行草书,不易辨认;第二份礼单字迹较淡,又曾遭水溅湿,更难识别。兹据原件予以过录,并在每条下以按语的形式对送礼者生平等分别加以简介。难以查考者,则付之阙如。
  
  第一份礼单
  
  1 吴朴堂 图章一方
  按:吴朴堂(1922-1966),原名朴,字厚庵,浙江绍兴人。著名篆刻家。师承王福厂,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建国后在上海文管会工作。“文革”中因受迫害而自戕。
  
  2 许慰徐 烟嘴一只
  按:生平不详。
  
  3 王季迁 武宗元卷印本
  按:王季迁(1907-2003),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己千。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后移居美国。其古代绘画收藏之富为当代之冠。礼品“武宗元卷印本”,即王季迁最珍爱的藏品——北宋画家武宗元所绘《朝元仙杖图》的印刷品。
  
  4 谢海燕 蛋糕
  按:谢海燕(1910-2001),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广东揭阳人。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系。留学日本。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东南联大、国立暨南大学等校教授兼艺术科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专副校长。建国后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5 孙伯渊 书画书二本
  按: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出生于装裱篆刻世家。擅长鉴定碑帖,从事刻石拓碑,对碑帖、书画鉴定有较深造诣,收藏金石碑帖甚多,其中不乏宋拓珍品,建国后大多捐给各地博物馆。
  
  6 孙仲渊 樊山对
  按:孙仲渊(1901-1972),江苏苏州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孙仲渊出生于装裱篆刻世家。与其兄伯渊、弟季渊一起继承家业,从事刻石拓碑之业。刻石拓碑有数百件之多。喜爱收藏文物。建国后,将所藏珍贵书画、碑帖等文物捐献给各地博物院。礼品“樊山对”,应指近代诗人樊增祥(字樊山,1846-1931)书写的对联。
  
  7 钱君匋 大图章一方
  按:钱君甸(1906-1998),原名钱锦堂,字豫堂。浙江桐乡人,祖籍海宁。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从丰子恺学习西洋画,并自学书法、篆刻、国画。擅长书籍装帧及篆刻、书法。喜收藏,藏品悉数捐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
  
  8 吴三太太 钢精锅子一只
  按:生平不详。
  
  9 徐伟士 虾子酱油二瓶
  按:徐伟士,吴湖帆女婿,亦能画。礼品“虾子酱油”乃苏州特产,而吴是苏州人,自然会喜欢。
  
  10 徐明 雪茄烟五十支等
  按:徐玥系徐伟士女儿,吴湖帆外孙女。能画。雪茄烟是吴湖帆平日比较喜欢吸的烟。
  
  11 董汉臣 沙丁鱼廿匣,蜂蜜四瓶
  按:生平不详。
  
  12 瞿兑之 寿词一首
  按:瞿兑之(1894—1973)原名宣颖,字铢庵,晚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现代史学家、文学家、画家。出身望族,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玑的幼子。早年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曾任北洋政府顾维钧内阁国务院秘书长、编译馆馆长、河北省政府秘书长及南开、燕京等大学教授。建国后,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聘为特约编审。瞿兑之学问渊博,精研文史,尤精于掌故之学。“文革”时受冤被判入狱,死于狱中。
  
  13 俞子才 雪茄二匣 图章
  按:俞子才(1915—1992),别名绍爵,浙江湖州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入苏州美专。师从吴湖帆。1956年起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专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美术学院教师、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14 缪吉祥 火腿一只,鸡壹只
  按:生平不详。
  
  15 严益堂 扇子一柄
  按:生平不详。
  
  16 沈希圣 白兰地二瓶
  按: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1917年在沪开设推拿门诊。后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17 秦清曾(1894—?)乐口福二瓶
  按:秦清曾,即秦淦,字清曾,江苏无锡人,秦祖永之孙。家富收藏,工山水。设艺苑真赏社于上海,精印各种碑帖书画。礼品“乐口福”为上海产麦乳精的商标名。
  
