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虱子消灭光!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7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秋冬之际,我在八路军随营学校(对内为抗大六大队)八队担任政治指导员。
  我们队有三名从南洋来的青年学生,其中一个叫杨少白,当时只有17岁。杨少白初来时热情很高,积极学习,但不到三个月,这个小杨就情绪低落,学习也不安心了。
  我与班、排干部分析原因,有的说,小杨可能是有病,有时晚上看见他显得很难受;有的说,也可能是想家了;还有的说,是不是有坏人挑拨。
  当时这个队有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难免有国民党策反人员从中挑拨。队上也出现过煽动性打油诗,什么“一日三餐小米饭,衣服露膝两腿寒”(那时服装是国民政府发的,国民党军官克扣军饷,把长裤子都做成了半截子)。
  我向营教导员廖海光反映情况,廖指导员说:“这些从南阳来的学生,对国内国外都有影响,一定要弄清原因,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我们队干部研究,决定分工,由我做小杨的工作。
  我就和杨少白谈心。
  在谈心中,我了解到他并不是想家,因为在这之前,他还收到从新加坡寄来的家信,家里还要他好好学习;也不是受别人挑动;对生活艰苦,他也能过得去。
  他只说是睡不好,不适应这里的环境。
  我想,先要着重弄清楚他为什么有病不看。
  我慢慢地问他,小杨说出了原因。
  原来他身上长了很多小虫,他非常怕,也觉得很丢人,不敢告诉别人。他说,要是传染病就见不得人了。
  是什么怪虫呢?我让小杨带我到宿舍去看看。
  他不好意思地要我看看他的衣箱。打开皮箱,我看到衣服揉成一团,塞在箱内,他提起一件有虫子的衬衣说,就是这种虫子。
  仔细一看,我乐了,原来只是虱子,加上一些虮子罢了。我告诉他,这种小虫在北方叫虱子,是一种寄生虫,在北方很普遍,也很平常,并不是什么怪虫。你们南洋是热带,衣服经常换洗,所以不会生虱子。
  我对他说,我们一定想办法为你除去虱子。
  队上专门召开了排以上的干部会进行研究,决定展开一场歼虱运动。
  大家认为,主要是因为水源缺少,洗衣难,生虱子不只是小杨一个人。
  当时我们驻地在洛川县的西景村,属高原地区,村上只有一口井,深有二十余丈,水源不足,群众吃水都困难,哪能顾及到洗衣服。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发动群众到山沟去取水,尽管往返四里多路,但两人抬一桶水没什么问题。
  没有肥皂,决定到炊事班或群众家里弄点草木灰水洗衣服。
  还决定利用两个节假日,由炊事班烧开水,各班轮流将衣服拿去烫好再洗。
  又清扫了土炕,晾晒了被褥。
  两个星期后,大多数学生反映虱子少多了。从此,队里决定:每星期日搞一次歼虱运动,并根据学校卫生科的要求,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做好群众的卫生工作。
  小杨同学又活跃了,他笑着说:“再也不用害怕了。”
  从这件小事,我体会到,毛主席说的“要关心群众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只有把群众的生活,哪怕是捉虱子这样的小事情解决好了,才能稳定群众的情绪,让群众一心一意地干好工作、学好本领。■
其他文献
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说:“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这里提到的“四君”,即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  其实,依我看,这所谓的战国四公子,除了那位以弥天大勇之精神窃符救赵的信陵君还差强人意外,其余皆不足取。尤其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简直就是徒有虚名。  诸君如若不信,请听在下一一道来。  黄歇最大的功劳是协助楚太子熊完逃离秦国,回到楚国,
期刊
一、在西安至延安八百里长的公路线上,每天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热血青年向延安进发    我参加过1938年抗大第六大队(对外称八路军随营学校)第五期的招生工作,耳闻目睹了广大青年学生长途跋涉,投奔延安,报考抗大的感人情形。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二年,华北和京、沪、杭相继沦陷,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全国各地,特别是沦陷区的爱国青年,看到抗大的招生广告后,纷纷投奔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  这
