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见乾坤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篆刻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伴随书法史的发展而演绎成长。篆刻艺术的发端其实应当早于书法艺术,也反映人类早期探索自然奥妙的智慧所在。篆刻艺术的风格与书法艺术同宗同源,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涵指向所规定的。篆刻艺术的审美理想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即雄浑与秀雅,这不仅是中国地域文化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审美风格所决定的。传统篆刻艺术成为历代篆刻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范本与圭臬,同时传统也在历代的传承中被定义与扩展。当下乃至未来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审美理想的确立,依然在继承基础上发展,但结合时代性,反映时代生活,讴歌劳动人民,体现人类精神文明成为不可动摇的核心主题。文章通过陈述、议论与演绎的方法来具体展开,尊重篆刻艺术自身的规律,对篆刻艺术的审美进行分析。
  关键词:篆刻艺术;书法;审美;经典
  一、篆刻艺术概述
  篆刻本是篆书与镌刻二者紧密而巧妙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篆刻艺术发源于先秦,兴盛于汉,衰败于晋、唐与宋,于明代复又兴盛,清代至今蔚为大观也。篆刻者,以篆书之法刻诸于玉石金铜、牙角骨木之上,简言之,以刀代笔也。篆刻之美,在于刀笔殊途而同归也,故以刀法仿笔法者也。刀毕竟乃锋利之器,刀光剑影诚乃不详之物也。毛笔可谓软湿之物,挥洒之际亦可臻于龙飞凤舞之姿。中国先贤以锋利坚硬之物比拟软湿之笔,真可谓想象之极也。其实,想象与艺术并不存在根本之分歧,二者实一途也。篆刻是艺术此无可非议了,然篆刻亦来自想象之形迹也。
  甲骨文本是人类文字艺术之始,从广义论之,也可以说是刻书之端也。随之金文亦为刻书或者铸书,简书算是毛笔为之,然而简书多以隶书为主。篆书本指大篆与小篆之统称,大篆又指金文、籀文与六国之文字,小篆则是李斯统一文字之后的简化字体,亦称为“秦篆”。大篆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小篆工整对称仍然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篆刻艺术的审美理想自然来自篆书的艺术美学理想,篆书的书写性與篆刻的金石味有所区别,二者又互相取法,共同演绎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之路。
  篆刻的诞生无疑与宗教祭祀以及政治功用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国大多数艺术产生的主要原因。具有政治与政权意义的所谓玉玺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个例子,玉玺的制作至今仍然是一件非常有甄别性的篆刻案例。至于玉玺的内容自然是皇权的一种象征,玉玺不全是美玉制作的,也有是黄金制作的。据说最早的玉玺内容是秦国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字作为玉玺的内容一直流传,民间所用的自然就是“印”了。到了明清以后,文人书画开始兴盛起来,诗、书、画、印成为一种时尚与主流。于是乎,印章成为书画中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之一,修养比较全面的书画家其制印水准自然不会差,甚至有的制印水准相当高以至于成为篆刻史上绝无仅有的篆刻家。吴昌硕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之一,吴昌硕也是第一任西泠印社社长,他的篆刻与石鼓文同宗同趣,开创篆刻史上审美的新篇章。但是,吴昌硕的篆刻也是有传统有渊源的,绝非凭空独创,这也是中国艺术的基本特质决定的。“他仔细审视着在极度艰辛中所刻出来的成果,似乎别有一种韵味。图章上的刀痕,崩裂得非常自然,有种似经意,似不经意的古拙趣味;这正是他青壮年时候刻意追求的汉印境界——寓工整于奔放,寓古拙于平实。”[1]由此可见,汉印是中国篆刻史的真正源头,也是篆刻艺术的必学典范。篆刻取法汉碑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常识与惯例,华人德认为:“它们体现了浓厚的汉代气息。这类书体在后世篆刻中被广泛取法,包括赵之谦、齐白石等人的篆书也深受《祀三公山碑》的影响。”[2]篆书本是篆刻取法的范本,从赵之谦与齐白石的篆刻中也可以考察出其中的关联。
  无论是远古的刻石还是甲骨文在后世的释读中一样会成为一种笔法的演绎,这是人为的阐释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条客观的必然的规律。刀法与笔法的艺术默契与审美理想的合而为一,这也在历代的篆刻与书法的解读中屡见不鲜。华人德先生认为:“篆书在东汉碑额中风格表现得更为丰富。由于碑额的字较大,刻得也很精细,故其笔法变化十分清晰,有些仅见于记载的汉代书家所作的各体篆书及笔法,可以在碑额中得到印证。在《孔庙碑》题额和《华山庙碑》题额充分表现出毛笔的柔软性,将碑刻中较为单一无变化的篆书用笔,刻成有提按变化,使之姿态丰富,委婉而华美。”[3]可见刀法与笔法的关联已经是十分紧密了,这也必将成为篆刻艺术发展的一条正途。
  二、篆刻与书法的审美关联
  总体来说,篆刻与书法取法与审美都是一致的也是同源的,简言之书法与篆刻是同源同宗的。每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审美理想往往也成为这一时期篆刻艺术的审美理想,书法在古代除却实用的功能之外,作为艺术审美的典型,审美功能和篆刻也类似。但以书法的审美来阐释篆刻艺术,也是不够全面与公允的,尽管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篆刻首先从章法与形制来说,与书法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的,即使比较大的篆刻也仍然无法与书法的尺幅相比较。篆刻就其内容的多寡,还是有无边框,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式与审美特征。内容多者或者字数比较多的一类,笔者暂且称其为密体篆刻,所谓密体乃内容繁密,艺术处理手法多样。这样的作品更能体现作者的功力不凡与学养深厚之特点,同样这类作品也让人产生丰富多样与浑厚包容的文化认同感。另外,这类作品也会具有信息量大而耐读的特点,尤其是详注的边款更是让作品释放出别样的风采。其实篆刻艺术内容字数的多寡既是关涉篆刻章法的问题,也是篆刻处理技法的选择问题,二者的最佳结合也是艺术家综合涵养所决定的。内容比较少的字数不多的篆刻作品,从篆刻艺术本身乃至章法处理方面来说,都同样具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以齐白石的篆刻为例,他的篆刻字数比较少,章法布局也显得空灵与简约,这与他的花鸟画形成相得益彰的意趣。