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于漪老师是一名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实干家。被誉为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三位大师之一。1978年,被评选为我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她孜孜以求,著述等身,甘洒热血五十余载,将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和“左手激趣一右手激情”的教学艺术体系。对我国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想;人文性;训练论;能力观;主体性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于漪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具体论述。
一、学科性质: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学种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从50年代的“文道之争”,到90年代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论,历时40余年,至今仍未完全解决。这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课程的性质决定目标、方向,决定教学重点和思路投向。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怎么定位,这对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于漪老师很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认识语文学科性质的指导意义。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形成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她对学科性质的认识是不断反思、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而且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曾在作品中这样写到:我这“人文说”思想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着近20年的思考进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日趋成熟,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进展和突破。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于漪开始思考语言和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文教学中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及其关系。这个时期尽管当时对学科性质的认定还没有突破“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原有框架,但就所阐述的“思想性”的内涵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
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的发表为标志,于漪老师关于语文学种性质的思考,经过20年的不停追问、学习与反思,终于有了创造性的突破,是在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
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种性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先由最初的意识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涵,到最后能清楚地提出人文性也是語文学科的性质,很好地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这种运动应当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它不应当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单纯反复,而应当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经过这种运动,使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了重新的认识,使语文学科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接下来分析于漪老师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任务:素质观和创新论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于漪老师强调了以下观点:
一是让学生重视积累,学会积累。文化的积淀靠的是积累,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也同样需要积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管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总希望他们身上具有一些文化的气质,有点文化底蕴,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素质是一种心灵塑造,在塑造人的心灵过程中,中华优秀文化确实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没有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言表达上的贫乏、贫穷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最能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只要教学中教师不拘囿于某一模式、某一标准答案,不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学生就能积极思维,开展想像,与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厚积薄发,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正是在不断地积累的过程中,我们的素养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有更多的创新的机会。因此,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三、教学目标:能力观和差异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它支配、调节、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从总体上来讲,既有知识,也有能力,更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些人却经常忘了目标或者偏离了目标。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孤零零地搞字、词、句的题海训练,以争取考试分数为目标,而忽视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搞应试教育的恶果。
1978年,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四种,即听、说、读、写相结合,整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知、情、能、理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语言与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养成质疑能力的习惯。所以说,语文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育者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因此,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教学过程:训练论和实践观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指导实践,但实践畢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加强实践与探索,不仅有助于对理论的认识与领悟,而且能丰富乃至修正认识。于漪老师所有教育理念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鲜明的实践性,根植于语文教学实践的土壤。因而,它们往往既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说也是如此。于漪用来进行思维训练的方式、途径是多种多样并富有个性的:“面上开花”,为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纵深发展”,为训练思维的深刻性;“鼓励求异”,为培养思维的逆向性、创造性。她力求使自己成为“能够教会学生思考的人”,使课堂成为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2.于漪老师的训练方法
于漪老师给予了很多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方法。首先,正视学生听说现状和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提高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自觉性。然后,探索听能训练的方法,发展学生运用听觉、运用思维器官接受、分析、储存、转换和检索信息的能力。包括单项定向训练、多项综合训练和以检索信息的方法促进听能的发展。其次,坚持口头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智力。开展口练活动,人人讲,课课讲,打破课上不愿意开口的局面。设计多种口头表达的练习,增大练习的量,培养在正式场合说话的习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发展认识、检验认识,并用认识指导实践。于漪通过让学生进行自身的实践活动,对语文教材有自身的看法和体悟,从实践中获得认知,再通过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发现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主体性和引导论
把握语文学科特点,促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于漪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她的语文引导教学法是建立在她的主体观的哲学基础之上的,是于漪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于漪主张“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积极性相结合”。这构成了她的学生观,其基本内容是:(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二)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点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三)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要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四)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2.着力于“导”
凡属心灵层面的东西,都带有某种模糊性,它是无法量化的。因之,探究心灵,采用过于刻板而严缜的做法,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懂得了这个道理,在语文教学上,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方式。因此,于漪老师采用了“导引”之法。“导”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知识真正为学生自己所有,“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启迪智力、开发智力、培养情操的最好方法。
引导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启发功能很强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与教育方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21世纪的教育教学都要现代化,现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引导法就很值得推广和运用。
