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 爱上小古文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的学习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文言文较为难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小学是启蒙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必须讲究策略,以趣为先。
  关键词:小学 文言文教育 趣味性
  引言
  近年来,文言教育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让小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成为新课程改革对广大师生的要求。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教材并不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表面上各具特色,实际上却难成体系的教学局面。我现在带的班级是小学六年级,在过去的五年,学生们接触的古文最多的是唐诗,宋词都很少,文言文教学在他们的认知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然而文言文学习在初高中又是重中之重,这预示着学生进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将会难上加难。因此,在小学阶段完成文言启蒙教学,通过小古文教学,让小学生接触小古文,爱上小古文,不仅可以给中学的古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缓和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之间的差距矛盾,实现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无缝衔接。现以小古文课堂教学为例,将自己在文言启蒙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与各位分享。
  一、初识小古文,要有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诺曾说:“学习最大的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们在此之前学过大量的白话文,其间偶尔夹杂几篇唐诗宋词,但从未遇见过小古文。小古文是“初级版”的文言文,其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却又寓意深刻。此时的小古文教学可以毫不费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初识小古文,教师一定要抓住启蒙的机会,让学生对小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爱上古文学习的大前提。学生只有在学习小古文时体会到愉悦感和趣味,以兴趣带动行为,才能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智慧,打开文言的大门。
  首因效应揭示学生在对待新知识的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是最鲜明、最牢固的,所以我在教学小古文时非常注重第一节课的选材。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白话文《螳螂捕蝉》一课时,将所有教学任务完成后,额外出示了文言版的《螳螂捕蝉》。学生们在通读完这篇小古文后表现很惊喜,由于已经学习了白话文版的《螳螂捕蝉》,因此理解这篇小古文的大致意思并不困难。学生们激情澎湃地读了几遍后,我顺势出示了小古文《性缓》,这是一篇文言笑话: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此时学生并没有觉得毫无头绪,反而饶有兴趣地尝试去读,尝试一点一点地去理解。当学生读完时,课堂上出现了此起彼伏的憨笑声。我知道,他们理解了。至此,通过两篇简单易懂的小古文渲染,小古文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深不可测,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幽默又不失内涵。这种别开生面的小短文,激起了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
  二、再读小古文,要有律
  学生在文言启蒙阶段,白话文的输入模式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文言文和白话文在表述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生僻字眼,千变万化的句式结构,学生想要通顺地读出一个完整的古文句子非常困难。另外,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是近代才有的,古代人的文字是没有标点的,虽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小古文已有部分标点,但是没有标点的地方学生难以掌握停顿的节奏。我认为想要避免这些问题,不让学生产生这种恐惧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标准的教师范读。
  马克斯·范梅南曾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极富模仿能力是每个儿童的天赋。”因此,教师的第一遍范读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教师范读的有效性,学生在听的时候教师要做出明确要求:首先是字音的标注,尤其是小古文中的通假字、生僻字。例如:《论语·学而篇》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通假字,读“悦”的读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的读音与前面四个不相同,是通假字,读“智”的读音。这些读音都要学生在第一遍听的时候就明确,否则日后很难纠正过来。其次是句子的停顿之处,也就是学会“断句”。断句是理解句子非常重要的前提,所以第一遍通读时务必要断好。例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如果没有教师范读,学生在第一次朗读时会读得非常吃力,更不能理解其意思。正确的断句会让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事半功倍。最后,学生认真听老师标准范读,通过教师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诵读,学生会体验到一种白话文没有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刺激强烈、节奏明显,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帮助学生体会小古文的节奏美,提升对小古文的兴趣。
  三、理解小古文,要有法
  对于文言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完整地翻译出小古文的意思是不现实的,教师逐字逐句的解释也是不合理的,但是翻译文言句子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教学生们理解小古文呢?在教学中,我会在学生初步理解小古文大意的情况下,划出几个较难的句子,让学生对照给出的注释,尝试完整地说出句子的意思。一般较难的字词课后都会给出注释,但是这样的重点句子不宜多,根据小古文的篇幅,三句左右即可。因为对于文言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与其让学生望而生畏,不如明确地给出几个阶梯,让孩子们尝试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既不迷失方向又增添了几分乐趣。
  除了重点句子以外,小古文的其他句子学生只要能通顺流畅地说出大意即可,文言文和白话文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强求一字不差。关于重点句子的教学,我会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翻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注释,充分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有不同的地方就让大家共同探讨,追根溯源,查经据典,让个体的理解感受在集体的交流中得到补充和矫正。
  因为文言文翻译是一个很精妙的过程,如果通过教师单纯的讲授来学习,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对理解过程的享受,而且会让课堂变得刻板无趣。只有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译,自己说,自己悟,才能更准确地感受到文言的乐趣,提升文言感知能力。如《刻舟求剑》中的一句:“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中理解“自”的意思是一个重难点,在小组讨论中有学生提出可以根据“自上而下”这个成语,推理出“自”是“从”的意思。再如《逍遥游》:“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学生根据之前所学“迁徙”一词推断出“徙”是“迁移”的意思。学生根据平时所学的成语词语来推断小古文中字词的意思,能够从已知的知识储备中解答未知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解技能。若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这种能力。所以在文言启蒙阶段,教师要注重授之以渔。
