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狮子纹样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的两个古代文明。关于狮子传入东方,东汉文献记载狮子通过朝贡进入中原。从此以后,狮纹被纳入中原文化的各个装饰体系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流变,逐渐本土化。文章从狮子纹样的起源到传入中原后的流变,分层次进行解读与探究。
关键词:狮纹;印度;两河流域;中原;流变
一、起源
狮子是較为凶猛的动物,四肢强壮,有钩爪,《潜研堂类书》也称“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佛教中的狮子保留了世俗文化层面的含义,因而成为佛陀的护法,而长有双翼的狮子则是这种智慧与力量的强化。在古埃及神话中,狮子是神的象征,也代表王权,如为世人熟知的狮身人面像。在古巴比伦和西亚,狮子亦与神灵相联系,象征着不可侵犯的王权,波斯波利斯时期就有象征权力的石刻《狮子斗牛图》。印度的阿育王时期,曾建阿育王石柱,石柱上有四只石狮,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象征佛教弘扬至四面八方,在其神话中,狮子不仅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也是娜娜女神的坐骑。中国由于不产狮子,没有非常具象化的传说。狮子纹样发源于两河流域和印度地区,虽然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解释,但大都体现了动物崇拜、王权崇拜、神灵崇拜等心理。
二、中原传统神兽
在狮子传入我国之前,早在《诗经·周南》《春秋》《公羊传》及《左传》等春秋文献中,就有以“麟”或“麐”见载的“麒”。“麒麟”并称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薮”,又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在先秦时期,麒麟是体现仁德的瑞兽,其形象是有角的、脖子稍长的鹿类动物。《京房易传》中记载:“麟,麕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采,腹下黄,高丈二。”可见,在狮子进入中原之前,我国已有麒麟等神兽,其角色为镇墓兽、镇河兽等。
三、传入中原之后
(一)初入时期—两汉、三国两晋
《资治通鉴》中记载:“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地区两千多年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此后,狮子也得以通过朝贡的形式传入中原。
汉代班固撰写的《汉书》,其中有最早的关于狮子传入我国的记载。《尔雅·释兽》中说,早期称狮子为“师子”。罗常培认为,“师子”的来源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分别为月氏、疏勒、波斯。张之杰在《狻麑、师子东传试探》中认为,“师子”系吐火罗A语“sisak”的音译,又因为古月氏人属吐火罗人,得出“师子”一词为月氏语,进而判断狮子来自月氏。
贡狮始于东汉,此时为狮子东传的初期。当时,狮子是皇家重臣的把玩之物,普通百姓难以见到,艺人们依靠道听途说和想象,对其进行加工或表现。初入时期狮子的民间形象多为站立或蹲踞式,造型多夸张、变形,双肩带翼,躯体呈“S”形,且包含我国传统神兽的影子,不注重写实,多理想化的成分。
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石狮,是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张之杰在《狻麑、师子东传试探》一文中提出,传世最早的石狮应为四川芦山县“杨君墓石狮”),现藏于雅安汉阙博物馆,该石狮呈狮虎化的特征,昂首挺胸,张嘴吼啸,有双翼。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雕凿的山东武梁祠石狮,也属狮、虎的混合体,是中国早期狮子艺术的雏形。再如西晋三联高管狮形器件(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其造型有可能受到古印度阿育王时期狮子柱的影响,底部是三只连在一起的狮子,总体角度为120°,背上立有13个竹节状的高背管,其作用究竟是祭祀用具还是燃灯、燃香所用,尚有待考证,但应当是典型的佛教陈设器。
(二)孕育融合时期—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不稳定的时期,由于战争不断,社会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诸多因素相互渗透。此时,玄学兴起、佛教发展、道教勃兴,加上波斯、希腊文化的渗透,使狮子文化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狮子形象基本沿袭了汉代的特征,但已经呈现融合趋势。南朝的狮子,有着明显的雌雄区分,小狮出现在腹下,且装饰性强、富有动感;北朝的蹲坐式狮子雕塑造型,随着佛教的流行逐渐普及,形成了中国石狮雕塑的一种典型造型,并对后世的石狮雕塑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藏于河北宾大博物馆的北魏弥勒佛造像,其碑座上的佛教守狮图中,双狮举起一爪,鬃毛密而长,尾巴分叉,身上有卷纹,同样富有动感、装饰性非常强。
