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注重“几何直观能力”。本文以“图形的旋转”为例,对深度学习下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探索出一些基本策略。
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数学;深度学习;旋转
几何直观就是通过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它的好处在于化繁为简,使学生的思路清晰,结果容易被预测出来。而旋转变换是继学习过的平移、轴对称等全等变换后的另一种全等变换,也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好素材。其实在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下面笔者就以“旋转”为例,谈谈深度学习下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实录
1.利用直观模型,理解旋转概念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直观的图形世界,让学生看屏幕(图片分别是:电扇的叶片、风车的叶片、方向盘和卡通人物荡秋千)。
教师:生活中你经常见到这些现象,如果把电扇的叶片、风车的叶片、方向盘、卡通人物等看成一个平面图形,那么这些图形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它们都是图形的旋转。
教师:用自己的话,谈谈你们对旋转的理解。
学生:一个物体固定在一个点上转动。
(教师请两位学生示范转的过程)
教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他们总是会按一个点进行旋转。
教师:你们想象一下,再谈谈你们对旋转的理解。
学生:旋转可以看成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转动一定角度。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旋转的概念,并强调它的三要素。学生看屏幕(如图1):
;学生:这一定点可以是图形上的一点。
学生:可以是图形外的一点。
学生:还可以是图形内的一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教学分析:几何直观具有四种表现形式,图形直观是其中的一种。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从动态的直观图形中认识旋转现象,对旋转产生一个初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旋转变化,切实体验旋转的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中心。学生边操作边想象,以便真正地建立“旋转”的素材库。
2.通过数学实验,探究旋转性质
活动1:操作
教师:我们一起探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以图形外一点为旋转中心,观察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
教师:观察上图,思考以下问题:
1.在旋转过程中,有哪些不变的数量关系?
2.若连接顶点与旋转中心,还有哪些不变的数量关系?
3. △OAC和△OA′C′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深度学习、交流讨论。
活动2:验证猜想
教师:打开“几何画板”软件,验证学生的猜想.
教师:我们在验证的过程中,可以改变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在你们深度学习旋转的相关知识后,自己尝试总结一下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分析:通过观察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思考、探究,先是猜想,接着借助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容易直观地得出旋转的基本性质。在深度学习中,可以通过数学实验,利用“几何画板”创设动态的有关旋转的图案,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学生感受到旋转之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动态表象,有效发展其几何直观能力。
3.创设跟踪练习,培养画图习惯
在课堂练习环节设计一道画图题:
如图,已知线段AB绕点O旋转后的对应线段是CD,若A与C是对应点。你能找到旋转中心点O的位置吗?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上台展示画出的图形,教师点击每一小题的动画按钮及时给出评价。
教学分析:设计的练习从内容看涉及旋转的基本性质,从题型看是作图题,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画图是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可以反映学生对旋转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也有助于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画图的习惯,并进行画图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反思
1.在思维导图中实现深度学习
对旋转知识体系的理解是产生直觉的源泉,如果没有深度学习,也就不能发展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旋转知识点直观化的方法,在深度学习中就可以采取这个易于学生接受的方法,从而落实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
2. 在模型建立中实现深度学习
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将问题变为合理的数学旋转模型,有利于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如果图形较分散,有个绝招就是运用图形的变化——旋转,将原图形中分散的条件集中在一起,疑问就能迎刃而解。旋转题型建模策略的实施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图形描述:通过图形语言来描述问题。如果图形中有满足的条件,即有相等的边和公共端点,就会想到可以用旋转。
第二阶段,建立旋转模型图:先找到图中相等的边,通过旋轉其中一条边使相等的边刚好重合,构造出相关的旋转模型图。其中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点,旋转90°可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180°可以构造与原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为了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需要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多总结、多归纳数学几何模型。在学习了旋转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构建旋转直观模型。
2. 在模型求解中进行深度学习
旋转变换的观点渗透到数学深度学习中,将图形动静相结合进行研究,可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本质的认识。在旋转模型图中,先要判断属于旋转的哪一类模型,然后思考这类模型有哪些性质,接着考虑这个性质能否直接拿来用,如果不能,就要辅助线来帮忙了。建立旋转模型图后,学生需要证明旋转全等,此时难点在于倒角。旋转中的倒角一般来说就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SAS证明全等,夹角一般是两个相等的角加一个公共角;第二种用“8”字形模型图。通过对顶角相等,就能得出我们需要的角的关系了。
例如图9,正方形 ABCD中,E、F 分别是 BC、CD上的点,若∠EAF = 45°,AH⊥EF。
;猜想AH与AB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此题是图形旋转模型的应用。有等线段AD与AB,共端点A,90°含半角45°,则可以旋转。如果学生对图形旋转模型图印象深刻,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题目无法直接证明△ABE≌△AHE,那么将△ADF顺时针旋转90°(或将△ABE逆时针旋转90°),AD与AB重合,这样构建了半角旋转模型图,从而由旋转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就容易求得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心,但在深度学习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虽然几何直观有很多好处,有时能简化解题过程,给数学学习带来方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孔凡哲,史宁中.关于几何直观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2(7).
