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民族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在科学教学中,由于科学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发掘教材,按低、中、高年级三个层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在低年级段,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水和空气,天气的阴晴雨雪,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界及其各种自然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
在中年级教学中,重点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简单地把“运动”、“变化”等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自然知识、感受自然世界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和关注自然界的变化,丰富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促进科学自然观的逐步形成。
到了高年级,则重点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教育。在科学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如绿叶制造养料与水分、阳光的联系,种子的萌发与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等;也有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如热的传导、月相的变化、生物的进化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然变化规律,并自然而然地明确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人类能不断地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遵循自然界规律去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学习、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自然观教育的有机渗透,不仅接触认识了许多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还润物无声受到了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的熏陶,初步领悟科学自然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学习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五彩的自然界和缤纷的自然事物与现象,为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2.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3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上课时,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而且要求“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这样,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次次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放手学生,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3注入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4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由此,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内容。
4.1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和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有效地开阔了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2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在家建一个小小生物角,或观察蚂蚁搬家,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置,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发掘教材,按低、中、高年级三个层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在低年级段,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水和空气,天气的阴晴雨雪,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界及其各种自然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
在中年级教学中,重点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简单地把“运动”、“变化”等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自然知识、感受自然世界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和关注自然界的变化,丰富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促进科学自然观的逐步形成。
到了高年级,则重点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教育。在科学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如绿叶制造养料与水分、阳光的联系,种子的萌发与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等;也有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如热的传导、月相的变化、生物的进化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然变化规律,并自然而然地明确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人类能不断地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遵循自然界规律去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学习、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自然观教育的有机渗透,不仅接触认识了许多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还润物无声受到了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的熏陶,初步领悟科学自然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学习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五彩的自然界和缤纷的自然事物与现象,为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2.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3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上课时,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而且要求“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这样,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次次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放手学生,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3注入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4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由此,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内容。
4.1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和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有效地开阔了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2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在家建一个小小生物角,或观察蚂蚁搬家,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置,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