(三)初步本土化时期—隋唐
隋唐统一后,社会经济发达,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密切,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发展达到高峰,人民开始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景,因此狮子纹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世俗化。《隋书·礼仪志七》载有“武贲已下六率,通服金甲师子文袍,执银扣檀杖”“行各二人执金花师子楯、猨刀”,可见,狮子形象已被装饰在兵器和武官的服饰上;《隋书·音乐志》又载:“旧元会有黄龙变、文鹿、师子之类,太建初定制,皆除之。”可见,狮子舞在此时已经出现,并有世俗化的趋向。
唐代整体的狮子形象,相较前代,前臂加长,头大、健硕,胸与嘴部同齐,威风凛凛。初唐时期的狮子形象,延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而唐末以后,狮子形象逐渐变得可爱。
1999年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发现的、带有异域风格的隋代虞弘墓,墓中浮雕上的人狮搏斗图具有浓厚的波斯色彩。浮雕石板上部分为夫妇对饮图,下部分为人狮搏斗图。狮子分布在左右两侧,作跃起状,鬃毛卷起,肌肉感、力量感十足,张开血盆大口,似吞下了武士的头颅,异域色彩浓厚,场面激烈紧张。齐东方认为,这一美术风格的渊源应是波斯萨珊艺术,而不是粟特美术。孙武军认为,不能将同属波斯文化圈的粟特文化和波斯文化剥离开来。而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的骑狮文殊,其形象具有典型的世俗化倾向,青狮脚踩莲花,鬃毛向后梳起,张口,现出上下两只獠牙,戴鼻圈,头部侧扭,有眉毛,身饰斑点状的花,脖子上有流苏和缰绳,旁边还有异域色彩的驯兽人。 (四)本土化形成时期—宋
宋代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统治者多注重文学,佛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更广泛。这一时期的狮子纹样,已正式本土化:狮子身上加了链子和铃铛等物件,鬃毛卷曲,无翼,稍显生动活泼,如永裕陵的石狮,方嘴、体量感强、笨拙可爱。这一特征可能源于当时对文学的推崇,其世俗化、本土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又如宋代坐佛雕塑中的须弥座佛祖,端坐在饱满的三层莲瓣之上,正面有三只石狮从花瓣间隙钻出半个身子,世俗化特征已经相当明显,三狮形态各一,中间的石狮咬住红色绸带,扭身向右张望,形象栩栩如生。
(五)定型时期—元明清
元明清时期,狮子艺术形象的制作已经相当程式化,为狮子纹样的定型时期。因元代丝绸之路暂时中断,人们看不到真正的狮子,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民间艺人开始自由发挥,使这一时期的狮子形象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
元代的狮子形象保留了汉唐以来大气、雄浑的气势,艺术性较强。元代的子母狮形象中,母狮一前肢伏地,一前肢抬起拥抱小狮,在母狮眼睛上部用短阴线表现眉毛,嘴方、鬃毛为涡旋状;小狮作站立状,用短小的阴线刻表现鬃毛,它抬头望向母狮,幼稚可爱,尽显天伦之乐。
明清以后,狮子的造型逐渐趋于纤细玲珑和多样化,头部也日渐方圆硕大,形体比例与哈巴狗无异,虽也瞪眼张口,尖牙利爪,但已不再具有汉唐狮子的威武之势。明清时期的狮子成为广泛应用的吉祥物,世俗意味更加浓厚,逐渐演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狮子纹样”。明代典型的狮子形象,有十三陵石牌坊基座之二狮戏球纹,只见两狮子作奔走状,整体为团窠状,中间有一绣球,周围有绸带环绕,两只狮子头部的鬃毛为螺旋状,其后的鬃毛向后梳起,眼睛突起,鼻孔较大,背上的脊椎明显。清代世俗意味浓厚的狮子形象,如琥珀狮子,为一对,高5.6厘米、长11厘米,琥珀质,狮子为怒目直立状,造型生动。狮子头部较大,眼睛凸起,口含寓意吉祥的纸符,头部的鬃毛作螺旋状,身上毛发成缕排开,尾巴也翘起分缕,四肢的毛发呈锯齿状,后肢有倒“S”状的刻痕,相比前代,此时狮子的爪子已不再锋利。
四、结语
