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对于藏家特别是中国古玩收藏者来说,又是一年之中的大好时分,每年的这个时节都是各大拍卖公司推出秋季大拍的最佳时机。10月2日至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率先敲响秋拍第一槌,在香港会展中心推出包括红酒、书画、皇宫御用瓷珍藏、明代御制鎏金佛珍藏以及中国传统瓷器工艺品等12个专场。比起历届的秋拍,本次秋拍总成交额为269327.90万元人民币,属于正常偏低水平,而总成交率87.61%,却是属于高得不太正常。其中“尊酩芳醇——重要美国藏家珍稀佳釀”、“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明心菩提——Stephen Markbreiter伉俪重要明代御制鎏金佛珍藏”等专场创下了100%成交率的成绩,成为秋拍的看点。
中国艺术品依然是高端市场的主角
从整体上看,这次秋拍总成交额约为港币30亿,在历届秋季大拍中属于正常或者稍稍偏低的水平,但是这次大拍的总成交率达87.61%,却是属于高得不太正常,特别是几个重要的专场的成交率高得惊人,传统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成交率也达到了61.31%,在近年来也是比较高的了。此次苏富比秋拍几个重要专场具体成交数据如下表所示:
再来看看本次拍卖会的具体情况,仍然超不出笔者在春季大拍后的三个预测,那就是第一:持续向好;第二:走向高端;第三:货源继续短缺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结论依然是:适时进入。
第一个预测已无须赘述,第三个预测,只要看看展场内的陈列,还有现场众多的与中国传统艺术品无关的拍卖专场和拍卖品,也不需要多做解释。第二个预测则让我们来看看下列一组拍卖成交数据: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延续的高端市场仍然是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主角,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高端艺术品投资过去的成功以及这些艺术品相对仍然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众多艺术品投资资金的加入,这些资金来自分散的投资者,其中不乏机构和有组织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这些机构和基金具有相对稳定的目标以及长期的投资计划,旗下不乏有组织的鉴证机构和评估团队,在每次拍卖之前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甚至做出了未来数年数十年之中的操作计划和操作方案。因此,高端艺术品成交价格的进一步拉升是必然的。
投资资源性题材是未来持续的趋势
2008年世界遭遇金融海啸,各国经济一片低迷,证券业、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其糟糕状态令人惨不忍睹,直到今日仍未完全恢复。中国由于处在特殊位置,在这波海啸中之尚得以自保,但证券业、制造业情况不容乐观,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品业界对未来的发展普遍持不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即使不衰退,也将进入一个停滞观望时期。但笔者却是持相反态度,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大拍之后,笔者曾在《收藏·拍卖》2008年11月刊撰文提出如下观点:
一、投机资金的离场,致使覆盖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浓浓的泡沫迅速破裂,一切即将回归自然正常的运行轨迹。这种大趋势必促使交易的双方重新洗牌:交易的强势端必将重新审视整个市场,从长计议,从过去的短期压榨客户行为而转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彻底失败,投机资金将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真正专业的文物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二、文物艺术品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那就是所有的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都是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这次市场的调整,所褪去的是过去几年间人为附加在文物艺术品身上的厚厚泡沫,所打破的是过去十年间人为形成的种种不平衡的市场状态,所重创的是希冀利用文物艺术品大发横财的投机资金。这种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旦调整完成,一旦市场回归正常,文物艺术品必将迎来下一个高潮。那么,是坐等?是观望?还是积极参与?那就要看个人的意识和决断!
