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与重现(散文)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已开
  午后,充血的大脑仍旧兴奋。近乎瘫在椅子上。这才想起了水。勉强直起腰来,取出十几片绿茶,甩进玻璃杯。滚烫的开水一冲,瞬间把茶叶托上了杯口。我想起了釜底抽薪。一缕热气摇晃着,飘向一旁的电脑。窗外阳光明媚,玻璃杯在我的玻璃桌面上形成了一个瘦长的圆柱体。颈部被茶叶充斥,黑压压一片。中部是杯体上“浮瑶仙芝”四个字的模糊投影。下方金黄澄澈,一点金光闪耀在底部的聚焦点。像金字塔尖的光芒。茶叶缓缓舒展,即将完全打开躯体。浸润它们的沸水,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滚滚。若非阳光的照射和玻璃板的映衬,还不肯亮出自己婀娜的曲线。突然,一片尚未完全打开的叶片脱离大部队,迅速自由落体,挺立于杯底。在暗流的波浪中轻盈地旋转,不疾不徐,舞姿曼妙,不肯轻易倒下。一会儿,饱满的叶片陆续垂直落下,玻璃板上的波浪顿时热闹起来,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像浑圆的葡萄从藤上一股脑落地,像错落有致的五线谱,像江面上的点点帆影。顷刻间,拥满杯底。圆柱体也不再头重脚轻,上半身晶莹透亮。
  突然,我的余光扫到脚边的一片茶叶,孤零零躺在地板上。它是怎么到那儿去的?是不经意间从我的手指缝中滑落的?还是贴着茶叶盒的边缘滚落的?我完全没有印象。要是早一点儿发现,还可以再放进茶杯,让它和同伴们会合。现在显然已经没必要了。我把它捡起来,灰尘明目张胆裹挟着它,身上斑痕点点。片刻,我还是把它放进了垃圾篓。
  于是,它脱离了大部队,脱离了组织和伙伴,独自进入了垃圾篓,和素不相识的废纸、回型针、包装袋等其它物品相处在同一个逼仄的空间。或许浸润了一身油污,或许沾染了薯条的粉末。总之,已经身不由己。分配处理垃圾时,它被看见的几率微乎其微,要么随着废纸进入制作纸浆的机器,要么被埋进某个巨大的土坑,要么在一场熊熊大火中烧成灰烬。就算偶然中的偶然,被某个有眼缘的工人发现,也不可能因为它的存在而更换处理方式,或是单独挑出来另作他用。当然,也有可能遇上粗心的工作人员,倾倒垃圾时不小心把它遗漏在了脚边,与尘埃为伴,过一阵子又被清洁工打进畚箕,倒入垃圾桶,开启了又一次轮回。无论怎样,它的命运终究是偏离了。它本该跟着大部队进入某个玻璃杯或紫砂壶,在滚烫的温度中慢慢发育,展示健硕的身躯和轻盈的舞姿,和伙伴们一道把水染黃,在愉悦一个个味蕾的同时得到一定的赞赏和感激。可是现在,它还没发育就要进入某个未知的处理流程,像个待宰的羔羊,前路迷茫,黑漆漆一片。它的生命只能停留在婴幼阶段。尽管它的丰满期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这短暂的绽放正是它存在的主要价值啊。如果连这点儿希望都破灭了,必定是万分痛苦的。有时,它的同伴一等就是数年,一直期待着被某双眼睛相中,被某双手选中,期待着热水浇开庐山真面目的那一刻,尽情为悦己者容。一旦被选中,它们来世上走一遭的使命就完成了。难怪它们在茶杯里要如此开怀地热舞,全然不顾即将到来的凋零。“我就是来奉献的。”我仿佛听见了它们的心声。是啊,吸收了那么多阳光、雨露、肥料,经过了采摘、烘干等等数道工序,连奉献的机会都没有。或许能够设身处地理解那一片孤独茶叶的苦闷。当然,它也有可能在垃圾桶里遇见自己的同伴,已经完全对着某个或某群陌生人敞开躯体和心扉的同伴。它们的心情一定截然不同吧。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不为人知的言语交流?它会不会自卑?同伴会不会合伙嘲笑它?还是试图用即将蒸发的残余湿度帮助它发育,尽管彼此都心知肚明,只靠这一点儿微弱的水分显然无法使它哪怕绽放一丁点儿?无论如何,它的命运仍然无法更改……
  我抬起头,环顾一圈。深棕色的书柜,银白色的资料柜和报刊夹,黑色的沙发,乃至桌上的电脑,白底黑字的文件,油墨味十足的报纸,居然顿时滋生了一种审美意味。是此时此刻我的眼睛贴了一层审美的薄膜?还是它们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只是平时被琐事的羁绊和惯性的视角所忽略了?平常我也几乎天天泡茶,难道只是因为今日偶然拖到中午,偶然把杯子放在了正午的烈日下,偶然被疲惫的双眼捕捉到,以及其它什么混在一起的机缘巧合?无论如何,我这台被各种任务催促而例行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及容纳机器的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在一抹阳光的照耀下,在一杯再普通不过的茶水的装点下,顷刻柔软了不少。我处于高度紧张的闭合状态中的感官,此时忽然绽放了。原来,一刹那,在这个严肃、一丝不苟的氛围里,也可以完成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的频道切换。
  由于太阳、玻璃板、杯子、一些茶叶的临时性组合,表面平静、枯燥的办公室,竟然形成了如此强烈的美的碰撞和生命的激荡。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居然通过某个角度的组合,释放出如此丰富的悲欢离合。办公室的其它部位,是否还有类似的情绪潜藏着,等待着被发现?