  18 章锡九 咖啡、可可精各一听
  按:章锡九,生平不详。
  
  19 孙邦瑞 蓝牡丹四百枝
  按:孙邦瑞(1903—1972),江苏江阴人。实业家孙煜峰之弟。著名收藏家、鉴赏家。与吴湖帆结通家之好,情同手足。喜收藏古代书画,其藏品多由吴氏鉴定、题跋。礼品“蓝牡丹”为香烟牌子。
  
  20 方幼安 火腿一只、红绿茶四罐
  按:方幼安,著名针灸学家。生卒年及具体事迹不详。1961年,吴湖帆因中风而卧床不起,经幼安精心治疗,不久恢复了行走。
  
  21 庞京周 海蜇十斤
  按:庞京周(1897-1966),原名庞国镐,字京周,以字行。因五岁时父亲早亡,遂立志学医。1921年,在上海开业行医。曾任上海同德医学院院长、上海医师公会副主席。1937年,不顾生命安危,投身抗战,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兼任该总会救护委员会副总干事。
  
  22 贝聿玿 格子纺衣料、茶叶两罐
  贝聿玿(1908-),女,别名坚白,苏州人。著名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师从郑午昌和吴湖帆先生。擅长山水,苍润劲秀,古韵盎然。1934年与女性书画家何香凝、李秋君、娄咏芬等筹备画会与展览,在上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
  
  23 冯佩方 冯让先 谢淞洲《溪山静对图》
  按:冯佩方,生平不详。据吴湖帆《佞宋词痕》 中《八声甘州》词,题“为冯佩方题其尊人超翁临小仙铁笛图卷子”,可知为画家冯超然之子。
  冯让先(1922-),也为冯超然之子。毕业于之江大学建筑系。为航运工程设计高级工程师。后移居美国加州。承父教,亦擅画,专攻山水。
  礼品“谢淞洲《溪山静对图》”为一幅绘画。谢淞洲,清代人,字沧湄,号林村,长洲(今苏州)人。布衣,能诗,工书画。山水学倪、黄,兼宋人笔意。雍正帝曾命他鉴别内府所藏书画真赝。此礼不轻。冯、吴两家同居上海嵩山路,仅一弄之隔,两家交谊深厚。
  或许因送礼人是两位,此处序号虽为23,但记数时加一,故下条为25。
  
  25 李秋君 三炮台烟一听。
  按:李秋君(1899—1973),女,名祖云,字秋君,以字行,斋名欧湘馆,别署欧湘馆主。浙江镇海小港港口李家人。著名画家。曾师从吴淑娟、张大千。1933年在上海与人合创中国女子书画会,任主任。抗战时积极投身抗日。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华文艺学校。又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等职。终生未婚,与丹青作伴。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工诗文。
  
  26 庞蘅裳
  聂潞孙
  张吉如
  庞京周
  严益堂
  项平甫
  黄西爽
  吕贞白 八位 莫友才整菜一桌
  按:庞蘅裳(1885—1966后),即庞国钧,字蘅裳,号鹤缘,又号鹤园,别署梦鹤词人。书法家。江苏吴江人。拔贡,曾充七品京官。后入江苏巡抚陈夔龙门下。抗战前与吴湖帆、潘博山等创立正社书画会。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黄西爽(1906—1967),字文治,曾用名黄敦良、黄醒秋,浙江吴兴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医术精湛,是海上享有盛名的中医名师。业余喜爱琴棋书画,尤善水墨山水,有宋元之风。
  庞京周、吕贞白生平见前。
  聂潞孙、张吉如、严益堂、项平甫均生平不详。
  莫友才,应即莫有才厨房,上海著名淮扬菜馆扬州饭店的前身。上世纪50年代,扬州著名厨师莫有庚、莫有财、莫有源三兄弟在上海宁波路创建而成。由于该店厨师特别擅长制作各种特色菜和精美筵席,因而颇受顾客欢迎,很快就闻名沪上。
  
  27 朱姑太太 被面、棉毯
  按:朱姑太太,生平不详。
  
  28 朱梅村少奶 衣料两件
  按:朱梅村(1911—1993),江苏吴县人。画家。吴湖帆外甥。幼年从师樊少云,随舅父吴湖帆习画。19岁即卖画为生。曾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干、冯超然等一起组织正社书画会。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并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济大学等院校。
  
