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写景 绘声绘色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讲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关于童年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全文主要描绘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处景物: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其中,作者在写百草园时,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于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中展现出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欢探索的性格和情趣。这篇文章之所以会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与它所使用的景物描写是分不开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巧妙安排描写顺序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堪称经典。在第二段中,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描写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这些景物在视觉上由低到高,在我们面前一下子营造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展现了鲁迅童年的无限乐趣。
  二、多感官灵活运用
  在描绘百草园的美景时,作者充分调动起各种感官,把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鲜活生动。按感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视觉
  文中,“碧绿”“紫红”“珊瑚珠”都是写颜色的,描绘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在孩子眼里特有的美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因为它的体型较其他昆虫肥大,而且还体现了儿童对生灵特别的感觉。
  2.触觉
  “光滑的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的年代久远;之所以会让人知道,是因为童年时期的鲁迅已经多次摸过它了。
  3.听觉
  “鸣蝉在这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一句运用了听觉描写,把看不到的昆虫描绘出来,给百草园平添了几分趣味,也令读者回味无穷。
  4.味觉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的远”这属于味觉描写,将覆盆子酸酸甜甜的味道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似乎也品尝到了覆盆子的味道。
  三、一动一静添乐趣
  文中,“石井栏”“菜畦”“皂荚树”“桑葚”均属静态描写,而“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则为动态描写。一静一动,使本来寂静的百草园内充满了无限生机。而“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又由昆虫的动态表现反衬出百草园的寂静;“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里的“动态描写”更为百草园增添了无限乐趣。
  【即学即练】
  1.请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家乡的景色,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话。(答题纸自备)
  2.结合语境,从感官的角度出发,品味选段中的语句。
  (1)几场秋风、几场秋雨之后,故乡的原野上便是一片金黄了。于丽日下,于澄明的碧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道魅人的风景,那就是雁阵。大雁们排着“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嘎咕嘎咕地鸣叫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由北而南,渐行渐远,以至于无,令少年时代的我,生出无限的畅想。而呼啸的麻雀群,若风暴骤起于萍末,在庄稼地的上空,在乡场,刮来刮去,亦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高亚平《鸟群》)
  (2)圆圆的大月亮,露着笑意,洒下银辉般的光,漫地的银光,积盈了起来看,就像一条亮亮的大河。讨生活、大踏步行走的先辈,踩着光溜溜的月光,心情好极了,他们简直是在疾步如飞。满地如银的月光,就被先辈们的脚步蹚得四处飞溅,叮咚流淌起来。(明月草《乡村里的月光》)
  3.结合诗境,赏析诗歌的颔联。
  帐 夜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其他文献
【技法导入】  在叙事类文章中,最忌讳的就是平铺直叙,这样会使文章读来索然无味。因此,要想使文章富于变化,同学们就要学会设置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  【技法指津】  一、先不交代“谜底”,以造成阅读期待  如果将文章中的某一情节或人物命运的发展、结局先不作交代,使它像一个“谜”一样,就会让人非常关注文中人物的命运及情节的发展,以造成强烈的阅读期待,使读者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二、让“问题
期刊
我平淡无奇的生活,因为有您而变得幸福且美好。  ——题记   相约练笔,开通情感航线   窗外骄阳似火,生活也如这燥热的天气一样枯燥乏味。我伸着懒腰,无聊地坐在沙发上。正想打开电视,突然手机响了,竟然是老师邀我一起写日记。老师的突然邀约让我受宠若惊,内心有点小兴奋。老师的邀请如雨后的清风,在这闷热的夏日中送来一丝清爽。   为了这个美妙的约定,我特意买了一个精美的日记本,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下了第一篇
期刊
【技法导入】  人们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对景物的感受自然千差万别。同学们只有立足于所选择的观察点,将景物的特征一一找出来,写出的文章才能中心思想突出,富有一定的吸引力。  【技法揭秘】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将景物描绘得鲜活灵动呢?  一、仔细观察,多角度捕捉景物的特征  写作这类文章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景物的整体情况,包括形状、声音、色彩、味道等;选景的角度,包括远眺、近看,俯瞰、仰
期刊
最近,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的活动。该为妈妈做点什么呢?我不禁冥思苦想起来。  我不由得回想起妈妈曾经牵着我的手,陪我走过童年的一幕幕……曾几何时,她的怀抱就是我的温床,每当我在外面受到欺负时,就躺在这张温床里,享受着阳光般的抚慰;然后伴着妈妈那甜甜的童谣,渐渐地进入梦乡……  弹指一挥间,童年过去了,我成为了一个少年;但以前那个乖巧的儿子似乎也不见了,成了一匹叛逆的小野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
期刊
昨天还在做着童年的美梦,一眨眼的功夫,我就是一名中学生了。开学不到三周,每天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多才睡觉,我觉得我快撑不住了。没想到这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小学才三门课,刚入初中就要学七门课,这个反差也太巨大了吧!它压得我几乎抬不起头,也直不起腰。我感到快要窒息了,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想想小学六年,总是那么美好,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吱吱地响个不停,而我的思绪却可以飞到那声声叫着
期刊
如果你把4只蜜蜂和4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由于它们的智力,蜜蜂才死亡了。   蜜蜂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为。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
期刊
“嗝——”我打了一个饱嗝,看着眼前一扫而光的食物,不禁感叹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自制力。不仅如此,我发现我居然还有“选择恐惧症”!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班上举行了一场数学测验,而第一大题就是选择题。天啊!看着眼前的ABCD,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A说:“我才是正确答案,你选另一个就错了。”B说:“选我准没错。”C不服气地说:“切!你们算什么,我才是对的。”D凶神恶煞地说:“
期刊
【诗词展示】  山中杂诗  □[南朝梁]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名句点睛】  《山中杂诗》妙用白描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山村的优美景象。诗歌虽只有短短的四句,却时时有人在其中,而“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两句则于简单的景物描写中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将其恬淡超然的心境呈现在读者面前,堪称本诗的名句。  【模拟真题】  1.请展开想象及联想,描绘一下本诗中的
期刊
清丽的辞藻,  排满我的诗行,  用它,  来打动你的心房。  在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  我们种植阳光,  种植诗歌,  种植一生一世的热望和梦想。
期刊
世上花儿繁多,喜爱者也很多,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好像天生和花儿结下了不解之缘。晋朝陶渊明独爱菊;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而宋朝的周敦颐酷爱莲。我呢,虽然才气不能和他们相比,但也钟情一种花,那就是蜡梅。  立冬过后,北风一吹,耐寒的梅花就盛开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它那独特的淡淡清香,引得晨练的老人和孩子频频驻足。老人们口中啧啧称奇,不住地点头。孩子们则张大瞳孔,立在树下久久不肯离去。走近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