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在实施第六学年了,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让我知道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的目标:一、学生必须逐步学会揭示科学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为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生物课本身所蕴涵的德育内容,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与其他科目的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1. 环境保护中的德育
在教学中,如何使生态道德的教育与知识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于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田,是值得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课题。目前我国把增强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列为现今社会的当务之急,生态环境道德应纳入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已成为青少年的规范,环保行为的准则,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生态道德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辛的任务。
1.1 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在新课程第三单元中当讲完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可以拓展提问:“如何理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和大树底下好乘凉?”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得出: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使人们感到一棵树的好处,如果是一片森林,那好处就更多了。有资料所示:一棵生长了50年的树,砍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约合300美元,而这棵树因为制造氧气,消耗二氧化碳,保护臭氧层,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而创造的经济效益约合30万美元,从这个资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森林在环保中的巨大作用。而我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侵袭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等原因,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衰竭。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远低于世界30.6%的水平,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并积极参加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公益活动中去,为创建生态城市、生态团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新课程的资料分析中渗透了环境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学会增强环保意识。如新课程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生态系统中有资料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A微小的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E大鱼身上的小红点最多,说明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并积累,受害最严重的是E大鱼,在这个食物链中如果有人类,最终受害者是我们人类,我们该怎样做才不至于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来提出警钟,告戒人们应时时保护生态环境。由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生产中要注意环保,否则后果难以控制。如在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大陆上经常使用一种DDT的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杀虫,其中大部分药剂落在地面上和进入空气中,随着雨水流入海洋,于是DDT进入到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鸟、兽体内的积累含量比海水高出百万倍。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鸟的数量不断的在减少;DDT还能引起妇女不孕,DDT不仅危害当地的人及其它生物,还危机到极地地区的生物,这就使我们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态保护人人有责。
2.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新教材的编排,让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科学发展史,渗透科学家事迹,生物科学与职业等,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如生物学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讲了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课文内容之后科学家的故事就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他经过50多年的繁殖和选育,在基因组研究水平上培育出了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世界水稻增收做出了贡献。第三章生物的进化课文之后的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达尔文用了5年时间进行环球考察,通过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物质起源 》,用事实强有力地驳斥了“神创论”的观点,树立了现代生物是有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观点。由此可见科学家所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分及科学的价值观,确实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认识到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峰。
3. 责任感教育
进些年,学生在校内外时有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时有“为了网吧”离家出走甚至有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痛苦和创伤,也给社会、学校带来了很坏的影响,究其原因,学生责任感缺乏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三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介绍生命的孕育抚养过程,让学生了解父母抚养孩子的辛苦及父母所具有的爱心和责任心,从而产生热爱与感激父母的赤子之心;这时再介绍一些动物之间情感美的事例,如‘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增强学生对长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分工合作以及对集体的责任感,可以用蜜蜂、蚂蚁王国和狒狒群体的有关知识感染学生们相信在不断地引导中能促使学生们在负起各种责任的同时肩负起社会道德感的重任。
收稿日期:2009-03-03
1. 环境保护中的德育
在教学中,如何使生态道德的教育与知识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于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田,是值得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课题。目前我国把增强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列为现今社会的当务之急,生态环境道德应纳入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已成为青少年的规范,环保行为的准则,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生态道德的责任感和光荣感,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辛的任务。
1.1 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在新课程第三单元中当讲完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可以拓展提问:“如何理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和大树底下好乘凉?”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得出: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使人们感到一棵树的好处,如果是一片森林,那好处就更多了。有资料所示:一棵生长了50年的树,砍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约合300美元,而这棵树因为制造氧气,消耗二氧化碳,保护臭氧层,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而创造的经济效益约合30万美元,从这个资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森林在环保中的巨大作用。而我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侵袭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等原因,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衰竭。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远低于世界30.6%的水平,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并积极参加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公益活动中去,为创建生态城市、生态团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新课程的资料分析中渗透了环境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学会增强环保意识。如新课程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生态系统中有资料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A微小的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E大鱼身上的小红点最多,说明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并积累,受害最严重的是E大鱼,在这个食物链中如果有人类,最终受害者是我们人类,我们该怎样做才不至于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来提出警钟,告戒人们应时时保护生态环境。由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生产中要注意环保,否则后果难以控制。如在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大陆上经常使用一种DDT的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杀虫,其中大部分药剂落在地面上和进入空气中,随着雨水流入海洋,于是DDT进入到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鸟、兽体内的积累含量比海水高出百万倍。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鸟的数量不断的在减少;DDT还能引起妇女不孕,DDT不仅危害当地的人及其它生物,还危机到极地地区的生物,这就使我们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态保护人人有责。
2.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新教材的编排,让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科学发展史,渗透科学家事迹,生物科学与职业等,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如生物学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基因的显形和隐性讲了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课文内容之后科学家的故事就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他经过50多年的繁殖和选育,在基因组研究水平上培育出了多个高产而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世界水稻增收做出了贡献。第三章生物的进化课文之后的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达尔文用了5年时间进行环球考察,通过长达20多年的深入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物质起源 》,用事实强有力地驳斥了“神创论”的观点,树立了现代生物是有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观点。由此可见科学家所具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分及科学的价值观,确实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认识到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峰。
3. 责任感教育
进些年,学生在校内外时有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时有“为了网吧”离家出走甚至有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痛苦和创伤,也给社会、学校带来了很坏的影响,究其原因,学生责任感缺乏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三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介绍生命的孕育抚养过程,让学生了解父母抚养孩子的辛苦及父母所具有的爱心和责任心,从而产生热爱与感激父母的赤子之心;这时再介绍一些动物之间情感美的事例,如‘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增强学生对长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分工合作以及对集体的责任感,可以用蜜蜂、蚂蚁王国和狒狒群体的有关知识感染学生们相信在不断地引导中能促使学生们在负起各种责任的同时肩负起社会道德感的重任。
收稿日期:200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