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充满想象力的,他们的思维发散性、开拓性很强。教师只有走近学生的心灵,触摸到学生的心思,师生间心灵感应,相互感动,让学生以“活动主体”的姿态参与学习,才能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思维;主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姿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共同探索,充分参与新知的探究与构建过程,并与学生一起享受成功、感受挫折、分享发现、体验成果。”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应该是真正落实在课堂中的“无痕”教育。这就是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这种朋友间“地位”“体位”“心位”的平等,能让老师走近学生的心灵,触摸到学生的心思,师生间心灵感应、相互感动,从而让学生以“活动主体”的姿态参与学习,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不一样的发现与另类的生成。因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学生自己的课堂,更是老师们应该关注的课堂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这样的教学就是“目中无人”,所谓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了空话。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与四年级上册第34页一道习题时,我对“尊重学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案例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引入了“观察物体”单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空间想象力。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观察经验,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其教学难点则是要求将三维空间的问题以二维的平面画面呈现解决,这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挑战。教学时,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我准备了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新知探究”环节结束后,我结合教学目标,用PPT出示了几副摆好的图,引导学生上台来按图摆放。出示这样一幅图:引导学生先摆一摆,再分别画一画从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图形。在观察与操作后,学生们都画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图形。
反馈的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大部分学生都正确地画出了从三面看到的形状(如下),我也将这三幅图画在了黑板上:
正面: 上面: 侧面:
在我以为可以顺利结束这题的练习时,不同的声音出现了:老师,我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样的:我没太在意,心想可能是一些学生在观察时粗心,画错了吧。可当我发现全班坐在正对讲台那几列的好几个同学都是这样画的时,我就诧异了,于是我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观察,但一些学生画的还是原来的图形,只是没有开始的人数多罢了。于是我就请其中的两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说:“我们看到的的确是这样的。”我产生疑问了:这怎么可能呢?正在我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位同学发言了:“老师,您画的的确错了,您到我位子上来看一看,就会发现的。”这位同学可是一个喜欢钻研、学习认真的尖子生呀,她怎么也犯这样的“错误”呢?
我的较真劲也被学生点燃了,不仅是为了一道题的正确解答,更是为了课堂生成资源的巧妙运用。同样,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真正體现在教师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于是,我来到她的位置上坐下来。因为孩子的座位小,我只好侧过头去观察,我一下愣住了:展示在讲台上的图形真的“站”了起来。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孩子不便观察,只能侧身观察,自然就出现了上述情况。他们画出了自己所看到的真实情况,的确没错,而我却想当然地制约了他们的发现。幸好及时发现了,这时我组织全体学生把身体移到实物图形的侧面去观察,哦,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是的,就因为在我们的心中与眼里的一些不经意的想当然,总会造成一些错误,尤其是一些“偏离学生”的细节性错误。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从某种程度上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蹲下身子让自己看到学生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案例二】
我在教学“十几减9”时,遇到过这样一个小情节:
师:借助计数器,你能说一说“12-9”等于几吗?
生1(不假思索):老师,12-9减不动……
(“减不动”,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生动的表达!他是怎样想的呢?)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减不动吗?
生1:因为计数器上只有3个珠子,不够减9。
(是的,的确只有3个珠子呀!怎样让他区别地理解这3个珠子分别表示的意义呢?)
师:你能说一说这3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吗?
