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循环使用绘本教材中的图片,在进行讲课时能收到更多的奇效。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英语;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94-01
绘本是目前英语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以图文并茂为特点来体现的,既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也是一本不错的绘本资料。那么我们能否充分发挥教材绘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所想内容用英语口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一、一次利用,课前描述图片内容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着课文中的图片,并以图片进行探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给学生看图片的时间并不是让学生随意进行观看,而是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用英语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课文《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观看课文中的一些图片,然后提出这些问题:“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Can you tell me why the are doing that?”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看文章内容,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四只小动物。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狮子、松鼠和兔子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这些单词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识记单词,能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课文教学,在抓住学生对课文中图片的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式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提升语音表达能力,并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二次利用,课中解释句子含义
当学生对文中的图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利用,带领学生边看图片,边对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猜测,通过观察图片达到理解句子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课文《Good habits》一文时,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语句的学习时,可以边学习边提问题,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来猜测语句的含义。例如,讲到“He has many good habits”一句时,教师提出问题:“In your opinion ,what is the good habits?”在大家的心目中,由于habit是这一单元中的生词,因此学生看到这个单词时会比较陌生,对于这个问题也就很难回答出来。于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图中找到答案:“We have just looked the pictures about this passage in the book,can you tell me whether wang Bing is a good boy?Why?”教师问学生大家认为王冰是个好孩子吗,为什么?学生们仔细观看图片后,纷纷表示是好孩子:“because he gets up early”“because he never goes to bed late.”学生们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yes,那么我们常说早睡早起要形成什么才能管用?”“好习惯。”学生回答。“对,the good habits means 好习惯。”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其实是在充分理解图片内容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答复的,在提升学生对语句的理解的同时,增进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三次利用,课后续写课文内容
在学习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继续延续着课文的思路想象,将会对学生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在熟悉课文中的图片基础上,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假设出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
例如,在讲授完课文《good habits》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第三部分下面的图片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1)Perhaps you are Wang Bing,can you find a way to let liu Tao sleep early.(2)Perhaps Liu Tao still sleep late in the night,what will happen in your mind?”两个问题都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题目。第一道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如何给别人提出建议,从这道题目中可以培养学生说服别人的能力。第二道题目则是一道开放题目,以后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同时每个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只有仔细思考后方能给出答案。因此,学生只有将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好地回答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处理事情。
绘本的第三次使用是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续写,在续写过程中可以增添一些如何做、做什么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绘本中图片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口语表述,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借绘本“绘出”英语课堂之精彩——学本课堂理念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案例分析[J].才智,2013(15).
[2]陈群.基于教材话题的英语绘本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1).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英语;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94-01
绘本是目前英语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以图文并茂为特点来体现的,既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也是一本不错的绘本资料。那么我们能否充分发挥教材绘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所想内容用英语口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一、一次利用,课前描述图片内容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着课文中的图片,并以图片进行探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给学生看图片的时间并不是让学生随意进行观看,而是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用英语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课文《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观看课文中的一些图片,然后提出这些问题:“Look at the first picture.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Can you tell me why the are doing that?”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看文章内容,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四只小动物。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狮子、松鼠和兔子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这些单词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识记单词,能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课文教学,在抓住学生对课文中图片的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式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提升语音表达能力,并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二次利用,课中解释句子含义
当学生对文中的图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利用,带领学生边看图片,边对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猜测,通过观察图片达到理解句子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课文《Good habits》一文时,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语句的学习时,可以边学习边提问题,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来猜测语句的含义。例如,讲到“He has many good habits”一句时,教师提出问题:“In your opinion ,what is the good habits?”在大家的心目中,由于habit是这一单元中的生词,因此学生看到这个单词时会比较陌生,对于这个问题也就很难回答出来。于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图中找到答案:“We have just looked the pictures about this passage in the book,can you tell me whether wang Bing is a good boy?Why?”教师问学生大家认为王冰是个好孩子吗,为什么?学生们仔细观看图片后,纷纷表示是好孩子:“because he gets up early”“because he never goes to bed late.”学生们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yes,那么我们常说早睡早起要形成什么才能管用?”“好习惯。”学生回答。“对,the good habits means 好习惯。”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其实是在充分理解图片内容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答复的,在提升学生对语句的理解的同时,增进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三次利用,课后续写课文内容
在学习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边看图片边继续延续着课文的思路想象,将会对学生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让学生在熟悉课文中的图片基础上,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假设出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
例如,在讲授完课文《good habits》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第三部分下面的图片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1)Perhaps you are Wang Bing,can you find a way to let liu Tao sleep early.(2)Perhaps Liu Tao still sleep late in the night,what will happen in your mind?”两个问题都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题目。第一道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如何给别人提出建议,从这道题目中可以培养学生说服别人的能力。第二道题目则是一道开放题目,以后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同时每个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只有仔细思考后方能给出答案。因此,学生只有将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好地回答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处理事情。
绘本的第三次使用是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续写,在续写过程中可以增添一些如何做、做什么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绘本中图片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口语表述,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借绘本“绘出”英语课堂之精彩——学本课堂理念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案例分析[J].才智,2013(15).
[2]陈群.基于教材话题的英语绘本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