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裂变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boy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浪》是2020年5月3日(五四青年节前夕)首播,由B站推出的演讲视频。《后浪》在本质上是一部商业宣传片,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就是《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发生了裂变。本文通过对《后浪》话语传播的意义构建、传播分析,从而对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后浪》;传播;青年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84-02
  一、《后浪》话语传播的意义构建
  毛泽东在《七律·洪都》当中写道:“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这里用“后浪”比喻新生力量。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运动。2020年5月4日,正值五四爱国运动101周年,社会在不停变化,时代在发展,青年人的思想也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引领,为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相关单位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尤以B站推出《后浪》为例,B站作为中国年轻族群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生态系统,推出《后浪》的初衷是树立青年人真善美的价值观,构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青年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构建一种属于青年人的身份认同。
  二、《后浪》的传播分析
  《后浪》是哔哩哔哩网站(B站)联合各大主流媒体共同推出的面向所有青年群体的演讲视频,意在使视频中所传达的积极内容鼓舞年轻一代拥抱生活、热爱世界。但是一部如此青春励志的片子,为什么会在网络上掀起如此强烈的舆论热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批判它、谩骂它?甚至扬言自己是资本控制下的“韭菜”而不是视频中所展现的“后浪”。
  (一)用户“解码”有偏差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指出,任何信息在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前都必须先进行“编码” [1]。《后浪》的主要策划人及其团队,他们除了想做商业宣传之外,他们更想做的是赞许和鼓励青年人,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拥有一种积极、乐观、正面的心态,拥有一种奋力拼搏的劲头,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承担起“后浪”的责任和担当,讲好中国青年的故事,传播好中国青年的声音,这是《后浪》主要策划人及其团队的“编码”。一方面因为大众没有明白编码者的意图以及复杂的感知、认知、情感等问题,所以在译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二元对立的矛盾:批判和赞扬、现实与理想。另一方面,即使译码者明白了编码者的意图,但也还是会受自我认知以及环境状况的影响,不在心理上完全认同。
  但是,B站本就是一个商业网站,《后浪》不过是B站的一种商业行为,盈利是它的最终目的,这无可厚非。处于编码的角度来看待这则视频,B站并没有做错什么,它在吸引粉丝的同时还在积极树立青年人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作为一个网站的社会责任;而只是作为用户的大众,其中部分用户对《后浪》的解码产生了偏差和误解,其出现的结果是大众对此的批判和谩骂。
  《后浪》遭遇的是典型的批判性解码。或者根据霍尔的说法,“电视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从各个平台获取关于后浪的评价中,差评的不是在于《后浪》中的生活方式不美好,而是这种生活方式只屬于少数精英群体,没有考虑绝大普通用户的生活状态。
  而同样出圈的快手宣传片《看见》,在强调“年龄差距”的同时,也把“草根群体”纳入进来。从霍尔的角度,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会采取“同向解读”的方式,以编码者预设的意义来解读讯息,解码所得的意义也与编码意图完全一致,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代表阶层单一
  从视频传播的内容来分析,《后浪》传播的内容多元,形式多样,但其实它代表的阶层非常单一。
  《后浪》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UP主,他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涵盖了不同的领域:登山、潜水、冰岛旅行等等。回过头来认真地思考,会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些UP主所谓“模版”的生活方式,几乎无一不是暗合了消费主义鼓吹的“消费符号”。视频中的年轻人,冲浪、滑雪、周游世界,而现实是职场年轻人不停地加班,妥协于“996”的工作模式;视频中的年轻人大都衣着讲究,有钱有闲,一眼看去就是城市中产阶层的标杆,而现实却是有人在为家庭巨大的支出发愁,有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迷茫,有人在为昂贵的房价、连续不断的贷款而烦恼,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
