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秋拍分析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uery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对于藏家特别是中国古玩收藏者来说,又是一年之中的大好时分,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是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秋季大拍的最佳时机。10月2日至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率先敲响秋拍第一槌,在香港会展中心推出包括红酒、书画、皇宫御用瓷珍藏、明代御制鎏金佛珍藏以及中国传统瓷器工艺品等12个专场。比起历届的秋拍,本次秋拍总成交额为269327.90万元人民币,属于正常偏低水平,而总成交率87.61%,却是属于高得不太正常。其中“尊酩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釀”、“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明心菩提——Stephen Markbreiter伉俪重要明代御制鎏金佛珍藏”等专场创下了100%成交率的成绩,成为秋拍的看点。
  
  中国艺术品依然是高端市场的主角
  
  从整体上看,这次秋拍总成交额约为港币30亿,在历届秋季大拍中属于正常或者稍稍偏低的水平,但是这次大拍的总成交率达87.61%,却是属于高得不太正常,特别是几个重要的专场的成交率高得惊人,传统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成交率也达到了61.31%,在近年来也是比较高的了。此次苏富比秋拍几个重要专场具体成交数据如下表所示:
  
  再来看看本次拍卖会的具体情况,仍然超不出笔者在春季大拍后的三个预测,那就是第一:持续向好;第二:走向高端;第三:货源继续短缺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结论依然是:适时进入。
  第一个预测已无须赘述,第三个预测,只要看看展场内的陈列,还有现场众多的与中国传统艺术品无关的拍卖专场和拍卖品,也不需要多做解释。第二个预测则让我们来看看下列一组拍卖成交数据: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延续的高端市场仍然是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主角,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高端艺术品投资过去的成功以及这些艺术品相对仍然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众多艺术品投资资金的加入,这些资金来自分散的投资者,其中不乏机构和有组织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这些机构和基金具有相对稳定的目标以及长期的投资计划,旗下不乏有组织的鉴证机构和评估团队,在每次拍卖之前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甚至做出了未来数年数十年之中的操作计划和操作方案。因此,高端艺术品成交价格的进一步拉升是必然的。
  
  投资资源性题材是未来持续的趋势
  
  2008年世界遭遇金融海啸,各国经济一片低迷,证券业、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其糟糕状态令人惨不忍睹,直到今日仍未完全恢复。中国由于处在特殊位置,在这波海啸中之尚得以自保,但证券业、制造业情况不容乐观,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品业界对未来的发展普遍持不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即使不衰退,也将进入一个停滞观望时期。但笔者却是持相反态度,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大拍之后,笔者曾在《收藏·拍卖》2008年11月刊撰文提出如下观点:
  一、投机资金的离场,致使覆盖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浓浓的泡沫迅速破裂,一切即将回归自然正常的运行轨迹。这种大趋势必促使交易的双方重新洗牌:交易的强势端必将重新审视整个市场,从长计议,从过去的短期压榨客户行为而转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彻底失败,投机资金将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真正专业的文物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二、文物艺术品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那就是所有的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都是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这次市场的调整,所褪去的是过去几年间人为附加在文物艺术品身上的厚厚泡沫,所打破的是过去十年间人为形成的种种不平衡的市场状态,所重创的是希冀利用文物艺术品大发横财的投机资金。这种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旦调整完成,一旦市场回归正常,文物艺术品必将迎来下一个高潮。那么,是坐等?是观望?还是积极参与?那就要看个人的意识和决断!
  从2009年底开始,无论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苏富比或者是佳士得,还是世界其他地区一些次级的从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机构如英国邦瀚斯、德国纳高等,就在不断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历史纪录。到了今年春季,中国本土的拍卖公司也纷纷吹响了创造历史纪录的冲锋号,无论是地处中心地域的北京各大一级拍卖公司还是地处地方一隅之地的小型拍卖公司,只要是正规操作,具有良好信誉并工作认真,具有良好诚信记录的,均能录得创纪录的高成交额和高成交率,这在中国改革开放恢复艺术品拍卖以来的15年间是前所未有的。这更加证明了我一直以来坚持的两个判断:第一:投资资源性题材对象是未来投资趋势,且必然成功。第二: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艺术品经营机构或个人才有前途,才有机会。
  
