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家气度 专情“玩转”医学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陈 彪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得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 1990—1992年应邀赴美国帕金森病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1993年在美国帕金病研究所担任分子遗传实验室主任; 1999年回国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主任、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生物室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委会主委、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北京市帕金森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市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有关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遗传学、早期诊断标记物、全程管理模式以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已建立全世界最大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资料库,同时在社区建立了万人健康老年研究队列,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机制、老化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遗传基因改变和个体遗传易感性对帕金森病发病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玩”,在医学如此严肃的领域中怎么能用这么不严肃的字呢?但是,当见到陈彪教授,这位在神经病学领域游历近35年的医生,神采飞扬地细数着他如何在医学领域做出的各种成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玩”,其实是一种态度,是对医学的全身心的投入,是对学术的沉浸和享受。
  1999年归国,至今20年,陈彪教授是如何用这样一颗“玩心”,专注于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领域,开创出一番新天地的呢?

“玩转”老年医学精义


  陈彪出生于湖南长沙,他的身上隐约有些顽童般的侠气,1983年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在湘雅医院神经科工作,之后到中山医科大学读博士、美国加州帕金森病研究所做博士后和实验室主任,直至1999年回国后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作。归国后,除了继续开展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他所关注的另一件事就是如何推动老年医学学科建设。什么是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的核心是研究让老年人怎么活得好,重视人和疾病的管理,因为多数老年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办法。陈教授说,“让老年人活得长,活得好,活得有尊严是我们老年医学的目标。”于是,2005年陈彪教授牵头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老年医学系。



  创立之初的压力来自于不理解。大家不能完整理解老年医学的概念,医生不是治病救人吗,我们现有的专科医师有很好的技术和手段能够治疗疾病,为什么还要全面地去管理人,现行的医疗过多的专注在疾病的治疗上,而对人的健康、感受和体验不够重视。陈教授说,对于老年医学的思考,正是来自于专注研究帕金森病多年的经验。帕金森病就是个老年高发的慢性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目前尚无治愈帕金森病的办法。尽管药物和手术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但药物治疗的效果受到用药方法和时间的限制,不同的用药方案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怎么让患者能够在得病后的十年到几十年中获得好的生活质量,必然要强调对人本身的管理。
  通常来讲,老年医学有四个研究范畴,一个针对老年人专有疾病,如帕金森和老年痴呆症;第二个针对老年人高发和多发病或称共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第三个是衰老综合征,例如跌倒、便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骨质酥松症等临床症状,它们往往不是病,而是衰老后的器官功能退化的表现;第四个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管理,如何进行疾病和老年综合征的预防,如何治疗多种疾病的共存,如何合理同时使用各种药物,如何开展围手术期管理以保证高龄老人仍然可以安全进行手术,覆盖了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管理的各个环节。所以,成立老年医学系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训老年医学相关医师关注老年专有病,重视老年高发病,研究衰老,更好地把治病和健康管理以及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各个环节相互融合,让广大的老年人受益,实现人口的健康老龄化。因此,从老年医学学系的建立,到老年医学重点专科的获批,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陈彪教授真正把他的理念贯穿到了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中。从他的谈话间,能感受到他对于老年医学平台建立的自豪,也能感受到他获得成功的兴奋和享受。