  《后浪》中描绘的青年形象和其赞礼的青春姿态,与现实相去甚远。当回归现实时,大部分职场工作者,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为完成一个项目彻夜未眠;为升学深夜苦读的学生,毫无闲暇时间享受轻松的娱乐生活;为撑起家庭责任,青年农民、工人等劳动者起早贪黑地工作,这些群体都几乎被忽略了。他们才是中国这个后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不得不为了就业、落户、房贷、车贷等现实问题去拼搏。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笼罩下,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种低迷状态,部分“后浪”面临着公司破产、单位裁员,甚至有的还欠着一堆债务,消费呈现出低迷的状态。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人会对这则视频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因为《后浪》所呈现的,是B站生态里的塔尖,是“对少数精英的鼓掌”,很多年轻人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反观快手的《看见》却在阶层多元、尊重用户感受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它强调了地域和生活的多元,也强调了阶层的多元。通过展示普通人的生活,贴近实际,其实这更代表大多数“后浪”,更易引发共鸣,尤其以快手用户的代言人“奥利给大叔”为代表,更是站在普通人视角,喊出了普通人的心声,获得良性的传播效果。   (三)原本存在的数字鸿沟被忽视
  《后浪》中说:“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所谓“尽情享用”现代文明成果的说法,强调这些资源对所有的“后浪”都是免费且机会均等的,实则从出身那一刻起,资源就已经被划分清楚。“尽情享用”只能是出生在富裕家庭且经济能力允许才能“尽情享用”,出生在贫困家庭的人,他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上的温饱,根本无法享受那些现代文明带来的资源。在贫困地区更是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没有机会去接触更广泛的教学资源,更优质的课程。
  位于鸿沟的更弱势一方,就意味着更少的机会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这种新经济中,更多的工作与计算机相关。这同时意味着获得较少参与教育、培训、娱乐、购物和交流等可以在线得到的机会,也无法及时获取可以改善自身处境的工作信息,无缘电子商务以及寻求最低价所带来的改善福利的良机。因此并不是说现代文明的成果谁都可以享用,信息贫乏者与信息富有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是永远也无法跨越的,或者说这样的“鸿沟”会越来越大。
  三、对于《后浪》传播的冷思考
  (一)拒绝单向度思考,秉承辩证思维
  《后浪》所激起的两种争议实则无分对错,不过是引发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一场碰撞。仅从探讨大众对《后浪》的认识出发,不能做一个单向度思维的人,不能被网络舆论生态中那些极端思想的营销号充斥大脑神经,不能因为社会浮躁丢失自己的初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看待问题,用辩证思维看待《后浪》的传播。
  整个社会大体上似乎已经失去了辩证性和反思性,仅以自己的视角以己度人,如若“大家都无条件地接受《后浪》展示出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那么整个社会会逐渐失去多元性,变成单向度的产物,由此走向消费主义,甚至‘娱乐至死’”;如若只是一味地进行批判而忽视其中的积极意义,那么网络空间中的戾气也会趋于严重,年轻人之间无法相互理解,局限的视野会让自身桎梏在信息茧房之中,极端的思维更可能导致社会的割裂。
  (二)借用媒介传播,共享的符号意义
  当《后浪》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场中激起千层浪花时,青年这个词成了共享的符号意义。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具创新思维、最有活力的力量,国家和民族都需要青年,青年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股中坚力量。以青年所代表的这个群体,也就是现在的《后浪》这个宣传片中所代表的“后浪”,通过媒介这种病毒式传播,成为一种共享的符号意义,让青年群体之间实现身份认同,承担起青年该承担的责任,树立青年应树立的榜样。
  (三)站在大众立场,重视社会意义
  正如张慧瑜老师所言:“对于每个时代来说,安顿生命的价值,让普通人觉得生活有意义,都是关乎社会良性运转的大事情。”《后浪》这部视频的拍摄初衷是好的,但策划者只用极少数青年精英群体作为代表,忽视了现实中大多数平凡的年轻人,这样的作品是得不到人民大众真正认可的,而应该像快手策划的《看见》,文化作品接地气,符合大眾的需求,站在大众立场,重视社会意义的传播。
  四、结语
  《后浪》这则视频中展现出的享乐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确引起了大多数青年群体的批判与质疑,但也应看到其本质的内涵是鼓舞年轻一代看到时代发展、未来可期,去热爱生活、拥抱世界。对于网络生态中出现的戾气现象,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的B站以及其他类似的短视频平台,应该以社会效应第一、经济效应次之为初心,传播更多的正能量,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愿“后浪”能看到《后浪》背后的初衷,辩证地看待《后浪》。
  参考文献:
  [1]邹威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黎来屏,贵州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出版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版编辑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选题策划作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文化设计、文化创造和文化引导,需要积极创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以新媒体环境下选题策划发展研究为基础,对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新时代下编辑的选题策划需要清楚地了解竞争趋势,以消费者为基准,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进行人物画像,提升选题策划的精确性;积极运