生1:个位上有两个,表示两个一,十位上有一个,表示一个十。(忽然领悟)够了,够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原本的“学障”在教师的一步一步追问中被顺利清扫。学生这种想法背后的价值在于让他自信地“说”后被老师充分挖掘、放大,精彩自然生成。“给他们一些机会,会还你更多精彩。”
【反思】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看到了学生充满了无限想象力,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拓展性很强,他们对世界、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使学生在被尊重的愉悦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轻松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都能深刻体悟到“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维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机灵而富有创见的,懂得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和思维方式,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只有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思则言,充分抒发对文本的感悟与质辩,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进一步地体现出尊重学生、尊重人文。另一方面,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发散思维,才能从精彩的回答中看出他们是否真正“会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放飞自我的主阵地。
(二)在欣赏与鼓励中创建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不在于教师教学模式的多种多样,而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地参与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是否能积极地思考与自由地表达;不在于教师布置了多少形式多样的练习,而在于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生活阅历,从而使得每个学生的数学背景更加丰富而独特。教学中,我们只有蹲下身子,走近学生,才能融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个性与情感。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走进课堂,才能创建出富有生命力的智慧课堂。
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多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在课堂中平等地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切实实地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放飞,变得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爱华.智慧数学课[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
关键词:数学;思维;主体;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姿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共同探索,充分参与新知的探究与构建过程,并与学生一起享受成功、感受挫折、分享发现、体验成果。”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应该是真正落实在课堂中的“无痕”教育。这就是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这种朋友间“地位”“体位”“心位”的平等,能让老师走近学生的心灵,触摸到学生的心思,师生间心灵感应、相互感动,从而让学生以“活动主体”的姿态参与学习,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不一样的发现与另类的生成。因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学生自己的课堂,更是老师们应该关注的课堂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这样的教学就是“目中无人”,所谓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了空话。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与四年级上册第34页一道习题时,我对“尊重学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案例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引入了“观察物体”单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空间想象力。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观察经验,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其教学难点则是要求将三维空间的问题以二维的平面画面呈现解决,这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挑战。教学时,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前我准备了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新知探究”环节结束后,我结合教学目标,用PPT出示了几副摆好的图,引导学生上台来按图摆放。出示这样一幅图:引导学生先摆一摆,再分别画一画从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图形。在观察与操作后,学生们都画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图形。
反馈的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大部分学生都正确地画出了从三面看到的形状(如下),我也将这三幅图画在了黑板上:
正面: 上面: 侧面:
在我以为可以顺利结束这题的练习时,不同的声音出现了:老师,我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样的:我没太在意,心想可能是一些学生在观察时粗心,画错了吧。可当我发现全班坐在正对讲台那几列的好几个同学都是这样画的时,我就诧异了,于是我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观察,但一些学生画的还是原来的图形,只是没有开始的人数多罢了。于是我就请其中的两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说:“我们看到的的确是这样的。”我产生疑问了:这怎么可能呢?正在我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位同学发言了:“老师,您画的的确错了,您到我位子上来看一看,就会发现的。”这位同学可是一个喜欢钻研、学习认真的尖子生呀,她怎么也犯这样的“错误”呢?
我的较真劲也被学生点燃了,不仅是为了一道题的正确解答,更是为了课堂生成资源的巧妙运用。同样,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真正體现在教师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于是,我来到她的位置上坐下来。因为孩子的座位小,我只好侧过头去观察,我一下愣住了:展示在讲台上的图形真的“站”了起来。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孩子不便观察,只能侧身观察,自然就出现了上述情况。他们画出了自己所看到的真实情况,的确没错,而我却想当然地制约了他们的发现。幸好及时发现了,这时我组织全体学生把身体移到实物图形的侧面去观察,哦,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是的,就因为在我们的心中与眼里的一些不经意的想当然,总会造成一些错误,尤其是一些“偏离学生”的细节性错误。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从某种程度上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蹲下身子让自己看到学生眼中最美丽的风景。
【案例二】
我在教学“十几减9”时,遇到过这样一个小情节:
师:借助计数器,你能说一说“12-9”等于几吗?
生1(不假思索):老师,12-9减不动……
(“减不动”,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生动的表达!他是怎样想的呢?)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减不动吗?
生1:因为计数器上只有3个珠子,不够减9。
(是的,的确只有3个珠子呀!怎样让他区别地理解这3个珠子分别表示的意义呢?)
师:你能说一说这3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吗?
生1:个位上有两个,表示两个一,十位上有一个,表示一个十。(忽然领悟)够了,够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原本的“学障”在教师的一步一步追问中被顺利清扫。学生这种想法背后的价值在于让他自信地“说”后被老师充分挖掘、放大,精彩自然生成。“给他们一些机会,会还你更多精彩。”
【反思】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看到了学生充满了无限想象力,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拓展性很强,他们对世界、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使学生在被尊重的愉悦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轻松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都能深刻体悟到“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维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机灵而富有创见的,懂得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潜能和思维方式,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只有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思则言,充分抒发对文本的感悟与质辩,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进一步地体现出尊重学生、尊重人文。另一方面,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发散思维,才能从精彩的回答中看出他们是否真正“会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放飞自我的主阵地。
(二)在欣赏与鼓励中创建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不在于教师教学模式的多种多样,而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地参与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是否能积极地思考与自由地表达;不在于教师布置了多少形式多样的练习,而在于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社会背景、生活阅历,从而使得每个学生的数学背景更加丰富而独特。教学中,我们只有蹲下身子,走近学生,才能融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个性与情感。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走进课堂,才能创建出富有生命力的智慧课堂。
新时代教育要求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多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在课堂中平等地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切实实地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放飞,变得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爱华.智慧数学课[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