  我们的脚步太快了。互联网等新技术使我们的感官广泛延伸,但从发现美、感悟美的角度,我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却在弱化。人们总是试图去找寻美,攀上高山,潜入深海,甚至踏进无人之境。仿佛离日常生活轨道越远,才越有可能觅得美的踪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等待有缘人邂逅。一个定睛,一次回眸,说不定就是一份美的机缘,一次美的开光。
  傍晚,再一次凝视杯中的茶叶。它们已经疲态尽显,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我顿时醒悟:它们的生命诞生之际,就蕴藏着一种哀伤的美。正应验了米开朗基罗的名言: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此时的窗外,一大片木棉花安详地躺在土壤里。咦,它们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这么快就凋谢了?从花瓣的身形来看,肯定是前两天的疾风劲雨干的。尽管被摧残到早衰,但它们还在努力绽放,用一地的姹紫嫣红,装点着周遭的蜡黄与枯枝。
  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你对世界开放了,世界就给予你成倍的回报?
  草微曳
  清晨,院子里一片静谧。天色,因连日阴雨而混沌、晦暗。茶花树的叶子又被昨夜的风雨打落了不少,有的似乎一夜间完成了枯萎的程序。加上几株竹子飘下的竹叶,从隔壁院子荡来的落叶、花瓣,把一方局促的院坪搅得零乱不堪。下意识操起扫帚,开始清理一地的红绿黄。扫地,应该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形式之一,也是审美意识启蒙的重要体现。竹枝带过之地,顿时洁净清爽。差不多把各种植物归至一个角落,正在查遗补漏。咦,有两三片树叶怎么扫也不动,死死钉在原地。是不是被卡住了?还是侥幸进入了扫帚的盲区?正要去拔,猛地缩回手——并不是被卡住的“空降兵”,而是地地道道的“土著”。几株新绿从严实的瓷砖缝钻出来,只露出一点儿尖尖角,探头探脑的。像襁褓中的婴儿,缓缓试探人间烟火。倒也足够消解瓷砖的枯燥。它们是如何挤出重围的呢?是缝隙留得太大?恐怕不是。半年前,瓷砖才重新铺过,工人们弯腰弓背忙活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底下还垫着一层厚厚的水泥。可眼前的绿色,的确是穿透了水泥层,顶出脑袋来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它的根,或者它们的根,应该早把瓷砖下面的土壤搅得天翻地覆了吧。我扭过头,后面居然也有隐隐的嫩绿。稍稍挪动脚步,左边、右边亦然。   站起身,撇下扫帚。环顾这一方狭小的院落,顽强的嫩绿,悄然遍布。惊诧,茫然。日日进出,竟毫无觉察。无意间,它们必定被踩踏了多次,也被同一把扫帚反复摧残,猛烈的冲地水也没有把它们打折。依然绿得鲜艳,纯粹。生存环境如此恶劣,得有多么强烈的意志才能傲然挺立。换瓷砖前,它们是否存在?与旁边土壤里的草丛有没有直接的关联?我思考不出头绪,不敢妄下结论。我试着轻轻拉扯草的茎,纹丝不动。似在意料之中。不敢继续使劲,生怕摧残了这一抹坚强的风景。无论如何,整个院落的审美意境,因为这些盎然的生机,瞬间升华了。它们与整片苋红色的瓷砖,与雪白的墙壁,与海拔更高、丰满婀娜、处于显性地位的茶花树、桂花树、桔子树、含笑等等,形成了强烈的美学互动。
  我来回端详四处冒出的嫩草,放任思绪游走。我有多久沒仔细观察植物了。是啊,草实在太普通了,人们的步履愈发匆忙,谁会停下脚步,安安静静欣赏三五株草呢?路边的野草哪怕再龇牙咧嘴,摇首摆尾,也一样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更何况,还是如此微小、分散、踪迹难觅的草。与此同时,为了找寻所谓的大美,消解苦闷,人们总是千方百计上高山,下深海,入沙漠,穿森林。仿佛离日常生活越远,越能感受美的真谛。实际上,高山深海的美,一定比路边的美更华丽吗?真正的美,必须费尽周折,辗转奔波才能享受?这一撮一撮的小草,真的就那么不值一提?
