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充满自信,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增添学习的后劲儿。
每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怎么关心呢?普遍的做法就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孩子考了高分的时候,家长心里默默欢喜,甚至给予各种物质奖励。当看到孩子考试分数不高时,家长便会火冒三丈。有的家长嘴上虽然不说,但从面部表情看,就能感到内心的不悦、埋怨和抱怨。有的家长会对孩子指指点点,有的讽刺挖苦,更有甚者就是打骂。
其实,学习好坏的问题不应该只从考试成绩来评判,考试成绩反映的只是孩子在某一次考试当中,展现出来的阶段性学习成果,无论考试分数如何,都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我教过的高中学生,数学好的同学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数学有兴趣。因此,他们每个阶段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能跟着老师的进度一起思考,同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不是到高中以后成绩不好,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说过,小学数学成绩就已经不及格了。我曾经回访过几位学生,他们的案例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反思,家长应该明白比数学考试成绩更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学习兴趣很重要
小东的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除了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以外,妈妈还会给他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比如数学作业做完了,妈妈会拿出课外辅导资料让小东做。有时小东特别想玩一会儿,基本上都会遭到妈妈的拒绝,妈妈的口头语是:“做完了再去玩儿。”
开始做题时,小东总想抓紧时间,写完了好去放松一下,然而难免会出现差错。妈妈的办法就是哪道题错了就要重写10遍,有一次看小东态度不好,竟然要罚写50遍。小东虽然反抗,但拗不过妈妈,只能气哼哼地写完。在罚写的过程中,小东不仅对妈妈产生了怨恨,而且对数学学科也没有了好感,渐渐地他开始讨厌数学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一事物所表现出的意识倾向,而兴趣和人们的情绪又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就会愉快而又紧张地主动去探求未知。小东妈妈的做法,无异于扼杀小东学习数学的兴趣,重复地写同一道數学题,而且还有惩罚的味道,把小东的精力完全转移到无效的学习上,而无力去探求新的知识,去体会数学的美妙。这样不仅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的选择。
乱贴“标签”危害大
一次,小丽在做数学时有一道题不会做,妈妈很不耐心地给她讲了一遍,小丽还是没有听懂。妈妈就不耐烦了,指责孩子不用功、上课没听讲去、头脑不灵活等。母女俩的争执,引来了爸爸的围观,爸爸看了一下数学题,又听了妈妈的解释,不由分说就把小丽的铅笔掰断了,而且还咬牙切齿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呢?我跟你妈妈虽然都没上过大学,但是我们小学时学习可没有这么费劲呀!你怎么这么笨呢?”听了爸爸的这番话,小丽非常委屈,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所以才学不好数学。于是,小丽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是天生的,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孩子的认知水平有个发展的过程,成人认为很简单的知识或道理,对于小孩子来说,不理解或理解慢都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去积极提升认知水平,学会思考这才是学习的真谛。美国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把人类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快思考是依靠直觉无意识的思考系统,慢思考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数学的学习,具备快思考即直觉思维,更主要的是需要培养主动、有意识的逻辑思维,即慢思考。理解慢一些不要紧,只要是有热情去积极思考。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会使孩子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心,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抵触情绪。
掌握方法是关键
菲菲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只是有一次数学竖式做对了,但她没有把计算结果写在横式等号后面。看到孩子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妈妈便对孩子的粗心大意大加指责。然而,这种指责并没有让菲菲找到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
不幸的是,在另外一次考试当中,菲菲虽然没有像上次一样漏写横式答案,但却把答案写错了。菲菲心里惴惴不安,不知怎么面对母亲的指责,心里一直很恐慌。菲菲的妈妈看到孩子的试卷,连询问孩子的感受都没有,就跟丈夫一起指责。菲菲的爸爸更是抛出一句:“事不过三,如果第三次再出现问题,爸爸就要惩罚你了。”菲菲听后,心里更是害怕了。经过这一次,菲菲变得有些闷闷不乐,不仅对数学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怀疑爸妈是不是因为数学考试成绩不好而不爱自己了。
孩子考试卷面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且做到正确“归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是缺乏学习兴趣?是对知识的掌握出现偏差?还是学习方法和习惯出了问题?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对提高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打击,甚至对数学学习形成心理阴影。
菲菲的情况属于粗心大意,家长要教给孩子答题之后检查卷面的方法,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看有没有空缺的地方,有没有答案不一致的情况。家长给孩子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要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要关心到点子上。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是舍本逐末,只会对孩子批评指责无异于饮鸩止渴。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充满自信,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增添学习的后劲儿。