[3]刘金钟.铅笔数学 [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
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数学;深度学习;旋转
几何直观就是通过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它的好处在于化繁为简,使学生的思路清晰,结果容易被预测出来。而旋转变换是继学习过的平移、轴对称等全等变换后的另一种全等变换,也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好素材。其实在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下面笔者就以“旋转”为例,谈谈深度学习下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实录
1.利用直观模型,理解旋转概念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直观的图形世界,让学生看屏幕(图片分别是:电扇的叶片、风车的叶片、方向盘和卡通人物荡秋千)。
教师:生活中你经常见到这些现象,如果把电扇的叶片、风车的叶片、方向盘、卡通人物等看成一个平面图形,那么这些图形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它们都是图形的旋转。
教师:用自己的话,谈谈你们对旋转的理解。
学生:一个物体固定在一个点上转动。
(教师请两位学生示范转的过程)
教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他们总是会按一个点进行旋转。
教师:你们想象一下,再谈谈你们对旋转的理解。
学生:旋转可以看成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转动一定角度。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旋转的概念,并强调它的三要素。学生看屏幕(如图1):
;学生:这一定点可以是图形上的一点。
学生:可以是图形外的一点。
学生:还可以是图形内的一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教学分析:几何直观具有四种表现形式,图形直观是其中的一种。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从动态的直观图形中认识旋转现象,对旋转产生一个初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旋转变化,切实体验旋转的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中心。学生边操作边想象,以便真正地建立“旋转”的素材库。
2.通过数学实验,探究旋转性质
活动1:操作
教师:我们一起探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以图形外一点为旋转中心,观察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
教师:观察上图,思考以下问题:
1.在旋转过程中,有哪些不变的数量关系?
2.若连接顶点与旋转中心,还有哪些不变的数量关系?
3. △OAC和△OA′C′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深度学习、交流讨论。
活动2:验证猜想
教师:打开“几何画板”软件,验证学生的猜想.
教师:我们在验证的过程中,可以改变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在你们深度学习旋转的相关知识后,自己尝试总结一下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分析:通过观察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思考、探究,先是猜想,接着借助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容易直观地得出旋转的基本性质。在深度学习中,可以通过数学实验,利用“几何画板”创设动态的有关旋转的图案,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学生感受到旋转之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动态表象,有效发展其几何直观能力。
3.创设跟踪练习,培养画图习惯
在课堂练习环节设计一道画图题:
如图,已知线段AB绕点O旋转后的对应线段是CD,若A与C是对应点。你能找到旋转中心点O的位置吗?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上台展示画出的图形,教师点击每一小题的动画按钮及时给出评价。
教学分析:设计的练习从内容看涉及旋转的基本性质,从题型看是作图题,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画图是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可以反映学生对旋转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也有助于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养成画图的习惯,并进行画图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反思
1.在思维导图中实现深度学习
对旋转知识体系的理解是产生直觉的源泉,如果没有深度学习,也就不能发展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旋转知识点直观化的方法,在深度学习中就可以采取这个易于学生接受的方法,从而落实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
2. 在模型建立中实现深度学习
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将问题变为合理的数学旋转模型,有利于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如果图形较分散,有个绝招就是运用图形的变化——旋转,将原图形中分散的条件集中在一起,疑问就能迎刃而解。旋转题型建模策略的实施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图形描述:通过图形语言来描述问题。如果图形中有满足的条件,即有相等的边和公共端点,就会想到可以用旋转。
第二阶段,建立旋转模型图:先找到图中相等的边,通过旋轉其中一条边使相等的边刚好重合,构造出相关的旋转模型图。其中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点,旋转90°可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180°可以构造与原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为了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需要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多总结、多归纳数学几何模型。在学习了旋转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构建旋转直观模型。
2. 在模型求解中进行深度学习
旋转变换的观点渗透到数学深度学习中,将图形动静相结合进行研究,可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本质的认识。在旋转模型图中,先要判断属于旋转的哪一类模型,然后思考这类模型有哪些性质,接着考虑这个性质能否直接拿来用,如果不能,就要辅助线来帮忙了。建立旋转模型图后,学生需要证明旋转全等,此时难点在于倒角。旋转中的倒角一般来说就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SAS证明全等,夹角一般是两个相等的角加一个公共角;第二种用“8”字形模型图。通过对顶角相等,就能得出我们需要的角的关系了。
例如图9,正方形 ABCD中,E、F 分别是 BC、CD上的点,若∠EAF = 45°,AH⊥EF。
;猜想AH与AB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此题是图形旋转模型的应用。有等线段AD与AB,共端点A,90°含半角45°,则可以旋转。如果学生对图形旋转模型图印象深刻,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题目无法直接证明△ABE≌△AHE,那么将△ADF顺时针旋转90°(或将△ABE逆时针旋转90°),AD与AB重合,这样构建了半角旋转模型图,从而由旋转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就容易求得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心,但在深度学习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虽然几何直观有很多好处,有时能简化解题过程,给数学学习带来方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孔凡哲,史宁中.关于几何直观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2(7).
[3]刘金钟.铅笔数学 [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