  我想起了院墙上的一抹绿。也是清晨,天光熹微。下楼梯的一刹那,一排绿撞进我的眼球。它们是从哪冒出来的?以前好像从来没见过。我冲到楼梯口,揉揉眼,尽力洗去惺忪,以确保没有停留在某个梦里。它们个头都很小,每株几片分叉,像是花鸟市场售卖的最小号植物。仅仅延展二十来公分宽,没有别的伙伴。拦腰以下,均已灰暗,分明不是新芽。天天上下楼梯,居然从未遇见。是墙头草吧。可是娇小的块头,迅速否决了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嵌在墙体里的玻璃片昂首挺立,这些边缘锋利的防盗武器,竟成了纤弱的根茎最近的伴侣。仿佛一个孱羸之人,被强行摁进了一间满是壮汉的小屋,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我想起了在刀尖上跳舞。可它们依然镇定自若,傲然绽放着。不合常理。它们的养料从哪里来?走上两节台阶,一层薄青苔映入眼帘。铺在狭窄的墙壁顶端,有点儿自身难保的青苔,似乎正是唯一的滋养。可为什么只有这一小段距离?我把头探出窗外,为什么除此之外,长达数十米的围墙却寸草不生?
  不知不觉半个钟头过去了,我像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寻宝者突然得偿所愿,注视着这一片绿。欣喜,虔诚。避免了又一次咫尺天涯的遗憾。只有离离原上草和干燥的岩石缝长出的草,才能诠释生命的张力吗?
  川端康成说过,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有的美,只会被某些人发现。有的人,身边尽是美的因子,却大眼漏神。
  就像面对花,风景最简单、最基本的因子。地下掉落的花瓣,过不了多久,往往黑点满身。人类的脚步不假思索。没有几个心怀愧疚。但前日看到一群学生,所有人都绕开眼前躺着的白色梨花,小心翼翼。他们知道,那是一朵朵花,美丽、清净。跟着他们的脚步,我的心微微一颤。他们充满了不忍。与成绩无关,也无法用考试、学分衡量。他们感受到了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康德笑了。它是一种竞争力吗?或许大部分人不以为然。是的,这部分东西的生发,哪儿有这么快?可能等到某个时刻,觉得生命不可以肮脏,不可以堕落,不可以糜烂,不可以低级趣味,而把生命升华为一个比较崇高的状态时,大概就相当于对待那一片不忍踩踏的花。
  年初,火车上翻杂志,一段话让我眼前一亮:
  记得有人曾说,“美景之美,在其忧伤”……梅花插瓶无须多,一枝就足够,在灯下疏影横斜地静默着,可以提醒你,哪怕半生失意,还有这点儿压箱底的美学,撑着你,穿过风雨,穿过人潮……
  什么是压箱底的美学?我百思不得其要义。直到邂逅这些微小而倔强的嫩绿,方才恍然大悟——看似枯燥、坚硬的瓷砖下,仍可春潮涌动。墙沿上密布的玻璃碴,无法阻挡生命的伟岸张力。它们,就是压箱底的美学。
  近日进出,总是小心翼翼,擦亮眼睛,生怕打扰了美学的清静。那几十秒,我总感觉自己的存在,更像是一个生命状态。
  声未远
  “有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卖啵?”