  29 任书博 犀角图章、雪茄烟
  按:任书博(1918—),学名世朴,号朴庐。书画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14岁起自学篆刻,16岁开始学习绘画,18岁时拜国画大师吴湖帆为师,系统研习书画篆刻,临摹了吴先生所珍藏的大量历代篆刻书画精品。建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绘画取法宋元,尤喜松竹。礼品“犀角图章”,即用犀牛角做的图章。犀牛角材质珍稀,比象牙还要贵重得多。
  
  30 朱雅珍、戴培秋 大蛋糕
  按:朱雅珍、戴培秋两人生平不详。
  
  31 黄西爽《千秋岁》词画
  按:黄西爽生平事迹见前。礼品“《千秋岁》词画”,即为《千秋岁》(词牌名)词所作的图画。《千秋岁》词应为友朋写给吴湖帆的祝寿词,作者待考。
  
  32 姚天成老闆 加利锅二只
  按:姚天成似为上海菜馆名,礼物“加利锅二只”,应为用咖喱做的菜两锅。
  
  33 吕贞白 词寿序
  按:吕贞白生平事迹见前。礼品“词寿序”即前载《重订佞宋词痕序言》。
  
  34 王仁辅 图章二方,鸡一只
  按:王仁辅,生卒年不详。名符广,浙江鄞县人。书画篆刻家。赵叔孺、吴湖帆入室弟子。山水宗宋元,人物花乌颇得元人逸趣。
  
  第二份礼单
  1 朱大人 字迹漫漶不辨。
  按:朱大人,事迹不详。
  2 俞叔渊 可可(以下漫漶不辨)
  按:俞叔渊,生卒年不详。近代篆刻大师赵叔孺之入室弟子,也为吴湖帆入室弟子。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
  3 陆抑非 蛋糕(方)
  按: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名(羽中),初字一飞。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吴湖帆入弟子。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擅长花鸟画。
  
  4 沈希圣蛋糕(大)
  按:沈希圣,生平事迹见前。
  
  5 黄?之小雪茄(淹漶)、小蛋糕
  按:姓名中间一字难辨,似“伊”字。生平事迹不详。
  
  6 顾冀山东绸一块
  按:应作“顾翼”。顾翼(1917-1993),又名福佑,字复予,号练川,室名卧虎楼,上海嘉定人。沪上著名会计师,曾任上海市财政局总会计师、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工会会计、上海大风堂书画会会长。为张大千入座弟子。山水、花鸟、人物均擅长,亦工书法。
  
  7 王青之 蛋糕(壹?)
  按:王青之(1918-1997),字符义,师从吴湖帆、冒广生,擅长书画诗词。后^豫园书画善会、海上书画联合会。以卖画鬻文为生。精鉴定,富收藏。所藏金石碑版和书画真迹甚多,建国后陆续捐给上海博物馆收藏,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8 许仰齐 蜜二瓶、蜜枣一包、皮蛋卅只
  按:经查,供职于上海钢铁行业的一位工程师名叫许仰齐。建国初期,由他主持,对旧中国时期留下的一座连续加热炉进行了改造。送礼者许仰齐或即此人。
  
  9 程士杰老太太 蛋糕(大)
  按:程士杰(1902-2006),女,湖北黄岗人。新法接生在宁夏推广实施的第一人。1925年毕业于汉口普爱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工作。1934年,赴宁夏从事医疗工作。送礼者程士杰是否即此人,待考。
  
  10 王耕云 生梨一,蛋糕
  按:王耕云,生平事迹不详。
  
  11 钱镜塘 蛋糕(中)、香烟一听
  按:钱镜塘(1907-1983),原名钱德鑫,字镜塘,以字行,晚号菊隐老人,浙江海宁硖石人,沪上书画收藏大家。自幼受祖、父熏陶,爱好诗词戏曲,工书法、篆刻、绘画。20岁以后,钱镜塘来沪,开始独资经营书画,同时收藏历代金石书画。曾多次举办书画展销。他鉴别珍藏了历代书画数千件之多,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
  
