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MRI与CT诊断,重点对两种诊断特点及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良性结节38例(76.00%),恶性肿瘤12例(24.00%);MRI扫描显示良性结节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经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45例(90.00%),恶性肿瘤5例(10.00%),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CT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采取MRI诊断,可清楚辨别结节的良恶性,显示微小病灶,检出率较高,但是CT检查的敏感度高,临床诊断时可结合病情选择诊断方案,或者联合诊断,提高临床检出率。
关键词:CT诊断;准确率;甲状腺结节;MRI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具有较高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甲状腺结节因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发现,且多为良性,也有少数存在恶变情况。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或者有恶变趋势肿瘤进行积极治疗,控制其发展,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关键[1]。但是大多数患者因无特异性症状,极易忽视,或者一般检查未检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为临床制定方案提供依据,给予积极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T与MRI是两种常见诊断方式,对于两种方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目前尚无准确结论。本组研究对甲状腺结节分别进行CT与MRI诊断,判断其准确性,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2.6±4.8)岁;单发性结节28例,多发性结节22例;结节直径4~98mm,平均直径(34.6±4.7)mm。存在声音嘶哑者3例,吞咽不适9例,颈部异物感5例。所有患者均配合本组研究,排除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
1.2方法
MRI选择为飞利浦MRI成像系统,扫描序列为常规T1WI、T2WI及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Gd-DTPA增强扫描T1WI。扫描参数为:TE3.93ms、T1WI序列TR195ms、层间距为3mm、层厚5mm;T2WI序列为TE84ms、TR500ms,层间距3mm,层厚6mm;FLAIR序列为TE91ms、TR900ms、TI2500ms;
CT采取64排螺旋CT机,扫面是从甲状软骨至胸廓入口,轴位层间距为5mm,图像层厚5mm, 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增强扫描采取优维显75ml为非离子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ml/s,延迟25s。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扫描结果
CT扫描显示,良性结节38例(76.00%),具体表现为甲状腺外形不规则、弥漫性增大,且边缘有不均匀的强化环,结节内部的密度不均,显示中度强化;恶性肿瘤12例(24.00%),低密度结节处为颗粒状钙化影,经增强扫描后,显示动脉期晕圈征,颈部淋巴结节呈囊性病变,或结节呈颗粒状钙化。
2.2 MRI扫描结果
MRI扫描显示良性结节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结节边缘模糊,周围显示包膜样低信号影,信号不均,周围呈浸润状或颈部淋巴转移。
2.3MRI及CT检查与病理检查比较
CT扫描显示,良性结节38例(76.00%),恶性肿瘤12例(24.00%);MRI扫描显示良性结节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经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45例(90.00%),恶性肿瘤5例(10.00%),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CT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内多发或单发的结节性病变,其发病率为10%[2],是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影像学检查为首选的检查方案,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及预后判断,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有学者研究认为[3],CT与MRI均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正常甲状腺内碘含量较高,且血供丰富,因贮碘细胞出现病变,则引发甲状腺组织中的碘含量下降,间质细胞与滤泡细胞增加,经CT检查可发现病灶。有学者研究中[4],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CT扫描,显示甲状腺病变患者的CT值较正常者低,CT显示为低密度区;提示,CT扫描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敏感度为100%;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检出小病灶,对微小病灶检出率提高,便于早期治疗[5]。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本组研究中,CT诊断的准确率为60.00%,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本组研究病例数较小相关。
MRI扫描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及对比度,从而在甲状腺结节形态、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鉴别中具有较高优势,从而对临近组织侵犯进行判断,可取得更多病变信息[6]。有学者对35例甲状腺结节作MRI扫描,显示良性病变为边缘规则、清晰,甲状腺瘤有完整包膜;恶性病变则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增强后显示包膜不连续或消失;经本组研究显示,MRI检查的准确率为80.00%,且征象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7]。可见,MRI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诊断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
综合上述,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MRI与CT检查均有较高价值,但是MRI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能力优于CT,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同时,CT诊断的敏感度高,临床诊断也可实施CT与MRI联合诊断,提高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马隽.CT灌注成像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67-1468.
[2] 杨少民.甲状腺结节CT及MRI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3,63(6):102-103.
[3] 刘啸峰,钱彬,朱正斌等.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良恶性的MDCT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42(8):34-37.
[4] 赵超,纪盛章,宫长水等.能谱CT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1-4,8.