中原狮子纹样作为被世人所熟知的“中国纹样”,它从源起、传入到流变、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狮子是权力的象征、英雄的象征、国王的象征。在中国,狮子初传时一直被安置在皇家苑囿,供达官贵人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狮子纹样呈现孕育和融合趋势;隋唐时期,狮子纹样开始结合我国的特色,初步本土化,世俗化趋向明显,这一时期的狮子纹样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而到了宋代,狮子纹样已经完全本土化,气势减弱;元明清时期,狮子纹样基本定型,制作程式化明显,汉唐时期的霸气,已经被趣味性取代。
作者简介
刘阔阔,1997年生,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参考文献
[1](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汉)戴圣.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先秦)佚名.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张之杰.狻麑、师子东传试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4):363-367.
[6](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8.
[7]刘克.东汉奉佛样态—以民间汉画葬俗中的圣迹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1-139.
[8]聂崇正.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40·玉器(上)[M].香港:香港商务,2005.
[9]于超.汉代狮子造型艺术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33-35.
[10]毕波.虞弘墓所谓“夫妇宴饮图”辨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1):66-83.
[11]师艳明.隋虞弘蟇石椁图像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學,2019.
[12]贾璞.造型与象征[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13]丰子恺.西洋美术史[M].上海:开明书店,1928.
[14]任浩.中国古代贡狮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5]胡雄健.瓯窑“东晋虎形灯座”身世探讨[J].东方收藏,2020(06):30-33.
关键词:狮纹;印度;两河流域;中原;流变
一、起源
狮子是較为凶猛的动物,四肢强壮,有钩爪,《潜研堂类书》也称“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佛教中的狮子保留了世俗文化层面的含义,因而成为佛陀的护法,而长有双翼的狮子则是这种智慧与力量的强化。在古埃及神话中,狮子是神的象征,也代表王权,如为世人熟知的狮身人面像。在古巴比伦和西亚,狮子亦与神灵相联系,象征着不可侵犯的王权,波斯波利斯时期就有象征权力的石刻《狮子斗牛图》。印度的阿育王时期,曾建阿育王石柱,石柱上有四只石狮,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象征佛教弘扬至四面八方,在其神话中,狮子不仅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也是娜娜女神的坐骑。中国由于不产狮子,没有非常具象化的传说。狮子纹样发源于两河流域和印度地区,虽然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解释,但大都体现了动物崇拜、王权崇拜、神灵崇拜等心理。
二、中原传统神兽
在狮子传入我国之前,早在《诗经·周南》《春秋》《公羊传》及《左传》等春秋文献中,就有以“麟”或“麐”见载的“麒”。“麒麟”并称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薮”,又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在先秦时期,麒麟是体现仁德的瑞兽,其形象是有角的、脖子稍长的鹿类动物。《京房易传》中记载:“麟,麕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采,腹下黄,高丈二。”可见,在狮子进入中原之前,我国已有麒麟等神兽,其角色为镇墓兽、镇河兽等。
三、传入中原之后
(一)初入时期—两汉、三国两晋
《资治通鉴》中记载:“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地区两千多年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此后,狮子也得以通过朝贡的形式传入中原。