  男低音,雄壮粗犷,夹杂浓烈N城方言腔,在扩音器的帮助下恣意传播。中断了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冲向阳台,东张西望。却寻不着半点儿蛛丝马迹,任其由强渐弱。一如几十年前。
  它曾经是三经五纬的标志性声音。每到大中午,或者周末,便穿过繁茂的树荫,直达各家庭院。听不清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只知道若有生意要做,只需站在阳台上大声一喊,承载扩音器的三轮车,更有可能是板车——当时在与三轮车的较量中占尽上风,就会迅速来到院落门口。这些皮肤黝黑,骨骼硬朗,往往留有浓密胡须的车夫,或许可以广义地称作生意人,如何练就了听声辨人的娴熟技能,至今仍是一个谜。恐怕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概括的了。随后,便是一番家庭主妇与生意人之间的唇枪舌战,最终的结果大致是家庭主妇一面喋喋不休地絮叨,仿佛对方得了多么大的便宜,一面畅快地接过票子,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而生意人把剩余的钱塞回荷包,把电器搬上车,扬长而去。至少看上去是一次愉快的双赢。
  这个叫做三经五纬的街区,一直熙熙攘攘,人口密度高得吓人。公务员、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国企员工、理发师、医生、小商贩,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共同填充着三经五纬的细胞。因此,除了一应俱全的餐馆、宾馆、学校、小卖部、五金店、菜场、水果店、药店、裁缝店等等配套设施之外,就是数量庞大的单位宿舍,电器折旧自然水涨船高。这个区域也顺理成章得到车夫们的青睐。
  进入21世纪,这样的男低音逐渐消失了。起初还有些不适应。生活条件改善了,电器更新换代更加频繁,没了这些三轮车,旧电器如何处理倒真成了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过时间一长,也习惯了。或许是时代的发展注销了这个行业?或许是车夫们纷纷在城里找了更体面的工作?抑或是家家户户都装了铝合金窗,把偶尔路过的这类声音自动隔绝?   直到前日,熟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我顿时错愕。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偶遇的两辆三轮车——
  上周末,在眼镜店调镜架,一阵敲锣声在耳边响起,清脆响亮。一辆三轮车正缓慢地向前挪。骑行的是一位老人家,满脸皱纹,头戴一顶黑色棉帽,身上的深蓝色棉袄泛着惨白。定是刷子多次摩擦,或双手反复揉搓的伤痕。身后的三轮车被纸壳塞得满当,压得扁平的纸壳箱三三两两靠在一起,被一根根五颜六色的麻绳、玻璃绳装点着,虽谈不上漂亮,却也齐整。车轮缓缓驶过我的身旁,老人家的皱纹更深了,眉头紧皱,卖力蹬着踏板。也许是车本身太重了,也许是纸壳覆盖的空间隐藏着什么沉重的物件,也许,这辆车根本就没什么重量……老人家吃力地扭动身躯,调动每一块能为所用的肌肉,向某一个终点前行。他的腰,弓成四十五度的銳角,仿佛只有俯下重心,才能依靠惯性弥补肌肉力量的萎缩。
  隔日。驾车,十字路口等红灯。前面,依旧一辆三轮车,锈迹斑斑,歪七倒八堆着空饮料瓶、破麻袋、垃圾袋、白色泡沫等等杂物。绿灯了,正四处张望,等主人把它骑走。刹那间,车动了一下。是不是没拉手刹?不对呀,刚才怎么一直没动。它又往前挪了一点儿。我有点儿愣神。急促的嗽叭声分贝不一地从后面传来。我轻轻点着油门,跟着它滑行。好不容易过了斑马线,终于超过了它。司机居然就在座位上,只不过腰已经弯得和地面平行,把自己“隐藏”得很好。她穿着一件深咖啡色大衣,满头褐发,左半边脸爬满褶皱,一双小脚在腰力的支援下勉强带动着庞大的车身。
  正愣神间,邓师傅蹬着自行车过来了。等等,邓师傅?脑海中的自然反应反而让正常的理智产生错觉。真的是他,那对枣红色袖套证实了他的身份。他不是“退休”了吗?难道又出山了?又在补完胎后试骑一圈以保无虞?
