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整合教学提升读写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mail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整合教学的改革、什么是整合教学以及几个整合教学的案例。
  关键词:整合教学;读写能力;教学
  一、 我们的教学现状怎样?
  这些年来,我也常到外地听课,但很多课堂教学仍然是这样——课堂教学教生字新词,然后便是品词析句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便是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我总在想——学生在课堂读得声情并茂,但是下了课回了家,他们又留下了些什么痕迹了呢?
  带着疑问采访了一些名校中成绩不错的孩子,我问了她们——《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两篇课文对你写作文的帮助在哪里?她茫然不知。“阅读是由外往内的‘吸收’,写作是由内往外的‘发表’,二者是‘积蓄’与‘倾吐’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读”不能为“写”服务,那“读”就显得苍白了。
  但目前,很令我欣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的老师在践行——一课一得,抓住课文的某一精妙写法,当堂训练,读写结合。学生的习作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教材的利用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 教育应该做哪些改变呢?
  我觉得,应该注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是把这些课文教完就了事,不是学了生字新词,知道这些课文写了什么就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这种“题海战术”式的教学,不行啊!我们得多多关注每篇课文写作特色的品悟,注重写法迁移,注重教材资源的整合,应当通过这些课文让孩子们把握文体写作的规律,从而使他们学会自主独立地阅读与学习。
  三、 那什么是整合呢?
  课程整合又称课程综合化、课程统整,是对分科课程的一种反叛与解构,以全局的观点与过程的观点来看待课程及其教学,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换言之,这是教学的一种变革与创举。
  整合又可以根据它的范围,分为——广义的整合和狭义的整合。
  广义的整合,它是一種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它包含四个层面——经验的整合、知识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和课程的整合。比如语文学科融合思品教育,语文学科融合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属于广义的整合。
  而狭义的整合,主要指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资源的整合以及学习方式的整合。我后面所说的整合,属于狭义整合的范畴,着重是知识间的整合。
  四、 如何进行教材资源的整合?
  下面,我结合几个案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 《桂花雨》和《小桥流水人家》整合教学——学会写简单的散文。
  大家看,《桂花雨》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它的描写对象就一个——桂花,表达的感情便是——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而《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却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的,它的描写对象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溪流、小桥、家和乡亲,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当引导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先引导学生写家乡——抓住家乡的一处景物或一个事物,按照时间的变化顺序来写它的美丽与可爱。学生说了很多,比如光饼、竹子、春卷、纳底、锅边糊等。我想,建瓯是竹子之乡,那就选择春卷吧,因为它与竹子有关又美味可口。于是,引导学生写出了提纲——挖笋、煮笋、切笋、炒馅、包春卷、品春卷、赞春卷。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内容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孩子们说炒馅要详写,因为好吃看得见。孩子们也说——挖笋要详写,因为挖笋可好玩了!我同意他们的观点,在他们的发言下,当场写了一篇下水文——《我爱家乡的春卷》。
  我又引导孩子们说,如果仿写《小桥流水人家》怎么写?
  按照逻辑顺序,由景美到人美,逐层深入。多个景物,可以按照时间的变化来选,也可以按照空间的变化顺序来选。于是,有了这样的写作提纲——春天的山坡美、夏天的瓜地美、秋天的橘园美、冬天的甘蔗林美、勤劳的乡亲最美!有了提纲,分段不是问题,简单地指导一下修辞表现手法,习作就指导完毕了。今后,写校园美什么的,他们便可以举一反三了!
  (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等文章的整合——学习写人。
  同样的,写人的文章怎么写?六年级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都是很经典的文章。大家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采用的是多件事写人有详有略,在表现人物个性时,不仅有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在写作顺序的安排上,还采用了倒叙的写法。而《一面》,它是单件事写人,着重使用正面描写,写作顺序上采用的是顺叙写法。
  在感知了这一点后,我们可以再整合《桥》和《金钱的魔力》这两篇课文。《桥》采用的写作技巧除了环境描写渲染外,还应用了横向对比写人——将老汉的做法和其他党员的做法进行了对比。而《金钱的魔力》一文,却采用的是纵向对比写人——将托德和老板之前的以貌取人、目中无人的做法和后面的见钱眼开、阿谀奉承的做法进行了对比,更深刻地刻画了丑陋的人性。
  此外,《母鸡》和《西湖的绿》是两篇先抑后扬的好文章,这样的写法也是可以在写人的习作上运用的。我把它们也进行了整合学习。
  在这些系列的学习后,引进课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横向对比写人,一篇是纵向对比写人。有了这些课内课外的学习,学生对写人的文章,了然于心。当我布置相关的习作后,学生们有了自己的观点——我要多件事写人,正侧面结合去写;我要单件事写人,用好细节描写;我要横向或纵向对比写人,我要先抑后扬写人我要先扬后抑写人……学生有了自己的方法,写作起来不难啦!一篇篇的习作交上来,个性鲜明,各有风采。
  此外,我们还可以整合《童年的发现》《灯光》《少年闰土》整合教学——感知倒叙写法;整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穷人》《金色的脚印》《詹天佑》——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与运用等等。
  今天,我只想说——教材里有无数的秘密,需要我们仔细研读;如果能整合其中的规律,就能化繁为简;重视写法特色的品悟,注重写法迁移,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是神话!
  参考文献:
  [1]孙向阳著.三线一体化——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J].九州出版社,2016.5月第一版,第4页.
  [2]张虹著.初中语文整合教学研究[J].科学出版社,2015.11第一版,16-17页.
  作者简介:
  李云珠,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市建安街道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列举了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I和卷III中有关排列组合问题、几何组合计数问题、数列新定义计数问题方面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发现此类题同根同源,其本质是一样的,由此得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高考真题;案例剖析;揭示本质;提高技巧  2016年高考理科全国卷Ⅱ和卷Ⅲ的排列组合问题新颖有趣,表面上卷Ⅱ考查的是实际模型中的几何组合计数问题,卷Ⅲ考查的是纯数学的数列新定义计数问题,而如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苏州某高职院校抽取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0.84%,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的比例分别为1.39%、13.37%和73.12%。不同专业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子
摘要: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各国的教育政策和法规都对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刻不容缓。  关键词:教师的专业性;专业素质;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美国《时代周刊》一篇名为《危急!教师不会教》的文章,引起了人们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担忧。教师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这是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在拥有世界最大的教师群体的中国,教师是职业吗?什么样的人才可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努力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个性,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以自主地发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摘要: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容易忽视了文字所栖居的文学。本文就文本的“互文性”特点,阐述如何利用“互文性”为学生寻找阅读甘泉,把课文置于文本外的群体之中,焕发文本的光彩,从而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群;文化视野  时下,许多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文本知识点的挖掘上,这种狭隘的文本解读与“就书论书”“就文解文”式的课堂教学,偏重于语文的工具性,缺乏
摘要:中职生参与班集体活动是提升其活动能力、培养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通过对目前中职生在集体活动参与度方面表现出诸多不足,具体而言,中职生参与积极性不足、无法更好地表现出集体活动的群体影响力,集体活动完成度严重不足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而,本文在综合研究中职生班集体活动参与情况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中职生班集体活动参与度的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中职生班集体活动的组织实施,达到良好的教育与锻炼
谭永铨 rn祖籍广东台山,1959年出生于香港,香港著名国际级全方位魔术家,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香港魔术家协会荣誉会长、国际魔术家协会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
期刊
摘要:《基础会计》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对于刚来到职业中学接触专业课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本文巧用微课来帮助学生突破《基础会计》重难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关键词:微课;重难点;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这门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对于刚来到职业中学接触专业课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为了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我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巧用微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