[5] 马春旭,袁卫红.甲状腺结节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4,38(1):48-52,63.
[6] 朱月姣,沈敏峰.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类型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20-1721.
[7] 刘刚(综述),刘健(审校).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4,51(4):565-568.
关键词:CT诊断;准确率;甲状腺结节;MRI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具有较高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甲状腺结节因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发现,且多为良性,也有少数存在恶变情况。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或者有恶变趋势肿瘤进行积极治疗,控制其发展,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关键[1]。但是大多数患者因无特异性症状,极易忽视,或者一般检查未检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为临床制定方案提供依据,给予积极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T与MRI是两种常见诊断方式,对于两种方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目前尚无准确结论。本组研究对甲状腺结节分别进行CT与MRI诊断,判断其准确性,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2.6±4.8)岁;单发性结节28例,多发性结节22例;结节直径4~98mm,平均直径(34.6±4.7)mm。存在声音嘶哑者3例,吞咽不适9例,颈部异物感5例。所有患者均配合本组研究,排除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
1.2方法
MRI选择为飞利浦MRI成像系统,扫描序列为常规T1WI、T2WI及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Gd-DTPA增强扫描T1WI。扫描参数为:TE3.93ms、T1WI序列TR195ms、层间距为3mm、层厚5mm;T2WI序列为TE84ms、TR500ms,层间距3mm,层厚6mm;FLAIR序列为TE91ms、TR900ms、TI2500ms;
CT采取64排螺旋CT机,扫面是从甲状软骨至胸廓入口,轴位层间距为5mm,图像层厚5mm, 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增强扫描采取优维显75ml为非离子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ml/s,延迟25s。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扫描结果
CT扫描显示,良性结节38例(76.00%),具体表现为甲状腺外形不规则、弥漫性增大,且边缘有不均匀的强化环,结节内部的密度不均,显示中度强化;恶性肿瘤12例(24.00%),低密度结节处为颗粒状钙化影,经增强扫描后,显示动脉期晕圈征,颈部淋巴结节呈囊性病变,或结节呈颗粒状钙化。
2.2 MRI扫描结果
MRI扫描显示良性结节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结节边缘模糊,周围显示包膜样低信号影,信号不均,周围呈浸润状或颈部淋巴转移。
2.3MRI及CT检查与病理检查比较
CT扫描显示,良性结节38例(76.00%),恶性肿瘤12例(24.00%);MRI扫描显示良性结节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经病理诊断显示,良性结节45例(90.00%),恶性肿瘤5例(10.00%),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CT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内多发或单发的结节性病变,其发病率为10%[2],是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影像学检查为首选的检查方案,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及预后判断,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有学者研究认为[3],CT与MRI均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正常甲状腺内碘含量较高,且血供丰富,因贮碘细胞出现病变,则引发甲状腺组织中的碘含量下降,间质细胞与滤泡细胞增加,经CT检查可发现病灶。有学者研究中[4],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CT扫描,显示甲状腺病变患者的CT值较正常者低,CT显示为低密度区;提示,CT扫描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敏感度为100%;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检出小病灶,对微小病灶检出率提高,便于早期治疗[5]。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本组研究中,CT诊断的准确率为60.00%,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本组研究病例数较小相关。
MRI扫描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及对比度,从而在甲状腺结节形态、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鉴别中具有较高优势,从而对临近组织侵犯进行判断,可取得更多病变信息[6]。有学者对35例甲状腺结节作MRI扫描,显示良性病变为边缘规则、清晰,甲状腺瘤有完整包膜;恶性病变则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增强后显示包膜不连续或消失;经本组研究显示,MRI检查的准确率为80.00%,且征象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7]。可见,MRI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诊断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
综合上述,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MRI与CT检查均有较高价值,但是MRI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能力优于CT,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同时,CT诊断的敏感度高,临床诊断也可实施CT与MRI联合诊断,提高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马隽.CT灌注成像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67-1468.
[2] 杨少民.甲状腺结节CT及MRI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3,63(6):102-103.
[3] 刘啸峰,钱彬,朱正斌等.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良恶性的MDCT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42(8):34-37.
[4] 赵超,纪盛章,宫长水等.能谱CT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1-4,8.
[5] 马春旭,袁卫红.甲状腺结节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4,38(1):48-52,63.
[6] 朱月姣,沈敏峰.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类型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20-1721.
[7] 刘刚(综述),刘健(审校).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4,51(4):56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