“玩转”互联网医疗


  当问到陈彪教授回国二十年有什么感受的时候,他回答到“在美国工作十年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经验,但缺少的是做医生的快乐和看到患者受益时的满足感。回国后能做回医生,更好地将研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实现自己想做的可以落地为患者服务的事,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落地?就是把云端的构架和现实的医疗相结合。早在归国之初,陈彪教授心中就种下了这颗互联网的种子。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在着手建立老年醫学平台的过程中,他开始深入思考如何进行更全面的发展,如何将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和我们的服务对接起来,形成真正的闭环模式。显而易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开放的创业模式,给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国家对老年医学越来越重视,我所能争取到的资源,我所建立的团队,我所能做的事,都是我在美国所不能及的。”于是,互联网医疗的种子在国家开始大力扶持的摇篮中开始逐步萌芽。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今后医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20到30年以后,可能只需要三种大夫了。一个是家庭医生管理健康和普通疾病;第二种是管疾病的专科医生;第三种就是老年科医生。许多医疗工作可能靠机器干,机器给你做手术,机器给您检查,人工智能能解决的机器都能做,包括实现对健康和疾病的监测。”正是因为有如此的预见,陈彪教授对于互联网医疗的畅想有了第一个果实,作为参与人,他让宣武医院成为了2015年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首批唯一参与全新医疗研究计划的中国医疗机构。也正是在那之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宣告了移动医疗时代的到来。



  当然,他对于云医疗的追逐远远不止于此,“如果移动医疗应用提供的仅仅是信息或挂号和买药,还远未触及行业的痛点。中国医疗行业的痛点在于,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健康缺乏专人管理。因此,没有医生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移动医疗。”所以在他的畅想中,未来的医疗模式,医生的作用不是在移动平台上看病,而是基于线下诊疗已对患者病情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在线的动态病情监测和远程及时管理,实现在移动平台上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以解决疾病和健康管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移动平台的意义在于解放医生,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和便利,节约了医患双方的时间,从而才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因此,他从帕金森病入手,结合中国国情,开始开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疾病管理平台,迈出了中国云医疗的一大步。

