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历史教学情境,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学习历史。
  关键词:情境情境教学历史 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是指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良好的情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认识活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生物学家认为:“脑力的最佳状态只能保持40~50分钟”。而对一名初中生来说,是无法达到这个时间的。
  在近几年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本人把情境教学融入到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收到很大的成效。以下主要介绍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和主要形式。
  
  一、初中情境教学的功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许多教育家都肯定了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指出了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形成学生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兴趣它能够推动着学生去汲取知识,探索科学,破释奥秘,激起求知的好奇心,因此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也是21世纪教育新课程的根本目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浅化历史概念,以直观的教学原则为主,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借助生动、风趣、活泼的语言描述,选取典型的、生动的历史资料,角色扮演,诗歌朗诵,音乐欣赏等,创设历史情境,尽可能地再现历史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讨论。
  3.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得到满足感。美国教育家麦肯1982年对教学策略和学生成就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师应当运用表扬去鼓励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对学生各种明显的或细小的情感或体验作出反应或回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以及满足他们对成功的期望。
  
  二、情境教学的主要形式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机械地套用他人的方法,脱离实际的情境创设,不仅无益于教学,反而会阻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创设情境的形式一般有:
  1.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场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一个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而语言就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2.运用教材插图、模型、实物等,展示直观。由于历史本身的局限,不可能以本来的面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希望反映的是活的运动的历史,但却不能看到活的运动的历史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各种手段,使学生感知历史,达到科学的再造想象,而教材的插图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手段。教材插图、模型、实物的展示,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真实化,再配语言文字就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历史,再造历史。
  3.多媒体运用,再现情境。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运用于教学中,不仅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地使用电脑、电视、录音、录像、动画及电脑软件等多媒体现代技术,集各类媒体优势于一身,使冷冰冰的历史文字由抽象变成具体,将无声变为有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述《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如果光用语言表达,学生对长征路线感到难以记忆,对于红军为什么这样走法就更感到不可理解。由于长征(红一方面军)历时2年,红军从东到西,再由南往北,辗转十一个省,越过十八座大山和无数小山,渡过二十四条大小河流,攻克二十六座县城,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
  学生对此感到难记忆,难理解,若教师借助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并将其用多媒体制作成动态地图,将红军经过的省区和主要地点,按教材顺序,逐一在图上突出显示并一一加以指明,最后给学生播放一首《十送红军》歌曲,屏幕显示歌词和红军长征一路经过的地方和怎样克服重重困难的镜头等等;这样不仅促进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邢台市临城县临城镇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所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那么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期刊
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措施,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初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任务。    一、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及考试过程中都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认能力。比如在地球运动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的公转及产生的季节变化难以理解。  于是在上课过程中我运用地球示意图进行
期刊
一、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    1.面对寓言、故事类的材料,要全面审视材料,把握全部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关注其人物间或情节中的矛盾的变化发展以及结局。由表及里,挖掘材料之中能够体现生活本质的因素,从中推断作者的褒贬态度、伦理倾向或事理观点。  2.在寓言、故事类材料的审题中,一定要敏锐体察其人物或事物矛盾关系过程之中的可分析点,力争在所供材料之中找到若干个可分析点,进而形成分析链条。   
期刊
自古以来,我们的语言文字就起着“以文载道”的作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古人尚且如此,在课程改革的浪潮里,我们一线的教师更不能无视语文教学中承载着的德育作用。  再说,学校的各种学科中,语文一门又是最直接、多方位体现思想道德、意志情感的学科,对学生的德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承载着德育,是每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承载德育?仁者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要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    一、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1.主动参与,注重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树立学生的信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
期刊
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理论中的一个焦点。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的教育。  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实现了语言课堂教学素质化,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小学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着眼学生
期刊
摘要:语感是深化英语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一个语感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捕捉语言信息并迅速领悟、理解其内容,教师应充分认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寓语感教学于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创设情景,通过听、说、读、背、译等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感悟能力。持之以恒,学生的正确语感能形成。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语感培养和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英语
期刊
摘要:胶粘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物质,本文对胶粘剂进行了简单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常见胶粘剂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胶粘剂粘合力粘接    一、引言    胶粘剂是一种靠界面作用力把各种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的物质。胶粘剂也叫粘合剂、粘接剂,简称胶。人们非常熟悉的糨糊、胶水、水泥等都属于胶粘剂的范畴。  人类使用的胶粘剂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开始用的胶粘剂是由天然物质如淀粉、动物胶、粘土等
期刊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及情感效能的发挥
期刊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全面充分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厌学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是困扰教育者的一大心病,那么如何预防和克服学生的厌学,化消极为积极,变厌学为乐学?笔者谈谈处理这一问题的体会。    一 、学生厌学物理的主要表现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2.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让别人代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