期刊
链接>>  张国焘,字桤荫,又名特立,江西省吉水县人。  张国焘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历任中共中央工农部主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等职。  1938年4月,张国焘叛党私逃,投靠国民党,上演了一幕“中共缔造者反对中共”的丑剧,中共中央将其开除党籍。
期刊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三十周年了,我和地方志打交道亦有十年之久,对地方志工作很有感情,借此机会,说几句话,略表心意。  我很早就对地方志感兴趣,这与我经历的两件事有关。一是民国初年,我的家乡辽县(今左权县)曾遭范姓“土匪”袭扰,我随父外逃避乱。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县志中看到了有关该事件的记载,遂对志书产生兴趣。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看到由山西省社科院点校出版的清光绪版《山西
期刊
“半鸭知县”于成龙    清代,于成龙官至兵部尚书,曾任两江总督。他在广西罗城县担任知县时,一次,远在他乡的儿子来看望他,并带来了一只咸鸭,一向为官清廉的于成龙仅吃了一半,另一半留了起来。儿子临别时,他把那剩下的半只咸鸭拿出来,让儿子在路上吃,因为他根本没有金银送给儿子当旅途的费用。因此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半鸭知县”的美称。后来他任两江总督,每餐只吃青菜,因此时人又誉之为“于青菜”。    “一钱
期刊
一、马通人性,“518”离开连长后,咆哮不安,一度绝食,以求饿死    1945年,我出去执行任务,腿受了伤,被国民党抓了差,因为没有暴露身份,被强拉在东北国民党某部的一个骑兵连当马夫。  连长拉玛扎佈的坐骑也受伤“被俘”了,它是我们内蒙骑兵师注册为“518”号的军马。马通人性,“518”离开连长后,咆哮不安,一度绝食,以求饿死。我来后,“518”闻到昔日战友的气味,这才进食。  我正好照顾它。 
期刊
1964年10月2日,赫鲁晓夫在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以后,立即飞往南方海滨疗养地度假。休养中的赫鲁晓夫仍然兴致勃勃,不停地过问各类国务活动。  10月12日,苏联的三名宇航员乘坐一艘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当宇宙飞船飞完第三圈时,赫鲁晓夫通过无线电话与宇航员通话,祝贺他们成功。  极度兴奋中他没有发现,其它电话已经打不通了,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已经中断。  这一天,在克里姆林宫,背着他召开的苏共主席团扩大会
期刊
一、年轻的“老同盟会员”陈公博创办了广东共产主义小组    陈公博原籍广东乳源,寄籍南海县,1892年出生于广州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陈志美是武举出身,任广西提督时,拥护孙中山反清革命,于1907年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陈志美被清政府逮捕,革去顶戴,打下死牢,后经兵部尚书铁良出面斡旋说情,终将死刑改判终身监押。  辛亥武昌起义胜利后,广东宣布独立,陈志美被革命党营救出狱。出狱后的陈志美,作为
期刊
清末亲贵自毁长城,汉人官僚不乐帮忙,武昌起义一举成功!    孙中山说,四川的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先声,是有道理的。  自1908年清廷的少年亲贵上台以来,有诸多的倒行逆施,影响最大的,就是收权,一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二把汉人权力收归满人。而所谓的铁路国有政策,就是这收权政策牵动面最大的一个行动。  原本发动立宪请愿的汉人士绅,是要借立宪跟满人进一步分权的,结果不仅没有分到权,连已经有的人家还要拿
期刊
一、写信诉实情,惹下塌天祸    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正是风华正茂的20多岁的青年,任湖北省应城县(现为市)共青团县委书记。开始时我也是大跃进的积极分子,也干了一些蠢事和笨事,但自从解开了“卫星之迷”,弄清楚放的高产卫星完全是弄虚作假后,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58年秋末冬初,我们所在点的粮食征购任务仍然未完成,群众已无口粮,生活十分困难,我就到红旗公社的西十、范河两个管理区调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