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粹而化古法刨新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永志,师出同门。永志对书法的悟性极高。他综合的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二十几岁就担任安徽省铜陵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尔后又从国企团委书记任上下海经商,从事文化经营活动。2015年履职于安徽省书法院,现任《中国书法大厦报》副总编、执行主编,安徽省书法院副院长。丰富的社会经历,使他将人生的感悟融入对艺术的理解中,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使同道们报以赞许和敬意。
   永志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习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篆刻理论家阮良之先生。以颜、柳楷书为根基,行书法“二王”,篆追《散氏盘》《毛公鼎》,隶宗《曹全》《史晨》《衡方》《乙瑛》《礼器》《张迁》诸碑。在三十多年的学书实践中,上溯汉魏,下窥唐宋明清法书,熔碑帖于一炉。他的创作以隶书为主,追求生拙坚净的艺术效果。从他近期创作的隶书来看,其个人书法风格卓然形成,在汉隶古拙的基础上,以汉简破之,无论是纵向取势还是横向取势都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字法之精和章法之密。诚如孙虔礼云:“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在复归平正中,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内含筋骨而风规自远。从其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其守石如之质,取今人之象,在法、象、意之间蒙养生活,努力打造自己面目。他认为学古人必先窥其技法,掌握大师们精湛的用笔,并在技巧中把握书法脉搏,在古人的作品中追求自我心灵相契的意蕴。永志在创作中注重追求自己的笔墨语言。他创作的隶书有汉之厚、宋之巧、清之趣,用笔质朴凝练、浑融飘逸,结字整而有让;注重黑白的安排,间杂草意,横向取势,显得跌宕多姿,在疏密的处理上富有特质,似有乃师和谷口、冬心之意象。他认为书法是一种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视觉艺术,应有一种冲动,一种震撼人心的审美。他的篆刻从汉印入手,得其肃穆,又近摹明清印风,取完白之形、牧甫之质,善于造险化险、计白当黑、营造开合,使其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近年来,他以艰涩的刀法、汉将军印圆融之古意,使其印风更朴茂,灵动中有沉稳,方寸之间尽展意象,达到心手双畅之境,做到了心性与气质互为表里、内敛与奔放合二为一。
   永志师从阮良之先生學书治印三十多年,先生的人品艺品、道德文章始终影响着他。他坚信先生的告诫:学书如做人,心正且书贵。中华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习之者要做到合古、合今、合己,方能成气象。
   学书当如参禅,法为空境,书法与我只做外境,摄境内求,止境观意,守意追念,化念成象。一个书家真正收获的是在习书过程中体悟人生,并获得与人生相通的理念。不管你最终修成儒之道德、道之无为还是禅之圆满,但与书与我,则化合中道,都达圆融之境界。想永志兄已深悟其道理。其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硕果累累便是佐证。
   永志为人不斤斤于雕琢,力求自然天成,出言亦庄亦谐。正如他为艺,和悦而不乏机智,亲睦善达,反映在他的作品里,表现为灵性和悟性。
   汲古斋者,汲粹而化,古法刨新也。继承与创新是一个书法家所面对的艰难选择,然智者则不凝滞于古,在万法中觅得正果。上才者,食古而化;中才者,引经据典;下才者,具古为模。书法亦然。永志兄广开眼界、蓄藏厚积,故其表现在书法上则通微知广,心手双畅,合其德,合其才,合其书也。
其他文献
韩斌  别署韩元斌、逸之。1976年生于莱州。1997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艺术硕士学位,师从郭志光、张宝珠、梅墨生先生。现为九三学社社员、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培训班导师、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济南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芥英社成员。  樊磊  字弗言。1974年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
期刊
关键词:书法教育;蒙童;书学;转变;反思  一、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始于语言文字的诞生,而对学生而言,则是从“破蒙”开始。《周易·蒙卦》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指启蒙,蒙童指旧时刚刚读书识字的儿童。由于识字与写字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这一启蒙阶段,书法教育也是传统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的书法教育起源甚早,至少自殷商始,书法便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河南息县,历史悠久,被誉为“天下第一县”。如今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正活跃着一批中青年书法家,王建军就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其中一位。他不仅为人低调,长期默默耕耘在自己钟情的书法艺术天地之中,而且是一位带领息县书法界同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与王建军相识多年,了解他是一个很有思想和个性的人。首先,他的创作是非常纯正的中国书法;其次,近年来,他的作品不断入选各级展览,彰显了他的创
期刊
中国人独创的民族艺术,如诗歌、书法、绘画、玺印等,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向内的坚守还是对外的融通,都对我们的民族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兩汉时期独尊儒术,便是本土文化艺术的坚守。东汉以后,印度佛教哲理开始传入,获得了我们虚怀若谷的先辈真诚的接受,且发扬光大;唐代禅宗创立之后,使得佛教哲理全盘汉化,更是有青出于蓝的贡献,这便是文化艺术的融通。唐代对外海纳、雍容大度的征象,宋代向内涵
期刊
在我的论著系列中,有两条线并行不悖。一条为学术研究系列,如《居巢居廉研究》《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明清广东画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书画鉴真与辨伪》,均就某一主题所展开深入研究,或为论文结集,或为专著;一条为学术研究之余,就一些研究中所遇史料有感而发,却又不足以形成学术论文,因而以散文形式所撰写的随笔系列,我将其定为“边角料系列”,如《画里晴川》《梧轩艺谈录》《画林新语》《画余
期刊
王跃奎 Wang Yuekui   王跃奎,1972年生于四川泸州,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副主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中获奖:2004年《风过溪声远》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原文化部);2007年《地旷无风雪自飘》入选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中国美协);2008年《云林通
期刊
耿毓亮  Geng Yuliang  字介然,号九畹山房主人。1955年生于山东桓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淄博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淄博市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淄博市文化艺术交流联谊会副会长、淄博市乡贤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作品曾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三届楹
期刊
认识健龙兄不觉十余年了。恍惚记得是在合肥的一次书法展览上,遇到两位面容俊朗的青年书友。大家相谈甚欢,互报姓名,乃江健龙与郭刚举也。自此订交,并且健龙兄成为我在合肥联系最多的朋友。  合肥古称庐州,今亦有二庐:介庐与结庐。介庐是卢红星兄的斋号,现在是许多书友在合肥的“据点”;健龙是“介庐拾古”之一,我也是介庐常客了。结庐即结庐书社,许多社员与我都是好友。每次去合肥,健龙都约我跟大家聚聚,喝酒或是喝茶
期刊
内容提要:金农是“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和核心人物,其高古奇崛、疏秀朴崛的画风和书风别出心裁,风格强烈,尤以其墨梅的艺术手法和独创精神在清之写意文人画坛中开启了一个新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写意风貌。本文试从金农墨梅的笔墨表现、手法特点和时代背景与内心写照相结合,探究其墨梅艺术独树一帜的创作风貌。  关键词:墨梅;笔墨表现;形意;韵质  序  使明末清初画坛面貌焕然一新的,是以石涛、八大山人、弘仁、髡残
期刊
袁博生,字文翰,祖籍山东省日照市,农工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1991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本科阶段师从花鸟画家郭志光先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姜宝林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