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美声 结缘足球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皮埃洛·马佐切蒂演唱,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同样是正经八百的歌剧咏叹调,他却能唱出一种流行的味道。4月29日,马佐切蒂在北展剧场登台,让我们领略到了这种“流行美声”的魅力。
  马佐切蒂当晚演唱的曲目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歌剧咏叹调和艺術歌曲。受过良好的声乐训练他与帕瓦罗蒂师出同门,其演唱风格介于美声和流行之间,音色明亮通透。马佐切蒂在演唱中经常采用轻声处理,例如《女人善变》《今夜星光灿烂》《圣母颂》等,使整部作品感觉有张有弛,充满弹性。
  马佐切蒂的演唱风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男高音,他某些处理方法在国内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比如轻声唱法。但是他的这种风格却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以往见到许多歌唱家在台上表演,不管男声女声,高音低音,都是紧张有余而松弛不足,浑身上下都紧绷着较劲,憋得脸红脖子粗,出来的声音虽也通透明亮,但总给人感觉少了点美感。这也就难怪为什么许多普通百姓都对歌剧敬而远之,而同样音乐舞台艺术,音乐剧的受众面却要大得多。马佐切蒂就是一种唱音乐剧的感觉,让人觉得放松而舒服。
  意大利是歌剧故乡,同样也是足球圣地,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意大利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马佐切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因为经常在足球赛开始之前作垫场演唱而在球迷当中颇具人气,连足球皇帝贝肯鲍尔都是他的粉丝。像马佐切蒂这样的的歌唱家,唱正统歌剧难以出人头地,却另辟蹊径,在体育圈打开一片天地。
  音乐会由意大利指挥执棒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担任伴奏,乐队和演唱者都运用了话筒。尽管在开阔的北展剧场内,这是保证演出效果的必要的手段,但是扩音设备却极大的破坏了交响乐队的音色。可以说是本场音乐会的一个败笔。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 张欢)5月8日晚,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法比奥·路易斯的带领下,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了一台原汁原味的德奥系列作品音乐会。  上半场首先演出的是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音诗《蒂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这是作曲家根据中世纪的传奇故事而作。120余位演奏家各显神通,将音乐中叛逆和恶作剧的情节有声有色地为观众讲述出来。  随后上场的艾曼紐·埃克斯展现出美国一代钢琴大师的风范,将贝多
期刊
“新声音”选走两新秀  5月4日,第13届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中国区选拔赛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结束,这也是该项赛事第四次在中国设立分赛场。共有20名选手进入了当天的决赛,经过几番角逐,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女高音張媛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男中音高鹏两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了10月赴德国参加总决赛的机会。  新声音声乐大赛旨在挖掘和培养优秀的年轻歌唱家。每次比赛都会吸引众多的知名歌剧院代理人、音乐经
期刊
当传统媒体在金融危机和电子媒体冲击下削减开支的时候,美国的一些老牌音乐杂志诸如《高保真》《立体声品鉴》和《作品号》纷纷从平媒走到网媒。一份在7年前创刊的网络杂志却意外开始发行纸媒,这就是《聆听:古典音乐生活》。  该杂志的发行商,也是美国古典音乐唱片代理商ArkivMusic的出品人埃里克·费德内对此逆势行为解释道:“我们之所以敢于发行古典音乐纸媒杂志,是因为已经有了巨大的古典音乐消费者的数据库。
期刊
“中法少儿献给母亲的歌”钢琴音乐会4月26日在法国小城马恩河畔诺让举行。  在此次钢琴音乐会上,12名中法少儿为他们的母亲及台下的观众演奏了多首钢琴独奏和四手联弹曲目,其中既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门德尔松的《无詞浪漫曲》、德彪西的《快乐岛》等经典曲目,也有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作品《黄河》。  此次活动由法籍华人钢琴家及音乐教育家周勤龄女士发起并组织,目的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母亲节。参加表演的孩
期刊
4月16日,第一次以舞台剧的形式缅怀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音乐剧《切》,亮相阿根廷。这是全球第一次以舞台剧的形式缅怀这位为“解放全世界受苦大众”而出生入死的拉美著名革命家。  切·格瓦拉原名埃内斯托·格瓦拉,因为他在说话时常常带有“切”这个音,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切”。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号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长大后游历拉美各国。1959年与菲德尔·卡斯特罗等共同战斗,推翻了古巴巴
期刊
波兰钢琴大师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于4月26日在美国洛杉矶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登台演奏独奏音乐会。当他正要开始弹正式曲目的最后一首——卡罗尔·希曼诺夫斯基的《波兰民间主题变奏曲》时,在钢琴前安静地坐了片刻。随后正当他要触键时,突然站了起来,齐默尔曼用激动的含糊不清的英语表示他无法容忍一个用军事力量称霸全球的国家,这将是他在美国的最后一场演出。此外他也提到了美军在古巴关塔纳摩海湾的监狱。有些人大声抗
期刊
第52届铃木教学法音乐会4月30日在东京举行,约3000名日本及外国儿童同时演奏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气势恢宏,场面壮观。   “铃木音乐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并称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在日本音乐教育界,提起铃木镇一可谓无人不晓。他倾其一生创立“铃木教学法”,学生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屡获大奖。  铃木镇一(1898-1998)出身于日本音樂世家,父亲拥有当时日本最大的小提琴制造工厂。
期刊
早年我们的国剧,要排一部新戏,那都是“角儿”说了算。《天女散花》,谁导的?梅老板自导自演。《失子惊疯》《龙凤呈祥》《霸王别姬》……那都是“角儿”们“话语权”的集中体现,谁听说过导演这一角儿啊。现在不同了,章程早变了,导演已然是“角儿”了。看,电影导演导芭蕾,话剧导演到歌剧,舞剧导演导京剧,总之,那就是导演说了算。后来,咱们的电影大导在世界超大舞台上导歌剧,谁不竖起大拇哥,牛!  可风水轮回转,导演
期刊
4月17日,在比利时古镇布莱,欧莱雅举办的首届“美丽的艺术国际声乐大赛”上,山西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虹燕获得一等奖。  李虹燕在决赛中演唱的曲目是选自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生涯》的女高音咏叹调《漫步街头》和选自歌剧《蝴蝶夫人》里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她纯净甜美的音色和极具穿透力的歌声将这两首咏叹调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李虹燕来自山西省歌舞劇院,曾多次在国内省内声乐比赛中获奖,现就读
期刊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高松华教授创作的马头琴与乐队《烛光中的母亲》,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东北亚洲和平音乐会世界首演。马头琴协奏曲并不多见,音乐采用外蒙与韩国的曲调为主题,运用传统曲式组织乐曲结构,其符合东方人审美特征与普通受众也能很快的熟记于心。  《烛光中的母亲》运用传统的编配手法,却不落俗套。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变的演奏技巧,它诉说着草原的音诗,歌颂着母亲的伟大。这样一首新作,它的长效性是显而易见
期刊