汉代班固撰写的《汉书》,其中有最早的关于狮子传入我国的记载。《尔雅·释兽》中说,早期称狮子为“师子”。罗常培认为,“师子”的来源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分别为月氏、疏勒、波斯。张之杰在《狻麑、师子东传试探》中认为,“师子”系吐火罗A语“sisak”的音译,又因为古月氏人属吐火罗人,得出“师子”一词为月氏语,进而判断狮子来自月氏。
贡狮始于东汉,此时为狮子东传的初期。当时,狮子是皇家重臣的把玩之物,普通百姓难以见到,艺人们依靠道听途说和想象,对其进行加工或表现。初入时期狮子的民间形象多为站立或蹲踞式,造型多夸张、变形,双肩带翼,躯体呈“S”形,且包含我国传统神兽的影子,不注重写实,多理想化的成分。
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石狮,是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张之杰在《狻麑、师子东传试探》一文中提出,传世最早的石狮应为四川芦山县“杨君墓石狮”),现藏于雅安汉阙博物馆,该石狮呈狮虎化的特征,昂首挺胸,张嘴吼啸,有双翼。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雕凿的山东武梁祠石狮,也属狮、虎的混合体,是中国早期狮子艺术的雏形。再如西晋三联高管狮形器件(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其造型有可能受到古印度阿育王时期狮子柱的影响,底部是三只连在一起的狮子,总体角度为120°,背上立有13个竹节状的高背管,其作用究竟是祭祀用具还是燃灯、燃香所用,尚有待考证,但应当是典型的佛教陈设器。
(二)孕育融合时期—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不稳定的时期,由于战争不断,社会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诸多因素相互渗透。此时,玄学兴起、佛教发展、道教勃兴,加上波斯、希腊文化的渗透,使狮子文化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狮子形象基本沿袭了汉代的特征,但已经呈现融合趋势。南朝的狮子,有着明显的雌雄区分,小狮出现在腹下,且装饰性强、富有动感;北朝的蹲坐式狮子雕塑造型,随着佛教的流行逐渐普及,形成了中国石狮雕塑的一种典型造型,并对后世的石狮雕塑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藏于河北宾大博物馆的北魏弥勒佛造像,其碑座上的佛教守狮图中,双狮举起一爪,鬃毛密而长,尾巴分叉,身上有卷纹,同样富有动感、装饰性非常强。
(三)初步本土化时期—隋唐
隋唐统一后,社会经济发达,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密切,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政治、经济发展达到高峰,人民开始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景,因此狮子纹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世俗化。《隋书·礼仪志七》载有“武贲已下六率,通服金甲师子文袍,执银扣檀杖”“行各二人执金花师子楯、猨刀”,可见,狮子形象已被装饰在兵器和武官的服饰上;《隋书·音乐志》又载:“旧元会有黄龙变、文鹿、师子之类,太建初定制,皆除之。”可见,狮子舞在此时已经出现,并有世俗化的趋向。
唐代整体的狮子形象,相较前代,前臂加长,头大、健硕,胸与嘴部同齐,威风凛凛。初唐时期的狮子形象,延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而唐末以后,狮子形象逐渐变得可爱。
1999年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发现的、带有异域风格的隋代虞弘墓,墓中浮雕上的人狮搏斗图具有浓厚的波斯色彩。浮雕石板上部分为夫妇对饮图,下部分为人狮搏斗图。狮子分布在左右两侧,作跃起状,鬃毛卷起,肌肉感、力量感十足,张开血盆大口,似吞下了武士的头颅,异域色彩浓厚,场面激烈紧张。齐东方认为,这一美术风格的渊源应是波斯萨珊艺术,而不是粟特美术。孙武军认为,不能将同属波斯文化圈的粟特文化和波斯文化剥离开来。而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的骑狮文殊,其形象具有典型的世俗化倾向,青狮脚踩莲花,鬃毛向后梳起,张口,现出上下两只獠牙,戴鼻圈,头部侧扭,有眉毛,身饰斑点状的花,脖子上有流苏和缰绳,旁边还有异域色彩的驯兽人。 (四)本土化形成时期—宋