从齐白石的篆刻刀法可以考察出其篆书的笔法,简单来说齐白石的刀法是单刀直冲,刀法鲜明线条直率,与其篆书笔法高度一致。当然从白石的花鸟画中的笔墨线条也可以窥探出书法用笔的特点,更简单的判断或者鉴赏则是,从齐白石的画的落款书法与印章,即三者的内在意蕴或者刀笔的特点来具体分析与鉴别,则更容易发现其内在的规律与审美的统一性。“如果说战国时代的玺印在于文字结构自然之美,那么汉印就在于文字线条人工之美。汉印的章法平方正直,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弱点,可是线条变化的多样性却是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一种印章文字美的深入。”[4]总体来说,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一样风格各异,但是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对立的审美风格取向——雄浑与秀雅。雄浑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5]如果以人类之,则体现为男性阳刚之美。秀雅亦接近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6]同样可以以女性之美来比喻之,或者女性之阴柔妩媚来象征。   由此篆刻与书法审美达成了共识,这也是书印同源或者以书入印的一种历史际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真正的篆刻家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也是具有深刻的理会的。同样一个篆刻家要提高自身的篆刻水准也是离不开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与取法,甚至是中国画的章法与审美。篆刻艺术的章法之美既同于书法,也同于中国画,虽然篆刻艺术乃方寸之间,其布局与审美乃至意蕴绝非狭小之间而能隐藏的。总之,篆刻艺术的章法之美就是以小见大,以天地之大而化微小精粹之灵。
  三、篆刻艺术的传承发展
  篆刻艺术最早是独立的艺术门类,不是为了书画艺术而存在的,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文人画的兴起,以及文人修养全面而致使篆刻成为书画艺术同类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也充分证明古代文人的聪明才智与艺术修养的高度,从而使篆刻艺术的审美理想与书法、绘画以及诗歌一起互相影响,彼此取法。这也因此成为中国视觉艺术传统的一大特色,也必然会导致中国传统艺术很难传承或者传承的难度高于其他艺术种类的特殊性所在。篆刻艺术的审美理想以及它的未来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不仅要对当下的境况进行甄别,也要对当下篆刻艺术的发展加以引导与反思,否则只能原地踏步重复过去,或者美其名曰继承传统。继承传统是必须的也是篆刻艺术的基本规律,继承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发展,在于创造新的篆刻艺术形式与新的篆刻艺术作品。这不是简单的研究笔法与刀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考察古代篆刻艺术作品就能轻易做到的。这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甚至需要团队共同探讨与研究。目前很多以研究与发展篆刻艺术为宗旨的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好事情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中江苏省句容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就是笔者努力筹建的,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也充分说明政府对篆刻艺术的高度重视与关照。
  清“四僧”之一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7]篆刻艺术也一样要反映时代,体现时代的审美特质与艺术理想,否则篆刻艺术就不会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篆刻艺术在当下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艺术门类,有不同于传统的篆刻艺术之处,即不受绘画与书法艺术的左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下从事篆刻艺术的人也很难如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那样诗、书、画、印修养全面。但是当下也有古人所不具有的有利条件与制印设备等,另外从事篆刻艺术的学者可以参考的资料更丰富,见识也更加广阔,这也为当代的制印水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笔者从身体力行的篆刻艺术大展中可以看到风格各异的篆刻艺术作品,有继承传统而有新意的,也有创新的作品,还有篆书与图案并茂的作品。尤其是一些篆刻的边款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不仅丰富了篆刻艺术的主题,也具有更加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筆者认为要让篆刻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必须让篆刻艺术的内容符合现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最好是讴歌祖国的繁荣富强,反映新的时代特征。一块石头看似平凡,如果雕琢得好就可以成为艺术作品,这就是“玉不琢不成器”。篆刻艺术的内容应取材当下的现实生活,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与领导人的警句名言,其实篆刻艺术形式也一样要符合今天的审美理想,不能照抄古人,“刻舟求剑”。篆刻艺术的未来发展一定是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讴歌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与智慧。同时篆刻艺术的文化指向也一定是符合真、善、美的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篆刻艺术家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必将鼓舞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怀揣梦想面向未来,借艺术之力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家诚.吴昌硕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60.