  在自行车还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他和他的修车铺曾经门庭若市。链条掉了,车刹用力过猛失灵了,轮胎被碎玻璃扎破了,都成了生意。每接一辆车,邓师傅都如临大敌,仔细对症下药,局部问题解决了还会认认真真给车做个体检,查找其它方面的“病症”。尤其是装链条、修刹车、补胎等活计,一定要骑上车在三经五纬转上一圈。别人花五分钟修的毛病,他得花上几倍时间。因此他基本从早忙到晚,只在午后一两点钟挤点儿时间,端着夫人送来的搪瓷碗大快朵颐一番。邓师傅修过的车总是完璧归赵,无需返工,还把车擦拭得锃亮,得到街坊邻居交口称赞。而且在这儿修车的人,邓师傅总能跟他唠上几句,不至等得烦躁。价格也十分地道,有时打气没带零钱,哪怕萍水相逢,邓师傅也乐呵呵放行。一传十,十传百,生意逐渐兴旺起来,店门口总有一排自行车等待修理或被主人取回。
  他住得很近,离修车铺三十米上下。每天一大清早,两口子穿着固定的蓝色工作服,推着装满螺丝钉、扳手、锤子、老虎钳、润滑剂等各式工具的工具车,摆摊开工。利索地拉开铁门,把工具和铃铛、轮胎芯、坐垫等零部件一字排开,三四把打气筒斜倚在工具箱上。从第一单生意起埋头苦干,直到天黑才彻底伸个懒腰,收拾物什锁门返回。三经五纬也偶有其他几家修车摊,但总是开不长,两年就收摊走人。或许明面上各有原因,但邓师傅绝对脱不了干系。谁能做到像他这样精益求精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三经五纬曾经赚得盆丰钵满的三羊包子铺、军人服务社等等店面都陆续改换门庭,同一个餐馆店面少说也转了三四个主人。只有邓师傅,依然每天准点推着工具车上下班,蹲在自行车前摆弄着。只是,宽阔的国字脸架上了一副老花镜,微秃的上额愈发光亮,背与地面的角度也更小了。
  当然,无论是收家电,收破烂,还是修车铺,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都显得苍白无力。它们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板车几近消亡,垃圾清理愈发体系化,修自行车也无可争议地沦为夕阳行业。我曾经笃定地认为,连三经五纬这片老式社区都听不到回收旧电器的喊声,那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被厚厚的铝合金窗隔离的区域,又怎会有它们的栖身之所?收家电的喊声,收破烂的锣声,已经无可避免地彻底消亡了。邓师傅的修车铺,估计也熬不了多久。前几年,他不也渐渐隐退,把店铺交由儿子打理?是否也源于他的意兴阑珊?
  可是,这些熟悉的声响,似曾相识的黝黑、灰发、褶皱、背影,又蹦了出来。邓师傅也重出江湖,披挂上阵。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但无论如何,它们的执拗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存在,本身就是一份坚持,一份抗争。一不小心,邓师傅和他的修车铺成了三经五纬最老的生意。若时光倒转数十年,谁又能想到,在这片偌大的区域里,坚守最久的,竟然会是不起眼的修车铺。尤其,还是在自行车的生存空间被轿车和“电驴”挤兑殆尽之际。
  今后,它们还能坚持下去吗?我没有这个自信。或许若干年后,它们终究难以螳臂当车,难逃消亡的命运。但它们在见证了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的辉煌阶段,见证了一款款轿车的更新换代之后,还将见证地铁时代的降临——下半年,N城的地铁就将擦着三经五纬的筋骨穿过——谁又能预测它们的生命力究竟有多顽强呢?
  “有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卖啵?”——下一次听到这个声音,应该不会太久吧。
  水微澜
  五百多个日夜过去,我依然对白沙洲念念不忘。