(责编
每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怎么关心呢?普遍的做法就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孩子考了高分的时候,家长心里默默欢喜,甚至给予各种物质奖励。当看到孩子考试分数不高时,家长便会火冒三丈。有的家长嘴上虽然不说,但从面部表情看,就能感到内心的不悦、埋怨和抱怨。有的家长会对孩子指指点点,有的讽刺挖苦,更有甚者就是打骂。
其实,学习好坏的问题不应该只从考试成绩来评判,考试成绩反映的只是孩子在某一次考试当中,展现出来的阶段性学习成果,无论考试分数如何,都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我教过的高中学生,数学好的同学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数学有兴趣。因此,他们每个阶段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能跟着老师的进度一起思考,同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不是到高中以后成绩不好,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说过,小学数学成绩就已经不及格了。我曾经回访过几位学生,他们的案例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反思,家长应该明白比数学考试成绩更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学习兴趣很重要
小东的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除了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以外,妈妈还会给他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比如数学作业做完了,妈妈会拿出课外辅导资料让小东做。有时小东特别想玩一会儿,基本上都会遭到妈妈的拒绝,妈妈的口头语是:“做完了再去玩儿。”
开始做题时,小东总想抓紧时间,写完了好去放松一下,然而难免会出现差错。妈妈的办法就是哪道题错了就要重写10遍,有一次看小东态度不好,竟然要罚写50遍。小东虽然反抗,但拗不过妈妈,只能气哼哼地写完。在罚写的过程中,小东不仅对妈妈产生了怨恨,而且对数学学科也没有了好感,渐渐地他开始讨厌数学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一事物所表现出的意识倾向,而兴趣和人们的情绪又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就会愉快而又紧张地主动去探求未知。小东妈妈的做法,无异于扼杀小东学习数学的兴趣,重复地写同一道數学题,而且还有惩罚的味道,把小东的精力完全转移到无效的学习上,而无力去探求新的知识,去体会数学的美妙。这样不仅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的选择。
乱贴“标签”危害大
一次,小丽在做数学时有一道题不会做,妈妈很不耐心地给她讲了一遍,小丽还是没有听懂。妈妈就不耐烦了,指责孩子不用功、上课没听讲去、头脑不灵活等。母女俩的争执,引来了爸爸的围观,爸爸看了一下数学题,又听了妈妈的解释,不由分说就把小丽的铅笔掰断了,而且还咬牙切齿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呢?我跟你妈妈虽然都没上过大学,但是我们小学时学习可没有这么费劲呀!你怎么这么笨呢?”听了爸爸的这番话,小丽非常委屈,觉得自己真的很笨,所以才学不好数学。于是,小丽对数学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是天生的,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孩子的认知水平有个发展的过程,成人认为很简单的知识或道理,对于小孩子来说,不理解或理解慢都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去积极提升认知水平,学会思考这才是学习的真谛。美国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把人类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快思考是依靠直觉无意识的思考系统,慢思考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数学的学习,具备快思考即直觉思维,更主要的是需要培养主动、有意识的逻辑思维,即慢思考。理解慢一些不要紧,只要是有热情去积极思考。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会使孩子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心,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抵触情绪。
掌握方法是关键
菲菲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只是有一次数学竖式做对了,但她没有把计算结果写在横式等号后面。看到孩子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妈妈便对孩子的粗心大意大加指责。然而,这种指责并没有让菲菲找到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
不幸的是,在另外一次考试当中,菲菲虽然没有像上次一样漏写横式答案,但却把答案写错了。菲菲心里惴惴不安,不知怎么面对母亲的指责,心里一直很恐慌。菲菲的妈妈看到孩子的试卷,连询问孩子的感受都没有,就跟丈夫一起指责。菲菲的爸爸更是抛出一句:“事不过三,如果第三次再出现问题,爸爸就要惩罚你了。”菲菲听后,心里更是害怕了。经过这一次,菲菲变得有些闷闷不乐,不仅对数学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怀疑爸妈是不是因为数学考试成绩不好而不爱自己了。
孩子考试卷面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且做到正确“归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是缺乏学习兴趣?是对知识的掌握出现偏差?还是学习方法和习惯出了问题?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对提高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打击,甚至对数学学习形成心理阴影。
菲菲的情况属于粗心大意,家长要教给孩子答题之后检查卷面的方法,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看有没有空缺的地方,有没有答案不一致的情况。家长给孩子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要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要关心到点子上。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是舍本逐末,只会对孩子批评指责无异于饮鸩止渴。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充满自信,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增添学习的后劲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