  [2][3]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65,165.
  [4]叶一苇.篆刻欣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3.
  [5][6]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1,1.
  [7]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84.
  作者简介:
  张仁才,江苏省句容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会长。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当前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三本院校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优势,并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分阶段、多层次、递进式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习理论,更需要动手实践。在当前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要求也越来越高,
期刊
>摘要:  在当代社会,另类已经成为时尚的主题,形式离奇怪诞,却是艺术家的重要表现手法;被崇拜和跟从,被质疑和唾弃,却总是活跃在艺术家的思维中。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当代的另类时尚进行解读,分析另类艺术作品的本源和价值,进而将其所体现的真理予以展现。  一、另类的时尚艺术  在当代时尚中,另类是现代的新潮和荒诞,是传统的否定和背叛,是这个多元化时代的伴生物,是人性的彻底解放,也是主流生活的边缘,充
期刊
>摘要:  古玩艺术品收藏文化产业是一个 “以艺术文化为核心,以艺术投资为常态,以市场流通为平台”的实用性审美文化产业。艺术品收藏既有视觉形象性和精神审美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通过“选择、购买、贮存、展示、交流、流传” 步骤来实现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是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基本规律。要振兴古玩艺术品文化市场,就要有改革的勇气和大胆创新的魄力,勇于尝试、敢为人先,则我国古玩艺术品文化市场
期刊
摘 要:绘画艺术中窥探视角的呈现,将传统绘画赋予了“沉浸式”体验,是艺术家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打破程式化束缚的体现,不仅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而且为艺术和人类认知、表达世界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  关键词:绘画艺术;窥探视角;沉浸式;艺术价值  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观看方式也有所不同,观看事物的方式展现了个人独特经历和特殊心理状态。艺术家通过窥探视角的绘画呈现,展露出人们所隐藏的另一面,在隐藏状态下,人
期刊
摘 要:东西方的绘画艺术,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在巨幅绘画作品创作的构图上的原理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型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复杂的构图线的搭建,其复杂性在于尺幅巨大的作品的整体架构是多种构图线的合理组合。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许多绘画作品尺幅巨大,在构图上无疑体现出上述的这些特点。  关键词:构图线;综合运用;国际双年展  绘画强调构图的形式美感,然而这种美感更多来自于构图线的运用。一
期刊
摘 要:桃花坞木版年画自古以来一直是极具魅力的民间美术文化,无论是其造像水平、颜色比例还是木刻技艺都在木刻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装饰简约朴素,充分显示出大众审美的质朴醇厚之感且富有装饰性。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为例,文章对其图式创作源头、主要形式特征以及人物形象等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  苏州自古以来就经济发达、风光旖
期刊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发展国家外交、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一些组织机构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相继创作了李时珍、关汉卿、杜甫等歷史名人画像,使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写真”,并作为该人物的标准形象被广泛使用。而这些我们在当下常见的历史人物画像,经历过怎样的标准化过程?为探究这一问题,文章以《关汉卿像》的创作、传播为切入点,将该画与同期同类型作品进行比照,对画像的创作及之后所经历的
期刊
摘 要:透纳的风景画是浪漫主义狂飙突进下的一枝独秀。他精湛的技艺为风景画赢得美术界的一席之地,突破了风景画的历史地位,这是画家在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他创作的绘画蕴含极致的浪漫,如梦如幻,有着别样的个性和魅力。  关键词:风景画;透纳;画家;风景;色彩;诗意  流光是梦的布景,色彩则是一卷圣经,初读英国风景画家透纳的作品《奴隶船》,被震撼得情难自抑。海与天,流光和水雾,热气蒸腾,芬芳氤氲,简直美如虚
期刊
作者单位:    南平市城市展示館
期刊
摘 要:毕加索绘画是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奔涌起的浪花。他创建了立体派,但并不止步于此。毕加索勇往直前,不断创新,探究和寻找绘画的意义。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派;思想;艺术家;多变  毕加索,这位伟大艺术家终其一生留给世界3万多件作品,囊括油画、版画、素描、雕塑。逾万件杰作,贯穿毕加索光芒万丈的艺术人生,见证他风格多变的创作历程,构建起他宽广、宏大的艺术版图。在这片辽阔的绘画地图上,他一杆笔,纵横捭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