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4-01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以更有效地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针对性采取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55例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高危人群。结果:(1)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院期间跌倒率为20%。(2)跌倒因素主要为药物副反应行走不稳、低血压、老年痴呆以及感染。(3)护理重视程度与跌倒发生率相关。(4)住院时间长,最短1年,最长为7年,平均为4年,日常生活能力退缩,服用药物时间久,精神疾病衰退明显,跌倒发生率高。结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高,护理中应予以重视,并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
[关键词]跌倒;精神障碍;老年患者;危险因素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由于服用精神科药物、认知能力下降、行为紊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易发生跌倒。而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医院的狭小环境中,活动范围窄,活动时间少,活动能力逐渐衰退,因此发生跌倒的机会更高。本调查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跌倒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截止于2009年3月住我院老年精神病科,住院时间超过一年的老年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其中男21例,女3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年。
1.2方法:对摔倒患者人数及次数做出统计,同时分析其相关因素。
2结果
2.1跌倒发生情况: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为20%(11/55)。其中,跌倒1次4例、2次以上7例;跌倒后均出现不同损伤,软组织伤2例,骨折9例。
2.2跌倒发生相关因素:发生跌倒的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平时已有行走不稳现象,同时伴有血压低、感染以及精神症状明显躁动等症状。
2.3护理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对上述跌倒病人在护理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对反复跌倒的病人在第一次跌倒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护理,导致再次跌倒。
3讨论
本调查中,虽调查对象的住院时间长,跌倒发生率高达20%,与研究结果相近[1]。同时跌倒后骨折发生率高,提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问题,应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3.1跌倒的危险因素:一般认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易于发生跌倒,除了老年人固有的生理机能减退原因外,更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药物因素。多数精神药物具有强烈的中枢镇静作用,并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同时精神科药物副反应容易出现,行走不稳出现几率高,更易导致跌倒。(2)疾病因素。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尤其是痴呆,可导致认知降低、环境应对能力下降[3]。(3)长期住院患者,由于活动大大减少,活动范围较窄,机体活动能力不同程度的衰退,也成为了跌倒的重要因素。(4)环境因素。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调节机能较弱,照明不足、地面湿滑等环境因素更易使老年患者跌倒。
3.2跌倒的护理对策:对跌倒的防范,应做好以下各方面防范措施:(1)全面评估健康状况。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伴发疾病,常同样是跌倒的危险因素。专科护理人员应避免受本专业知识、工作习惯的影响,重视对综合健康状况的评估。(2)对病人实施危险程度评估,识别重点人群,关注重点场景。例如患者在入厕时及入厕后较易跌倒。这是由于入厕后起立时,患者发生体位改变,此时老年患者易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动态平衡功能障碍,加上卫生间通常照明不足、地面材料硬、滑,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促发跌倒。因此重视危险人群在危险场景的活动可减少跌倒的发生。(3)重视预防跌倒措施的宣教。对有一定理解能力者,可帮助其主动识别先兆,教授简单、易行的应对措施(如就地蹲下、扶墙),减少跌倒的发生或减轻其后果;对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则应提高陪护者的警戒性,并讲解相关预防技巧。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必要要的肢体功能锻炼,适度增加安全性高的活动,有利于减少跌倒的几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74-01
[摘要]目的:调查长期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以更有效地进行预防跌倒的教育,针对性采取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55例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高危人群。结果:(1)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院期间跌倒率为20%。(2)跌倒因素主要为药物副反应行走不稳、低血压、老年痴呆以及感染。(3)护理重视程度与跌倒发生率相关。(4)住院时间长,最短1年,最长为7年,平均为4年,日常生活能力退缩,服用药物时间久,精神疾病衰退明显,跌倒发生率高。结论长期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高,护理中应予以重视,并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
[关键词]跌倒;精神障碍;老年患者;危险因素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由于服用精神科药物、认知能力下降、行为紊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易发生跌倒。而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处于医院的狭小环境中,活动范围窄,活动时间少,活动能力逐渐衰退,因此发生跌倒的机会更高。本调查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跌倒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截止于2009年3月住我院老年精神病科,住院时间超过一年的老年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其中男21例,女3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年。
1.2方法:对摔倒患者人数及次数做出统计,同时分析其相关因素。
2结果
2.1跌倒发生情况: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为20%(11/55)。其中,跌倒1次4例、2次以上7例;跌倒后均出现不同损伤,软组织伤2例,骨折9例。
2.2跌倒发生相关因素:发生跌倒的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平时已有行走不稳现象,同时伴有血压低、感染以及精神症状明显躁动等症状。
2.3护理重视程度:护理人员对上述跌倒病人在护理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对反复跌倒的病人在第一次跌倒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护理,导致再次跌倒。
3讨论
本调查中,虽调查对象的住院时间长,跌倒发生率高达20%,与研究结果相近[1]。同时跌倒后骨折发生率高,提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问题,应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3.1跌倒的危险因素:一般认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易于发生跌倒,除了老年人固有的生理机能减退原因外,更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药物因素。多数精神药物具有强烈的中枢镇静作用,并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同时精神科药物副反应容易出现,行走不稳出现几率高,更易导致跌倒。(2)疾病因素。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尤其是痴呆,可导致认知降低、环境应对能力下降[3]。(3)长期住院患者,由于活动大大减少,活动范围较窄,机体活动能力不同程度的衰退,也成为了跌倒的重要因素。(4)环境因素。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调节机能较弱,照明不足、地面湿滑等环境因素更易使老年患者跌倒。
3.2跌倒的护理对策:对跌倒的防范,应做好以下各方面防范措施:(1)全面评估健康状况。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伴发疾病,常同样是跌倒的危险因素。专科护理人员应避免受本专业知识、工作习惯的影响,重视对综合健康状况的评估。(2)对病人实施危险程度评估,识别重点人群,关注重点场景。例如患者在入厕时及入厕后较易跌倒。这是由于入厕后起立时,患者发生体位改变,此时老年患者易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动态平衡功能障碍,加上卫生间通常照明不足、地面材料硬、滑,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促发跌倒。因此重视危险人群在危险场景的活动可减少跌倒的发生。(3)重视预防跌倒措施的宣教。对有一定理解能力者,可帮助其主动识别先兆,教授简单、易行的应对措施(如就地蹲下、扶墙),减少跌倒的发生或减轻其后果;对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则应提高陪护者的警戒性,并讲解相关预防技巧。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必要要的肢体功能锻炼,适度增加安全性高的活动,有利于减少跌倒的几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