  12 钱亚杰 蛋糕(中)
  按:钱亚杰,画家。具体事迹不详。
  
  15 施冲鹏 苹果(一)
  按:施冲鹏,即施南池(1908—2003),本名(羽中)鹏,字扶九,号南池,崇明人。现代著名书画家,亦工诗文。 192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并师从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家萧屋泉,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尤长山水画。
  
  14 徐传桐 寿面(以下漫漶)、蛋糕(中)
  按:徐传桐,吴湖帆外甥,具体事迹不详。
  
  15 童? 雪茄(以下漫漶)、蛋糕(以下漫漶)
  按:此处因水迹漫漶,字迹莫辨。或为童月莲,吴湖帆弟子。童月莲(1923-),女,浙江慈溪人,早年毕业于新华艺专,先后拜唐云、吴湖帆、张大千为师,晚年遍阅近代名家笔法,借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16 吴克刚 蛋糕
  按:吴克刚,生平事迹不详。
  
  17 颜梅华 梨壹、蛋糕
  按:颜梅华(1927-),号雪庵,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喜读书,嗜丹青。早年追随颜文梁习西画,后师承吴湖帆学习国画。擅长花鸟、人物、仕女及连环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8 吴少蕴 潘季华 蛋糕
  按:吴少蕴,吴道邻(1910-?)字少蕴,江苏苏州人,擅人物、仕女、花卉。吴湖帆入室弟子。潘季华(1917-),名鄂,浙江上虞人。曾先后师从贺天健、郑午昌、吴湖帆,得三家指授,画艺日进。擅青绿山水,兼作松、竹、梅等。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湖帆先生为人豪爽,平生好交友,青壮年时,更是与友朋频繁往来,几无虚日。他们在一起或词酒唱酬,或交流藏品,或切磋画艺,总是其乐融融。到了晚年,由于两度中风,吴湖帆精力大减,加上许多日子又是在医院度过,故与朋友的交往就大大减少了。不过,在他七十大寿这个特殊的日子,还是有58人前来祝贺。远在海外的张大千也寄来了他特意为吴湖帆七十寿辰创作的《荷花图》。这个生日应该说办得很隆重、很热闹。从礼单分析,来祝寿的朋友中,书画家(包括吴门弟子在内)占了绝大多数。此外还有书画收藏家、篆刻家、文人、医生、亲戚等。在那个国内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亲朋好友所送的礼品以食品、烟茶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其次是印章、书籍、字画、诗文等文人物品。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
  对于吴湖帆早年的生活,我们可以从已出版的《丑簃日记》(收于《吴湖帆文集》)等资料里知道许多细节。而对于他的晚年生活,我们却所知不多。这两份礼单对于了解和研究吴湖帆晚年的交友和生活状况颇有参考价值,因此我才不厌其烦地对每个人物都进行了查考,以期给读者带来方便。因本人并非专业从事书画工作的圈内人,故查考失当之处在所难免,在此敬请方家斧正。另外,一些未查到的人物也盼知晓者来函相告。
其他文献
劫火余生,虽残犹存,身首分离,虽分仍在,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但一画两地,身首异处,也已成为华夏文化的心头之痛,有识之士期盼复合,纷纷往来两岸,奔走呼喊。1999年7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活动”在其诞生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举行,30多位海峡两岸书画家连手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长卷。2005年,香港凤凰卫视台长刘长乐多次到台湾力促合璧展出,得到台湾方面《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暂时不谈《无用师卷
期刊
已经是第六届的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今年创下了3.2亿港元的成交新高,较去年增长了40%。超过60家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的国际知名艺廊及古董商参与,展出逾5千件艺术品,吸引了18,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观者、交易商。博览会展出的艺术品总价值大约5亿港元,包括从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到现当代的欧美艺术家代表作,可谓融合东西、跨越古今。    秋季是古董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黄金季节,除了各大拍卖行举办