六、总结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科学地、准确地指导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的进行。不仅对语文学科性质进行了完善,而且也对语文教学任务提出了科学地观点,教学目标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作用,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想;人文性;训练论;能力观;主体性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于漪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具体论述。
一、学科性质: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学种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从50年代的“文道之争”,到90年代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论,历时40余年,至今仍未完全解决。这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课程的性质决定目标、方向,决定教学重点和思路投向。语文课程的性质究竟怎么定位,这对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于漪老师很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认识语文学科性质的指导意义。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形成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她对学科性质的认识是不断反思、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而且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曾在作品中这样写到:我这“人文说”思想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着近20年的思考进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日趋成熟,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进展和突破。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于漪开始思考语言和语文的文化内涵,阐释语文教学中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及其关系。这个时期尽管当时对学科性质的认定还没有突破“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原有框架,但就所阐述的“思想性”的内涵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
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的发表为标志,于漪老师关于语文学种性质的思考,经过20年的不停追问、学习与反思,终于有了创造性的突破,是在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
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种性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先由最初的意识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涵,到最后能清楚地提出人文性也是語文学科的性质,很好地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这种运动应当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它不应当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单纯反复,而应当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经过这种运动,使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了重新的认识,使语文学科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接下来分析于漪老师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任务:素质观和创新论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于漪老师强调了以下观点:
一是让学生重视积累,学会积累。文化的积淀靠的是积累,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也同样需要积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管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总希望他们身上具有一些文化的气质,有点文化底蕴,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素质是一种心灵塑造,在塑造人的心灵过程中,中华优秀文化确实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没有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言表达上的贫乏、贫穷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最能给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只要教学中教师不拘囿于某一模式、某一标准答案,不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学生就能积极思维,开展想像,与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厚积薄发,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正是在不断地积累的过程中,我们的素养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有更多的创新的机会。因此,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三、教学目标:能力观和差异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宿,它支配、调节、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从总体上来讲,既有知识,也有能力,更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些人却经常忘了目标或者偏离了目标。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孤零零地搞字、词、句的题海训练,以争取考试分数为目标,而忽视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搞应试教育的恶果。
1978年,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四种,即听、说、读、写相结合,整体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知、情、能、理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语言与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养成质疑能力的习惯。所以说,语文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育者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因此,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教学过程:训练论和实践观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指导实践,但实践畢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加强实践与探索,不仅有助于对理论的认识与领悟,而且能丰富乃至修正认识。于漪老师所有教育理念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鲜明的实践性,根植于语文教学实践的土壤。因而,它们往往既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说也是如此。于漪用来进行思维训练的方式、途径是多种多样并富有个性的:“面上开花”,为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纵深发展”,为训练思维的深刻性;“鼓励求异”,为培养思维的逆向性、创造性。她力求使自己成为“能够教会学生思考的人”,使课堂成为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2.于漪老师的训练方法
于漪老师给予了很多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方法。首先,正视学生听说现状和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提高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自觉性。然后,探索听能训练的方法,发展学生运用听觉、运用思维器官接受、分析、储存、转换和检索信息的能力。包括单项定向训练、多项综合训练和以检索信息的方法促进听能的发展。其次,坚持口头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智力。开展口练活动,人人讲,课课讲,打破课上不愿意开口的局面。设计多种口头表达的练习,增大练习的量,培养在正式场合说话的习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发展认识、检验认识,并用认识指导实践。于漪通过让学生进行自身的实践活动,对语文教材有自身的看法和体悟,从实践中获得认知,再通过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发现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主体性和引导论
把握语文学科特点,促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于漪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她的语文引导教学法是建立在她的主体观的哲学基础之上的,是于漪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于漪主张“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积极性相结合”。这构成了她的学生观,其基本内容是:(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二)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点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三)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要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四)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2.着力于“导”
凡属心灵层面的东西,都带有某种模糊性,它是无法量化的。因之,探究心灵,采用过于刻板而严缜的做法,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懂得了这个道理,在语文教学上,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方式。因此,于漪老师采用了“导引”之法。“导”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知识真正为学生自己所有,“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启迪智力、开发智力、培养情操的最好方法。
引导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启发功能很强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与教育方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21世纪的教育教学都要现代化,现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因此,引导法就很值得推广和运用。
六、总结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我国语文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科学地、准确地指导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的进行。不仅对语文学科性质进行了完善,而且也对语文教学任务提出了科学地观点,教学目标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作用,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