从2009年底开始,无论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苏富比或者是佳士得,还是世界其他地区一些次级的从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机构如英国邦瀚斯、德国纳高等,就在不断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历史纪录。到了今年春季,中国本土的拍卖公司也纷纷吹响了创造历史纪录的冲锋号,无论是地处中心地域的北京各大一级拍卖公司还是地处地方一隅之地的小型拍卖公司,只要是正规操作,具有良好信誉并工作认真,具有良好诚信记录的,均能录得创纪录的高成交额和高成交率,这在中国改革开放恢复艺术品拍卖以来的15年间是前所未有的。这更加证明了我一直以来坚持的两个判断:第一:投资资源性题材对象是未来投资趋势,且必然成功。第二: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艺术品经营机构或个人才有前途,才有机会。
专业团队征战拍场 个人买家夹缝生存
对于个体投资资金和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来说,以筹集海量资金投入并与机构买家做恶性竞争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这些资金往往会投向具有稳定增值潜力且相对传统,受众较为普及的标的物,例如传统的非顶尖级明清官窑瓷器以及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器物,这就是为何唐英款的乾隆杯和白玉制宫廷用具高价成交的深层原因。
如果不发生非人力可抗因素的突变事故,如果不发生非人所预期的政治突变事故,至少在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依然看好,适时的进入依然有机会。但是,必须更加细心,更加小心。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适合个人征战的场所,需要团队,需要专业。对于专业投资者、大型的机构和基金,这是春天;但是对于个体收藏爱好者来说,今后留下的空间相对就不大了,还必须尽快地学会适应在夹缝中的生存。
中国艺术品依然是高端市场的主角
从整体上看,这次秋拍总成交额约为港币30亿,在历届秋季大拍中属于正常或者稍稍偏低的水平,但是这次大拍的总成交率达87.61%,却是属于高得不太正常,特别是几个重要的专场的成交率高得惊人,传统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成交率也达到了61.31%,在近年来也是比较高的了。此次苏富比秋拍几个重要专场具体成交数据如下表所示:
再来看看本次拍卖会的具体情况,仍然超不出笔者在春季大拍后的三个预测,那就是第一:持续向好;第二:走向高端;第三:货源继续短缺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结论依然是:适时进入。
第一个预测已无须赘述,第三个预测,只要看看展场内的陈列,还有现场众多的与中国传统艺术品无关的拍卖专场和拍卖品,也不需要多做解释。第二个预测则让我们来看看下列一组拍卖成交数据: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延续的高端市场仍然是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主角,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高端艺术品投资过去的成功以及这些艺术品相对仍然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众多艺术品投资资金的加入,这些资金来自分散的投资者,其中不乏机构和有组织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这些机构和基金具有相对稳定的目标以及长期的投资计划,旗下不乏有组织的鉴证机构和评估团队,在每次拍卖之前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甚至做出了未来数年数十年之中的操作计划和操作方案。因此,高端艺术品成交价格的进一步拉升是必然的。
投资资源性题材是未来持续的趋势
2008年世界遭遇金融海啸,各国经济一片低迷,证券业、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其糟糕状态令人惨不忍睹,直到今日仍未完全恢复。中国由于处在特殊位置,在这波海啸中之尚得以自保,但证券业、制造业情况不容乐观,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品业界对未来的发展普遍持不乐观的态度,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即使不衰退,也将进入一个停滞观望时期。但笔者却是持相反态度,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大拍之后,笔者曾在《收藏·拍卖》2008年11月刊撰文提出如下观点:
一、投机资金的离场,致使覆盖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浓浓的泡沫迅速破裂,一切即将回归自然正常的运行轨迹。这种大趋势必促使交易的双方重新洗牌:交易的强势端必将重新审视整个市场,从长计议,从过去的短期压榨客户行为而转向长期扎实地培养客户行为转变;而交易的弱势端则优胜劣汰,非专业性的买家彻底失败,投机资金将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掺和”,真正专业的文物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二、文物艺术品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那就是所有的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都是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这次市场的调整,所褪去的是过去几年间人为附加在文物艺术品身上的厚厚泡沫,所打破的是过去十年间人为形成的种种不平衡的市场状态,所重创的是希冀利用文物艺术品大发横财的投机资金。这种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旦调整完成,一旦市场回归正常,文物艺术品必将迎来下一个高潮。那么,是坐等?是观望?还是积极参与?那就要看个人的意识和决断!
从2009年底开始,无论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苏富比或者是佳士得,还是世界其他地区一些次级的从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机构如英国邦瀚斯、德国纳高等,就在不断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历史纪录。到了今年春季,中国本土的拍卖公司也纷纷吹响了创造历史纪录的冲锋号,无论是地处中心地域的北京各大一级拍卖公司还是地处地方一隅之地的小型拍卖公司,只要是正规操作,具有良好信誉并工作认真,具有良好诚信记录的,均能录得创纪录的高成交额和高成交率,这在中国改革开放恢复艺术品拍卖以来的15年间是前所未有的。这更加证明了我一直以来坚持的两个判断:第一:投资资源性题材对象是未来投资趋势,且必然成功。第二: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艺术品经营机构或个人才有前途,才有机会。
专业团队征战拍场 个人买家夹缝生存
对于个体投资资金和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来说,以筹集海量资金投入并与机构买家做恶性竞争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这些资金往往会投向具有稳定增值潜力且相对传统,受众较为普及的标的物,例如传统的非顶尖级明清官窑瓷器以及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器物,这就是为何唐英款的乾隆杯和白玉制宫廷用具高价成交的深层原因。
如果不发生非人力可抗因素的突变事故,如果不发生非人所预期的政治突变事故,至少在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依然看好,适时的进入依然有机会。但是,必须更加细心,更加小心。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适合个人征战的场所,需要团队,需要专业。对于专业投资者、大型的机构和基金,这是春天;但是对于个体收藏爱好者来说,今后留下的空间相对就不大了,还必须尽快地学会适应在夹缝中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