期刊
金秋十月,对于藏家特别是中国古玩收藏者来说,又是一年之中的大好时分,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是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秋季大拍的最佳时机。10月2日至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率先敲响秋拍第一槌,在香港会展中心推出包括红酒、书画、皇宫御用瓷珍藏、明代御制鎏金佛珍藏以及中国传统瓷器工艺品等12个专场。比起历届的秋拍,本次秋拍总成交额为269327.90万元人民币,属于正常偏低水平,而总成交率87.61%,却是属于
期刊
传统的收藏门类限于书画瓷杂,这些门类历经艺术品市场近年的持续开发,关注热度不减,征集难度渐增,因此,“独辟蹊径”,开发新的拍场门类,成为部分有前瞻眼光拍行的新举措。2010年的冬拍,广州嘉德将举槌内地首场“18-19世纪欧洲古董自鸣钟”拍卖专场。此次“古董钟专拍”将推出一批18、19世纪,原产英、法、德等国,出自名家的古董钟。社会中,财富精英的审美情趣向来深受皇室贵族文化的影响,深受中西历代皇家钟
期刊
仇浩然有着多重身份:他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艺术赞助人、收藏家以及国内多家美术馆的顾问。2005年从美国求学回到香港后,仇浩然就一直关注国内文化和艺术事业的发展,这或许与他深厚的家族渊源有关——其祖父是瓷器收藏大家仇炎之,表弟是苏富比中国艺术部主管仇国仕。在美国求学期间,他曾在多家博物馆见习,了解西方博物馆的运作,面对国内当下民办博物馆的“杂乱丛生”,仇浩然认为国家可以考虑从税收制度入手来对这些良莠
期刊
重返历史,中世纪的西方社会依附于上帝的辉煌而存在和发展,那是一个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时代,中世纪绝大部分的艺术也由“神”而展开,色彩丰富的绘图祷告书手抄本,作为传播宗教文化的读物,每本都凝聚着才华横溢的工匠大师的心血,堪称是精雕细琢的绝世艺术品,被众多书籍收藏家们视为珍品,每翻启一页就能欣赏到早期绘画大师们的杰作和精湛的手艺,其复杂的设计和宝石般的色调常常迎来珠宝爱好者的强烈赞赏。2011年伦敦佳士得
期刊
北京荣宝2010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1月13至14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拉开帷幕,10至12日为预展期。荣宝在此次秋拍推出近千件拍品,以满足不同藏家的需求。此次拍卖会以中国书画为主打,亦推出古董珍玩专场及油画专场。    中国书画专场主打名家作品    在中国书画专场,荣宝依旧贯彻其秉持的“精品”理念,推出众多名家作品。诸如周臣的《深山行旅访客图轴》、徐悲鸿的《奔马》、张大干的《春郊试马图》、傅
期刊
“腰缠万贯、身无分文”,这是当下众多民营博物馆的苦经。  民营博物馆历经风雨几十载,创建者们与公众分享收藏,提升文化品质的初衷遭遇现实的无情考验,陷入资金与政策的双重迷局,相关法律的不可操作与某些缺失也使得当前民营博物馆在维持运营、流转藏品上遇到不小困难;在文化诉求与现实条件的谈判中,他们能否寻觅到最终的平衡?本期专题,特为读者呈现民营博物馆在这场资本与理想的对弈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积累的宝贵经验。
期刊
谢月眉虽然是民国时期江南一带著名的女画家,但她好像并没有正式拜师学画。据说在她早年学画时曾得到著名女画家张光(晚号红薇老人,1878-1970)的指点,但她几乎是一位全凭天赋和自学成名的画家。她在二十四岁所作工笔设色绢本《牡丹图》,曾刊登于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当代名人画海》(1931年)中,可见在当时的画坛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她于1936年自订的画润是:绘画作品基本上每平方尺十元;屏条和册页是每平方
期刊
与2010年西泠春拍上那方“石破天惊砚”一样,这方夔龙砚也是沈石友的生前爱砚之一,拓片收入其子辑印的《鸣坚白斋研目》(见《鸣坚白斋研目》第二卷第24砚)和上海书店刊印的《沈氏砚林》(1993年印行,第162页第65砚)二书。砚因端首阳刻夔龙纹得名,端溪水岩石质,长13.9厘米,宽8.5厘米,厚3.4厘米。砚有二铭,一左侧,一砚底,左侧沈石友自撰铭文,吴昌硕书铭,砚底则铭文与书法均出自萧退庵之笔,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