期刊
【摘要】远古时代,人们带着对星辰的向往,将其划分为二十八星宿,每个星宿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属于自己的代表动物,这是我国古人对大自然万物的向往和崇拜。为了推动星宿文化的发展,让每个人能近距离地接触到中国传统的星宿文化,本文以二十八星宿为对象,运用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从神秘的青铜纹样中吸取灵感,营造出星宿文化的神秘氛围。在材料运用上,采用传统的纸、竹材料进行整体设计。技法采用手绘和手工制
期刊
【摘要】黑龙江省特殊的自然气候、历史环境和民族特色,决定了当地艺术品种类的繁多,也独具特色。随着经济市场的高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旅游业的兴起,黑龙江省的艺术品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反映了黑龙江的文化灵魂,各种艺术品逐渐受到外来旅行者的青睐,并作为旅游特色工艺品被带到国内外各个地方。如何研发出符合市场规律、体现地域文化、迎合审美需求和反映出设计感情的艺术品,不断扩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原理和人民群众主体思想,带有一定的辩证否定观,同时又概括了文化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发展规律。新时期我国不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观,实现与中国相结合的特色化社会主义的强国文化,加强对国家文化的自觉性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感,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下的文化观为指导的正确选择。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我国文化领域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影响,更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文化强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格局趋向多级化发展,硬实力上的竞争逐渐转变为软实力上的竞争,思想文化成为各国暗中较量的新手段。在此新形势下我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动画行业的崛起,其迅速登上各大网络与新媒体平台,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此刻,当人们还正关注在动画整体领域时,另一视角却聚焦到了动画短片,将社会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符号,然而,学术界对于“马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一致论”“差异论”以及“对立论”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美国学者诺曼·莱文以其坚定的“马恩对立论”观点名扬海内外,他把恩格斯的著述及其哲学思想命名为“恩格斯主义”,并构建了一个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相区别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恩格斯主义;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黑格尔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大运河(沧州段)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保护手段,拓宽当地文化艺术资源传承渠道,全面做好保护工作。但是从当前保护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局限,制约着保护及传承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发展现状,从数字化视角探讨如何实现对沧州大运河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保护
期刊
【摘要】文化对人类形成关于颜色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黄色作为中国传统的五正色之一,在中国人的颜色认知中由代表高贵和至高地位的象征色彩词,演变为具有低俗淫秽之义的负面词汇,归因于近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过程中,分别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层面进行了对黄色的新的建构。  【关键词】西方文化;汉语;黄色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数字化技术是基于移動互联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将焦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进行数字化实践,应用于太极拳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整理、传承和创新的新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非遗;太极拳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72-02  
期刊
【摘要】《我失去了身体》(J'ai perdu mon corps)是由米·克拉潘导演的一部法国动画长片,讲述一只断手为了重回身体而经历一系列波折的故事。影片在2020年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以及其他多个奖项。动画影片与现实主义的结缘由来已久,本文旨在以此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动画的剧本、画面风格以及人物设定三方面来分析现实主义在该片中的体现与运用。  【关键词】动画影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