  叫洲的地方很多。大到亚洲、欧洲这些广袤的区域,小到一片水域里的陆地。白沙洲属于后者。它只是一片草洲。比起闻名遐迩的橘子洲、天心洲,实在相形见绌。而且,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存在,每当丰水期,汹涌的湖水就会将其吞没。它什么也没有,除了绿。不过,那是一片浓郁、纯粹的绿,足以压得人喘不上气的绿。没有一朵花,甚至觅不着一丝杂色,恣意生长的草彻底征服了整片土地。耀眼得很。同行的人都是整天被绿包裹,早已对绿麻木的本省人,生活的地域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森林覆盖率,却不约而同瞬间恢复了灵敏度。中学老师也好,企业文秘也好,小老板也好,都顾不上保持风度,一股脑钻进绿的世界。连粗犷、矜持的大男人,也挡不住身体的自然役使,坐着、躺着、斜倚着、吼叫着。如果是黄土高原的游客,或是来自非洲的土著,又会是怎样的歇斯底里?   只有船夫,吐着烟圈,依然凝视远方。标准的国字脸上,透出黝黑的深沉。自从我们登上竹排,他就是这副表情。他在思考什么呢?这儿可是活了半辈子的地方,什么景致还能出神凝望?或许是见惯了姑娘们的手舞足蹈,对尖叫已自动屏蔽。或许,甚至有点儿淡淡的轻蔑——这点儿湖面就大惊小怪,那在外湖打渔的大风大浪面前,岂不得顶礼膜拜?嗯,眼前的这些人无论怎样五颜六色,无论收入多高,地位多么显赫,此时此刻都毫无区别。不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船客,见了草洲便撒欢儿回归本真的性情个体么。
  草洲的另一侧,是鄱阳湖的外湖。极目远眺,也无法寻得边际的踪影。远方,层层薄雾缭绕,宛若虚无缥缈之境。水,微澜着,一边轻抚着湖滩的边缘,一边向天际荡漾开去,母性十足。它怎么会如此安静?这可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啊,一点儿狂野不羁的影子也没有。几条小船懒散地躺在上面,吃水颇深,似打渔归来。微弱的太阳光穿透云层,铺上星星点点的金光,安静、祥和。我陷入了迷茫。来之前所作的心理准备被完全颠覆。它可不是昨日在鄱阳城见到的小湖小汊啊……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水是生命之源,水流到哪里,文明的种子就会播撒到哪里。这便是了。千百年来,它目睹人类文明的演进,见证更新换代的沧海桑田,驻留了数不尽的弥足珍贵的记忆。在它饱经沧桑的明眸中,是一棵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是一个个啼哭的婴儿蜕变为壮汉,接过父亲的渔网,捕捞起人生的第一网鱼虾。是一个个借船而过的外来生命,或神采奕奕踏上追梦征程,或萎靡失落低头不语。在它老茧密布的双耳里,是一群群候鸟齐声高吭的华丽乐章。是一代又一代男儿或高音或低音的豪放渔歌。是慕名而来的男女老幼高声的欢呼和呐喊。见多了,听多了,能不淡定吗?嘴巴也只能紧闭着。因为话语太过深邃,夹杂了太多古老的因子,一旦开口,仅仅几十岁的人,如何听得懂?
  最懂它的,应该是鄱阳城。大自然总是偏心的。鄱阳城浑身是水,各式河流、水库、湿地、池塘遍布,却还锦上添花,甚至有点儿挥霍地塞进一条磅礴的湖泊,让百分之二十二的鄱阳土壤变成水的世界。上天的饋赠实在丰厚。成百上千的城市尽管GDP增长迅猛,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却唯独缺水,缺得厉害。湖是城市的眼睛,一座城市没有眼睛怎么行?于是城市的管理者们再怎么也要挖点儿湖出来,人工的就人工的,总得让城市像座城市吧。因此,无论哪个朝代,称颂、艳羡、遗憾、妒忌,乃至仇恨,或是五味杂陈的目光,总是从四面八方投射而来。
  不过也怪不得大自然。“鄱”,左边除了“米”之外,一撇加一“田”,组成了“鱼”的基本笔画,右耳旁意为“乡邑”,合起来便是“鱼米之乡”。原来,鄱阳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的代名词。那么便清晰了,尽管江西全境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湿,土地肥沃,但只有东北部的鄱阳城最符合《史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的丰饶定位。湖也是趋利避害的,它又何尝不想与这样一片沃土融为一体呢?为表心志,它不仅温柔体贴地依偎在城的臂弯里,还毫不犹豫摒弃了早先因象形得名的“彭蠡”,选择与城同呼吸共命运。
