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陕西关中一个农村家庭。小学四年级时,因为父母在县城里做生意,就将我和弟弟从老家农村小学转到县城边上一所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各方面条件都要好一些,同时,学生的构成也要复杂一些。转学之初,校园生活还算平静。一年后,和更多的同学熟悉了,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有段时间,我常去一位同学家里玩。在那里,认识了同学的一个“混混”朋友。这个人比我们年长,很懂得恩威并施,先是对我们表示友好,说一些可以保护我们不受欺负的话,接着就跟我们要东西和零花钱,并且数目还比较大。
现在回头去想,这其实就是欺凌,但我那时不太懂。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下,我开始从家里的小饭店偷烟,甚至偷父母的钱给他。
二
为什么我不直接告诉家人和老师呢?因为我不敢。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父亲非常威严。威严到什么程度?夏天傍晚,一家人吃完西瓜后,他只看我一眼,我就会非常自觉地将西瓜皮倒到猪圈里去。对于我,那眼神不是提醒,而是命令。在他威严的眼光下,我常常连大气都不敢出,又怎么敢跟他讲别人欺负我和我做过的错事?后来我发现,妹妹也是如此。
长大后反思与父母的关系,我遗憾地发现,因为惧怕父母、从他们那里没有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我不曾和他们敞开心扉地谈过自己遇到的困难。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亲子关系足够亲密,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多重要。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亲密,情感沟通越充分,孩子向父母坦承所遇到的困难、父母帮助孩子的概率也就越大。这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与信任,而且会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与信心,甚至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我不僅没告诉父母,也不敢告诉班主任。有一次,班主任碰见了我和那个人在一起,特别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跟这样的人交往,对方有没有跟我索要东西。我一口咬定没有,说他就是叫我问问话而已。老师再三盘问,我还是不松口。为什么呢?因为害怕,不知道跟老师讲了真话会有什么后果。另外,也觉得这样的事说不出口。根本上讲,还是对老师缺乏信任。而这种缺乏,跟家庭、学校的信任教育缺失有关。
我曾看过一个资料,讲在西方的学校,有一门类似倾诉的交流课程,学生可以在小范围的同学和老师中,分享自己遇到的最失败、最难堪、最尴尬、最难以启齿的事。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不愿说出口的事,需要在一个放松、温馨、坦诚、彼此信赖的场合下才能说出来。说出这些,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对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也更加重要。
后来,是其他同学告诉父亲这件事,他与对方家长进行了沟通,那一段可怕的日子才算结束。
三
我自己的孩子现在读三年级了。我从自己的成长中吸取教训,从孩子幼儿园起,就努力倾听孩子,保障亲子间的沟通顺畅。
我和妻子鼓励他讲述在学校发生的事,无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有时装作无意地问他:在学校有不开心的事吗?讲一讲,没关系。孩子就会讲给我们听。
比如,幼儿园老师将他们几个爱讲话的小朋友关进卫生间,他并不害怕,还安慰小伙伴:“没事的,老师一会儿就会把我们放出去。”再比如,小学个别老师在课堂上发脾气,听写生字得95分就要批评,吓唬学生叫家长等等。
对此,我们没有过分紧张,也没有在激动之下找老师理论,而是引导他思考,哪些时候老师做事是不得已的,比如大家都调皮,秩序很乱,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办?在哪些情况下,可能老师做得不周,作为学生,既不要过分叛逆,也不要因为老师而对一门课失去兴趣,要豁达一些,学习终归是为自己。在这样的交流下,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爱,也提高了应对和抗压能力。
(作者系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写给孩子的诗》《纸上的关怀》等专著。)
编后:孩子之所以被欺凌后不告诉父母,有时就是因为父母太过严厉,使得孩子不敢、也不愿向父母倾诉。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想提醒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保持亲子间沟通渠道的通畅,孩子被欺凌后才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才不会导致更可怕事情的发生。
编辑 东篱