  专业团队征战拍场 个人买家夹缝生存
  
  对于个体投资资金和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来说,以筹集海量资金投入并与机构买家做恶性竞争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这些资金往往会投向具有稳定增值潜力且相对传统,受众较为普及的标的物,例如传统的非顶尖级明清官窑瓷器以及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器物,这就是为何唐英款的乾隆杯和白玉制宫廷用具高价成交的深层原因。
  如果不发生非人力可抗因素的突变事故,如果不发生非人所预期的政治突变事故,至少在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依然看好,适时的进入依然有机会。但是,必须更加细心,更加小心。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适合个人征战的场所,需要团队,需要专业。对于专业投资者、大型的机构和基金,这是春天;但是对于个体收藏爱好者来说,今后留下的空间相对就不大了,还必须尽快地学会适应在夹缝中的生存。
其他文献
近日,故宫新掌門人、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上任后召开媒体座谈会。在考察完故宫的32个部門之后,单霁翔确定了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后的新政方向:“对外要更加开放,对内将采取措施关闭漏洞之門”。单霁翔称:“有人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从哪里烧起?我回答,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保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倒是准备好‘水’了。”  有媒体
期刊
张大千《梨花鸠子图》作于“戊子九月”即1948年十月间。大约是这一年的九月底,张大干偕新婚夫人徐雯波在学生糜耕云的陪伴下从上海飞往北京,专程探望徐悲鸿、齐白石等老朋友,一直到“戊子十一月上句”才返回上海,所以这幅画应该是他在北京所作。画绘于九月,所绘却是春天景象,梨花初放,鸠栖枝上蓬松着羽毛在沐浴阳光,笔法则是工写并施,构图设色雅逸可爱。上题七言绝句一首,诗句清新,与画面般配合体。查张大千诗集未见
期刊
王原祁绘画直承家学,一生倾注于笔墨的经营,将董其昌的笔墨论予以提炼与发扬,形成了“笔墨浑厚华滋,笔底有金刚杵”的独特画风,画史上与王时敏合称“娄东画派”,与王鉴、王翠“虞山画派”相对。其一生画风演变之阶段,事实上,较为明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得黄公望脚汗气”——未脱家法期(20—55岁)。早年的王原祁,受祖父时敏亲授,遥接董其昌南北宗论画学思想,专师南宗画派诸家,其中尤以黄公望为最,“余弱冠
期刊
信札本自私密,友朋于信札中的言谈,往往有不对外人道的知心话,可见写信人当时的心境。本期所刊严复致弟子熊季廉书札,除了补史料之不足,还很大地丰满了严复这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的人生与性情。鉴于与同事宗旨不合,严复在信札中无奈写道“身兼三差,然于公事无丝毫裨益,鸡肋之恋,正在月薪”。严复又因某时事激于义愤,一腔胸臆泄于笔墨。这些当日为知心者所言之语,却成了后人了解清未某个历史片段难得的一手资料。
期刊
黄君实先生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文学,历史,书画史论,书画创作,鉴定样样精通,在书画鉴定领域,黄先生过目书画无数,法眼独具,科学准当。经验在书画鉴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全面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学识、丰富的创作体会更使黄先生高于诸多鉴定家。中国书画今日在世界各地拍卖场上红红火火,并屡创新高。而当年中国书画在国际拍卖行只划归在器物类中。是黄先生等的努力,逐步使中国书画独立成项并争雄于拍卖场上,
期刊
今年春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与上季相比开始回温反弹,徐悲鸿、吴冠中、陈逸飞等经典大师作品高价成交,而刘野、蔡国强、岳敏君、曾梵志、方力钧、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家作品表现强劲。翰海拍卖行的“油画雕塑”板块在春拍表现强劲,一共拍出2亿多人民币。2010年油画市场的秋拍大战已经拉开帷幕,油画市场走势如何?哪些艺术家和作品值得收藏家关注?新入场的藏家又该注意什么?本刊特别采访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雕塑部主管柴宁
期刊
沉醉于典雅的美术回廊中,细品欧洲绘画艺术的珍宝    伦敦国立美术馆自一八二四年设立以来,便不断增加藏品,陈设内容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不断地充实、累积。在这个素有世界画廊称誉的美术馆中,一九九一年又落成了一座新馆侧厅,使得名画宝库更趋完美:达·芬奇、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哥雅、委拉斯贵兹充满热烈情思的绘作;以及萌发新艺术风潮的莫内和塞尚的杰作,将美术馆六十六间展览室点缀得格外璀璨。    
期刊
观复博物馆的永续生存是我这些年心中挂念的一个问题,挥之不去。历史曾给我了一个机遇,让我有机会办成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尽管艰辛磨难,但在第十二个年头,观复博物馆依赖自身收支达到平衡,对我们,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让观复博物馆的永续生存开始成为可能。  昨天,观复文化基金会在北京对社会宣布成立,仪式上高朋满座,来宾都是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对观复博物馆的未来充满乐观。当我在仪式上按下启动按钮时,我忽然想
期刊
劫火余生,虽残犹存,身首分离,虽分仍在,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但一画两地,身首异处,也已成为华夏文化的心头之痛,有识之士期盼复合,纷纷往来两岸,奔走呼喊。1999年7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活动”在其诞生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举行,30多位海峡两岸书画家连手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长卷。2005年,香港凤凰卫视台长刘长乐多次到台湾力促合璧展出,得到台湾方面《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暂时不谈《无用师卷
期刊
已经是第六届的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今年创下了3.2亿港元的成交新高,较去年增长了40%。超过60家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的国际知名艺廊及古董商参与,展出逾5千件艺术品,吸引了18,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观者、交易商。博览会展出的艺术品总价值大约5亿港元,包括从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到现当代的欧美艺术家代表作,可谓融合东西、跨越古今。    秋季是古董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黄金季节,除了各大拍卖行举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