  湖与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城里那一千多个鄱阳湖的小兄弟,也早已与城水乳交融。这些湖的温柔体贴、咆哮激荡都为城所容纳,城的诸多发展变迁、移风易俗的历史密码也散落潜藏于湖中。随便点一个湖,便可能见证了长沙王吴芮深夜理政完毕踱步堤岸的身影。隔壁的湖,或许见证了少帅周瑜操练水师,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赤壁之战运筹帷幄的意气风发。换一个方位,那几片湖或许见证了刘裕大破卢循,为走上帝位稳步前进的坚毅神情。它们必定都见证了朱元璋与陈友谅荡气回肠的水战,以及朱元璋称帝后颁给鄱阳的“随水捕捞”的感恩圣旨,并由此引发的持续数百年的邻县争斗。见证了知饶州时的范仲淹,如何从这片土地汲取营养,为九年后写就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积淀才智。见证了江万里毅然率一百八十多名家人投止水池殉国的壮举。见证了“四大贤母”之一的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的贤德。对了,还有姜夔,那个吟出“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著名词人,竟是地地道道的鄱阳人。这个喝鄱湖水长大的土著,尽管无功无禄,清贫一生,但乡亲们不在乎这些,仍然给他建了座纪念馆,以为荣耀……
  星星点点的湖水所记载的远不止这些。城中熙熙攘攘的街道,究竟经历过哪些重大的变故?当年金碧辉煌的淮王府,怎样在清军铁骑的冲击下顷刻覆灭?历朝历代显赫的大家族,是如何白手起家,悄然崛起,又是如何因子孙纨绔,挥金如土而渐次坍塌?还有,那些景德镇运来的大批瓷器,在穿过鄱阳湖,或北入长江经吴淞口出海,或南入赣江越梅岭由广州出海之前,在这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到底闪耀着何种巧夺天工的美艳光芒?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中国的同一年,周边的大片土地尚未开化命名,鄱阳湖便开始装载着这座城的故人旧事,耐心地记下每一个片段。两千两百多岁了,依然不离不弃。
  愣神间,竹排已经骑上湖滩。回到出发前的观鸟台,湖水依然均匀呼吸着。这到底是怎样一片水域?我突然失声高喊。以往对它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这远不是我第一次与鄱阳湖谋面。在新建,在永修,在湖口,在余干,鄱阳湖都在我的身边。受概念的惯性影响,根本没有停下脚步,用心观察、领悟。不就是一片湖么——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水鸟的天堂,江豚的重要栖息地……殊不知,它的水流远没有想象中的浩浩汤汤,只是微澜、静默。内蕴却丰厚的可怕,足以让人感到渺小。经历的战争和磨难太多,用不着张牙舞爪彰显什么,广博与定力已经深深嵌进血液。它的身体究竟有多少奥妙,恐怕没人能够穷尽。我想到了大道至简,大音希声。难怪竹排要由男丁掌舵,孔武雄健的生命张力与湖面所蕴含的深邃自然力相得益彰,远非瘦西湖边温婉小巧的船娘可以驾驭。
  回程途中,城中心的湖安详躺着,黑漆漆一片,轮廓依稀。一辆辆黄包车呼啸而过,像快速漂移的盏盏渔火。“这几天就像做了场梦一样。”D略带忧郁的感叹,引起我的共鸣。
  关于这个庞大芜杂的世界,很多美,曾经熟悉的存在,咫尺之遥的深刻,都在悄然间遗失。有的是主动隐匿,有的是被动躲藏。可它们都心有不甘,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露痕迹,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希冀某个时刻得到注意。循着这一丁点儿痕迹,往往能够撕开冰山一角,挖掘埋藏已久的真相,甚至转变早以为必然的定论。尽管我无力关心更多,但在一次次偶然中,遗失重现的过程,我找到了一个个观察世界的方位。它们率先带来深切的快感,或痛感,再顺势把我的思维带离日常轨道,去温暖未曾被思想温度覆盖的远方。每一次遗失的重现,都是通往另一片净土的隧道。
  深夜,一睁眼。湖,微澜依旧。
  茶叶、小草、湖水,似乎一直在那儿。默默无闻。它们曾经遗失了吗?或许从未。只是几次不期而遇,唤醒了我迟钝的感官,让我的生命和它们发生了碰撞。美,在主观与客观的对话中悄然迸发。共鸣迭生,水乳交融。它们终于重出江湖。也许,这就是庄子说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吧。
其他文献
华南的冬天是湿冷的,不像北方那样捂实一点就可以暖和了,在这里,即便密不透风也感到刺骨的寒意,只靠远方那一晕红日,微微暖着些身子。  前些日子,这里的天有些回暖,潮而闷,现在好了,一夜骤降十度以上。我裹着衣服,从学校门旁的杂货铺走过,忽而一丝熟悉的味道遁入鼻中,有些暖意又有些呛鼻,闻起来颇像傍晚农家在田里烧的秸秆,但又没有如此刺喉。从味道飘来处又扑来阵阵暖风,我紧勾着的手一下松开了,朝那处看去,原来
期刊