20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陕西关中一个农村家庭。小学四年级时,因为父母在县城里做生意,就将我和弟弟从老家农村小学转到县城边上一所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各方面条件都要好一些,同时,学生的构成也要复杂一些。转学之初,校园生活还算平静。一年后,和更多的同学熟悉了,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有段时间,我常去一位同学家里玩。在那里,认识了同学的一个“混混”朋友。这个人比我们年长,很懂得恩威并施,先是对我们表示友好,说一些可以保护我们不受欺负的话,接着就跟我们要东西和零花钱,并且数目还比较大。
现在回头去想,这其实就是欺凌,但我那时不太懂。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下,我开始从家里的小饭店偷烟,甚至偷父母的钱给他。
二
为什么我不直接告诉家人和老师呢?因为我不敢。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父亲非常威严。威严到什么程度?夏天傍晚,一家人吃完西瓜后,他只看我一眼,我就会非常自觉地将西瓜皮倒到猪圈里去。对于我,那眼神不是提醒,而是命令。在他威严的眼光下,我常常连大气都不敢出,又怎么敢跟他讲别人欺负我和我做过的错事?后来我发现,妹妹也是如此。
长大后反思与父母的关系,我遗憾地发现,因为惧怕父母、从他们那里没有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我不曾和他们敞开心扉地谈过自己遇到的困难。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亲子关系足够亲密,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有多重要。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亲密,情感沟通越充分,孩子向父母坦承所遇到的困难、父母帮助孩子的概率也就越大。这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与信任,而且会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与信心,甚至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我不僅没告诉父母,也不敢告诉班主任。有一次,班主任碰见了我和那个人在一起,特别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跟这样的人交往,对方有没有跟我索要东西。我一口咬定没有,说他就是叫我问问话而已。老师再三盘问,我还是不松口。为什么呢?因为害怕,不知道跟老师讲了真话会有什么后果。另外,也觉得这样的事说不出口。根本上讲,还是对老师缺乏信任。而这种缺乏,跟家庭、学校的信任教育缺失有关。
我曾看过一个资料,讲在西方的学校,有一门类似倾诉的交流课程,学生可以在小范围的同学和老师中,分享自己遇到的最失败、最难堪、最尴尬、最难以启齿的事。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不愿说出口的事,需要在一个放松、温馨、坦诚、彼此信赖的场合下才能说出来。说出这些,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对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也更加重要。
后来,是其他同学告诉父亲这件事,他与对方家长进行了沟通,那一段可怕的日子才算结束。
三
我自己的孩子现在读三年级了。我从自己的成长中吸取教训,从孩子幼儿园起,就努力倾听孩子,保障亲子间的沟通顺畅。
我和妻子鼓励他讲述在学校发生的事,无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有时装作无意地问他:在学校有不开心的事吗?讲一讲,没关系。孩子就会讲给我们听。
比如,幼儿园老师将他们几个爱讲话的小朋友关进卫生间,他并不害怕,还安慰小伙伴:“没事的,老师一会儿就会把我们放出去。”再比如,小学个别老师在课堂上发脾气,听写生字得95分就要批评,吓唬学生叫家长等等。
对此,我们没有过分紧张,也没有在激动之下找老师理论,而是引导他思考,哪些时候老师做事是不得已的,比如大家都调皮,秩序很乱,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办?在哪些情况下,可能老师做得不周,作为学生,既不要过分叛逆,也不要因为老师而对一门课失去兴趣,要豁达一些,学习终归是为自己。在这样的交流下,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爱,也提高了应对和抗压能力。
(作者系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写给孩子的诗》《纸上的关怀》等专著。)
编后:孩子之所以被欺凌后不告诉父母,有时就是因为父母太过严厉,使得孩子不敢、也不愿向父母倾诉。
通过本篇文章,我们想提醒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保持亲子间沟通渠道的通畅,孩子被欺凌后才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才不会导致更可怕事情的发生。
编辑 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