  四、感知小古文,要有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之所以能流传千年,必有其奥妙之处,这其中的智慧大部分都是通过文言形式流传下来的。因此,让学生充分阅读古人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小古文,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我在教学感悟小古文部分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道理,然后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思考,与自身相结合,将其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身上。例如在教学《掩耳盗铃》时,我让学生联想身边是否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例子,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行为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例如在教学《学弈》时,我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人学弈时的不同状态:“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思考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是否也像第二个人这样,导致学习同样的内容,但学习结果却不一样的现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类似的小古文,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及《论语》等,这些小古文所传达的小哲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文言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感知小古文时,不能停留在译文表面,还要带领学生深入回味古文的道理,将古人的智慧传达给学生,体味小古文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文言文之所以被称为“国文”,主要是因为其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是古人智慧的主要载体。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小学文言启蒙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找到适合小学阶段的文言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文言启蒙,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动词是英语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词之一,也是英语句子的核心词之一。本文以如何从认知和建构的角度来简化动词分类进而促进英语动词语法应试技巧为例,开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动词;简化分类;技巧  一、研究问题的发现  2019年3月初,我在带领初三毕业班学生进行中考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动词十分复杂,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都能听懂,自己做题时觉得没有问题,但答案
期刊
摘要:小学生是充满想象力的,他们的思维发散性、开拓性很强。教师只有走近学生的心灵,触摸到学生的心思,师生间心灵感应,相互感动,让学生以“活动主体”的姿态参与学习,才能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思维;主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姿态激励学生积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研究如何将学生从对信息技术“认知操作”的掌握层面,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即学生能够大胆地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范例,要勇于动手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学对、学会、学好知识和技能很重要,而会学、主动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期刊
摘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融合过程中,除了要按照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施教外,还要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比如运用行为矫正技术来改进他们接受教育的有效性,改善他们的行为习惯,为其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行为矫正  特殊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和特教班。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进入普通
期刊
摘要: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结合新生的特点,设计策划了特色思政教育——“相约红领巾,小葵娃争章”队前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少先队礼仪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思政教育;队前教育  引言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为启蒙教育阶段,新生入校后,对少先队怀着崇敬、向往的心情
期刊
摘要:少先队作为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在学生养成教育及自主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出发,结合学校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实践, 探索如何促使学生在少先队仪式活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关键词:少先队仪式教育养成教育  ;《少先队改革方案》中指出“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少先队工作改革创新,增强少先队的思想性、自主性、实践性”。仪式教育是
期刊
摘要:结合运动员生理与心理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处理稳定与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完善技战术能力、提高运动成绩的作用上进行分析。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结果:稳定的技战术能力来源于最佳的训练刺激,有赖于训练负荷、强度和内容的系统变化。  关键词:稳定;变化;技战术;运动员  引言  稳定的技战术和变化的训练计划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处理好稳定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完善技战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宁德市民族中学是一所全国创办最早的以畲族学生为主的民族中学。办学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民族人才”的题词精神,开展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活动,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学—研—推”模式,让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国旗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该国家民族精神和尊严的象征。当国家和社会组织在举办各种活动时经常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表示对国旗的热爱和尊重。少先队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开展的一种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升旗仪式这一少先队的重要活动为例,详细地阐释如何通过创新现有的升旗仪式的形式,使对小学生的爱国教育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少先
期刊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注重“几何直观能力”。本文以“图形的旋转”为例,对深度学习下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探索出一些基本策略。  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数学;深度学习;旋转  几何直观就是通过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它的好处在于化繁为简,使学生的思路清晰,结果容易被预测出来。而旋转变换是继学习过的平移、轴对称等全等变换后的另一种全等变换,也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好素材。其实在深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