“玩转”健康医疗生态圈


  何为生态?有供,有需,有循环,能够自给自足,这就是生态的良性循环。“我们想做或者正在做的就是搭建一个不受时间、不受空间限制的管理体系。得病了我管你怎么过得好;你没得病之前,我给你的健康‘算命’,预测你的健康和疾病状态。通过推迟疾病的发生,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我们能帮助人们减少受痛苦,或者不受痛苦。所以这个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儿。也是我工作的重点。”这是陈彪教授在老年医疗领域“玩”出的又一个高度。当然,生态的建立远不是说说那么轻松。谁来供,谁会需,如何自给自足,在哪儿循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摆在眼前,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缺乏管人的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缺乏順畅的健康医疗康复联动机制。“建立帕云医生——帕金森病管理平台,这是我为这个生态创建做的第一步准备,有了媒介,才能让生态运转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万帕金森病患者,真正得到诊断治疗的不到25%。为什么,因为帕金森病的专科医生寥寥无几。在供需关系极度不匹配的情况下,陈彪教授牵头成立了中国帕金森联盟,将全国神经内科和老年医学领域从事运动障碍病的医生联合了起来,其中有基层医院想要开展帕金森病专业的神经科医生,有全国乃至国际顶尖的运动障碍病专家,目前加盟单位已达到了300多家。在联盟的基础上,他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了各个层级的运动障碍病学习班,从基础培训班,到精品讲习班,再到实践进修班,乃至国际性的运动障碍病大会,从筛查技术到专科诊疗,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真正实现了帕金森病专科医生的全程培训。这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扩大帕金森病专科医生的团队。当然,要真正成为一名能够管理好患者的医生,“他必须具有两个能力,一个是专业能力,另一个是组织能力。”通过培训班能够给大家的是专业能力,但是面对帕金森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如何和基因筛查结合,如何和康复结合,如何和外科治疗结合,还需要良好的组织能力。因此管理团队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顶级专家领衔,不同层级医生形成多学科团队联合管理,在实际诊疗中,继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专科医生,才能更好地管理患者。
  这就是他为了生态医疗构建的一环又一环,随着帕云医生的开发,帕云医院的落地,大生态的建立在逐渐的显山露水。“很多东西可能还需要探索,还在不断地变化,现在这个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快,很多东西以后都会有的。”陈彪教授的这句话,结束了采访,他神情笃定, 一如大山的笃定。
  要说老年医学是他对于医学钻研的目标,那么互联网医疗就是承载目标的航船,而生态医学就是他实现老年病患管理的最终梦想。在云淡风轻间,我们看到的是他的高度,而他却时时提及的是快乐。用这样一颗“玩”心,沉浸于医学的海洋中,风生水起,是玩?是陶醉,是乐在其中,是全情投入,更是他对于医学的坚守和执着。
其他文献
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最引人注目的热点地区,北有雄安,南有海南。  《养生大世界》杂志创立于北京,拥有遍布全国的数百位公立医院主任医师级临床医学一线专家作者,影响着数万忠实读者,其中包括中国两院院士读者1600名,被评为“2016年中国最美期刊”,是中国健康事业中一支重要的传媒力量。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举全国之力全面推进海南自贸区(港
期刊
郝义彬,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院长,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享受河南省及郑州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2013年医院服务“改革创新人物奖”、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医院院长,河南省医改创新优秀院长,河南省结核病防治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迁安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期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跟人生气吵架时,被气得手直哆嗦,过后会互相嘲笑对方得了帕金森,那么手抖就是患帕金森病了吗?  说起帕金森病的起源,不得不提一位叫James Parkinson的医生,他在1817年首次详细报道了六例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发展过程,为了纪念他,将他的生日4月11日命名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综合症,是一类具有帕金森病样运动障碍表现的症候群,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
期刊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中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我们都该享受这世界美好,生命安宁。然而,也许在这一秒,就有一人发生猝死,抛下爱人子女、事业功名,匆匆画上人生的句号。如果可以早一点发现,如果会一点儿急救,也许······这样的诘问,常常令人捶胸顿足,潸然泪下。  生命何其珍贵!为这无可替代的珍贵,我们还能做什么?  作为医生,我给出最精准的治疗,最及时的抢救。我全力以赴,却只能救治我手中的那一个。
期刊
谈到未来老年的幸福生活时,大多数人想的是多攒一些钱,找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去抱团养老……而还有一个人,带领着一批人,他们所想所做的事情是建立一个医学服务中心,做一个“老年人的算命医生。”  他叫陈彪,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委会主委。他所工作的中心是原卫生部(现国家卫健委)、科技部授牌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教授和他的伙伴们现在深入思考的是:有没有办法能让病人不得病或者说推迟得病,或
期刊
帕金森病溯源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大脑黑质区域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减少,导致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行走困难等症状。左旋多巴类药物可提高脑部多巴胺的遞质水平,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早期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让患者度过一个良好的“蜜月期”。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左旋多巴类药物会导致一系列的运动并发症,如药效持续时间缩短,一剂药的末期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
期刊
【再序】  自從老人们用上了微信,有些父母经常会给孩子转发一些微信朋友圈里盛传的健康养生信息,标题一般都非常抓眼球,如《快看,这10种食物最防癌》、《每天喝8杯水才健康》等等。这些令人汗毛竖起的说法,通常有10万+以上的阅读量,是真?是伪?难以辨识。怎么告诉您的父母,与身边的朋友,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知识,对咱们的生活,确实是个重要的事。  由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委王立祥教授、中国医
期刊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疾病死亡原因逐渐发生演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成为城乡居民最常见的致死疾病。對待慢病的医疗干预策略和理念已经由传统的单一治疗变成了全程化管理,从治已病变成治未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病之一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的代表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PD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
期刊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寓言:“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有时梦境太过于真实,以至于忘记了是在梦中,醒来不由感叹,还好只是梦;有时,梦中的世界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得不到的,于是就盼着,不要醒来;又或许有时,睡在身边的人,突然大笑、大哭,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甚至大打出手,吓得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鬼魂附体?还
期刊
“养生”中的养为调养、保养之意,而生則指生命。对于生命来说,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外环境与内环境”这两大系统之中。外环境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外界因素,天气、环境、饮食,甚至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内环境则是人类体内的环境,在生理学家眼中,内环境是包含营养物质及化学分子的液体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内环境就是我们体内可见的器官、组织以及不可见物质的平衡。  人体为生存和适应,在不断进化,形成稳定的运行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