宋代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统治者多注重文学,佛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更广泛。这一时期的狮子纹样,已正式本土化:狮子身上加了链子和铃铛等物件,鬃毛卷曲,无翼,稍显生动活泼,如永裕陵的石狮,方嘴、体量感强、笨拙可爱。这一特征可能源于当时对文学的推崇,其世俗化、本土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又如宋代坐佛雕塑中的须弥座佛祖,端坐在饱满的三层莲瓣之上,正面有三只石狮从花瓣间隙钻出半个身子,世俗化特征已经相当明显,三狮形态各一,中间的石狮咬住红色绸带,扭身向右张望,形象栩栩如生。
(五)定型时期—元明清
元明清时期,狮子艺术形象的制作已经相当程式化,为狮子纹样的定型时期。因元代丝绸之路暂时中断,人们看不到真正的狮子,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民间艺人开始自由发挥,使这一时期的狮子形象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
元代的狮子形象保留了汉唐以来大气、雄浑的气势,艺术性较强。元代的子母狮形象中,母狮一前肢伏地,一前肢抬起拥抱小狮,在母狮眼睛上部用短阴线表现眉毛,嘴方、鬃毛为涡旋状;小狮作站立状,用短小的阴线刻表现鬃毛,它抬头望向母狮,幼稚可爱,尽显天伦之乐。
明清以后,狮子的造型逐渐趋于纤细玲珑和多样化,头部也日渐方圆硕大,形体比例与哈巴狗无异,虽也瞪眼张口,尖牙利爪,但已不再具有汉唐狮子的威武之势。明清时期的狮子成为广泛应用的吉祥物,世俗意味更加浓厚,逐渐演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狮子纹样”。明代典型的狮子形象,有十三陵石牌坊基座之二狮戏球纹,只见两狮子作奔走状,整体为团窠状,中间有一绣球,周围有绸带环绕,两只狮子头部的鬃毛为螺旋状,其后的鬃毛向后梳起,眼睛突起,鼻孔较大,背上的脊椎明显。清代世俗意味浓厚的狮子形象,如琥珀狮子,为一对,高5.6厘米、长11厘米,琥珀质,狮子为怒目直立状,造型生动。狮子头部较大,眼睛凸起,口含寓意吉祥的纸符,头部的鬃毛作螺旋状,身上毛发成缕排开,尾巴也翘起分缕,四肢的毛发呈锯齿状,后肢有倒“S”状的刻痕,相比前代,此时狮子的爪子已不再锋利。
四、结语
中原狮子纹样作为被世人所熟知的“中国纹样”,它从源起、传入到流变、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狮子是权力的象征、英雄的象征、国王的象征。在中国,狮子初传时一直被安置在皇家苑囿,供达官贵人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狮子纹样呈现孕育和融合趋势;隋唐时期,狮子纹样开始结合我国的特色,初步本土化,世俗化趋向明显,这一时期的狮子纹样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而到了宋代,狮子纹样已经完全本土化,气势减弱;元明清时期,狮子纹样基本定型,制作程式化明显,汉唐时期的霸气,已经被趣味性取代。
作者简介
刘阔阔,1997年生,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参考文献
[1](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汉)戴圣.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先秦)佚名.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张之杰.狻麑、师子东传试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4):363-367.
[6](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8.
[7]刘克.东汉奉佛样态—以民间汉画葬俗中的圣迹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1-139.
[8]聂崇正.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40·玉器(上)[M].香港:香港商务,2005.
[9]于超.汉代狮子造型艺术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33-35.
[10]毕波.虞弘墓所谓“夫妇宴饮图”辨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1):66-83.
[11]师艳明.隋虞弘蟇石椁图像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學,2019.
[12]贾璞.造型与象征[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13]丰子恺.西洋美术史[M].上海:开明书店,1928.
[14]任浩.中国古代贡狮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5]胡雄健.瓯窑“东晋虎形灯座”身世探讨[J].东方收藏,2020(0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