我有时真想将他的小脑袋扒开,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睡着时,我就经常蹲在他身旁,渴望能进入到他的梦里,看看他有没有梦到我,能不能懂我对他的爱。  说完这话,赵文田收回酒盅,在嘴唇间一抿,“嗞”地一声一饮而尽。赵文田没有等我和兰旭回话的意思,几年下来,我们仨的境遇已是各不相同,兰旭留在村里务农,偶尔打打零工;我在南方读大学;赵文田则在县城靠做小买卖赚了钱,而今早已娶妻生子,正为教育孩子的事发愁。我勉
期刊
在云端  在云端,我挪移俯仰和时光,  突然发现,曾多自大就多虚无。  挪移谦卑和眼力,用冬天置换晚秋,  憋住高调的姿态,像憋住一个悟空。  当飞机借下一段天路,白水替换冰湖,  绿叶卸下僵枝,每一条暗道都开花了。  修辞也变得活泼,像擦拭一盏灯。  魔都的冬天无雪,有蒸蒸日上的火气。  上海的早晨  巨大的狗尾巴草长在窗口假花盆里,  压制着树篱中的幻影,看上去有点摇曳。  晦暗的烟气,让骑摩
期刊
来到北京后,佳宁才真正体会到寸土寸金的帝都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当然这不能怪这座城市,怪只怪自己这个来自小城市的女孩子却偏偏怀有一个大得离谱的梦想。  北京给她的唯一印象——除了人多,还是人多。火车站、地铁站、快餐店、地下室……他、她、他、他们一张张陌生的脸,或沧桑、或鲜活、或沮丧、或欣喜……满面愁容也好,天真无邪也好,无论是什么,在这座城市的眼里,他们不过就是围在她身边的一群工蜂。它们一批又
期刊
雁之行歌  我们都是长途迁徙的鸟  劳顿的日子与安稳的日子一样  不会多也不会少  逐水草而居  每一处都是永恒  我们的行踪会被天空记录  被流云忘却  会被大地记录  被季节掩埋  这辗转而飘忽的履历  我们总在鲜绿中激情涌动  在苍黄中领受神的喻示  太阳有长久的光芒  而寒冷也是它赐予的行板  在追逐与躲避中  从群落里汲取依靠和胆量  而最心动的是  与一只缔结盟约  分享飞之喜乐  飞
期刊
车过西辽河  水面宽阔,满足了我对故乡的怀念  柳林散漫,代替着我想要的生活  儿时,我曾与辽河水一起奔跑  那时,河里有鱼虾,岸上有风雪  后来,我在返校的火车上远望  她的日漸消瘦、浑浊  再后来,我怀揣着她的一片波光远行  在重庆的山水里,不停地用她种下  文字和雨水  此刻,我打开双臂,和她拥抱、抚摸  交换过往、天气、身体的曲线  并一起说出,我们  都是好流水  且停亭  我一生的时间
期刊
1  进入十月,伊金霍洛的风就凉了起来,一夜间吹黄了遍野的绿。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地貌,让这一片土地舒展着辽阔。站在它的每一寸肌肤上,丰富的历史故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轮番上演着繁华与寂寥,让这一块土地有了草原,有了耕地;有了手扒肉、也有了众多的面食;让更多的人有了故乡,有了乡音。  无论怎样的交融,有草原的地方就一定有敖包,在高坡或丘陵之上,像是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
期刊
三三在卧室对着镜子画眉毛,我在客厅等着。大约半小时前我们在餐厅吃了午饭,杨姨做了红焖小排,酸辣土豆丝,都是我爱吃的,她给我夹菜,我埋头咀嚼,你会以为这是很家常的午饭时光,但它不是,因为我们三个人全程无交流,除了牙齿撕扯小排和切开土豆的声音。吃过饭,三三说我们上街去吧。在我们那里,上街是逛街的同义,都是逛商场走路看人买东西。我说好。她回到卧室开始化妆,粉底、眉毛、眼线、睫毛膏、口红,一丝不苟。  在
期刊
七路车刚过大桥,我把脸贴近车窗,远处是暮色中的大磁,在那片炊烟中,我依稀看到了家里的灯光。  石拐的冬天有时会格外冷,冷得让你透不过气来。车窗上的水汽已经被抹了好几遍,还是冻成了厚厚的一层。  下了车,我还没来得及把行李拿下来,黑暗中就跑过一个矮小的身影,从我手上接过大大小小的包,从咳嗽声中,我听出是爹……  爹下了一辈子的井,虽然捞了一条命,能正常退休,但常年的井下作业,让这个叫“煤矽肺”的特殊
期刊
老孔是我小学、初中的老同学,没想到在古玩街遇到他。他喊我“乔老爷”,我则喊他“孔老二”,都是我们的绰号。握着手相互大笑。知道我们都已退休才来逛这个地方后又是大笑。古玩街后来迁到闹市区,我就再未见老孔。  那段时间天老阴着,下雪路滑,我就去挤公交车。没想到在车上遇见老孔。我说老孔你去哪了呀?老孔说,我检护照,去美国。你不知道我女儿在美国吗?我说不知道。老孔说我女儿学生物,到美国读的“研”,留在美国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